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物理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由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
B.计算火车通过黄河铁路桥的时间
C.研究歼-20隐形战斗机做翻转技术动作
D.用北斗系统确定正在东海航行的福建号航母位置
2.从铁路售票网12306查询到G98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北京西站到郑州东站的直线距离约为621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12 2时12分 12:24 北京西站 经停站 郑州东站 刷身份证进出站 G98 购票须知
A.图中2时12分表示时刻 B.图中10时12分表示时间间隔
C.621km表示北京西站到郑州东站的位移 D.621km表示北京西站到郑州东站的路程
3.利用手机频闪照相功能可以代替打点计时器研究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小球运动时多次曝光照片,相机闪光时间间隔是0.1s,则在此拍摄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
A.0.25m/s B.0.20m/s C.0.15m/s D.0.10m/s
4.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为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则这一过程中汽车(  )
A.位移的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B.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v1相同
C.加速度的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
5.为了形象生动地表达运动规律,课本设置了许多插图,以下四幅图片中:图甲是田径比赛中跑步的运动员,图乙是动车车厢内的电子屏,图丙是C919飞机,图丁是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运动员在800米田径比赛中比的是平均速度
B.图乙中,该时刻电子屏上显示“326km/h”表示平均速率
C.图丙中,若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x-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D.图丁中,利用斜面是为了“冲淡”重力,便于测量运动时间
6.为了方便测出人的反应时间,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一把直尺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尺”,其使用方法为:甲同学捏住测量尺上端使其保持竖直,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释放测量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尺子,根据乙手指所在测量尺的位置,直接读出反应时间t,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反应时间测量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量尺下落的距离h与t2成正比 B.该测量尺下落的距离h与t成正比
C.A标度比B标度更合理 D.用钢尺和木尺制成的测量结果不同
7.一辆事故车紧急刹车后停在原地,交警测出事故车在水平路面留下的刹车磨痕长度,查手册得到该型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用监控视频判断该车的刹车时间。要算出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 )
A.用到其中任何一个数据即可 B.用到其中任何两个数据即可
C.必须用到全部三个数据 D.用全部三个数据也不能算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记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8.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t=1 s时的速度为6 m/s,t=2 s时的速度为8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时起点t=0时的速度为4 m/s B.1~2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C.0~2 s内的平均速度为7 m/s D.物体的加速度为6 m/s2
9.一质点由原点出发沿数轴做直线运动,其像如图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1s末时质点开始反向运动 B.在第末时质点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
C.第内与第内的加速度相同 D.第内的加速度沿正方向
10.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表明铜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铜球从斜面上的点由静止释放,斜面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铜球到达、两点的速率之比为
B.自点开始,铜球到达点经历的时间是到达点经历的时间的倍
C.铜球通过段与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D.铜球通过每一个长度相等部分时,其速度增量相等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7小问,每问2分,共计14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1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器材,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两种打点计时器都必须使用220V交流电源
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D.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释放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在实验中,使用频率50Hz的交流电,小车拖着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下的运动情况如图丙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选定的计数点,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9个点未标出,则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m/s2。(两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有机玻璃条(白色是透光部分,黑色是宽度均为的挡光片),铁架台,数字计时器(含光电门),刻度尺。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1)将光电门安装在铁架台上,下方放置承接玻璃条下落的缓冲物,用刻度尺测量两挡光片间的距离,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两挡光片间的距离___________cm。
(2)实验时手提玻璃条(挡光片1在下)上端使它静止在竖直方向上,让玻璃条自由下落,测得两次挡光的时间分别为和,由此可知,挡光片1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大小0.80m/s,挡光片2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v2大小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以上物理量写出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用v1、v2和L表示);并根据以上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如图所示,在足够长斜面上的某一固定点每隔0.2s由静止释放一个小球,某时刻测得前三个释放的小球之间的间距分别为1.6m和1.8m。所有小球完全相同且均可视为质点,在斜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试求:
小球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
此时球1的速度大小;
此刻斜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球?
14.(12分)一辆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启动的瞬间,一辆以v自=6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自行车恰好从汽车的旁边通过,与汽车同向运动。试求:
(1)汽车在追上自行车前运动多长时间与自行车相距最远?此时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2)汽车经多长时间追上自行车?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
15.(16分)某同学发现将弹性小球从某一高度位置静止释放,着地后弹起又落下。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小球每次与地面发生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之比不变,即定义碰撞系数为,为落地时碰撞地面的速度,为碰撞地面后弹起时速度。该同学将小球从某一高度位置静止释放。他记录了整个过程中小球离地高度h与所用时间t的图像。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g=10m/s2。请根据图像,求:
(1)小球第一次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系数k;
(3)小球第四次落地弹起的最大高度。
试卷第1页,共2页《河南省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一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C
D
A
B
AB
BCD
ABC
11.(1)B(2分)(2)①0.085(2分)②0.050(2分)12.13.38~13.40(2分):1.80(2分);V22-V/2L(2
分)9.70~9.72(2分)
13.(1)5m/s2,
9.5m/s(2)10个
(1)不同的小球具有相同的运动规律,初速度均为0,加速度均相同。因此可等效为将不同小球的运动看成一个小
球在不同时间内的运动。前三个小球的时间间隔为T=02s
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之差关系为△x=aT2(2分)解得a=5m/s2(2分)
(2)小球2运动的时间位于小球1和小球3运动的中间时刻,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
==608s=85ms2分,Vv+aT=95mse分》
(3)小球2运动的时间6=。=1,7s又4=nI+解得n=8,4M=01s2分)
故在小球2上面有8个小球,加上第2个和第1个小球,斜面上总共有10个小球(2分)。
14.(1)2s6m(2)4s12m/s
(1)法一基本规律法
汽车与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汽车的速度为,两车间的距离为△x,则有
y=at=v自
所以t='自=2s(3分)
1
△X=v自t-2
at=6m(3分)
a
法二极值法或数学分析法
设汽车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时间t,两车间的距离为△x=x一x=v自t一。a(
2
代入已知数据得△x=6t,-3£
2
由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条件知t=2s时,△x最大(3分),最大值△x=6m(3分)。
(2)当两车位移相等时,汽车追上自行车,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汽车的瞬时速度为,则有
1
v自t2=-at
解得t2=4s(3分)
52=at2=3m/s2×4s=12m/s(3分)。
2
15.(1)40m/s
(2)2
(3)0.3125m
(1)小球第一次落地过程,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2=2gh结合图中给出的数据解得y=40m/s(5分)
(2)结合图像可知,小球第一次反弹高度为h,=20m
利用逆向思维,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有=2gh
解得2=20m/s(3分)
则碰撞系数为k=上=22分)
(3)根据碰撞与反弹的速度关系有=上,
=元,5=是2分
解得=
k
是=25ms2分剂
利用逆向思维,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有=2gh
解得h=0.3125m(2分)
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