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食物上,食物对于她就像汽油对于汽车,是续命的能量而已。那天我给她做了蒿子粑粑,她说真好吃。她是知道好吃的。外婆一生悲苦,却依然那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不能解释的都是奇迹,外婆便是。爱是最大的奇迹。⑧霜未至,月色如霜。等霜落后,今年我要腌点儿萝卜,腌点儿肉,腌点儿鸭子。今年我得给李君寄一些去。我或许还应该告诉他,其实参与味道酿制的,不仅仅是温度,可能还有虫鸣、犬吠,可能还有月光烧成的灰。(作者:蓝改正,选自《北京青年报》2022一01一13,有剧改)【注释】①草蛇灰线:成语,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②划子:有的地方把用桨划的小船叫“划子”。16.(3分)【概括事件】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填空。外婆在等霜→外婆腌菜手艺好→①→外婆在冬夜月光下晾晒萝卜→②→③17.(3分)【品味语言】小聪有意在学校的“朗读亭”朗读此文,请从A、B句中任选一句,仿照示例,帮助小聪进行朗读设计。朗读设计:重读“无法”,“还是”,童读这【示例】两个词可以表现出冰箱里腌出来的咸货味觉的火柴棒,无法引燃舌尖上记忆与记忆中的咸货味道的不一致,表现失的草蛇灰线。到底还是不行。望、遗憾之情。“到底”与“还是不行”之间可以停顿一下,从而突出遗憾之深。A那会儿,一排排这样的萝卜躺在竹我选句,朗读设计:簸箕上,就像一条条秀美的江南划子停在河边,在月色里轻轻荡漾。B外婆笑着说不怕,天明吹一阵小风,晒半天日头就好了-一哪里就脏了呢?18.(3分)【关注构思】文中多次提到母亲和李君,请简述作品这样安排的妙处。19.(3分)【理解标题】通读全文,说说题目“月光烧成的灰”的好处。(四)你们班开展《骆驼祥子》和《红星照耀中国》研读分享活动,请你完成任务。【甲】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网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已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他更永远不看前后的距离停匀不停匀,左右的队列整齐不整齐,他走他的,低着头像作着个梦,又像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你他妈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八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2025 年 10 月八年级学业水平评估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3 分)hàn juān shāng2.(3 分) A3.(3 分) D4.(3 分) C5.(8 分) ①清流见底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大漠孤烟直 ④云生结海楼 ⑤将以遗所思 ⑥最爱湖东行不足 ⑦岂不罹凝寒 ⑧松柏有本性 (每空 1 分)二、阅读与鉴赏(45 分)6.(2 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7.(2 分)这两句诗既有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8.(4 分)①冲上、漫上 ②飞奔的马 ③快,迅疾 ④熟悉,通晓9.(3 分)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10.(2 分)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11.(2 分)A12.(3 分)摘录二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写山的连绵不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写山的高峻挺拔。乙文采用直接描写的方法写山,通过“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直言山景的奇特秀丽。摘录三参考译文:山松言: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我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13.(2 分)人工智能通过编程将文字按一定原则组合起来的诗经不起推敲,显得不规范(无法承载人类的情感与理性)。14.(2 分)A 解析:B.结合第四段“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工智能的诗作流传”可知,有关键词“迄今为止”,不包括未来,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作不可能流传”过于绝对,错误;C.结合第五段“如果把大脑的信息处理比喻成一个黑箱”可知,“‘黑箱’是指大脑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神经网络信号”表述错误;D.结合第六段“对于这个想法,相信绝大多数脑科学家会报以一声苦笑。什么是自我意识?脑科学目前对这个问题一筹莫展,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能够把自我意识相关的神经回路、神经递质弄清楚就不错了”和第七段“人类不应该害怕被机器超越,人类要不断超越自己——不要让人性的弱点被 AI 放大,无休止地破坏和改变自然,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可知,全文并没有流露出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深切忧虑,人类应该警惕的是“害怕被人工智能超越”这种思想的传播;故选 A。15.(3 分)(1)人工智能的所有智能建立在计算的功能之上,令人类个体望尘莫及。(2)在人脑的高级功能领域,计算机可以说是无从模仿。(3)人工智能几乎不会拥有自我意识。16.(3 分)①外婆为弥留之际的乡邻送上他想吃的腌萝卜 ②外婆用草灰沾染糯米裹粽子给“我”吃③外婆用绿豆壳灰煮粥给“我”吃 (每空 1 分)17.(3 分)示例 1:选 A 句。重读“一排排”“一条条”。重读这两个词可以表现出外婆切的萝卜条细长秀气的特点,“在月色里轻轻荡漾”语速渐缓,语调轻柔,着力烘托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 示例 2:选 B 句。重读“笑着”一词,重读它可以表现出外婆的温柔慈爱。“哪里就脏了呢”可以用缓慢轻柔的语气语调来读,表现出外婆面对“我”的顾虑不以为意,从而体现她对尘土草灰的特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18.(3 分)衬托(正衬与反衬),以李君对咸货腌菜的喜欢突出外婆腌菜手艺的高超,以母亲对生活的敷衍反衬外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19.(3 分)示例:①题目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②喻指外婆在月光下用新稻草、绿豆壳烧灰做出香糯的食物,点明了文章的内容。③标题含蓄点明了对外婆的怀念,对故土生活的怀念,点明了文章主旨。(每个要点 1 分,共 3 分)20.(2 分)示例:《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他们在面对强大敌人时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就如同红星闪耀着强大的力量。(合理即可)21.(2 分)示例:灰色(或黑色)。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让人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残酷,整体色调是灰色的。22.(2 分)【示例】专题:探寻领袖人物的成长 精读内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23.(2 分)示例:个人主义的奋斗不可取,我们应该有集体观念,将个人发展同集体发展、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合理即可)三、表达与交流(55 分)24.(5 分)任务一示例:蛋炒饭,是一种常见吃食。做蛋炒饭,首先,我会准备好鸡蛋、米饭、火腿、小葱等食材。先把鸡蛋磕在碗中打匀,再把火腿肠、葱切成碎粒。然后,把油倒入烧热的锅中,再慢慢地把蛋液倒入,翻炒成金黄色。接着,把饭和火腿肠放入一起炒。最后,加入盐、味精等调料,撒上葱花,一盆香喷喷的蛋炒饭就做好了。任务二示例:爸爸妈妈,开展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我们自主生活的技能,让我们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从而能使我们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我们只有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并能够在劳动中创造幸福,感受生活的美好,未来我们才能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与生活。25.(50 分)作文评分标准如下分数及评分标准项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目 (50-46 分) (45-40 分) (39-35 分) (34-20 分) (19-0 分)内 容 25 分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表 达 25 分 表达方式运用得 当 结构合理 语言流畅 表达方式运用 得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语言通畅 表达方式运用 基本合理 结构完整 层次基本清楚 语言较通顺 表达方式运用 有缺陷 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不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表达方式运用 不当 结构不完整 语病较多【解析任务一】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味道”,这里是比喻义或者引申义的“味道”,即通过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个细节,写出所悟和所想的内容,重在写一种感觉。重点思考你难忘的是什么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会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心情翩跹;也总有一些味道给予你警示,让我们避而远之,或是洗净它们,重获新生。第二,选材思路: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因为题目的关键是“味道”,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故事,“味道”彰显亲情。可以学校生活的故事细节,体现“同学情”或“师生情”。也可以是太阳底下汗水的“味道”,表现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的主题。总之,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难忘的、最有新意的材料,围绕中心来组织,确定详略。【满分作文】任务一难忘那味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写出了思乡的味道;“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母爱的味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写出了元宵节的味道。而我最难忘的那种味道,是过年的味道。过年时,我们都是回老家过的,爷爷奶奶一听我们要回去,早早地就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一下车,我和妹妹就飞奔到爷爷奶奶身边。跟他们说各种有趣的事。把爷爷奶奶逗得喜笑颜开。直到爸爸妈妈叫我们去帮忙搬东西,我们才停止了闲聊模式。不一会儿,大娘家的妹妹也来了,玩了一会儿之后,我们开始干活。爷爷奶奶负责给我们做好吃的,妈妈和大娘打扫卫生,爸爸和大爷贴福字和春联,而我,担负重任,负责看好两个妹妹,美其名曰是看好他们,其实就是跟他们玩。到了晚上,才热闹呢。饭菜特别丰盛,看着就能让人垂涎三尺了,更别说吃了。到了八点,我们打开电视看春晚,这时,饺子也上桌了,像一个个小元宝,饺子是韭菜的,象征着长长久久。吃完饭我们出去放鞭炮,在天空中绽开的,是人们的希望,而那响声,则是人们的烦恼,不久就随风而去了。但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将这种味道变淡了,我们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出去游玩,只能待在家里。但仔细一想,待在家里也并不是一件坏事,虽然亲戚之间见面的次数少了,但是电话沟通多了。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一起劳动,增进了亲人之间的感情。人间百味,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尝。虽然今年的年味儿淡了些,但是很有意义,以往过年时的点滴,我也会牢记在心间。过年是让我们家人团聚的一个机会,是让我们放松的一个机会,我们更要细细地品尝。难忘过年时的滋味,因为,那里有着爱的味道!【解析任务二】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写作前首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题干中关键词是“味道”,这个“味道”又具有一定的多义性。写作时,必须界定自己的写作范围,需要在“味道”前面补充一个恰当的词语,让题目更加完整,然后再写作。我们能够填在横线上的词语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实物如四季的味道、各种食品的味道,等等,也可以是抽象的物体,例如青春的味道。可以明确此题无论写什么的味道,都要写出一种“真味”,而这种真味不单纯指客观上能品尝的味觉上的“滋味”,更多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会到的某种心理、情感、认识、感悟等,是上升到思想方面的深入的思考和感触。这也是解题的重点所在,不仅要写出“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悟”,还要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也就是说,要围绕标题写清楚是什么的味道,他的味道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味道,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特殊体验。第二,立意。此题比较适合写记叙文,或者叙事性散文。可以采用顺叙或倒叙的顺序,先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叙的详略一定要安排好,侧重写“有味道”的内容,与“味道”无关的内容略写,或者不写。最好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描写,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平铺直叙。然后结合所叙的经历,写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这部分不宜过多,做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即可,使得全文记叙、抒情、议论完美结合。第三,选材。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印象非常深刻的事件,才能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人物、事件不宜过多过杂,主要是选“有味道”的人、事、景、物等。可以结合材料所给的内容进行联想,比如由“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联想开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吃的某种食物,或家乡特产,或是家里人的拿手饭菜,写出它们特有的味道;由“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展开联想,可以写“严厉苛刻的爸爸的味道”“和蔼可亲的老师的味道”“深沉幽默的同学的味道”……总之,此题选材极为宽泛,只要是自己感触深的,确实体会到了其中味道的题材均可入文。如果能选取小角度,从小切口写起,阐发自己品味到的独特“滋味”,揭示出某种“人间真味”,这样就更新颖。【满分作文】任务二柴火的味道在那暖黄色的火光中,我似乎又看见了那段柴火相伴的艰苦岁月,鼻尖上不禁萦绕起一丝苦涩和温柔。——题记父亲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虽在城市生活了好多年,但每逢过年过节,总还是要带我们一同回老家。老屋是土筑的。小时候的我最不愿去厨房,那昏暗的光线、呛人的柴火、烟熏的腊肉味让我避之唯恐不及。有一次,我从厨房经过,见奶奶一个人坐在柴火堆旁,昏黄的灯光将她的身影投射到土墙上,显得有些孤单。可能是她佝偻的背触动到了我,我径直走过去,挨着她坐下。奶奶抬头看见是我,慈爱地冲我笑了笑,用她有些皴裂的手握住我的手,问我冷不冷。粗糙的触感让我有些心疼,我问她:“奶奶,您为什么不用电火炉?柴火的味道也太难闻了吧!”奶奶看着我说:“生柴火在农村是很常见的,闻习惯就好了。在你爸爸他们兄弟四人还小的时候,家里条件差,冬天天冷,每天他们从学校回来,手脚冻得冰凉,我就给他们生堆火,好叫他们暖和暖和……唉,那时的苦啊,说不完。”奶奶一边说一边用火钳夹起火堆边烧剩的木柴,放到柴堆里,火燃得更旺了。当时,年幼的我并没有完全觉察到奶奶话中传递出的感情,只是记住了奶奶那充满慈爱的笑。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写作业时,家里突然停电了,电火炉没一会儿就变得冷冰冰的。我打了个哆嗦,看着旁边陪我写作业却因劳累而睡着了的爸爸,一瞬间,我想起了奶奶口中爸爸小时候冰冷的手,想起了老屋中柴火跳动的火光,想起了奶奶佝偻的背、布满老茧的手……我忽地明白了奶奶为何执着于烧柴火:那是她作为农民,骨子里的节俭;那是她作为母亲,对儿女最深沉的爱。这时,我扭头再看看爸爸,一幕幕画面浮现眼前,无微不至的陪伴、耐心细致的鼓励……无声无息中,不知不觉处,对亲人、对养育亲人家乡的爱原来早已成为我血液中的一部分,缓缓流淌。我起身找来毯子,轻轻地盖在爸爸身上……曾几何时,在我心里,一家人围坐在火堆边,炭灰里煨上土豆或红薯,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看爸爸偶尔羞涩尴尬的笑,成为世界上是最美好的事。我开始期待再次坐在柴火堆旁,轻轻握住奶奶的手,看火光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跳动,在烟火气息里回归最纯粹的宁静。我会告诉她,艰难的岁月已经走过,那朴实的本色不会改变,爱与温情更不会消逝……我不再讨厌柴火的味道,因为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秋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八年级10月学业水平评估语文——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