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Section A 1a-1e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Section A 1a-1e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Section A 1a-1e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核心词汇,包括形容词原级与比较级形式,如shy(shyer)、outgoing(more outgoing)、lazy(lazier)、hard - working(more hard - working)、funny(funnier)、boring(more boring)、quiet(quieter)、loud(louder)、short(shorter)、tall(taller)、fast(faster)、slow(slower)、early(earlier)、late(later)等,以及动词compare(对比)、perform(表演)、solve(解决),介词by(通过某种方式),名词opposite(反义词;相反的事物)、location(位置)。 2. 理解并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基本用法,能运用“A + 谓语 + 比较级(形容词/副词)than + B”和“A + 谓语 + as + 形容词/副词原级 + as + B”的句式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 3. 熟悉音标/ /和/ /,能准确识别并读出含有这两个音标的单词,如term(/t m/)、person(/ p sn/)、China(/ t a n /)、doctor(/ d kt (r)/)等。 (二)能力目标 1. 能听懂关于人物比较和活动场景的对话(如1b、1c、1d听力材料),获取关键信息,如对话发生的地点、人物的特点和能力等。 2. 能运用所学的形容词比较级和相关句式,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描述,完成1e的口语练习任务。 3. 能正确完成与形容词比较级相关的单项选择、单句填词和翻译练习,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三)情感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他人的异同,尊重个体差异,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 2.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听力、口语练习等任务,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规则,尤其是不规则变化(如good - better)和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在词前加more,如more outgoing)。 2. 熟练运用“A + 谓语 + 比较级(形容词/副词)than + B”和“A + 谓语 + as + 形容词/副词原级 + as + B”的句式进行句子表达。 3. 听懂1b、1c、1d的听力材料,准确获取信息并完成相关练习。 (二)教学难点 1. 正确区分和运用形容词原级与比较级,避免出现“more + 单音节形容词比较级”(如more faster)这类错误。 2. 在实际口语交流中(如1e),能够自然、流畅地运用所学句式对人物进行对比描述,做到语法正确、表达清晰。 3. 准确把握音标/ /和/ /的发音差异,能正确读出相关单词。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课件中的图片(如双胞胎女孩、不同性格的人物、动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或事物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形容词原级和比较级的含义。 2.情境教学法:创设学校音乐节这一情境,将听力材料(1b、1c、1d)和口语练习(1e)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3.听力训练法:通过多次播放听力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泛听和精听,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如捕捉关键信息、理解对话主旨等。 4.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Lead - in环节对图片的讨论、1e的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练习法:通过完成单项选择、单句填词、翻译等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Lead - in) 1. 教师展示课件中双胞胎女孩的图片,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irls in the photo -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 How are the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自由发言,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描述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如“They are twins. They have the same looks. The one on the left is outgoing and likes playing table tennis. The one on the right is shy and enjoys reading.”,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人与事物的异同,同时引出shy、outgoing等形容词。 (二)新知学习(Learn and compare) 1.词汇学习: - 教师借助课件中的图片,逐一呈现shy、outgoing、lazy、hard - working、funny、boring、quiet、loud、short、tall、fast、slow、early、late等形容词及其比较级形式,如shyer、more outgoing、lazier、more hard - working等。 - 教师示范朗读单词及其比较级,强调发音要点,尤其是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中“more”的发音和单音节形容词比较级词尾的发音变化(如lazy - lazier)。 - 引导学生观察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规律,总结单音节形容词(如tall - taller)、双音节形容词(如funny - funnier)和多音节形容词(如outgoing - more outgoing)比较级的构成方式,以及不规则变化(如good - better)。 - 开展“单词接龙”游戏:教师说出一个形容词原级,学生依次说出其比较级形式,巩固对词汇的记忆。 2.句式学习: - 教师结合图片和词汇,呈现“A + 谓语 + 比较级(形容词/副词)than + B”的句式,如“The boy is shyer than the girl. The man is lazier than the girl.”等,并讲解句式的结构和用法。 - 用同样的方式呈现“A + 谓语 + as + 形容词/副词原级 + as + B”的句式,如“This book is as funny as that one.”,说明该句式表示“两者在某方面相同”。 - 教师示范造句,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模仿造句,教师对学生的句子进行点评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句式的正确用法。 (三)听力训练(While - listening) 1.1b听力练习: - 教师向学生介绍1b的听力任务——听对话,勾选对话发生的地点(at the music club 或 at the music festival)。 - 播放第一遍听力材料,让学生初步感知对话内容,圈出可能的答案。 - 播放第二遍听力材料,让学生仔细听,确认答案,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选择理由。 - 教师公布正确答案(Conversation 1: at the music festival;Conversation 2: at the music festival),并对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school music festival”)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1c听力练习: - 呈现1c的题目要求——再次听对话,完成句子填空。 - 先让学生阅读题目中的句子,预测可能填的内容。 - 播放听力材料,学生边听边填空。播放完毕后,学生在小组内核对答案。 - 教师邀请小组代表展示答案,然后播放第三遍听力材料,核对并讲解答案(如“music festival”“together”“Emma”“Ella’s”),同时讲解听力材料中出现的重要短语和句式,如“be afraid of doing sth.”(害怕做某事)、“work harder than...”(比……更努力)等。 3.1d听力练习: - 向学生说明1d的任务——听两遍对话,将人物与正确的描述匹配起来。 - 让学生先熟悉人物(Chen Jie、Peter、Emma、Ella)和描述内容,如“plays the Chinese flute better”“is more outgoing”“is taller”等。 - 播放听力材料,学生边听边进行匹配。播放结束后,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答案。 - 教师展示正确的匹配结果(Chen Jie: plays the Chinese flute better, is shyer, works harder;Peter: is more outgoing;Emma: is taller, sings louder, has longer hair;Ella: dances better),并结合听力材料中的语句(如“Emma is taller than Ella.”“Chen Jie plays the Chinese flute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in our music club.”)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级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四)口语练习(1e)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1d中人物的特点,如Emma比Ella高、Ella跳舞比Emma好等。 2. 呈现1e的练习要求——运用1d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对话,给出示例对话: - A: Is Ella taller than Emma - B: No, she is shorter than Emma. - A: Who dances better, Ella or Emma - B: Ella dances better than Emma. 3.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示例进行对话练习,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所学的形容词比较级和句式。 4.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鼓励和指导,如纠正语法错误、优化表达等。 (五)语音学习(Read and Think) 1. 呈现含有音标/ /和/ /的单词表格,如“term(/t m/)、person(/ p sn/)、first(/f st/)、dirty(/ d ti/)、China(/ t a n /)、agree(/ ɡri /)、doctor(/ d kt (r)/)”等。 2. 教师示范朗读这些单词,强调/ /和/ /的发音差异,/ /发音较长且口型较扁,/ /发音较短且口型较松。 3. 让学生跟着教师朗读单词,感受两个音标的发音特点。然后让学生尝试在每个音标对应的单词组中再添加一个单词(如/ /组添加“her”,/ /组添加“teacher”),并朗读给同桌听,相互纠正发音。 4. 播放教材中的听力材料(Listen and repeat),让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进一步巩固音标的发音。 (六)巩固练习(Exercises) 1.单选题:呈现课件中的5道单选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核对答案。教师公布正确答案(1. B;2. A;3. C;4. A;5. C),并对每道题进行讲解,重点分析考查的知识点(如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as...as结构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错题原因。 2.单句填词:让学生独立完成7道单句填词题,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教师讲解正确答案(1. longer;2. funny;3. better;4. as;5. more outgoing;6. lazier;7. putting),强调词性变化(如long的比较级是longer)和固定搭配(如be afraid of doing sth.)。 3.单句挖空翻译:让学生完成5道汉译英挖空题,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答案。教师展示正确翻译(1. shorter than;2. as beautiful as;3. better than;4. more interesting;5. as big as),讲解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如形容词比较级的正确运用、as...as结构的翻译等。 (七)课堂小结 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词汇(形容词原级与比较级)、重点句式(A + 谓语 + 比较级 + than + B、A + 谓语 + as + 原级 + as + B)、听力技巧和语音知识(/ /和/ /的发音)。 2.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形容词比较级的正确运用,避免常见错误。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英语进行比较和交流,提升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八)作业布置 1. 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形容词原级及其比较级形式,下节课进行听写。 2. 用所学的形容词比较级句式,写5个句子描述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在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异同。 3. 听教材中1b - 1d的听力材料,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跟读,录制音频,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本节课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创设学校音乐节情境,将抽象的形容词比较级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2.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从导入、新知学习、听力训练、口语练习到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环节之间过渡自然,逻辑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3.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口语展示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听力训练层层递进,从1b的捕捉地点信息,到1c的填空,再到1d的人物与描述匹配,难度逐步增加,有助于学生逐步提升听力水平,同时也强化了对形容词比较级知识的理解。 (二)不足之处 1. 在词汇教学环节,虽然通过图片和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但对于一些发音较难的单词(如more hard - working),部分学生仍存在发音不准确的问题,且对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规则掌握不够牢固,在后续练习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2. 口语练习环节,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度不高,不敢主动发言,导致练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学生口语表达的指导不够细致,部分学生在运用句式进行表达时仍存在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流畅的问题。 3. 听力训练过程中,对于听力材料中一些较难的句子(如“Chen Jie plays the Chinese flute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in our music club.”),部分学生理解困难,虽然进行了讲解,但可能仍有学生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在课后进一步辅导。 4. 巩固练习环节,由于时间紧张,对部分练习题的讲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单句挖空翻译题,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思考翻译的思路和方法,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 (三)改进措施 1. 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应加强对单词发音的指导,采用领读、跟读、个别纠正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单词发音。同时,通过更多的练习(如让学生自主总结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规则、进行分类记忆),强化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级构成规则的掌握。 2. 针对口语练习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今后可以设计更多小组合作任务,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同时给予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注,为他们创造更多发言的机会。在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语法错误,提高表达的流畅性。 3. 听力训练前,应增加对听力材料背景知识和难点词汇、句子的预习和讲解,降低学生的听力难度。听力后,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部分,进行多次播放和详细讲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听力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听力技巧,如通过关键词捕捉信息、预测听力内容等,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 4.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在巩固练习环节预留足够的时间,对每道练习题进行深入讲解,不仅要给出正确答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可以设计分层练习,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