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犟龟 课内外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犟龟 课内外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犟龟 课内外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一、课内阅读
“可是,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呀!”蜗牛几乎带着哭腔说。
“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我会准时赶到的。”陶陶说。
越过种种障碍,穿过树林和沙地,陶陶日夜不停地赶路。
后来,她遇到了正躺在石头上打盹儿的壁虎。得知陶陶的来意,壁虎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说:”作为狮王王宫的高级官员,我正式通知你,婚礼暂时取消了。由于非常突然的原因,狮王二十八世不得不和老虎开战。你可以回家了。”
……
1.选文中,陶陶在赶路过程中遇到了 这些动物。
2.新角度 从陶陶对蜗牛说的话中,可以看出陶陶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语文要素 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4.课内阅读
①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阳光灿烂。乌龟陶陶正坐在她那舒适的小洞前,吃着车前草的叶子。她的头顶上,是一棵古老的橄榄树,一对鸽子正在树上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他邀请所有动物前去参加庆典。狮王的宫殿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②陶陶听见了鸽子的谈话,陷入了沉思:如果所有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也包括我,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
③想了整整一天一夜后,陶陶终于拿定主意,第二天一大早便上路了。她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④路过一片荆棘丛时,陶陶遇到了蜘蛛。得知她要去参加狮王的婚礼,蜘蛛哈哈大笑,巨大的蜘蛛网被笑声震得剧烈地颤动起来。
⑤“婚礼两周后就要举行了,你可是慢得出奇呀,怎么可能赶得上呢?”陶陶看了看自己的腿一一它们虽然短小,却很结实。她满怀信心地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⑥蜘蛛充满同情地劝她:“陶陶,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还多一倍呢,连我都觉得路途太遥远,你还是清醒点儿,赶紧回家吧!”
⑦“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陶陶友好地回答,又哼哧哼哧地开始赶路了。
⑧越过种种障碍,穿过树林和沙地,陶陶日夜不停地赶路。
⑨有一天,陶陶经过一个池塘,她想停下来喝口水。在一片常春藤的叶子上,一只蜗牛正瞪着双眼打量着她。陶陶客气地跟蜗牛打听去狮王二十八世的宫殿怎么走。
⑩蜗牛想了好一会儿,才把自己那迷迷糊糊的思绪理清楚,他难过地告诉陶陶:“太糟了!你完全走反了方向。”
“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说完,陶陶慢慢掉头往回走。
“可是,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呀!”蜗牛几乎带着哭腔说。
“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我会准时赶到的。”陶陶说。
越过种种障碍,穿过树林和沙地,陶陶日夜不停地赶路。
后来,她遇到了正躺在石头上打盹儿的壁虎。得知陶陶的来意,壁虎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说:“作为狮王王宫的高级官员,我正式通知你:婚礼暂时取消了。由于非常突然的原因,狮王二十八世不得不和老虎开战,你可以回家了。”
(1)本文的题目是“犟龟”,什么叫“犟”?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一句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你读了《犟龟》这篇童话后有什么收获?
二、课外阅读
天才警察
①我有两个弟弟,他们只差一岁,一样的光头,一样的犟(jiàng)脾气,连手劲都差不多大,又是相互不服气。所以,妈妈不在家时,我就得当警察,保卫家中的安全。
②他们两个每天都有可能爆发战争。比如走路都大摇大摆的,不小心就撞到一块,然后就吵起来质问道:“你有什么了不起?”相互都这么说同一句话,可是人却慢慢逼近,大有推翻对方的意思。
③好在我有这方面的小天才。我塞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把骂对方的话全写下来。我说:“这样就不会漏掉想骂的话了。”他们怕吃亏,抢着写,写不出的生字还问来问去,问到后来两个人就笑到一起了。
④这方法很快就用旧了,于是我又想了许多新点子,反正每次都能(  )。
⑤妈妈让他们每天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他们嫌烦,就成立互助组:每人轮一天洗两个人的手帕和袜子。大弟弟毕竟大了一岁,很快就想出了个偷懒的办法,比如该他洗的那天他就不换袜子,第二天才把袜底漆黑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小弟弟总是皱着眉头很痛苦地对付那穿了两天的袜子。
⑥这时,天才警察就得神不知鬼不觉地出来工作,因为假如大弟弟的心计让小弟弟发觉,这一架是必打无疑的。于是我抢先一步,或者故意在浇花时打湿大弟弟的袜子,逼他换下来;或是趁他午睡时把他的袜子泡在盆内。总之,不让不公平的事在我眼皮底下发生。大弟弟心中发虚,终于没有大喊起来。
⑦他们两个时好时坏了好几年,可是由于有了个智慧的警察,他们即使已经攥(zuàn)紧了拳头,最终还是找不到恶战的时机。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了,这个天才警察才失业了。
5.填入文中第④自然段括号处的词语最合适的是(  )
A.完好无损 B.百折不挠 C.溜之大吉 D.逢凶化吉
6.与文中第②自然段“你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
A.你是有些了不起的。 B.人人都说你了不起。
C.你是多么了不起啊! D.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7.文中第⑥自然段加点部分“大弟弟的心计”指的是
你认为大弟弟的做法合适吗?如果你是“大弟弟”,你会怎么做?
大青牦
①大青牦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浑身是劲。它的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骁勇善斗。有一天夜里,它破栏而出,一夜走了几十里路,一路上斗败了十几头公牛。
②有一次,大青牦拉大车途中遇见一头称霸一方的大公牛。大公牛横立路上,睥睨一切。大青牦哪能容许那大公牛逞强,它一声长啸,拉着大车愤怒地冲上前去,空寂的野地里立即发出牛角猛烈的碰击声。只几个回合,田野奇异地寂静下来,原来是大青牦锐利的角尖挑破了对手的眼角。大青牦昂头挺立,对手眼角流着血,痛得不能动。
③后来,人们锯去了大青牦双角上锐利的角尖。但大青牦仍然勇猛好斗。
④虽然大青牦好斗,给人们带来不少麻烦,但它却是一头非常出色的大牯。
⑤大青牦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它干起活来,一天能犁十亩地。它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人们看到新翻的田地,就知道这一定是大青牦刚刚犁耙过的,深翻的泥土是那么香,细细耙过的田地像一幅幅黑缎。
⑥大青牦脾气犟,又那么凶猛,但是有时它却非常听话,非常温和。当你把它从斗牛场上拉开,用红药水给它涂伤口,端着盆让它喝水的时候,它两眼望着你,显得像个大孩子。这时,你数落它,责备它,它会一动不动地站着,深深地低着头……
8.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矫健勇猛,善于作战。( )
(2)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9.写出大青牦的外形特点。
10.你从文中画“——”的句子中体会到了( )。
A.大公牛很勇敢。 B.大青牦喜欢显示自己的勇敢。
C.大公牛很快战胜了大青牦。 D.大青牦骁勇善斗,毫不畏惧对手。
11.找出第五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12.“深翻的泥土是那么香,细细起过的田地像一幅幅黑缎”,这句话把 比作 ,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 。
13.读短文最后一句话,想一想这时大青牦在想些什么?把省略的内容写一写。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溪水与石头
①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成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②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③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成千万段。”
④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批注:读到这儿,我预测溪水可能(会 不会)(用“√”表示)被劈成千万段,因为______。
⑤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淙淙地流着……
(1)请一边读一边预测,完成短文中的批注。
(2)用“______”画出石头阻挡溪水的结局。
(3)读了短文,我们明白了: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 ,就一定能成功。
参考答案
1.蜗牛、壁虎 2.可以看出陶陶具有坚持不懈、坚定信念、不轻易放弃的品质。我从中学到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决心、有毅力,这样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3.陶陶可能还是会继续朝着狮王宫殿的方向走去。因为她之前面对那么多阻碍和别人的劝阻都没有改变主意,说明她是一只很执拗、很有决心的乌龟,所以即便听说婚礼取消了,她也会想亲自去看看。
【导语】这段文字围绕陶陶赴婚礼展开,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呈现其坚定与波折。对话推动情节,“日夜不停赶路”凸显执着,壁虎的通知制造冲突,为故事发展埋线,简洁文字勾勒出冒险雏形。
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需从选文中找陶陶赶路遇到的动物,逐句梳理,能发现有蜗牛、壁虎。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陶陶对蜗牛说的话(“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我会准时赶到的”),可看出坚定、有毅力、执着的品质;谈学到的,围绕坚持、不放弃等积极层面。
示例:陶陶具有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品质。她面对“后天就举行婚礼”的情况,仍坚信“一步一步坚持走”能准时赶到。我学到做事情要有坚定决心,遇到困难不放弃,持续努力才能达成目标。
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预测情节要依据前文陶陶坚定赶路、婚礼遇变数(取消),可推测她继续前行,可能遇到新情况(如婚礼又恢复、遇到其他角色),基于文本逻辑和人物性格合理想象。
示例:我认为陶陶会继续赶路。因为她性格坚定,即便得知婚礼取消,也可能坚持走到目的地,说不定会发现新情况,比如婚礼因特殊原因又恢复,或是遇到其他坚守约定的伙伴,这符合她执着向前的人物特点。
4.(1)“犟”指固执、坚持己见。
小乌龟的“犟”表现在:蜘蛛劝阻时,她坚持赶路;走错方向后,仍掉头继续;得知婚礼取消,依然不放弃。
(2)出现1次,用了反复的修辞。
突出小乌龟的坚定,强化她执着的性格,凸显“坚持”的主题。
(3)做事要确定目标,坚持到底,不因困难或他人劝阻而放弃;即使遇到意外,调整后继续前行,终会有结果。
【导语】这篇童话《犟龟》通过乌龟陶陶的旅程,生动展现了坚持与信念的力量。陶陶面对蜘蛛的嘲笑、蜗牛的劝阻和壁虎的官方通知,始终不改初心,体现了“犟”的本质——不是固执,而是对目标的坚定。作者运用反复手法(“我的决定不可改变”)强化主题,动物对话推动情节,使故事富有层次。结尾的转折留下思考空间:坚持虽可能错过原定目标,但终会遇见属于自己的庆典。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犟”在这里指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不轻易被他人的劝说、外界的困难或突发状况所动摇,始终坚定地朝着目标行动。
小乌龟的“犟”表现在文章第④-⑦自然段提到蜘蛛嘲笑她太慢、劝她回家,她坚持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继续赶路;文章第⑨- 自然段提到,蜗牛告知她走反了方向,且时间紧迫,她仍掉头往回走,坚信“一步一步坚持走,会准时赶到”;文章第 自然段提到,壁虎说婚礼取消,她也没有放弃,继续朝着目标前进。
(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
文章第⑦自然段提到“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在文中这句话直接出现1次,虽直接语句仅出现1次,但核心信念通过不同表述在情节中多次体现,属于反复手法的灵活运用(如第⑤自然段提到“会准时赶到”、第 自然段提到“一步一步坚持走”)。
故使用了反复的修辞。
第④-⑦自然段中,面对蜘蛛的嘲笑和劝阻,小乌龟说出“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直接展现她不因他人否定而动摇的态度;
第⑨- 自然段中,即便得知走反方向、时间紧迫,她仍以“一步一步坚持走,会准时赶到”呼应这一信念,体现面对挫折时的坚定;
这种反复强调,既突出了小乌龟“犟”的性格 —— 固执却执着,也让“坚持目标、不因外界干扰而放弃”的主题更鲜明,加深读者对小乌龟执着精神的印象。
(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主旨。
第④-⑦自然段提到蜘蛛嘲笑小乌龟“腿太短”“走得太慢”,还劝她“赶紧回家”,但小乌龟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继续赶路。这让我明白,面对他人的否定和质疑时,不必急于退缩,坚定自己的目标更重要 —— 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不代表自己做不到。
第⑨- 自然段提到蜗牛告诉小乌龟“你完全走反了方向”,而且婚礼只剩两天,时间特别紧张。但小乌龟没有放弃,只是“慢慢掉过头来”,还说“一步一步坚持走,会准时赶到的”。这让我知道,中途犯错或遇到挫折很正常,关键是及时调整方向,继续向前,而不是因为困难就停下脚步。
第 自然段提到壁虎说狮王的婚礼取消了,可小乌龟还是没停下。最后,她虽然没赶上最初的婚礼,却意外参加了狮王儿子更盛大的婚礼。这让我懂得,坚持的意义不一定是达成最初的目标,过程中的执着会带你遇见意想不到的美好 —— 只要不停步,就有新的可能。
故读《犟龟》后,我的收获是真正的“犟”不是盲目固执,而是认准目标后,无论遇到多少阻碍,都一步一步坚持行动,最终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5.D 6.D 7.在轮到自己洗袜子时故意不换袜子,把穿了两天的脏袜子留给小弟弟洗,以此偷懒。
大弟弟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这是欺骗行为,既不公平(让小弟弟洗更脏的袜子),又破坏互助约定。
如果我是“大弟弟”,我会:遵守约定,当天认真换洗两人的袜子;若觉得不公平,可以提出调整规则(如各自洗自己的),而不是偷懒耍诈。
【导语】这篇《天才警察》以幽默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姐姐调解两个弟弟矛盾的温馨家庭故事。文章通过“警察”的比喻,展现了姐姐的智慧与责任感,弟弟们的顽皮与天真跃然纸上。作者运用生活化的细节(如洗袜子、写骂人纸条等),巧妙呈现儿童心理,语言风格活泼俏皮(如“袜底漆黑的臭袜子”)。叙事结构以“警察调解”为主线,串联多个生活片段,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结尾“警察失业”的笔法,含蓄点明成长主题,体现了亲情在孩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完好无损:指事物保持原有的完整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损坏或残缺。
百折不挠:无论遭受多少次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溜之大吉:偷偷地溜走,以逃避责任、惩罚或尴尬的局面,带有贬义。
逢凶化吉:遇到凶险的情况时,能够转化为吉祥顺利的局面。
结合第④自然段句子“这方法很快就用旧了,于是我又想了许多新点子,反正每次都能( )。”可知,方法用旧之后,我就想了很多新点子,反正每次都能遇到凶险时都能转变为顺利,因此选择“逢凶化吉”。
故选D。
6.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第②自然段“你有什么了不起?”这是反问句,反问句的作用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否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更强烈”。
反问句里,“有什么……?”这种结构,实际表达的是否定语义,相当于“没有什么……”。
所以,“你有什么了不起?”转换为陈述句就是“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A.表达“肯定了不起”,和原句反问的否定语义相反。故错误。
B.强调“别人的评价”,原句是“自己对对方的否定”,语义不同。故错误。
C.是感叹句,表达强烈肯定,和原句否定语义完全相反。故错误。
D.完美匹配反问句转换后的陈述句语义。故正确。
故选D。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开放性作答。
第⑤段“大弟弟毕竟大了一岁,很快就想出了个偷懒的办法,比如该他洗的那天他就不换袜子,第二天才把袜底漆黑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这就是“大弟弟的心计”。
大弟弟把穿了两天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是“偷懒、转嫁麻烦”,对小弟弟不公平,所以不合适。
如果是大弟弟会怎么做?可以从“公平、体谅”角度答,比如“我会按时换袜子、认真洗,要是觉得麻烦,就和小弟弟商量一起洗,或者轮流多承担点,不搞投机取巧”。
示例:“大弟弟的心计”指的是大弟弟该他洗的那天不换袜子,第二天把穿了两天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
大弟弟的做法不合适。如果我是大弟弟,我会按时换袜子并认真清洗,要是觉得累,就和小弟弟商量一起分担,公平对待这件事,不耍心眼让弟弟为难。
8. 骁勇善斗 一丝不苟 9.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 10.D 11.大青耗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
大青耗一天能犁十亩地,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12. 把过的田地 黑缎 对大青耗工作的赞美 13.主人啊,我的脾气怎么又犟起来了?我怎么又和别的牛斗起来了呢?我又让你担心了,真对不起!主人,我下次一定忍住自己的火气。
【导语】这篇《大青牦》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一头充满矛盾张力的公牛形象。作者通过骁勇善斗(①段角斗场景)、吃苦耐劳(⑤段犁地描写)与偶尔温顺(⑥段疗伤细节)三个维度的对比,成功塑造了一个既野性难驯又忠于职守的立体形象。文本善用比喻(如“角像长矛”“田地如黑缎”)和动作描写(“长啸”“昂头挺立”),在展现动物凶猛本性的同时,也暗含对劳动者坚韧品质的礼赞。结尾处低头认错的拟人化处理,更赋予动物以人性化的情感深度。
8.本题考查找关键词句。
结合第①自然段“大青牦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浑身是劲。它的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骁勇善斗”可知,大青牦英勇出色。骁:勇健。故“矫健勇猛,善于作战。”对应的词语为: 骁勇善斗。
结合第⑤自然段“大青牦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它干起活来,一天能犁十亩地。它认真严肃,一丝不苟。”可知,大青牦干起活来非常认真。苟:苟且。故“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对应的词语为:一丝不苟。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①自然段“大青牦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浑身是劲。它的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骁勇善斗”可知,大青牦的外形特点是: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
10.本题考查分析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第②自然段“大公牛横立路上,睥睨一切。大青牦哪能容许那大公牛逞强,它一声长啸,拉着大车愤怒地冲上前去,空寂的野地里立即发出牛角猛烈的碰击声。只几个回合,田野奇异地寂静下来,原来是大青牦锐利的角尖挑破了对手的眼角。大青牦昂头挺立,对手眼角流着血,痛得不能动。”可知,大青牦骁勇善斗,毫不畏惧,
故选D。
11.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意。
结合第⑤自然段“大青牦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它干起活来,一天能犁十亩地。它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人们看到新翻的田地,就知道这一定是大青牦刚刚犁耙过的,深翻的泥土是那么香,细细耙过的田地像一幅幅黑缎。”可知,这段话主要围绕“大青牦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来写的,写出了大青牦吃苦耐劳的特点。
故这段话概括为:大青牦非常吃苦耐劳,一天能犁十亩地,干起活来一丝不苟。
12.本题考查分析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第⑤自然段“深翻的泥土是那么香,细细耙过的田地像一幅幅黑缎。”可知,这句话把细细耙过的田地比作黑缎,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大青牦勤劳能干、耕地技术高超的赞美之情。
1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阅读短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大青牦在想些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大青牦可能在想:“主人,我知道我错了,我不该那么冲动地去斗牛,给您带来了麻烦。我现在很后悔,也很疼痛。请您原谅我吧,我以后会更加听话,更加努力地为您干活。”
14.(1)不会√ 溪水是流动的,是无法被劈断的
(2)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
(3)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拼搏
【导语】这篇寓言通过溪水与石头的对话,生动展现了“柔能克刚”的哲理。文章以拟人手法塑造了两个鲜明形象:石头傲慢锋利却最终被磨平,溪水看似柔弱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获得胜利。批注设计巧妙引导读者预测情节发展,三个练习题目由浅入深,既考查细节理解(画结局),又启发思考寓意(填空明理)。全文语言简洁有力,情节推进自然,结尾留白引发深思,是一篇优秀的哲理小品文。
【详解】(1)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根据第⑤段结局“石头棱角变秃、身躯变小”,可知溪水并未被劈碎,反而通过持续冲刷改变了石头。这体现了“滴水穿石”的道理:溪水虽柔软但持之以恒,石头虽坚硬却无法持久阻挡。批注位置在第④段后,应结合后文线索预测“不会”,并说明溪水的坚持和群体力量(“千军万马”)。
示例:“我”预测溪水不会被劈成千万段,因为溪水是源源不断的,石头最终会被磨平。
(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由短文第⑤自然段“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可知,石头阻挡溪水的结局是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
(3)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短文通过溪水与石头的对比,说明溪水靠持续流动(象征坚持)战胜了坚硬的石头,告诉我们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