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 (2a-2d)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 (2a-2d) 教学设计 (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资源简介

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 A (2a-2d)
教学设计
一、新课标主题分析
本内容属于新课标“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文化习俗”子主题,聚焦中外节日、假期活动的文化体验。通过对话、信息梳理等活动,引导学生感知不同文化中假期、节日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契合新课标“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沟通与包容态度”的要求,同时关联“人与自我”主题下的“生活与学习”,帮助学生规划合理的假期生活。
二、核心素养目标
素养维度 具体目标
语言能力 1. 掌握假期活动(eating out, shopping, Dragon Boat Festival等)的词汇与表达;2. 能用What did you do... I visited...等句型进行假期经历的问答;3. 能梳理、转述对话中的关键信息(活动、地点、感受)。
文化意识 1. 了解傣族泼水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2. 对比不同文化中“假期活动”的差异,形成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思维品质 1. 通过信息梳理(表格填写)训练逻辑归纳能力;2. 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创编”训练发散思维与语用能力。
学习能力 1. 掌握“听前预测、听中记录”的听力策略;2. 学会合作完成角色扮演、信息整理等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假期活动类词汇与过去式问答句型的掌握;
听力信息的提取与表格梳理;
角色扮演中对话的合理创编。
教学难点:
准确运用过去式(如visited, liked)进行语用表达;
结合文化背景(如泼水节)理解对话中的习俗描述,并迁移到自己的表达中。
四、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假期分享”情境)、任务驱动法(听力任务、表格填写、角色扮演)、文化浸润法(节日习俗解析)。
学法:自主学习(词汇预习)、合作学习(小组角色扮演)、策略学习(听力记录策略)。
五、教学过程(表格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导入:假期分享(情境激活) 1. 展示自己的假期照片,用I visited... I liked...描述经历; 2. 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on your last vacation ,引导学生用简单句子回答。 1. 观察教师展示,感知目标句型; 2. 分享自己的假期经历,尝试用过去式表达。 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自然引入“假期活动”主题,铺垫目标句型。
2. 新知:听力与信息梳理 1. 呈现教材表格(Fun activities),引导学生“听前预测”表格需填内容; 2. 播放听力2a,指导学生“听中记录”(圈画关键词:活动、感受);3. 核对答案,讲解重点词汇(如Dragon Boat Festival),补充端午节、泼水节的文化背景。 1. 阅读表格,明确听力任务; 2. 听录音,填写表格(如Eating out: fun); 3. 核对答案,记录词汇,了解节日文化。 训练听力策略,同时渗透文化知识,落实“语言+文化”的融合目标。
3. 巩固:对话解析与句型操练 1. 展示2b对话文本,引导学生找出“假期经历”的问答句型(What did you do... I...); 2. 讲解过去式动词(visited, liked)的用法;3. 组织“句型接龙”:教师起头What did you do on vacation ,学生接力回答并提问下一位。 1. 阅读对话,标记目标句型; 2. 跟读对话,模仿语音语调; 3. 参与句型接龙,熟练运用过去式问答。 聚焦语言形式,通过机械操练+半开放操练,巩固句型与语法。
4. 拓展:角色扮演与文化迁移 1. 呈现2c任务(Role-play),提供“文化提示卡”(如“傣族泼水节”“春节”等节日信息); 2. 分组指导:每组选择一个节日/假期场景,创编对话(需包含“活动、感受、文化习俗”); 3. 邀请小组展示,点评语言准确性与文化内容的合理性。 1. 小组讨论,选择场景,结合提示卡创编对话;2. 排练对话,注意语用与文化细节; 3. 小组展示,倾听并互评。 训练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将文化知识迁移到语用情境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
5. 总结与作业 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了哪些假期活动?了解了什么节日习俗?”; 2. 布置作业: (1)用英文写3句话描述自己的一次假期经历; (2)查阅一个外国节日(如Christmas)的假期活动,下节课分享。 1. 回顾课堂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2. 记录作业,明确任务要求。 巩固课堂知识,延伸文化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
优点:
素养导向明确: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目标,通过“听力梳理—句型操练—文化创编”的环节,实现了“语言学习+文化理解+思维训练”的融合。
活动设计贴合学生经验:以“假期分享”导入,降低了学生的表达门槛;角色扮演环节提供“文化提示卡”,既给了支架,又鼓励了创新,多数学生能参与其中。
新课标主题落地:通过“泼水节、端午节”的文化解析,呼应了“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与跨文化包容态度。
不足与改进方向:
难点突破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在过去式的语用中仍出现错误(如I visit...),后续可增加“语法微练”环节(如“动词过去式抢答”),强化形式准确性;
文化深度可提升:对“泼水节”的习俗解析较浅,可增加1分钟的短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知节日场景,再结合对话理解,增强文化体验的生动性;
个体关注待加强:小组活动中,部分内向学生参与度较低,后续可设计“组内角色分工”(如“记录员、发言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提升参与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