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三)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三)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6届高三(上)10月月考(三)
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由 整理排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有加有减(见下表)。
加 减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在"一老一小"方面,托位数达到574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5%。 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2.34。 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取消了外资在制造业中的准入门槛
②"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发展差距缩小
③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④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说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25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中央这一要求落实后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为
①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②优化市场竞争环境,遏制低价恶性竞争
③破除地方保护壁垒,加快建设统一市场④发展新兴支柱产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A.③→②→④→①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D.③→①→②→④
3.农业生产托管是指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大托管"服务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并向加工、销售、品牌打造延伸,建立"大托管"全链条服务体系。可见,农业生产托管有利于
①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②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③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④推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各省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5万家,年度慈善活动支出超过1500亿元。2024年我国累计救助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70.9万人次,帮助4051名受助人员寻亲成功。以上举措
①加大转移支付调节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②有助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擦亮社会保障的民生底色
③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保障作用,保障困难人员基本生活
④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功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下图为2024年1月~2025年4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月累计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变动情况解读正确的有
①2024年以来市场需求持续收缩降低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收动能
②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回暖"可能得益于积极的宏观政策
③规模以上国企遭遇新旧动能转换期,发展态势呈现先抑后扬的特点
④中国经济的十足韧性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回暖"的必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25年2月13日,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关于这一货币政策,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完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债券市场收益率→降低居民信贷成本
②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加大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促进科创企业优化升级
③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财政对人工智能支出→提高工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④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匹配→满足企业融资规模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25年8月3日深夜,广西苍梧县遭遇倾盆大雨,六堡、石桥、狮寨等镇发生山洪暴发、道路塌方等灾情。各镇党委、政府火速响应,党员干部、志愿者第一时间集结,挨家挨户排查隐患、转移群众,最终安全转移受灾群众930余人。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把维护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深入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突增,社会保障覆盖率低、职业风险较高等问题不断涌现,对此党中央组织建立"政府主导—平台参与—工会协同"的三方联动机制,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工会服务体系,引导平台企业通过算法优化降低劳动强度。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②政府通过社会建设职能,参与平台企业的经营管理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践行初心使命
④落实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2025年6月17日至19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司法部联合举办全国司法所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培训班,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进行全覆盖集中培训。开展这一培训
①有利于党的领导通过基层法治实践得到贯彻
②有利于党实现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的有效统一
③表明加强党的建设对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④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要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S镇试点"泉心议事长廊",每周组织党员村干部在群众聚集时段定点坐班,收集群众诉求,形成问题清单,并建立"整合—办理—反馈—转化—督办"五步闭环机制,有效化解邻里纠纷,改善民生。这一过程中,党员村干部
①坚守人民市场,筑牢为人民服务的主阵地
②勇做先锋模范,创新了为民服务长效机制
③坚持依法执政,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④践行群众路线,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当地时间2025年6月21日,美国公然践踏国际法,以武力代替对话,悍然对伊朗核设施发起袭击,冲击原本就很脆弱的地区发展格局,给周边国家的安全风险带来不确定性。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单边主义是对主权平等原则的公然践踏
②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维护世界和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④地区动荡从根本上颠覆了当今时代主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从泰国曼谷的抢购狂潮到纽约世贸中心的排队盛况,中国潮玩正撬动全球年轻人的消费热情。从过去中国企业更多依赖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出海,到今天中国潮玩以独特IP为核心,通过设计创新、情感联结和文化共鸣,构建起全球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中国潮玩风靡全球是贸易全球化发展的表现
②从价格优势转向价值优势是升级的最佳路径
③文化附加值成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来源
④中国创新性潮玩巩固我国服务贸易强国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缩减至40项;在医疗领域试点国际创新药械使用;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优化营商环境。上述举措重在
①扩大我国商品出口,开创对外经济发展新格局
②放开我国市场准入,实现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④促进国内国际规则衔接,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25年5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作了题为"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的主旨讲话。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①旨在搭建实践多边主义最佳场所
②是基于双方存在着普遍的共同利益
③能够消除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是相互成就并惠及世界的必然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将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冰川日。在今年首个冰川日,中国开展多项保护冰川的宣传活动,并出台相应的保护办法。这表明中国
①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②坚持以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开展外交
③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和推动者
④坚决支持和执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2025年以来,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我国出口目的地持续调整,外贸伙伴格局呈现"新兴市场崛起、传统市场调整"特征。5月,我国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五国出口分别增长16.9%、13.7%、35.3%、8.8%,带动整体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我国调整外贸市场
①标志着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初步建成
②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建设贸易强国的举措
③旨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
④能够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数据(部分)
2019年 2020年 2024年 2025年一季度
GDP增速(%) 6.0 2.3 5.0 5.4
需求增速(%) 消费零售总额 8.0 -3.9 3.5 4.6
固定资产投资 5.1 2.9 3.2 8.3
货物贸易出口 5.0 4.0 7.1 6.9
注:①货物贸易出口在我国出口中占绝大比重(90%左右);②2025年一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显著高于6.5%的工业整体增速和5.4%的GDP增速;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45.4%和26.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再创新高,超过10%。
材料二
经济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总体发展趋势经历的扩张和收缩过程,可分为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经济周期在一国的具体演进,是该国技术、制度、政策、预期和外部环境等多层级因素嵌套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为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25年,更是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更加积极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强精准调控。
材料三
2025年7月19日,我国又一"世纪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下称"雅下"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注资40%,其余资金来源由政策性贷款和社会资本构成。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电东送"核心能源基地,推动西藏本地太阳能、风能开发潜力翻倍,每年能为西藏创造200亿财政收入。目前,我国虽已不缺电,但全球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电力需求有增无减。另外,该水电工程经过严谨科学论证,不会对下游国家生态环境、地质水资源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下游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
(1)综合材料一(含注)和图片信息,概述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亮点。(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近年来所采取的调控政策与当前经济运行亮点之间的联系。(12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实施"雅下"工程的经济政治意义。(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自2025年5月20日起,党中央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
在五年规划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国情,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需求,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科学设定发展目标与任务;广泛汇聚各方智慧,开展深入调研,倾听群众呼声,综合考量国内外形势变化;通过专家论证、民意征集等多种方式,确保规划既有前瞻性又符合实际,为国家发展指明清晰方向。从"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到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融入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每个五年规划都紧扣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材料二
早在2021年我国就聚焦推动国际发展合作面向全球提出了著名的"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又着眼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再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2025年9月,中方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又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国际法是全球治理基本准则,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呼吁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至此,我国基于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先后提出了上述四大倡议。四大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将从不同角度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更强推动力。
(1)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计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密码。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经济与政治知识,分析全球四大倡议的时代价值。(12分)
政 治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C C D C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A B D C B C
17.(1)经济运行保持复苏态势,正由复苏向繁荣过渡;三大需求均保持增长势头,经济复苏的基本面稳定向好;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发展,新旧经济动能加速转换。
(2)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推动消费、投资、出口的持续恢复和增长提供了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了经济复苏的基本面稳定向好。
②在采取符合动态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注重加强精准调控,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提升了新旧经济动能转换的速度。
(3)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增强人民制度自信;加速经济复苏繁荣,夯实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推动西藏持续发展,巩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边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造福下游国家,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18.(1)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一五”计划到“十五五”规划,党始终以战略眼光引领国家发展方向,使规划(计划)能够与国家的整体发展布局相契合,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②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综合考量国内外形势变化,开展深入调研与专家论证,确保规划(计划)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实际。③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在规划(计划)制定和实施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2)①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国际发展合作,缓解全球发展失衡,推动经济全球化向 “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②全球安全倡议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筑牢和平稳定屏障。
③全球文明倡议反对“文明优越论”,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夯实国际合作人文基础。
④全球治理倡议以国际法为准则、多边主义为路径,打破不合理治理格局,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