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分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分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限时作业
地 理
注意事项:
1. 作答前,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 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题目上作答无效。
3. 本次训练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下列关于地球的数据,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地球公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右下图为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4—7小题。
下列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B.地球仪是不规则的球体
C.在地球两极可看见真实的地轴 D.借助地球仪可帮助我们认识地球
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更替
6.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在地球仪上,每条经线的形状都是圆
③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
④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增大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在地球仪上,纬度为30°,经度为180°的点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某点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该点是( )
A.(0 ,20 W) B.(0 ,160 E) C.(0 ,20 E) D.(0 ,0 )
9.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 B C D
10.如图,甲、乙、丙、丁四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综合题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新学期伊始,地理老师探布置了一项“经纬网险”的实践作业,要求同学们以探险家的身份,借助给出的经纬网图(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写出甲地的经纬度 。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中纬度的是 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的是 地。乙地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阴影面积A 阴影面积B(填“>”,“=”,“<”)
(3)丙在乙的 方向,甲在丁的 方向,
(4)如果有人从丁地出发,一路向南,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最后 (能/不能)回到出发点。
1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由地球的 (自转/公转)引起的现象,图甲的①②③④四点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点,②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点,昼夜等长的点是 。
(2)人们将图甲所示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 (填字母)处,阳光直射在 (填纬线名称)。
(3)读图乙可知,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顺/逆)时针,当太阳直射图乙D点时,我们学校处于四季中的 (填季节),这一天,南极圈以南会出现 现象。
(4)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 之间。(填字母)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绝密★启用前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右下图为某同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限时作业
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4一7小题。
4.下列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理
A.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纬线B.地球仪是不规则的球体
注意事项:
C.在地球两极可看见真实的地轴D.借助地球仪可帮助我们认识地球
1.作答前,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5.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题目上作答无效。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昼夜长短的变化D.昼夜更替
3.本次训练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
6.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同学们,“认真阅读,找准信息”是答题的法宝哦。
Q.o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相信你最棒!!!
②在地球仪上,每条经线的形状都是圆
③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
一、单项选择题
④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增大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在地球仪上,纬度为30°,经度为180°的点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某点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该点是()
A.(0°,20°W)B.(0°,160°E)
C.(0°,20°E)
D.(0°,0°)
①天圆地方
②地球卫星照片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图④浑天说
9.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10°
5o
165°170°
170°1659
10°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6504
65°65°
65°
70°
-70°
70°
1B70°
2.下列关于地球的数据,说法错误的是()
70°
70°70°
—70°
65°D
-65°
65°
650
A.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24小时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10°
50
165°170°
170°165°
50
i0°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D.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A
B
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10.如图,甲、乙、丙、丁四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
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④地球公转
A.甲
B.乙
C.丙
D.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50
地理试题第1页(共4页)
地理试题第2页(共4页)(
考 号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9] [9] [9]
) (
初一地理月考试题答案
)
(
监考员填涂缺考
[ ]
)
(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
)
(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铅笔填写准考证号

姓名

,再用2B铅笔把
准考证号
的对应数字涂黑。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
(
第1页(共1页)
)
(



)
(
1-5 CCCDA
6-10 DBBBB
) (



)
以下为非选择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
(1)

40
°
N,20
°




(2)

(3)
正西
东南

4)
不能
)
(
12

(1)
自转


①②
(2)
夏至日
B
北回归线
(3)

冬季
极昼
(4)
昼长夜短
A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业素养限时作业 初一地理 2025.10
题型结构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层级要求 教材中位置 预估难度
题型 题号 分值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 地理实践力
单 项 选 择 题 1 1分 1.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2、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教具、学具等,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4、能够说出中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成就,认识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描述 理解 领悟 科学探究 七上-1-1 0.9
2 1分 1.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说出 应用(推理) 科学探究 七上-1-1 0.7
3 1分 1.1能够列举地球是球体的生活实例 应用(推理) 理解(辨认) 科学探究 七上-1-1 0.6
4 1分 1.2地球和地球仪的不同
1.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1.2地球仪的作用 应用(推理) 理解(辨认) 应用(推理) 推理 七上-1-1 0.6
5 1分 2.1地球的运动 理解 应用(推理) 归纳与概括 七上-1-1 0.9
6 1分 1.2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的划分1.3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应用 理解(解读) 应用(推理) 分析推理 科学探究 七上-1-1 0.7
7 1分 1.3经线、纬线指示方向、
1.3经线纬线形状
1.3纬线与纬度的关系
1.3东经与西经的划分及其变化规律 理解、辨析 理解(辨认) 应用(推理) 分析推理 科学探究 七上-1-1 0.5
8 1分 1.2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1.3东西半球与东西经的区别 理解、辨析 应用(推理) 分析推理 七上-1-1 0.6
9 1分 1.2在经纬网图中,学会判读东西经、南北纬
1.3在经纬网图中,根据经纬度,说出某点所处的半球位置 理解、应用 应用(推理) 归纳与概括 综合 七上-1-1 0.6
10 1分 1.4结合所学经纬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科融合 应用(推理) 分析推理 实践应用 七上-1-1 0.6
11 共8分 经纬度、半球的判读、经纬网定位、定向
综合题 (1) 4分 1.2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1.3东西半球与东西经的划分 1、借助相关资料以及教具、学具等,描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 理解应用 应用(推理) 归纳与概括 科学探究 七上-1-1 0.8
(2) 1分 1.1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和应用1.2利用经纬网定位 应用 分析推理
理解应用 0.75
(3) 2分 1.2纬度与纬线长短的关系 理解(辨认) 应用(推理) 0.7
(4) 1分 1.3利用经纬网定向 应用 应用 表达 0.8
12 共8分 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现象
(1) 4分 1.2地球自转、时间差异1.2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 1、 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理解四季变化及五带划分。3、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活动,能够用科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理解应用 辨析 分析推理
应用表达 科学探究 七上-1-1 0.7
(2) 2分 1.3地球公转产生的节气名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 3分 1.3极点看地球运动的方向1.3四季的产生1.3极昼极夜现象煜地球公转的关系 分析 0.6
(4) 2分 1.1二分二至日的公转轨道及其昼夜长短的情况 分析 0.6
学习主题 大概念 重要概念
(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概念1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2生物体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二)生物的多样性 概念2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1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
2.2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2.3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
2.4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生物与环境 概念3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生态安全
(四)植物的生活 概念4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4.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等阶段
4.2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五)人体生理和健康 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5.1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5.2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体内物质运输
5.3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5.4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5.5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以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概念6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6.1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
6.2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
(六)遗传与进化 概念7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7.1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后代
7.2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概念8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来自共同的祖先,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8.1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8.2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七)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概念9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 通常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技
术、工程学和数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思想,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以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或制造相关产品 9.1 模型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针对特定的生物学内容,运用生物学、物理、技术、工程学等学科概念,以及“结构与功能”“尺度、比例和数量”“ 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直观地表征相应的结构与功能,提升探究实践能力
9.2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类跨学科实践活动: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可以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考虑“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因果关系”等跨学科概念,设计恰当的装置,以满足生物
生长的需要
9.3发酵食品制作类跨学科实践活动:发酵食品的制作可以运用传统的发酵技术来完成;发酵食品的改良需要好的创意,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发酵的条件控制、装置的改进、食材的选择等方面不断尝试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初一地理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0]
[0]
[0]
[0
[0]
[0]
[0]
[0]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
[1]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1
[2]
[2]
[2]
[2]
3.
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J
[3]
[3J
[3]
[3]
[3]
[
[
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1
[7
[7
[7J
[81
[8]
[8]
[8]
[8]
[8
[8]
[9]
9
[9]
[9]
[9]
97
[9]
[9]
单选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T[A][B][C][D]
8[A][B][C][D]
9[A][B][C][D]10[A][B][C][D]
解答题
11.(1)
(2)
(3)
(4)
12.(1)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