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卷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5七上·朝阳期末)天气预报是人们了解天气、计划出行的重要工具。某校同学们来到气象局开展“探索气象奥秘·感受自然魅力”的主题活动。下图为2024年11月13日—19日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气象台,同学们根据天气预报可知(  )
A.周三是气温最高的一天 B.周四是晴天,当天温差达11℃
C.周五是阴天,伴有西南风 D.周六将迎来大幅度的降温降雪
2.通过阅读资料卡,同学们了解到与传统的看云、辨风、识天象相比,卫星云图可以(  )
①提高预报的精度和准确度②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
③更准确观测云的变化趋势④广泛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气象服务中心,同学们根据18日的天气预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出建议合理的是(  )
A.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 B.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
C.停止高空作业,加强安检 D.车辆注意大雾,减速慢行
(2025七上·罗湖期末)2024年1月30日广东出现“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现象,人们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潮湿。读某城市“回南天”天气过程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能准确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气温变化过程的是(  )
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②气温大幅升高③持续高温④气温下降⑤狂风暴雨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①—⑤ D.③—④—⑤
5.“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经常伴随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6.“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B.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C.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D.气候回升,适宜山区踏青
(2024七上·迁安期末)据气象台播报,1月1日迁安市天气状况:多云有雾霾,西风2级,气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迁安市1 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1℃ B.7℃ C.-7℃ D.11℃
8.最低气温值-9℃, 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晚上12时 B.中午12时 C.日出前后 D.午后2时
9.代表雾霾天气的符号是(  )
A. B. C. D.
10.若元旦有出行计划,需准备(  )
A.防晒服 B.雨伞 C.太阳镜 D.口罩
(2025七上·饶平期末)一天中把每次降水量加起来就是当日降水量,一个月中把每天的降水量加起来就是当月降水量,即月降水量,可以根据每月的降水量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下表是某地一位同学坚持测量记录的一个年份的降水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7 17 22 29 36 78 164 101 72 34 18 11
11.人工测量降水量一般采用的工具是(  )
A.百叶箱 B.雨量器 C.温度计 D.刻度吸管
12.根据该地每月的降水量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最接近的是(  )
A.A B.B C.C D.D
(2024七上·铁东期末)“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消融,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严冬。在地球上……区域里,周而复始”(节选自: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文中描述的“地球上……区域”可能在(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寒带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
14.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该区域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A. B.
C. D.
(2025七上·潮南期末)下图为两种亚热带的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夏季高温 B.冬季寒冷 C.夏季多雨 D.冬季少雨
16.乙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2025七上·恩平期末)“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①焚烧秸秆 ②过度放牧 ③保护湿地 ④发展公共交通
⑤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⑥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2025七上·恩平期末)内蒙古某中学5月9日接到通知,初一级同学将于5月12日去户外研学一天。为做好研学准备,老师从手机上查到了研学地的天气预报。下图为研学地多日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天气预报显示,5月12日研学地的天气是(  )
A.多云 B.阴 C.晴 D.小雨
19.气温日较差会影响人们的体感舒适度。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5月9日 B.5月10日 C.5月11日 D.5月12日
(2025七上·金平期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以下大洲的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拯救了全球许多处于饥荒中的人们。读“该大洲气候分布和水稻试验基地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国际合作主题】
20.图示中国援助的大洲为(  )
A.亚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
21.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2.该大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4七上·迁安期末)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造成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一山有四季”体现了海拔高低导致气温的不同。读“某山地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对于甲地和乙地的降水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多于乙,甲为迎风坡 B.甲少于乙,乙为迎风坡
C.甲多于乙,甲为背风坡 D.甲少于乙,乙为背风坡
24.同一时间,当图中M地气温为8℃时,N地的气温为(  )
A.-4℃ B.7.4℃ C.9.6℃ D.20℃
25.甲和乙的降水差异,M和N的气温差异,其影响因素均为(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植被状况
(2024七上·潮阳期末)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26.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年温差小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28.(2024七上·清新期中)读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是伦敦,丁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B.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甲地和丁地都位于热带
(2024七上·双辽期末)读“某地某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 -1 7 13 19 24 27 25 22 18 12 5
29.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3℃ B.30℃ C.27℃ D.24℃
30.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
A.北半球陆地 B.南半球陆地 C.北半球海洋 D.南半球海洋
31.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候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2.对该地气温数值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地在北温带 B.该地在南温带
C.该地夏季温和 D.该地冬季温和
33.(2024七上·双辽期末)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
A.台湾火烧寮 B.托克逊
C.阿塔卡马沙漠 D.乞拉朋齐
(2024七上·双辽期末)读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34.若b处(27℃)海拔为800米,则a处海拔约是(  )
A.1300米 B.300米 C.1800米 D.500米
35.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
C.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 D.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二、图文材料题
36.(2025七上·金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神奇的北纬47°,是一条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这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是农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材料二 天然牧草一般在温度5-25℃之间,年降水量250-800毫米左右的环境中生长,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北纬47°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被誉为“黄金奶源带”。
材料三 亚欧大陆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和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
(1)图1中A、B、C三地分别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图2的   、   、   。
(2)图2中,甲、乙、丙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地,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
(3)A、B两地哪个地方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请简述原因。
(4)根据材料,列举北纬47°沿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37.(2024七上·榆树期末)天气和气候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我们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天气和气候。某中学在地理课堂上开展了以“世界的气候”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发现分布规律
(1)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   带、亚热带、   带和寒带的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岸和大陆内部相比,气候较干旱的是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   岸。
活动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原的大高原,与周围地区相比,气温   ,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活动三:气候与人类活动
(3)甲同学:我家在海南岛,房间没有供暖设施。乙同学:我家在吉林省:房间有供暖设施。
海南岛 吉林省
纬度范围 大致纬度范围:18°N-20°N 大致纬度范围:40°N-46°N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气候密切相关。针对同学们反映的差异,根据材料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
38.(2022七上·虎门镇期末)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代表   气候,最大的分布区在   洲。
(2)C代表   气候,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反映C气候特点的是   图。
(3)E代表   气候,下列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线状图中,反映E气候特点的是   图,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   岸。
(4)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图,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是   图。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3.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1.A、从图中可知,气温最高的一天是周四,最高气温为 18℃,而不是周三,A错误;
B、周四天气是晴天,最高气温 18℃,最低气温 7℃,温差为 18 - 7 =11℃,B正确;
C、周五是多云天气,风向为东南风,C错误;
D、周日之后将迎来大幅度的降温,D错误。
故答案为:B。
2.卫星云图利用先进的卫星技术,能够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从而提高预报的精度和准确度,①正确;卫星云图主要用于气象观测和预报等,无法降低大气中 PM2.5 的含量,②错误;卫星云图可以实时、动态地监测云的变化情况,更准确地观测云的变化趋势,③正确;通过卫星云图可以提前了解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变化,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广泛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④正确。
故答案为:C。
3.A、18 日气温较低,最高气温只有 6℃,且有北风,所以人们需要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A正确;
B、天气为晴,东南风微风,风力较小,不需要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B错误;
C、晴且微风的天气,没有特殊情况表明需要停止高空作业加强安检,C错误;
D、晴的天气一般不会有大雾情况,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4.B
5.D
6.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4.“回南天” 形成前,通常有持续几天气温较低的情况,这使得物体表面温度较低。之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大幅升高,暖湿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水汽便会凝结,从而出现 “回南天” 现象。当 “回南天” 结束后,可能会有冷空气等因素影响,气温下降。狂风暴雨不是 “回南天” 形成过程中的典型气温变化相关现象,持续高温也不符合 “回南天” 形成的气温变化特点。所以能准确表示每次 “回南天” 形成前后气温变化过程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B。
5.“回南天” 发生时,空气湿度极大,墙壁、地面等都会出现大量水珠,空气仿佛被水汽笼罩,是一种比较潮湿、雾蒙蒙的状态,类似于有雾的天气状况。由图可知,A表示大雪,B表示沙尘暴,C表示霜冻,D表示雾,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6.“回南天” 时空气湿度大,水汽弥漫,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对交通出行产生不利影响,如影响司机视线,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等,故A正确,回南天气候湿润,B错误;回南天最有可能是大雾或者小雨,不是暴雨,C错误;回南天气温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7.D
8.C
9.B
10.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气温日较差等于一天中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7.气温日较差是指该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根据材料可知,迁安市1日的气温为 9℃ 2℃,所以该日的气温日较差为11℃。
故答案为:D。
8.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在日出后开始增强,使气温逐渐升高,到午后达到最高;而在日出前,太阳辐射很弱或没有,地表散热导致气温逐渐降低,到日出前后达到最低。所以当天最低气温值-9℃最有可能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答案为:C。
9.根据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雾,B表示雾霾,C表示霜冻,D表示沙尘暴。
故答案为:B。
10.元旦这天,迁安市天气状况为多云有雾霾,西风2级,气温 9℃ 2℃,不是晴天,没有太阳辐射弱,不需要防晒服和太阳镜,故AC错误;没有下雨,也不需要雨伞,B错误;天气预报显示有雾霾,空气质量差,需要带上口罩,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1.B
12.A
【知识点】降水量柱状图;等降水量图及其判读
【解析】【点评】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一般由承水器、漏斗、储水瓶和雨量杯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对降水的收集和测量。当降水发生时,雨水通过承水器进入漏斗,再流入储水瓶中。通过将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根据雨量杯上的刻度,可以读出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通常是毫米。
11.A、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其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不是测量降水量的工具,A 错误;
B、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人工测量降水量一般采用雨量器,B 正确;
C、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不能测量降水量,C 错误。
D、刻度吸管主要用于实验室中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用于测量降水量,D 错误。
故答案为:B。
12.分析各月降水量数据可知,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 - 8 月),7 月降水量最多为 164mm ,8 月降水量为 101mm ,6 月降水量为 78mm ,四个选项中A年降水量柱状图与题干数据相符,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13.B
14.D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1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区域春季春暖花开、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则冰天雪地,四季分明,应该位于温带。四种气候类型中,只有温带季风气候区符号以上特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是温带季风气候区。读图分析可知,A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5.A
16.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后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15.读图分析可知,甲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即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夏季高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读图分析可知,乙图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答案】C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湿地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下来,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③正确;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鼓励人们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④正确;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⑥正确;秸秆焚烧直接产生二氧化碳,过度放牧会破坏生态环境,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①②⑤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答案】18.A
19.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18.从多日天气预报图中,找到 5 月 12 日对应的天气符号。通过观察天气符号可知,5 月 12 日的天气符号代表多云,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9.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由图可知,图中5月9日气温日较差14℃,5月10日气温日较差20℃,5月11日气温日较差12℃,5月12日气温日较差10℃,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5月10日,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20.D
21.A
22.A
【知识点】七大洲;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20.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该大洲的轮廓形状以及气候分布特点等信息,符合非洲的地理特征,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1.A、读图可知,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故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热带地区,A正确;
B、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B错误;
C、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C错误;
D、北寒带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 A。
22.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使得非洲大陆南北两侧纬度位置相对对称,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致相同,从而形成了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的气候类型,A正确;与海陆因素、地形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CD错误。
故答案为: A。
【答案】23.A
24.D
25.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形: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脉的迎风坡,乙地则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会导致迎风坡降水增多,因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会冷却并凝结成降水。而背风坡则由于气流在越过山脉后下沉并增温,通常降水较少。
故答案为:A。
24.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通常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图中N地海拔是1000米,M地的海拔是30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2000米,气温相差12℃,当M地是8℃时,N地气温要比M地高12℃,是20℃。
故答案为:D。
25.由图可知,甲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M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甲和乙的降水差异,M和N的气温差异都受地形地势的影响,C正确;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和植被状况都不是造成甲和乙的降水差异、M和N气温差异的原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26.D
27.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6.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7.A、 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A不符合题意;
B、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B不符合题意;
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C符合题意;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现东西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8.【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图所示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图所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图所示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丁图所示气候为地中海气候。A、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欧大陆东岸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丁地不位于亚欧大陆东岸,A错误;
B、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B错误;
C、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C正确;
D、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都位于温带,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判断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1.读数值。在气温变化曲线中,主要关注气温的最大值(极大值)和最小值(极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出现的月份。在降水柱状图中,主要看降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出现的月份。
2.析变化。根据气温变化曲线的斜率大小,可以判断季节变化的幅度,这通常用气温的年较差来表示。例如,北京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结合降水柱状图的高度变化,可以分析出降水季节变化的特征,比如北京的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3.找原因。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气温特点形成的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同样,分析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时,主要考虑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
【答案】29.B
30.A
31.C
3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析】【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
2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气温年较差指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该地的最热月气温是27℃,最冷月气温是-3℃。因此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27-(-3)=27+3=30℃。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根据表格中数值分析可知,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因此为北半球陆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1.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下。读图分析可知,只有C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其他都在0℃以上。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7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平均气温最低,因此位于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达到27℃,即夏季高温;最冷月均温小于0℃,即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因此位于温带。综合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温带。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3.【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平均年降雨量11500毫米,是世界的“雨极”。台湾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新疆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世界干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坐落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东西走向的卡西山地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海拔1,313米。纬度为北纬25.3 度, 经度为东经91.7 度。乞拉朋齐人口约6000多。居民多为卡西族,属母系社会。
【答案】34.A
35.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析】【点评】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
3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同纬度地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分析可知,a处气温为24℃,b处气温为27℃,a比b处低27﹣24=3℃,因此两地相对高度为500米。已知b处海拔为800米,因此a处海拔约是800+500=1300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5.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气温在20℃以上,气温高,为夏季,因此位于北半球;图中纬度为29°30',因此纬度为29°30'N,属于北温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6.【答案】(1)甲;丙;乙
(2)甲;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A地方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原因: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故A地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
(4)北纬47°N是一条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该地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A 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全年降水均匀,气温年较差较小。甲图体现了全年温和,各月降水较为均匀的特点,所以 A 地对应甲图。B 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丙图显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所以 B 地对应丙图。C 地位于亚洲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图夏季高温降水多,冬季寒冷降水少,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所以 C 地对应乙图。
(2)从图 2 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甲图气温曲线较为平缓,说明其气温年较差最小。受海陆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沿海地区,距海近,海洋水汽容易到达,降水较多;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深入,降水较少。所以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根据材料二,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A 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能满足牧草鲜嫩多汁生长所需的湿润条件。而 B 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相比之下不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所以 A 地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
(4)由材料一可知,北纬 47° 是一条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多样的自然景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该地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良好的环境条件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点评】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为: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读图可知,图1中A、B、C三地对应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图2中甲、乙、丙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图1中A、B、C三地分别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图2的甲、丙、乙。
(2)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甲地。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有材料中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故A地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
(4)根据材料可知,北纬47°沿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该地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
37.【答案】热;温;内陆;东;低;高原山地气候;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不需要供暖设施。吉林省属于温带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需要供暖设施。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岸和大陆内部相比,内陆地区因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较干旱;大陆东西岸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自北往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原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与周围地区相比,因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海南岛的大致纬度范围在18°N - 20°N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因此不需要供暖设施;而吉林省的大致纬度范围在40°N - 46°N之间,属于温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因此需要供暖设施。即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1)热;温;内陆;东;(2)低;高原山地气候;(3) 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不需要供暖设施。吉林省属于温带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需要供暖设施。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38.【答案】(1)热带草原;非
(2)热带沙漠;丁
(3)地中海;乙;西
(4)甲;丙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图中A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类型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2)图中C区域位于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炎热干燥,甲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丁图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所以反映C图气候特点的是丁图。
(3)图中E区域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甲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丁图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所以反映E图气候特点的是乙图。
(4)甲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丁图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所以全年高温多雨的是甲图,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是丙图。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1 /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卷
一、选择题
(2025七上·朝阳期末)天气预报是人们了解天气、计划出行的重要工具。某校同学们来到气象局开展“探索气象奥秘·感受自然魅力”的主题活动。下图为2024年11月13日—19日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气象台,同学们根据天气预报可知(  )
A.周三是气温最高的一天 B.周四是晴天,当天温差达11℃
C.周五是阴天,伴有西南风 D.周六将迎来大幅度的降温降雪
2.通过阅读资料卡,同学们了解到与传统的看云、辨风、识天象相比,卫星云图可以(  )
①提高预报的精度和准确度②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
③更准确观测云的变化趋势④广泛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气象服务中心,同学们根据18日的天气预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出建议合理的是(  )
A.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 B.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
C.停止高空作业,加强安检 D.车辆注意大雾,减速慢行
【答案】1.B
2.C
3.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1.A、从图中可知,气温最高的一天是周四,最高气温为 18℃,而不是周三,A错误;
B、周四天气是晴天,最高气温 18℃,最低气温 7℃,温差为 18 - 7 =11℃,B正确;
C、周五是多云天气,风向为东南风,C错误;
D、周日之后将迎来大幅度的降温,D错误。
故答案为:B。
2.卫星云图利用先进的卫星技术,能够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从而提高预报的精度和准确度,①正确;卫星云图主要用于气象观测和预报等,无法降低大气中 PM2.5 的含量,②错误;卫星云图可以实时、动态地监测云的变化情况,更准确地观测云的变化趋势,③正确;通过卫星云图可以提前了解天气系统的发展和变化,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广泛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④正确。
故答案为:C。
3.A、18 日气温较低,最高气温只有 6℃,且有北风,所以人们需要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A正确;
B、天气为晴,东南风微风,风力较小,不需要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B错误;
C、晴且微风的天气,没有特殊情况表明需要停止高空作业加强安检,C错误;
D、晴的天气一般不会有大雾情况,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七上·罗湖期末)2024年1月30日广东出现“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现象,人们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潮湿。读某城市“回南天”天气过程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能准确表示每次“回南天”形成前后气温变化过程的是(  )
①持续几天气温较低②气温大幅升高③持续高温④气温下降⑤狂风暴雨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①—⑤ D.③—④—⑤
5.“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经常伴随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6.“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 B.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C.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 D.气候回升,适宜山区踏青
【答案】4.B
5.D
6.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4.“回南天” 形成前,通常有持续几天气温较低的情况,这使得物体表面温度较低。之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大幅升高,暖湿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水汽便会凝结,从而出现 “回南天” 现象。当 “回南天” 结束后,可能会有冷空气等因素影响,气温下降。狂风暴雨不是 “回南天” 形成过程中的典型气温变化相关现象,持续高温也不符合 “回南天” 形成的气温变化特点。所以能准确表示每次 “回南天” 形成前后气温变化过程的是①—②—④。
故答案为:B。
5.“回南天” 发生时,空气湿度极大,墙壁、地面等都会出现大量水珠,空气仿佛被水汽笼罩,是一种比较潮湿、雾蒙蒙的状态,类似于有雾的天气状况。由图可知,A表示大雪,B表示沙尘暴,C表示霜冻,D表示雾,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6.“回南天” 时空气湿度大,水汽弥漫,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对交通出行产生不利影响,如影响司机视线,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等,故A正确,回南天气候湿润,B错误;回南天最有可能是大雾或者小雨,不是暴雨,C错误;回南天气温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迁安期末)据气象台播报,1月1日迁安市天气状况:多云有雾霾,西风2级,气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迁安市1 日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1℃ B.7℃ C.-7℃ D.11℃
8.最低气温值-9℃, 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晚上12时 B.中午12时 C.日出前后 D.午后2时
9.代表雾霾天气的符号是(  )
A. B. C. D.
10.若元旦有出行计划,需准备(  )
A.防晒服 B.雨伞 C.太阳镜 D.口罩
【答案】7.D
8.C
9.B
10.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点评】气温日较差等于一天中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7.气温日较差是指该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根据材料可知,迁安市1日的气温为 9℃ 2℃,所以该日的气温日较差为11℃。
故答案为:D。
8.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在日出后开始增强,使气温逐渐升高,到午后达到最高;而在日出前,太阳辐射很弱或没有,地表散热导致气温逐渐降低,到日出前后达到最低。所以当天最低气温值-9℃最有可能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答案为:C。
9.根据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雾,B表示雾霾,C表示霜冻,D表示沙尘暴。
故答案为:B。
10.元旦这天,迁安市天气状况为多云有雾霾,西风2级,气温 9℃ 2℃,不是晴天,没有太阳辐射弱,不需要防晒服和太阳镜,故AC错误;没有下雨,也不需要雨伞,B错误;天气预报显示有雾霾,空气质量差,需要带上口罩,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七上·饶平期末)一天中把每次降水量加起来就是当日降水量,一个月中把每天的降水量加起来就是当月降水量,即月降水量,可以根据每月的降水量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下表是某地一位同学坚持测量记录的一个年份的降水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7 17 22 29 36 78 164 101 72 34 18 11
11.人工测量降水量一般采用的工具是(  )
A.百叶箱 B.雨量器 C.温度计 D.刻度吸管
12.根据该地每月的降水量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最接近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11.B
12.A
【知识点】降水量柱状图;等降水量图及其判读
【解析】【点评】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一般由承水器、漏斗、储水瓶和雨量杯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对降水的收集和测量。当降水发生时,雨水通过承水器进入漏斗,再流入储水瓶中。通过将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根据雨量杯上的刻度,可以读出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降水量的单位通常是毫米。
11.A、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其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不是测量降水量的工具,A 错误;
B、雨量器是用于测量一段时间内累积降水量的仪器,人工测量降水量一般采用雨量器,B 正确;
C、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不能测量降水量,C 错误。
D、刻度吸管主要用于实验室中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用于测量降水量,D 错误。
故答案为:B。
12.分析各月降水量数据可知,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 - 8 月),7 月降水量最多为 164mm ,8 月降水量为 101mm ,6 月降水量为 78mm ,四个选项中A年降水量柱状图与题干数据相符,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七上·铁东期末)“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消融,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严冬。在地球上……区域里,周而复始”(节选自:竺可桢先生的《大自然的语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文中描述的“地球上……区域”可能在(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寒带气候区 D.高原山地气候区
14.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该区域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13.B
14.D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1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区域春季春暖花开、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则冰天雪地,四季分明,应该位于温带。四种气候类型中,只有温带季风气候区符号以上特征。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是温带季风气候区。读图分析可知,A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5七上·潮南期末)下图为两种亚热带的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夏季高温 B.冬季寒冷 C.夏季多雨 D.冬季少雨
16.乙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5.A
16.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后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15.读图分析可知,甲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即两种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征是夏季高温。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读图分析可知,乙图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7.(2025七上·恩平期末)“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①焚烧秸秆 ②过度放牧 ③保护湿地 ④发展公共交通
⑤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⑥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答案】C
【知识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湿地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下来,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③正确;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鼓励人们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④正确;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⑥正确;秸秆焚烧直接产生二氧化碳,过度放牧会破坏生态环境,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①②⑤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5七上·恩平期末)内蒙古某中学5月9日接到通知,初一级同学将于5月12日去户外研学一天。为做好研学准备,老师从手机上查到了研学地的天气预报。下图为研学地多日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天气预报显示,5月12日研学地的天气是(  )
A.多云 B.阴 C.晴 D.小雨
19.气温日较差会影响人们的体感舒适度。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5月9日 B.5月10日 C.5月11日 D.5月12日
【答案】18.A
19.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18.从多日天气预报图中,找到 5 月 12 日对应的天气符号。通过观察天气符号可知,5 月 12 日的天气符号代表多云,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9.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由图可知,图中5月9日气温日较差14℃,5月10日气温日较差20℃,5月11日气温日较差12℃,5月12日气温日较差10℃,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5月10日,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七上·金平期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以下大洲的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拯救了全球许多处于饥荒中的人们。读“该大洲气候分布和水稻试验基地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国际合作主题】
20.图示中国援助的大洲为(  )
A.亚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非洲
21.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22.该大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20.D
21.A
22.A
【知识点】七大洲;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20.从图中可以观察到,该大洲的轮廓形状以及气候分布特点等信息,符合非洲的地理特征,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1.A、读图可知,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多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故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热带地区,A正确;
B、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B错误;
C、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C错误;
D、北寒带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D错误。
故答案为: A。
22.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使得非洲大陆南北两侧纬度位置相对对称,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致相同,从而形成了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的气候类型,A正确;与海陆因素、地形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CD错误。
故答案为: A。
(2024七上·迁安期末)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造成山脉两侧降水的差异,“一山有四季”体现了海拔高低导致气温的不同。读“某山地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对于甲地和乙地的降水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多于乙,甲为迎风坡 B.甲少于乙,乙为迎风坡
C.甲多于乙,甲为背风坡 D.甲少于乙,乙为背风坡
24.同一时间,当图中M地气温为8℃时,N地的气温为(  )
A.-4℃ B.7.4℃ C.9.6℃ D.20℃
25.甲和乙的降水差异,M和N的气温差异,其影响因素均为(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植被状况
【答案】23.A
24.D
25.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纬度位置: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形: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脉的迎风坡,乙地则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会导致迎风坡降水增多,因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会冷却并凝结成降水。而背风坡则由于气流在越过山脉后下沉并增温,通常降水较少。
故答案为:A。
24.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通常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图中N地海拔是1000米,M地的海拔是30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2000米,气温相差12℃,当M地是8℃时,N地气温要比M地高12℃,是20℃。
故答案为:D。
25.由图可知,甲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M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甲和乙的降水差异,M和N的气温差异都受地形地势的影响,C正确;纬度因素、海陆分布和植被状况都不是造成甲和乙的降水差异、M和N气温差异的原因,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七上·潮阳期末)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26.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年温差小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答案】26.D
27.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6.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7.A、 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A不符合题意;
B、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B不符合题意;
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C符合题意;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现东西方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8.(2024七上·清新期中)读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可能是伦敦,丁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B.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C.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甲地和丁地都位于热带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图所示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图所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图所示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丁图所示气候为地中海气候。A、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欧大陆东岸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故丁地不位于亚欧大陆东岸,A错误;
B、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B错误;
C、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C正确;
D、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都位于温带,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判断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1.读数值。在气温变化曲线中,主要关注气温的最大值(极大值)和最小值(极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出现的月份。在降水柱状图中,主要看降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出现的月份。
2.析变化。根据气温变化曲线的斜率大小,可以判断季节变化的幅度,这通常用气温的年较差来表示。例如,北京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结合降水柱状图的高度变化,可以分析出降水季节变化的特征,比如北京的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3.找原因。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气温特点形成的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同样,分析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时,主要考虑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
(2024七上·双辽期末)读“某地某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 -1 7 13 19 24 27 25 22 18 12 5
29.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3℃ B.30℃ C.27℃ D.24℃
30.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
A.北半球陆地 B.南半球陆地 C.北半球海洋 D.南半球海洋
31.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候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2.对该地气温数值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地在北温带 B.该地在南温带
C.该地夏季温和 D.该地冬季温和
【答案】29.B
30.A
31.C
3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变化曲线图;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析】【点评】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在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气候终年严寒;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明显。
29.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气温年较差指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该地的最热月气温是27℃,最冷月气温是-3℃。因此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27-(-3)=27+3=30℃。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根据表格中数值分析可知,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因此为北半球陆地。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1.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下。读图分析可知,只有C图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其他都在0℃以上。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7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平均气温最低,因此位于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达到27℃,即夏季高温;最冷月均温小于0℃,即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因此位于温带。综合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温带。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3.(2024七上·双辽期末)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
A.台湾火烧寮 B.托克逊
C.阿塔卡马沙漠 D.乞拉朋齐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平均年降雨量11500毫米,是世界的“雨极”。台湾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新疆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世界干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坐落在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侧东西走向的卡西山地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海拔1,313米。纬度为北纬25.3 度, 经度为东经91.7 度。乞拉朋齐人口约6000多。居民多为卡西族,属母系社会。
(2024七上·双辽期末)读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34.若b处(27℃)海拔为800米,则a处海拔约是(  )
A.1300米 B.300米 C.1800米 D.500米
35.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
C.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 D.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答案】34.A
35.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
【解析】【点评】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人们规定,高纬度是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是30°—60°之间的地区;低纬度是0°—30°之间的地区。
3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同纬度地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分析可知,a处气温为24℃,b处气温为27℃,a比b处低27﹣24=3℃,因此两地相对高度为500米。已知b处海拔为800米,因此a处海拔约是800+500=1300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5.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图中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气温在20℃以上,气温高,为夏季,因此位于北半球;图中纬度为29°30',因此纬度为29°30'N,属于北温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图文材料题
36.(2025七上·金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神奇的北纬47°,是一条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这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是农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材料二 天然牧草一般在温度5-25℃之间,年降水量250-800毫米左右的环境中生长,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北纬47°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被誉为“黄金奶源带”。
材料三 亚欧大陆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和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
(1)图1中A、B、C三地分别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图2的   、   、   。
(2)图2中,甲、乙、丙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地,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
(3)A、B两地哪个地方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请简述原因。
(4)根据材料,列举北纬47°沿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1)甲;丙;乙
(2)甲;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A地方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原因: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故A地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
(4)北纬47°N是一条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该地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A 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全年降水均匀,气温年较差较小。甲图体现了全年温和,各月降水较为均匀的特点,所以 A 地对应甲图。B 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丙图显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符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所以 B 地对应丙图。C 地位于亚洲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图夏季高温降水多,冬季寒冷降水少,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所以 C 地对应乙图。
(2)从图 2 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甲图气温曲线较为平缓,说明其气温年较差最小。受海陆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沿海地区,距海近,海洋水汽容易到达,降水较多;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深入,降水较少。所以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根据材料二,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A 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能满足牧草鲜嫩多汁生长所需的湿润条件。而 B 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相比之下不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所以 A 地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
(4)由材料一可知,北纬 47° 是一条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多样的自然景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该地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良好的环境条件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点评】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为: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山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读图可知,图1中A、B、C三地对应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图2中甲、乙、丙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图1中A、B、C三地分别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图2的甲、丙、乙。
(2)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甲地。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A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有材料中越湿润的气候越有利于牧草保持鲜嫩多汁的状态,故A地更有利于鲜嫩多汁牧草的生长。
(4)根据材料可知,北纬47°沿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汇集了雪山、草原、森林、湿地于一身的神秘纬度带;该地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和水质洁净。
37.(2024七上·榆树期末)天气和气候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我们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天气和气候。某中学在地理课堂上开展了以“世界的气候”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发现分布规律
(1)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   带、亚热带、   带和寒带的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岸和大陆内部相比,气候较干旱的是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   岸。
活动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原的大高原,与周围地区相比,气温   ,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活动三:气候与人类活动
(3)甲同学:我家在海南岛,房间没有供暖设施。乙同学:我家在吉林省:房间有供暖设施。
海南岛 吉林省
纬度范围 大致纬度范围:18°N-20°N 大致纬度范围:40°N-46°N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气候密切相关。针对同学们反映的差异,根据材料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
【答案】热;温;内陆;东;低;高原山地气候;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不需要供暖设施。吉林省属于温带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需要供暖设施。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岸和大陆内部相比,内陆地区因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较干旱;大陆东西岸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自北往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原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与周围地区相比,因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海南岛的大致纬度范围在18°N - 20°N之间,属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因此不需要供暖设施;而吉林省的大致纬度范围在40°N - 46°N之间,属于温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因此需要供暖设施。即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1)热;温;内陆;东;(2)低;高原山地气候;(3) 海南岛属于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不需要供暖设施。吉林省属于温带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需要供暖设施。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38.(2022七上·虎门镇期末)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代表   气候,最大的分布区在   洲。
(2)C代表   气候,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反映C气候特点的是   图。
(3)E代表   气候,下列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线状图中,反映E气候特点的是   图,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   岸。
(4)甲、乙、丙、丁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图,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是   图。
【答案】(1)热带草原;非
(2)热带沙漠;丁
(3)地中海;乙;西
(4)甲;丙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1)图中A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类型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2)图中C区域位于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炎热干燥,甲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丁图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所以反映C图气候特点的是丁图。
(3)图中E区域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甲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丁图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所以反映E图气候特点的是乙图。
(4)甲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乙图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图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丁图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所以全年高温多雨的是甲图,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是丙图。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