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3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的结构重难题型题型一 生物与非生物【典例1】.(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不能作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A.雌性水滴鱼能产卵 B.可自主生长C.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D.能从海底浮起【变式1】.(2025七上·义乌期末)某校开展足球吉祥物设计,吉祥物“湖湖”雕塑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蓝白相间,栩栩如生。则判断“湖湖”不是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没有蕴含化学能 B.颜色不是绿色C.不能生长发育 D.不能光合作用【变式2】.(2025七上·南浔期末)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变形虫B.蜻蜓C.水绵D.玩具猫【变式3】.(2025七上·浙江期末)智能微型机器人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折叠,按指令完成加速、转弯等。下列特征能判断它属于非生物的是A.能自主行走 B.不能生长发育C.能按照指令完成动作 D.能折叠改变形状题型二 生物基本特征【典例1】(2025七上·拱墅期末)用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蜗牛具有的特征是A.能生长 B.能繁殖C.能呼吸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变式1】(2025七上·慈溪期末)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水稻具有生物的什么特征 ( )A.生长和发育 B.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遗传和变异【变式2】(2025七上·黄岩期末)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赛场上的“显眼包”——机器狗,承担了搬运器材的工作。下列关于机器狗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B.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它是生物,因为它会运动,帮助搬运铁饼D.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根据指令作出反应【变式3】(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配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组成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结论,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A.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C.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题型三 细胞学说与细胞的发现【典例1】(2024七上·余姚期中)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D.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产生【变式1】(2024七上·长兴期中)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B.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C.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在大量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变式2】(2024七上·杭州月考)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C.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变式3】(2024七上·金东期中)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并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分析归纳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材料三: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己经存在的活细胞。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 的基本单位。(2)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 产生的。(3)结合细胞学说的发展史,以下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他的发现没有任何科学价值C.细胞学说是以科学家们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形成的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题型四 显微镜使用【典例1】(2025七上·南浔期末)某同学在显微镜的操作中,眼睛需注视物镜的操作是 ( )A.移动玻片 B.镜筒下降C.调节反光镜 D.镜筒上升【变式1】(2025七上·余姚期末)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过程中,看到如上图四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要使视野乙变为丙,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要使视野丙亮度增大,可使用平面镜C.要使视野丙变为甲,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D.要使视野甲变为丁,应调节粗准焦螺旋【变式2】(2025七上·滨江期末)小滨在用显微镜做实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观察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可向右上方移动装片,使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B.乙:观察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逆时针流动,则叶绿体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C.丙: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提高效率,可将吸水纸在滴加碘液的同一侧吸取液体D.丁:如该细胞是韭菜的叶肉细胞,那么决定韭菜具有特殊气味特点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4细胞质中【变式3】(2025七上·椒江期末)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通常需要将观察的标本制成临时装片。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乙、图丙是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视野图,据图回答。(1)图甲所示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先后顺序应是 (填序号)。(2)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____。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玻片标本(3)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4)在图乙、图丙中制作效果欠佳的装片是哪一个,并说明产生原因 。(5)小明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题型五 观察细胞【典例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变式1】(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视野要实现从图甲变到图乙,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变式2】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调焦成功,可随意移动显微镜位置继续观察B.粗准焦螺旋①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C.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变暗D.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马上转动物镜转换器【变式3】(2025七上·金华期末)金华是一个特产丰富的城市,请用所学知识填空(1)佛手属于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图甲和乙两种细胞中属于佛手细胞的是 。(2)源东的桃子以味美多汁著称,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 。(3)金华名猪“两头乌”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填序号)题型六 细胞模型【典例1】(2025七下·瑞安期中)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和人体血液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材料。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B.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C.蜗牛、人体血液、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D.蜗牛、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血液【变式1】(2025七上·海曙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改进模型作品等环节。(1)【认识显微镜】图1是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图2是显微镜的镜头。图2中能将细胞结构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 (填序号)。(2)【制作装片】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____。A.转动转换器——切换目镜的放大倍数B.调节反光镜——可以改变视野的亮度C.调节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D.调节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4)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粗、细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3次,分别得到下图三种观察结果。A、B、C视野最暗的是 。(5)【制作模型】某同学利用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3)。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6)【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表,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细胞模型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 2 处及以上缺失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环保与成本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7)【改进】根据量表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有同学认为用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代替橡皮泥制作细胞膜更合理,因为细纱网可以体现细胞膜 的功能。【变式2】(2025七上·黄岩期末)某班同学为当地科普馆制作细胞模型,以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同学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并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制作好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一所示图像,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3)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规。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不够完整,有1-2处缺失 结构不够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①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为了更好地模拟细胞膜的功能,你会选择哪种材料?并简要说明理由 。②第二组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二所示。根据评价指标a,你认为该组同学的作品应被评定为哪个指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变式3】(2025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植物细胞中有[⑥] ;(2)细胞的各个结构分工协作、相互联系、彼此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重要场所是细胞结构中的 (用序号表示)。分层检验期中基础通关练(检测时间:10分钟)1.(2025七上·金东)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时,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如图),可能的原因是( )。A.反光镜未调平 B.标本未染色C.盖玻片下有气泡 D.物镜污染2.(2025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视野由模糊变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B.图二:细胞周边的污点有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C.图三:洋葱表皮细胞周围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一开始滴加的清水过多D.图四:草履虫向右上方移动时,为避免草履虫离开视野,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3.(2025·浙江会考)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图乙?(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4.(2025七上·上城期末)犹如硅胶玩具的水滴鱼属于生物,下列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能呼吸 B.能进化 C.能游动 D.能生长5.(2025七上·苍南期末)如图是一款新型智能机器狗,它可以拍照、录像还可以快速奔跑、跳跃。下列关于它的特征描述中正确的是(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生长发育C.能繁殖后代 D.能遗传变异6.(2025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小动物所处位置及运动路径,则此动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径应为 ( )A. B.C. D.7.(2025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是兰花螳螂,其经历第一次蜕皮后,外形仿佛是一朵兰花。下列有关其生命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能进行生长发育 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适应环境8.(2024七上·鄞州期中)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用洁净的吸水纸擦拭载玻片B.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中应当滴加清水C.为了观察更加明显,在e步骤之后应当使用稀碘液或红墨水进行染色D.c步骤中,应当撕下一块较厚的洋葱内表皮细胞9.(2024七上·鄞州期中)图甲是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图乙为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4个视野的亮度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①④③②B.要想看到视野①应该选用图乙中的镜头1与4进行组合C.图甲中视野②中的物像放大的倍数最小,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最清晰D.要想看到视野②应该选用图乙中的镜头1与6进行组合10.(2024七上·诸暨期中)如图是小明在科学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11.(2024七上·鹿城期中)光学显微镜下有神奇的生物世界,在老师的带领下,某班同学制作并观察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小林对制作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他滴加碘液的位置和用吸水纸吸引的位置应分别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12.(2024七上·鹿城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13.(2024七上·上虞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虞同学进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图示。分析甲﹑乙两图,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甲图更换物镜头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来实现B.甲图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后再次观察,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C.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D.乙图中结构1和2的功能相同,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14.(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光学显微镜的……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15.(2024七上·路桥期末)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相对应的是( )A.物像偏左——玻片右移 B.物像模糊——换平面镜C.视野较暗———换大光圈 D.物像太小——降低镜筒期中重难突破练(检测时间:10分钟)16.(2024七上·兰溪期中) 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易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17.(2024七上·秀洲期中) 正确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18.(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A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B 视野中无光斑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C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细胞数量太多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A.A B.B C.C D.D19.(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滨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B.图乙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视野中的亮度会变亮,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变少C.图丙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D.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也能观察到图丁中的叶绿体结构20.(2024七上·余姚期中)水在科学实验中应用很广。下列关于水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发生烧伤或烫伤的情况,需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B.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C.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时,可用水先湿润导管D.可以用排水法直接测量一块方糖的体积21.(2024七上·长兴期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凉开水、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22.(2024七上·长兴期中)以下关于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A.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说明蜗牛有触觉和听觉C.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结构D.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噢觉23.(2024七上·金华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物像偏左——向左移动玻片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C.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物像不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24.(2024七上·义乌期中)如图在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A.生物体能由小长大B.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D.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5.(2024七上·江北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显微镜下的图像变成图乙( )A.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B.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C.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D.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26.(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明进行临时装片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绘制细胞模型。下列错误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应滴加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光线过暗时可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②,以增加视野亮度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③D.细胞结构c内含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27.(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宁通过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装片,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若要观察到更大且清晰的细胞结构,通过操作显微镜下列结构(其中⑥是光圈)可以实现的是( )A.②④⑥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⑤⑥28.(2024七上·诸暨期中)研究人员用凝胶材料制成了一朵“鲜花”(如图)。这朵几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约2 个小时完全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展示着变形能力。以下对凝胶花的看法正确的是( )A.是生物,因为它有鲜艳的颜色B.是生物,因为它会开放C.是非生物,因为它不能快速运动D.是非生物,因为它不会呼吸,不会繁殖29.(2024七上·平湖期中)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30.(2024七上·平湖期中)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绘制其结构简图并标注名称。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A. B.C. D.31.(2024七上·义乌期中)显微镜的目镜为、物镜为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如图所示,把目镜更换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则变为5个,请问更换后可能的目镜物镜组合是( )A.目镜、物镜 B.目镜、物镜C.目镜、物镜 D.目镜、物镜32.(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小海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Z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多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33.(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某同学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34.(2024七上·金华期末)如图所示为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型。(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填“甲”或“乙”)。(2)图中②③④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其中 (填序号,下同)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功能, 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35.(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为 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 时针。36.(2025七上·德清期末)小德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1)放大镜B 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结构序号)。(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 。(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到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 环节出现了问题。(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一点即可)37.(2025七上·浙江期末)小宁对杉叶藻很感兴趣,开展“制作杉叶藻细胞模型”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1)【观察】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 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换用高倍物镜。(2) 【制作】小宁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丁)。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评价和改进】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进行改进 并简要说明理由 。期中综合拓展练(检测时间:15分钟)38.(2025七上·上城期末)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如图是小金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记录下的图像:(1)观察过程中,若将①的图像移至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 移动。若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还想继续放大图像,小金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物镜转换器(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此时若光线较强,应选择 (选填“大”或“小”)光圈、 (选填“凹”或“平”)面镜使视野变暗。39.(2025七下·浦江月考)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表:(表中的增殖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增殖代数 50 20 2 4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图。实验三: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以上三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选填:“减弱”或“增强”)实验二:一般来说,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40.(2024七上·杭州期末)小金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金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甲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小金在调整显微镜时进行如图乙所示的操作,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其目的是 。(3)从视野A依次经过视野B、C到视野D(如图丙所示)需要进行的操作:将装片向左移动,转动 ,调节反光镜,调节细准焦螺旋。(4)若小金在观察中发现细胞重叠现象严重,请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原因: 。41.(2024七上·上虞期末)图甲是小虞同学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三瓶试剂:a.清水;b.0.9%生理盐水;c.碘液。图甲步骤①中,小虞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字母)(2)图甲步骤④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体,然后缓缓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3)小虞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乙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4)小虞在观察过程中,无论怎么调节显微镜,都发现细胞结构不清楚,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42.(2024七上·秀洲期中)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6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A. B.C. D.(2)使用图7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____。A.1、3、5 B.2、4、6 C.2、3、5 D.2、4、5(3)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提高视野亮度? (写出一种方法)。(4)A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呈现多面体的形状,乙同学分析这是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中的 结构,乙同学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中还有 结构是口腔上皮细胞所没有的。43.(2024七上·嵊州期中)经过两天漫长的等待,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成员——光学显微镜终于到货了。小嵊迫不及待地想要观察构成动植物的基本结构——细胞,于是在家动手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叶肉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情况如图所示:(1)小嵊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加1滴 ;③牙签刮口腔内侧壁;④涂抹;⑤盖盖玻片;⑥染色等六个步骤。在第一次观察时,小嵊观察到如B图所示情况,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步骤的“ ”(填序号)操作不规范引起的。(2)重新制作装片之后,显微镜下观察到A图中所示视野,其中小嵊想要观察细胞甲,如果要由左视野变为右视野,请在下列操作过程中,选出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排序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⑤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⑥转动转换器(3)小嵊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有一个步骤是“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A.使物镜上升,为了物像清晰B.使物镜下降,为了物像清晰C.使物镜上升,为了视野亮度适合D.使物镜下降,为了视野亮度适合44.(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请据图回答问题:(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2)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 。(3)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_____。A. B.C. D.(4)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45.(2025七上·金华期末)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标号)。(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3)如图2,假如你所用的显微镜只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若想在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你认为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4)某同学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后把显微镜推移到同桌面前看,结果视野变暗,同桌要想看清物像,最先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46.(2025九下·义乌月考)如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甲中A对应结构的名称: 。(2)小科按照图甲中所示方向调节A结构,则镜筒移动的方向为 。(3)小科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叶绿体绕液泡按图乙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装片中叶绿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47.(2025七上·镇海区期末)洋葱被誉为“菜中皇后”,还被称为天然的“心脏支架”,营养价值特别高。小科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如图甲),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乙)。(1)小科制作临时装片时的主要操作步骤如图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步骤③和⑤步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A.清水 碘液 B.生理盐水 碘液C.碘液 生理盐水 D.碘液 清水(3)图乙三个图像视野中总有一块污渍,根据图乙及其操作过程,要清除污渍,应进行操作是____。A.清洁反光镜 B.清洁物镜C.清洁临时装片 D.清洁目镜(4)小科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看清液泡,小科可以换用____。A.凹面镜或大光圈 B.平面镜或大光圈C.凹面镜或小光圈 D.平面镜或小光圈48.(2024七上·新昌期中)显微镜是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主要仪器,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1)小海在对光时,选择 (选填“高”或“低”)倍镜进行对光。(2)观察时发现光线过弱,应选择 。①小光圈 ②大光圈 ③平面镜 ④凹面镜(3)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___________A.载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盖玻片上(4)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_A. B. C. D.49.(2024七上·平湖期中)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若光线过强,需要调节的结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 。(2)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就图2看到的视野推测合理的操作顺序依次是 。(3)C图中的像没有在视野的正中央,需要将装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4)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染液是 。50.(2024七上·越城月考)小童用显微镜观察,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可以用 (选填“大”或“小”)光圈来调节进光量。光圈换好后视野范围 (填“改变”或“不变”)。(2)如果在观察时需要将视野甲转变成视野乙,正确的操作颇序是 (用序号表示)。①调节光圈②转动转换器③装动粗准焦螺旋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移动装片(3)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看到的图像是___________。A.q B.d C.p D.b(4)用显微镜观察一个正方形的细胞,显微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舔有“10×”,通过一定的测量,观察到的细胞面积为0.09cm2,则细胞的实际面积为 mm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3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的结构重难题型题型一 生物与非生物【典例1】.(2025七上·慈溪期末)下列不能作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A.雌性水滴鱼能产卵 B.可自主生长C.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D.能从海底浮起【答案】D【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有遗传和变异对的特性。【解答】A、雌性水滴鱼能够产卵说明它能够繁殖,能够做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故A不符合题意;B、可自主生长属于生物的特征,能够做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故B不符合题意;C、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能够做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故C不符合题意;D、能从海底浮起不能做为水滴鱼属于生物的依据,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变式1】.(2025七上·义乌期末)某校开展足球吉祥物设计,吉祥物“湖湖”雕塑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蓝白相间,栩栩如生。则判断“湖湖”不是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没有蕴含化学能 B.颜色不是绿色C.不能生长发育 D.不能光合作用【答案】C【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 A、所有物质都蕴含化学能,包括非生物,所以不能以是否蕴含化学能来判断是不是生物。例如,一块石头也蕴含化学能,但是它是非生物。B、颜色不是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许多生物不是绿色的,如动物,许多非生物也可以是绿色的,如绿色的塑料植物。C、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能够生长发育。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细胞数量会增加、体积会增大,并且会发生一系列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湖湖” 不能生长发育,这不符合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可以作为判断 “湖湖” 不是生物的主要依据。D、不是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部分微生物等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依然是生物。所以不能光合作用不能作为判断 “湖湖” 不是生物的主要依据。故答案为:C。【变式2】.(2025七上·南浔期末)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变形虫B.蜻蜓C.水绵D.玩具猫【答案】D【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解答】 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能进行新陈代谢、繁殖等,属于生物。B、蜻蜓是昆虫,能够进行呼吸、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属于生物。C、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属于生物。D、玩具猫是由非生命物质制作而成的物品,不具备生物的共同特征,如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不属于生物。故答案为:D。【变式3】.(2025七上·浙江期末)智能微型机器人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折叠,按指令完成加速、转弯等。下列特征能判断它属于非生物的是A.能自主行走 B.不能生长发育C.能按照指令完成动作 D.能折叠改变形状【答案】B【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智能微型机器人虽然可以借助“电子大脑”实现自主行走、折叠,按指令完成加速、转弯等,但是智能微型机器人属于非生物,生物能呼吸,机器人不能生长发育,所以“不能生长发育”可以判断智能微型机器人不属于生物,B符合题意。故选:B。题型二 生物基本特征【典例1】(2025七上·拱墅期末)用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蜗牛具有的特征是A.能生长 B.能繁殖C.能呼吸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蜗牛马上把触角缩了回去,这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防御行为。故答案为:D。【变式1】(2025七上·慈溪期末)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这一事实说明水稻具有生物的什么特征 ( )A.生长和发育 B.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遗传和变异【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解答】5000年前我国就种植水稻,现在仍然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说明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现在我们不断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说明水稻具有变异现象。故答案为:D。【变式2】(2025七上·黄岩期末)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赛场上的“显眼包”——机器狗,承担了搬运器材的工作。下列关于机器狗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B.它不是生物,因为它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它是生物,因为它会运动,帮助搬运铁饼D.它是生物,因为它能够根据指令作出反应【答案】A【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解答】BCD、会运动、根据指令作出反应、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等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不能作为机器狗是否属于生物的判断标准,BCD错误。A、机器狗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够生长和繁殖、不能遗传和变异等,即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不属于生物,D正确。故答案为:A。【变式3】(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配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组成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结论,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A.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B.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C.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D.火星上的生命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具有多种共同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新陈代谢(包含呼吸、物质合成与分解等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生物进行新陈代谢会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可能引起周围环境中气体成分的变化 。【解答】实验通过测定气体组成变化来判断是否有生命存在,是基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会改变周围环境中气体成分的假设。如果火星土壤中含有生命,它们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消耗或释放某些气体,从而导致密闭箱子内气体组成的变化。因此,假设是基于生命体进行新陈代谢这一特性。其他选项如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繁殖及光合作用,并不一定涉及气体变化或不适用于所有生命形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题型三 细胞学说与细胞的发现【典例1】(2024七上·余姚期中)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D.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产生【答案】C【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属于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解答】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新细胞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核,也有不同之处:植物细胞有液泡、有细胞壁,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故答案为:C。【变式1】(2024七上·长兴期中)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B.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C.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在大量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答案】A【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所以植物和动物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解答】A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即细胞来自于细胞,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细胞学说认为,所以植物和动物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细胞学说是在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变式2】(2024七上·杭州月考)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C.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答案】C【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根据对细胞学说的科学发展史和内容的认识判断。【解答】AB.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细胞学说”,这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故AB正确不合题意;C.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不是所有生物,故C错误符合题意;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变式3】(2024七上·金东期中)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并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分析归纳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材料三: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己经存在的活细胞。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 的基本单位。(2)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 产生的。(3)结合细胞学说的发展史,以下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他的发现没有任何科学价值C.细胞学说是以科学家们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形成的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答案】(1)功能(2)分裂(3)A;C【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解答】(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的。(3)A、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故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工具和仪器技术有关,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A正确;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他的发现也有科学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B错误;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是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C正确;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虽然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只是较为完善,因此仍然需要再发展,D错误。故答案为:AC。题型四 显微镜使用【典例1】(2025七上·南浔期末)某同学在显微镜的操作中,眼睛需注视物镜的操作是 ( )A.移动玻片 B.镜筒下降C.调节反光镜 D.镜筒上升【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解答】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变式1】(2025七上·余姚期末)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过程中,看到如上图四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要使视野乙变为丙,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要使视野丙亮度增大,可使用平面镜C.要使视野丙变为甲,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D.要使视野甲变为丁,应调节粗准焦螺旋【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吸-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切-撕-展-盖-染-吸-观;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调焦(镜筒先下后上)-观察。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使用时,低倍镜下的像换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1)移装片,因为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所以才用在哪移哪的方式,使像呈现在视眼正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3)换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视眼变亮;(4)调节细准焦螺旋,是图像变清晰;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成倒立的像,可以将课本转过180度看,看到的图像为像的图像。【解答】A. 要使视野乙变为丙,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因为显微镜呈倒像,所以采用在哪移哪的方式,A错误;B. 要使视野丙亮度增大,可使用凹面镜,B错误;C.要使视野丙变为甲,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C正确;D. 要使视野甲变为丁,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把图像变清晰,D错误;故答案为:C【变式2】(2025七上·滨江期末)小滨在用显微镜做实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观察到视野中有一个大气泡,可向右上方移动装片,使气泡从视野的右上方移出B.乙:观察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逆时针流动,则叶绿体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C.丙: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提高效率,可将吸水纸在滴加碘液的同一侧吸取液体D.丁:如该细胞是韭菜的叶肉细胞,那么决定韭菜具有特殊气味特点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4细胞质中【答案】B【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本(1)显微镜下物像的移动规律: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2)显微镜下物像的真实情况: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旋转 180° 后就是实际的情况,旋转后方向不变。(3)制作临时装片时的染色操作:滴加碘液染色时,吸水纸应在滴加碘液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4)细胞结构的功能: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图甲视野中出现了气泡;图乙中叶绿体逆时针转动;图丙中示染色;图丁中,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细胞核、4是细胞质。【解答】A、显微镜呈倒像,视野中的气泡位于右上方,其实际位置在左下方;因此,要使气泡从视野中移出,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A错误。B、观察到叶绿体在视野中逆时针流动,说明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逆时针,因为观察到的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一致,B正确。C、对细胞进行染色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C错误。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决定韭菜具有特殊气味特点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3细胞核中,D错误。故答案为:B。【变式3】(2025七上·椒江期末)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通常需要将观察的标本制成临时装片。图甲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乙、图丙是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视野图,据图回答。(1)图甲所示临时装片制作步骤的先后顺序应是 (填序号)。(2)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____。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D.玻片标本(3)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4)在图乙、图丙中制作效果欠佳的装片是哪一个,并说明产生原因 。(5)小明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答案】(1)③④②①(2)C(3)细胞核(4)乙,细胞有重叠现象,可能是取材时洋葱鳞片叶表皮撕得太厚或展平材料时没有展平(5)同学们挡住了光线,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减少【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装片时步骤要正确,注意细节,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并找到清晰的物像。【解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中①是盖盖玻片,②是展平洋葱鳞片叶表皮,③是滴清水,④是取材,所以先后顺序应是③④②①。(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而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影响光线的强弱,不会出现在视野中。所以这个污点不可能存在于反光镜,答案选 C。(3)制作临时装片时,对标本进行染色的目的是为了在显微镜下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的细胞核。因为细胞核内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染色后便于观察。(4)在图乙、图丙中制作效果欠佳的装片是乙,产生原因是乙图中细胞有重叠现象,可能是取材时洋葱鳞片叶表皮撕得太厚,或者在展平材料时没有展平。(5)小明将物像调清晰后,让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视野变暗了,且他们都没有触碰显微镜,原因可能是同学们挡住了光线,使进入显微镜的光线减少,从而导致视野变暗。题型五 观察细胞【典例1】(2025七上·余姚开学考)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滴清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解答】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撕下洋葱表皮,接着在载玻片上展平,最后盖上盖玻片。故答案为:D。【变式1】(2025七上·衢州期末)小科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视野要实现从图甲变到图乙,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图甲中细胞较小,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多,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小;图乙中细胞较大,视野中细胞数量较少,说明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大。从图甲变到图乙,需要换用高倍物镜,使视野中细胞变大。【解答】①是转换器:转换器上安装有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更换物镜,从而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②是反光镜:反光镜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强弱,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当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③是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用于找到物像。④是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清晰的物像。要使视野从图甲变到图乙,即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应先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所以应先调节图丙中的结构①。故答案为: A。【变式2】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图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调焦成功,可随意移动显微镜位置继续观察B.粗准焦螺旋①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C.将物镜③转换成②观察细胞,发现视野变暗D.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马上转动物镜转换器【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图中的①粗准焦螺旋、②高倍物镜、③低倍物镜、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解答】 A.调焦成功,不可随意移动显微镜位置继续观察,故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粗准焦螺旋①不能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故B错误;C.将物镜③低倍物镜转换成②高倍物镜观察细胞,进入镜筒的光线会减少,所以发现视野变暗,故C正确;D.想用高倍镜观察细胞④,应该先向右下移动玻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故D错误。故选C。【变式3】(2025七上·金华期末)金华是一个特产丰富的城市,请用所学知识填空(1)佛手属于喜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阳光,图甲和乙两种细胞中属于佛手细胞的是 。(2)源东的桃子以味美多汁著称,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 。(3)金华名猪“两头乌”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填序号)【答案】(1)甲(2)细胞液(3)④【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解答】(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甲中具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为植物细胞,可代表佛手细胞。(2)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鲜香可口的果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 中液泡内的液体,叫作细胞液。(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该品种的猪因头部和尾部都是黑色的而得名,控制这种性 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④细胞核。题型六 细胞模型【典例1】(2025七下·瑞安期中)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和人体血液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材料。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B.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C.蜗牛、人体血液、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D.蜗牛、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血液【答案】B【知识点】观察细胞;结构与层次;细胞模型【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蜗牛属于动物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人体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故答案为:B。【变式1】(2025七上·海曙期末)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改进模型作品等环节。(1)【认识显微镜】图1是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图2是显微镜的镜头。图2中能将细胞结构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 (填序号)。(2)【制作装片】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____。A.转动转换器——切换目镜的放大倍数B.调节反光镜——可以改变视野的亮度C.调节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D.调节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4)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粗、细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3次,分别得到下图三种观察结果。A、B、C视野最暗的是 。(5)【制作模型】某同学利用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3)。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6)【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表,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细胞模型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 2 处及以上缺失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环保与成本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7)【改进】根据量表中的“材料与匹配”评价指标,有同学认为用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代替橡皮泥制作细胞膜更合理,因为细纱网可以体现细胞膜 的功能。【答案】(1)BD(2)生理盐水(3)A(4)C(5)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液泡结构(6)材料环保且成本较低(7)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图1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6遮光器、⑦反光镜。图2中:A低倍物镜、B高倍物镜、C低倍目镜、D高倍目镜。【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B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CD没有螺纹,是目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图二中将细胞结构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BD;(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防止细胞因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而变形;(3)转动转换器是切换物镜的放大倍数,而不是目镜的放大倍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视野最暗的是C,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粗、细准焦螺旋,并没有调整光圈或反光镜来调节视野的亮度,C图中物像放大倍数最大,视野范围最小,也就最暗,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该模型存在的错误是: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液泡结构。因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该模型中出现了液泡;(6)评价量表中“环保与成本”一栏可补充如下:材料环保且成本较低。对照表中“合格”“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和“待改进”的“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优秀”对应的应该是“材料环保且成本较低”;(7)用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代替橡皮泥制作细胞膜更合理,因为细纱网可以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故答案为:(1)BD;(2)生理盐水;(3)A;(4)C;(5)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液泡结构;(6)材料环保且成本较低;(7)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变式2】(2025七上·黄岩期末)某班同学为当地科普馆制作细胞模型,以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同学们在科学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并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制作好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一所示图像,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3)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规。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不够完整,有1-2处缺失 结构不够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①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为了更好地模拟细胞膜的功能,你会选择哪种材料?并简要说明理由 。②第二组同学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二所示。根据评价指标a,你认为该组同学的作品应被评定为哪个指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生理盐水(2)左下方(3)网眼很小的细纱网;能够更好的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良好;结构不够完整,缺失细胞壁和线粒体【知识点】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的是生理盐水,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滴的是清水,作用都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物像在哪个方位,就向哪个方位移动装片。(3)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所以材料应选择细纱网。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等结构,绿色部位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图中缺少部分结构。【解答】(1)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避免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皱缩或膨胀。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体液近似,能更好地维持细胞的自然状态。(2)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象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图一中,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3)①在模拟细胞膜功能时,为了更好地反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更应该选择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通过的功能。而透明塑料薄膜则无法模拟这种选择性透过的功能。②根据图二所示的植物细胞模型,缺失了应有的细胞壁和线粒体,这使得模型的结构不够完整,具有两处缺失,所以评定为“良好”。(1)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避免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皱缩或膨胀。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体液近似,能更好地维持细胞的自然状态。(2)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象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图一中,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3)①在模拟细胞膜功能时,为了更好地反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更应该选择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模拟细胞膜控制物质通过的功能。而透明塑料薄膜则无法模拟这种选择性透过的功能。②根据图二所示的植物细胞模型,缺失了应有的细胞壁和线粒体,这使得模型的结构不够完整,具有两处缺失,所以评定为“良好”。【变式3】(2025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植物细胞中有[⑥] ;(2)细胞的各个结构分工协作、相互联系、彼此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重要场所是细胞结构中的 (用序号表示)。【答案】(1)叶绿体(2)④【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模型【解析】【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细胞质、⑤液泡、⑥叶绿体。【解答】(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图中,⑥为叶绿体。(2)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图中,④为细胞质。(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图中,⑥为叶绿体。(2)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图中,④为细胞质。分层检验期中基础通关练(检测时间:10分钟)1.(2025七上·金东)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时,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如图),可能的原因是( )。A.反光镜未调平 B.标本未染色C.盖玻片下有气泡 D.物镜污染【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反光镜的作用是调节光线的强弱,若反光镜未调平,可能会影响视野的亮度,但一般不会出现黑色圆圈。(2)标本染色是为了使观察的结构更清晰,未染色不会导致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解答】A、反光镜未调平会影响视野亮度,不会出现黑色圆圈,故该选项错误。B、标本未染色只会使观察对象不清晰,不会出现黑色圆圈,故该选项错误。C、盖玻片下有气泡,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呈现为黑色圆圈,故该选项正确。D、物镜污染会使视野模糊不清,不会出现黑色圆圈,故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2.(2025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视野由模糊变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B.图二:细胞周边的污点有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C.图三:洋葱表皮细胞周围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一开始滴加的清水过多D.图四:草履虫向右上方移动时,为避免草履虫离开视野,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2、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的升降镜筒,使焦距更准确。【解答】A、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用于快速对焦,而细准焦螺旋用于细微调整焦距,因此视野由模糊变清晰时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A正确。B、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B错误。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洋葱表皮细胞周围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C错误。D、图四中草履虫向右上移动,为避免它离开视野,应该向它同方向移动装片,即向右上方,因为显微镜呈倒像,D错误。故答案为:A。3.(2025·浙江会考)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图乙?(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倒像主要是指像与物的关系是上下相反,左右互换,据此分析判断,且在显微镜中物像的转动方向与物体的转动方向是一致的,【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显微镜中所成的像为倒像,可判断出甲图对应的像为,要将此像变动到图乙的样子,可以逆时针转动90°或顺时针转动270°。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2025七上·上城期末)犹如硅胶玩具的水滴鱼属于生物,下列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能呼吸 B.能进化 C.能游动 D.能生长【答案】C【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水滴鱼是一种生物,这是因为它具有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呼吸,能进化,能生长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因为生物都有生长和发育的过程。能游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答案为:C。5.(2025七上·苍南期末)如图是一款新型智能机器狗,它可以拍照、录像还可以快速奔跑、跳跃。下列关于它的特征描述中正确的是(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生长发育C.能繁殖后代 D.能遗传变异【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新型智能机器狗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生长发育、不能繁殖后代、不能遗传变异等。但是可以按照人的事先设计完成拍照、录像还可以快速奔跑、跳跃,还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可见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6.(2025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小动物所处位置及运动路径,则此动物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径应为 ( )A. B.C. D.【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解答】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显微镜成倒像,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故答案为:B。7.(2025七上·宁波期末)如图是兰花螳螂,其经历第一次蜕皮后,外形仿佛是一朵兰花。下列有关其生命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能进行生长发育 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适应环境【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ACD、兰花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能进行生长发育,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适应一定的环境,ACD正确。B、植物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兰花螳螂属于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故答案为:B。8.(2024七上·鄞州期中)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用洁净的吸水纸擦拭载玻片B.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中应当滴加清水C.为了观察更加明显,在e步骤之后应当使用稀碘液或红墨水进行染色D.c步骤中,应当撕下一块较厚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步骤1~6为装片制作)【解答】A、a是使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故A错误。B、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浸没在清水中会因为过度吸水而胀破。故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b中应当滴加生理盐水,故B错误。C、e盖盖玻片之后需进行染色使细胞颜色变深,方便观察。人体的一些细胞可用亚甲基蓝溶液或者碘液染色,植物的细胞可用红墨水或者碘液染色,故C正确。D、显微镜是光学仪器,对样本的要求是薄而透明。因此,c步骤中,应当撕下一块较薄的洋葱叶内表皮,故D错误。故答案为:C。9.(2024七上·鄞州期中)图甲是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图乙为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4个视野的亮度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①④③②B.要想看到视野①应该选用图乙中的镜头1与4进行组合C.图甲中视野②中的物像放大的倍数最小,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最清晰D.要想看到视野②应该选用图乙中的镜头1与6进行组合【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目镜和物镜的特点: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其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即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其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2、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通过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总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物像。【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甲图中①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②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4个视野的亮度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②③④①,A错误。B、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倍数越低,镜头越长,放大倍数最小。故要想看到视野①,即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其组合是乙图中的镜头3和4,B错误。C、甲图中视野②中的物像放大的倍数最小,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最不清晰,C错误。D、目镜中1放大倍数最小,物镜中6放大倍数最小,1与6组合放大倍数最小,因此要想看到视野②应该选用乙图中的镜头1与6进行组合,D正确。故答案为:D。10.(2024七上·诸暨期中)如图是小明在科学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①转换器、②载物台、③反光镜、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根据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分析判断。【解答】A.光线强时使用③反光镜的平面镜,光线弱时使用③反光镜的凹面镜,因此,③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故A正确不合题意;B.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故B正确不合题意;C.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将图二中的物像在视野的左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故C错误符合题意;D.从图三到图四,细胞体积变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1.(2024七上·鹿城期中)光学显微镜下有神奇的生物世界,在老师的带领下,某班同学制作并观察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小林对制作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他滴加碘液的位置和用吸水纸吸引的位置应分别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 染色原理:在制作临时装片染色时,要让染液浸润标本全部,通常的操作是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染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利用虹吸作用使染液扩散 。(2) 操作规范:滴加染液应在盖玻片的一侧边缘,吸水纸在对侧边缘吸引,这样能保证染液均匀渗透标本 。(3) 结构识别:要清楚临时装片结构中盖玻片、载玻片及各区域位置,明确滴加和吸引染液的正确位置 。【解答】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应在盖玻片一侧的边缘(位置①或③),而用吸水纸吸引则应在盖玻片另一侧的边缘(位置③或①)。这样可以利用毛细作用使染液均匀渗透到标本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2024七上·鹿城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包括取拿和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其中的观察时要先目视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再注视目镜缓慢提升镜筒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如果不太清晰,需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解答】A、甲的视野一片黑暗,这是对光的不准确造成的。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A错误;B、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乙视野中细胞位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B错误;C、丙视野物像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正确;D、丁视野中的黑圈是气泡,这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调用大光圈,也不能使黑圈消失,D错误。故答案为:C。13.(2024七上·上虞期末)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虞同学进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图示。分析甲﹑乙两图,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甲图更换物镜头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来实现B.甲图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后再次观察,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C.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D.乙图中结构1和2的功能相同,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物镜转换器可用来更换物镜;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2、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答】 A、甲图更换物镜头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来实现在使用显微镜时,物镜是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的,要更换物镜镜头,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即可,该选项正确。B、甲图显微镜镜头由 M 转换成 N 后再次观察,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甲图中 M 镜头较短,是低倍物镜;N 镜头较长,是高倍物镜。从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得模糊,此时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因为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大,容易压坏玻片标本,该选项错误。C、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型乙图是小虞同学观察并绘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而细胞模型是用实物等制作的立体结构,该选项错误。D、乙图中结构 1 和 2 的功能相同,都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乙图中 1 是细胞壁,主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2 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二者功能不同,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14.(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光学显微镜的……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解答】A、甲乙均为物镜,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可知乙的放大倍数更大,观察的范围更小,视野内的细胞数目更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由甲到乙,即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该过程中不能调整粗准焦螺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细胞在右下角,说明真实位置是为左上角,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角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生理盐水,再盖盖玻片,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2024七上·路桥期末)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相对应的是( )A.物像偏左——玻片右移 B.物像模糊——换平面镜C.视野较暗———换大光圈 D.物像太小——降低镜筒【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视野较暗,若换用大光圈仍较暗,可将反光镜改为聚光的凹面镜。【解答】A、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像偏左,其实物体位置偏右,应将玻片向左移,故A错误;B、物像模糊,需要调整粗准焦螺旋找到较清晰的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故B错误;C、视野较暗,换用大光圈,增加进入镜筒的光线,增亮视野,故C正确;D、物像太小,应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故D错误。故答案为:C。期中重难突破练(检测时间:10分钟)16.(2024七上·兰溪期中) 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易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2)观乙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物镜、④载物台。【解答】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没有将样本涂抹均匀容易出现细胞重叠的现象,影响观察。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是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找到没有重叠的细胞进行观察,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7.(2024七上·秀洲期中) 正确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操作步骤为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整理等步骤。【解答】图中 ①为放片,②④为调距,调距时镜筒先下降后上升,③为对光。根据安放,对光,放片,调距,观察,整理的步骤, 正确的是③→①→②→④ 。故答案为:C。18.(2024七上·杭州期中)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A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B 视野中无光斑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C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细胞数量太多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6.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解答】A、对光完成后,视野中没有细胞,可能是玻片标本没有放在通光孔中央。A正确。B、视野中无光斑应是对光中出现问题,光不能直线传播,原因有可能是物镜未对准通光孔。B正确。C、视野中出现许多黑色圆圈,这些黑色圆圈是气泡,在盖盖玻片这一环节出现问题,而不是细胞数量太多。C错误。D、物体在显微镜视野中成倒像,所以,当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时,是因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D正确。故答案为:C。19.(2024七上·杭州期中)小滨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B.图乙显微镜镜头由M转换成N,视野中的亮度会变亮,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变少C.图丙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实际细胞质是顺时针流动的D.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也能观察到图丁中的叶绿体结构【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四个步骤。(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我们可用一个字来概括:擦→滴→撕→展→盖→染。【解答】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避免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A正确;B、镜头M、N有螺旋,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N 的放大倍数大于 M,当转换成 N 时,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会变暗,观察的细胞数量会变少,B错误;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即旋转180度后的物像。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旋转180度后观察,细胞质仍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因此,细胞质实际运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C错误。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叶的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答案为:A。20.(2024七上·余姚期中)水在科学实验中应用很广。下列关于水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发生烧伤或烫伤的情况,需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B.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C.连接橡皮塞和玻璃导管时,可用水先湿润导管D.可以用排水法直接测量一块方糖的体积【答案】D【知识点】体积的测量;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观察细胞【解析】【分析】直接使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要求物体不溶于水。【解答】A、不慎被烫伤或烧伤,应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受伤处,故A不符合题意;B、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C、用水润湿导管,可以减小导管和橡皮塞之前的摩擦力,便于将导管插入橡皮塞中,故C不符合题意;D、方糖可溶于水,不能直接用排水法测量方糖的体积,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1.(2024七上·长兴期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凉开水、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解答】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是凉开水,将杂质冲洗干净,防止干扰观察;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染色后更易看清细胞,便于观察。故答案为:D。22.(2024七上·长兴期中)以下关于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A.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说明蜗牛有触觉和听觉C.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结构D.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噢觉【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不一定是生物,例如遥控赛车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答】A、蜗牛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例如能生长、繁殖、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能新陈代谢等,故A不符合题意;B、蜗牛对外界的声响没有反应,可知蜗牛没有听觉,故B符合题意;C、要更好的观察蜗牛需借助放大镜,蜗牛有口、触角、壳和眼等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D、酒精会挥发,且有刺激性气味,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有嗅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3.(2024七上·金华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物像偏左——向左移动玻片B.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C.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物像不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光→调焦观察→整理收纳。【解答】A、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故物像偏左时,应向左移动玻片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A正确。B、显微镜大的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因此如果物像太小,可以增加放大倍数,即换用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B正确。C、反光镜有两面,其中凹面镜能聚光,反射的光线更强;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视野越亮。故当视野较暗时,可以用凹面镜和大光圈,C正确。D、粗准焦螺旋只能大致调节,过分依赖可能导致对焦不准确;应该使用细准焦螺旋来精确调节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故答案为:D。24.(2024七上·义乌期中)如图在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左侧加盐,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说明( )A.生物体能由小长大B.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C.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D.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答案】C【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新陈代谢(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够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解答】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的刺激,草履虫要躲避它,培养液对草履虫是有利的刺激,草履虫要趋向它。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集中分布在右侧(培养液),说明草履虫能够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体现了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故答案为:C。25.(2024七上·江北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使显微镜下的图像变成图乙( )A.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B.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C.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D.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解答】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所以载玻片上的物体和看到的像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在载玻片上写好“丹”,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显微镜下将“”顺时针转动90°变成“”,实际上载玻片的旋转方向也是顺时针,所以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丹”,使图像变成图乙,应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故选C。26.(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明进行临时装片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绘制细胞模型。下列错误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应滴加一滴清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光线过暗时可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②,以增加视野亮度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③D.细胞结构c内含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 (1)显微镜的结构:①转换器、②反光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2)由图可知:a细胞壁、b液泡、c细胞核、d细胞质。【解答】 A.由绘制的细胞模型中有液泡可知,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应是先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A正确不合题意;B.光线过暗时可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②反光镜,由平面镜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亮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C.从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④细准焦螺旋,故C错误符合题意D.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内含遗传物质,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所以c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27.(2024七上·江北期中)小宁通过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装片,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若要观察到更大且清晰的细胞结构,通过操作显微镜下列结构(其中⑥是光圈)可以实现的是( )A.②④⑥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⑤⑥【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 观图可知: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⑥光圈、⑦反光镜。【解答】 为了使看到的细胞更大更清晰,需要转动④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⑥光圈并使用⑦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②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2024七上·诸暨期中)研究人员用凝胶材料制成了一朵“鲜花”(如图)。这朵几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约2 个小时完全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展示着变形能力。以下对凝胶花的看法正确的是( )A.是生物,因为它有鲜艳的颜色B.是生物,因为它会开放C.是非生物,因为它不能快速运动D.是非生物,因为它不会呼吸,不会繁殖【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1)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凝胶材料制成的花是非生物,因为它不能呼吸,不能繁殖下一代,也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故答案为:D。29.(2024七上·平湖期中)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简单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其中 “滴” 是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撕” 是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 是将内表皮在清水中展平,“盖” 是盖上盖玻片。【解答】“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图中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④滴水、③取料、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30.(2024七上·平湖期中)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绘制其结构简图并标注名称。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6)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简图:【解答】A、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错误。B、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错误。C、图的右侧没有注字,错误。D、该图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正确。故答案为:D。31.(2024七上·义乌期中)显微镜的目镜为、物镜为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如图所示,把目镜更换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则变为5个,请问更换后可能的目镜物镜组合是( )A.目镜、物镜 B.目镜、物镜C.目镜、物镜 D.目镜、物镜【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解答】题干中,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10=50倍。题图视野中,横着有9个细胞。把目镜更换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为5个,横着则有3个细胞。这说明目镜的倍数比原来大9÷3=3倍,是15×。可见,更换后可能的目镜物镜组合是:目镜15×、物镜10×,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2.(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小海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Z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多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在光学显微镜中,物镜是靠近标本的镜头,起到初步放大标本的作用;目镜是靠近眼睛的镜头,进一步放大物镜所成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放大倍数。(2)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解答】A、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所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A正确。B、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除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细准焦螺旋,B正确。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更换更大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视野会变小,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变少,C错误。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D正确。故答案为:C。33.(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某同学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用吸水纸吸水有多个作用,包括防止盖玻片漂浮、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以及利于染色剂给细胞染色。【解答】A、该选项只提到了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这一个作用,没有涵盖排出气泡和利于染色这两个作用,所以该选项错误。B、该选项提到了防止盖玻片漂浮和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这两个作用,但遗漏了利于染色剂给细胞染色这一作用,所以该选项错误。C、该选项提到了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和利于染色剂给细胞染色这两个作用,但遗漏了防止盖玻片漂浮这一作用,所以该选项错误。D、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可以防止盖玻片漂浮;吸水过程中可以利用水的流动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同时,吸水有利于染色剂在细胞周围分布,从而让染色剂更好地给细胞染色,该选项涵盖了所有作用,所以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34.(2024七上·金华期末)如图所示为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型。(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填“甲”或“乙”)。(2)图中②③④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其中 (填序号,下同)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功能, 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答案】(1)甲(2)②;③【知识点】观察细胞;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注意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2)④是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有遗传物质。【解答】(1)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液泡等,动物细胞中没有,所以甲是植物细胞。(2)②是细胞膜,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③是细胞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场所。35.(2024七上·镇海区期中)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为 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 时针。【答案】左上方;逆【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下物像的静态位置与物体的静态位置相反,显微镜下物像的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解答】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题图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为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旋转180度后观察,还是逆时针,这说明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36.(2025七上·德清期末)小德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一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1)放大镜B 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结构序号)。(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 。(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到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 环节出现了问题。(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合格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一点即可)【答案】(1)④(2)凹面镜(3)盖玻片时(4)增加镜筒、物镜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写出一种即给分)【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观图可知:图乙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是物镜,⑤是反光镜【解答】(1)放大镜A远离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目镜,放大B离放置玻片的位置较近,相当于④物镜。(2)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光线太暗,他应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会使视野变亮。(3)图甲中有边缘较深的透明圆圈,是有气泡,观察效果不好,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4)简易显微镜中缺少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聚光,应换成反光镜。37.(2025七上·浙江期末)小宁对杉叶藻很感兴趣,开展“制作杉叶藻细胞模型”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1)【观察】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 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换用高倍物镜。(2) 【制作】小宁利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出植物细胞模型(图丁)。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3) 【评价和改进】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你会选择哪种材料进行改进 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左;④(2)缺少细胞壁、线粒体(3)选择细纱网,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图乙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转换器、⑤反光镜、⑥物镜。【解答】(1)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为使图丙中的视野B转变为视野C,应先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调节图乙中的④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2)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故图丁模型存在的错误是:缺少细胞壁、线粒体。(3)细胞膜具有保护及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故制作细胞膜时,选择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理由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期中综合拓展练(检测时间:15分钟)38.(2025七上·上城期末)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如图是小金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记录下的图像:(1)观察过程中,若将①的图像移至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 移动。若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还想继续放大图像,小金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物镜转换器(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此时若光线较强,应选择 (选填“大”或“小”)光圈、 (选填“凹”或“平”)面镜使视野变暗。【答案】(1)右下方;④③②(2)小;平【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使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使用大光圈、凹面镜。【解答】(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①的图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观察过程中,若将①的图像移至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右下方移动。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若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还想继续放大图像,小金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④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视野变暗③调节光圈增加亮度;图片不清晰,②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此时若光线较强,应选择小光圈、平面镜减小光线的进入,使视野变暗。39.(2025七下·浦江月考)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表:(表中的增殖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增殖代数 50 20 2 4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图。实验三: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以上三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选填:“减弱”或“增强”)实验二:一般来说,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答案】减弱;寿命越长;细胞核【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实验一: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年龄越大,细胞分裂的次数减少。实验二:由图像可知,龟细胞分裂次数最多,寿命最长。实验三:年轻人细胞分裂次数多,有年轻人细胞核的新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分裂旺盛,可知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解答】实验一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实验二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三中,原本有较强分裂能力的年轻细胞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后不再分裂,而分裂能力差的老年人的细胞和年轻细胞核融合后分裂旺盛,说明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40.(2024七上·杭州期末)小金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金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甲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小金在调整显微镜时进行如图乙所示的操作,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其目的是 。(3)从视野A依次经过视野B、C到视野D(如图丙所示)需要进行的操作:将装片向左移动,转动 ,调节反光镜,调节细准焦螺旋。(4)若小金在观察中发现细胞重叠现象严重,请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原因: 。【答案】(1)④③①②(2)避免物镜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3)物镜转换器(4)材料未展平(或撕取的材料过厚)【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2)(3)根据显微镜的使用和调节方法解答;(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展步骤时,正确的操作是: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细胞的重叠。【解答】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由图1可知,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滴加液体、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2)在调距时,需要注意镜筒的下降,同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压碎装片和损伤镜头。(3)图3中的从视野A到视野D,需要进行的操作依次是:首先将装片向左移动,使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调换高倍物镜,放大物像;接着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图像更加清晰。(4)如果小金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41.(2024七上·上虞期末)图甲是小虞同学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三瓶试剂:a.清水;b.0.9%生理盐水;c.碘液。图甲步骤①中,小虞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字母)(2)图甲步骤④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体,然后缓缓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3)小虞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乙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4)小虞在观察过程中,无论怎么调节显微镜,都发现细胞结构不清楚,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b(2)防止产生气泡(3)④①③②(4)装片未涂均匀(染色问题、镜头脏污或损坏、光源亮度不合适等)【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要点滴液: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 0.9%生理盐水,这是因为其浓度与人的细胞内液浓度相近,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结构,若用清水,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盖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气泡会在显微镜下呈现黑色圆圈,干扰对细胞的观察。2、显微镜使用步骤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合适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或调节光源),直到看到明亮圆形视野。放片: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调焦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注视目镜找物像,必要时用细准焦螺旋微调使物像清晰。3、显微镜观察效果影响因素装片制作:细胞涂抹不均匀会造成细胞重叠,难以清晰分辨单个细胞结构;染色不当,如染色过深或过浅,会影响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对比度,导致观察不清。显微镜部件:镜头脏污会使成像模糊,镜头损坏则可能导致视野异常;光源亮度不合适,太亮或太暗都会影响对细胞结构的观察。【解答】(1) 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0.9%生理盐水(b),是因为人体细胞内液的浓度与 0.9%生理盐水的浓度相近,这样可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防止细胞吸水涨破或失水皱缩。(2) 盖盖玻片时,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体,然后缓缓放下,是为了让液体在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均匀分布,避免在盖玻片下形成气泡,气泡会干扰对细胞结构的观察。(3) 使用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依次为:④对光,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①放片,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②注视目镜,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4) 细胞结构不清楚可能有多种原因。装片未涂均匀会导致细胞重叠,难以看清单个细胞结构;染色不合适,如染色过深或过浅,会影响细胞结构的清晰度;镜头脏污或损坏会影响成像质量;光源亮度不合适,太亮或太暗都会使细胞结构不易分辨 。42.(2024七上·秀洲期中)这个学期,我们学会了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下面请你完成以下实验:(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6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A. B.C. D.(2)使用图7中的物镜、目镜观察时,调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3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的结构(学生版).docx 专题03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的结构(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