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提优训练2.8用水分离水不仅能溶解物质,还能分离物质。科学观念提优1.利用水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需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三个主要过程。2.两种都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过滤分离。3.当两种颗粒大小差别很大的物质混合时,我们可以选择用_____________分离它们。4.下列方法中,不能把食盐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的是( )。A.过滤B.加热C.太阳光照射5.在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热时,要戴护目镜,以防伤害眼睛B.加热结束后,可以用手直接拿蒸发皿观察实验结果C.搅拌时,要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迸溅出来,烫伤皮肤6.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食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中,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蒸发皿里的水全部蒸发掉时,溶解在水里的食盐( )。A.全部变成白色颗粒存在于蒸发皿中B.有大部分食盐颗粒会随着水的蒸发跑到空气中C.所有食盐颗粒都蒸发消失了7.在过滤操作中,下列器材中我们不会用到的是( )。A.烧杯B.滤纸C.蒸发皿8.在做蒸发食盐水的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A.使液体加热更快B.防止蒸发皿底部发黑C.让蒸发皿均匀受热9.海水晒盐利用的是( )原理。A.水的溶解B.水的蒸发C.水的过滤实践探究提优10.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下列括号内的仪器中选择正确的仪器名称填入下图的括号内。(酒精灯、烧杯、蒸发皿、搅拌棒、三脚架、铁架台、石棉网)(2)俊希在进行蒸发实验时,发现容器内出现较多白色颗粒,他此时应该(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用余热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C.继续加热蒸发水分(3)俊希想在实验室分离另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他选择了如图②的装置,那么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白糖和水B.面粉和水C.酒精和水(4)通过蒸发,可以将食盐从食盐水中分离出来。俊希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发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_____________(填“可逆”或“不可逆”)的过程。科学思维提优11.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水是生命之源,然而污水的产生却威胁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何让污水重归洁净,不仅关乎生态环境保护,更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沉淀→过滤→消毒逐步分离污水中的杂质,从而净化污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污水净化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污水净化过程中,通过过滤操作主要除去的是( )。A.溶解在水中的食盐B.水中的色素C.不溶性的泥沙等固体杂质(3)自制污水净化装置时,使用纱布、沙子、棉花等材料,其作用类似于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的( )。A.玻璃棒B.滤纸C.烧杯(4)污水净化过程中,先进行沉淀,是为了( )。A.让水中的小颗粒杂质聚集变大,沉淀到水底B.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直接将污水变成可饮用的干净的水12.探秘神奇水现象俊希和小宇对水的形态变化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进行了“水结冰”探究实验。在实验中,俊希所在的小组测得试管内水的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图1 图2测量时间/分钟 2 4 6 8 10 12 14水温/℃ 9 5 2 0 0 0 -1(1)在“水结冰”实验中,俊希发现,8分钟时试管内的水开始发生变化,12分钟时水已经完全变成了冰。结合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是( )。A.一直下降的B.忽上忽下的C.保持不变的(2)在“水结冰”前,俊希用红笔在试管上标出了水面的位置。完全结冰后,试管内的冰面( )。A.在标记上方B.在标记下方C.仍在标记处(3)在“水结冰”实验中,俊希往烧杯的碎冰块中加入食盐,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碎冰块快速熔化 B. 降低碎冰的熔点C.让碎冰结成块(4)两个实验都在试管外面绑上橡皮筋,其目的是( )。A.防止试管破裂B.便于观察水面和冰面的高度C.便于拿住试管(5)俊希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中,在试管外壁上会出现一层霜,它是( )。A.烧杯中的冰粘上去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食盐和冰的混合物参考答案1.溶解 过滤[解析]利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子混合物时,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食盐溶解在水中,沙子不溶;然后通过过滤,将沙子分离出来;最后将滤液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2.不能[解析]两种都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形成溶液,无法通过过滤分离。3.筛网[解析]当两种颗粒大小差别很大的物质混合时,可用筛网分离,小颗粒物质能通过筛网,大颗粒物质留在筛网上。4. A [解析]加热、太阳光照可使食盐水里的水蒸发,从而分离出食盐,所以选A。5. B [解析]加热时戴护目镜可以防液体飞溅伤眼,A正确;加热结束后,蒸发皿温度很高,不能用手直接拿,否则会烫伤,B错误;搅拌时要防止蒸发皿中固体迸溅伤人,C正确。6. A [解析]蒸发食盐水时,水蒸发,食盐不会随水蒸发到空气中,也不会消失,而是全部变成白色颗粒留在蒸发皿中,所以选A。7. C [解析]过滤实验用到的器材有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蒸发皿用于蒸发操作,过滤时用不到,所以选C。8. C [解析]石棉网能让蒸发皿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蒸发皿破裂,不是为了使液体加热更快。也不是防止蒸发皿底部发黑。所以选C。9. B [解析]海水晒盐是利用阳光、风力使海水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不断减少,食盐结晶析出。利用的是水的蒸发原理,所以选B。10. (1)甲:搅拌棒 乙:蒸发皿 丙:石棉网 丁:酒精灯[解析]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形状和用途来判断。甲仪器用于搅拌,是搅拌棒;乙是用于蒸发的蒸发皿,丙是使仪器受热均匀的石棉网;丁是提供热源的酒精灯。(2)B(3)B [解析]图②是过滤装置,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白糖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分离白糖和水,A错误;面粉不溶于水,可用过滤分离面粉和水,B正确;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过滤分离,C错误。(4)可逆[解析]食盐溶解于水形成食盐水,通过蒸发又能使食盐从食盐水里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食盐的状态,所以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11. (1)过滤 消毒[解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污水的处理步骤为沉淀、过滤、消毒。(2)C[解析]食盐和色素都可以溶解在水中,无法通过过滤操作除去;不溶性的泥沙等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操作除去,因此选C。(3)B [解析]纱布、沙子、棉花等材料在污水净化装置中起到过滤不溶性固体的作用,其作用类似于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的滤纸,玻璃棒和烧杯不具有过滤功能,因此选B。(4)A12. (1)C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8~12分钟水处于结冰过程,此时温度一直保持在 0℃不变,说明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是晶体凝固的特点,所以选C。(2)A [解析]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冰的密度比水小,密度变小,体积会变大。所以完全结冰后,试管内的冰面在标记上方,选A。(3)B(4)B(5)B [解析]水结冰过程中,试管外壁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试管外壁,会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形成霜,不是烧杯中的冰粘上去的,也不是食盐和冰的混合物,所以选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