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阶段测试物理学科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理想化模型”是研究的问题中实际存在的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v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D.定义加速度用了比值法,加速度与成正比2.2025年4月19日,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共同参跑半程马拉松,赛道长21.0975公里。男子组、女子组冠军成绩分别为1小时02分36秒、1小时11分07秒,机器人组冠军成绩为2小时40分42秒。认为所有参赛者(含机器人)的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0975公里表示的是位移大小B.“1小时02分36秒”表示的是时刻C.研究女子组冠军的运动路径时不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机器人组冠军的平均速度小于女子组冠军的平均速度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行驶了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行驶完剩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那么的大小是( )A. B. C. D.4.甲、乙两玩具汽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玩具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0时间内,甲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0~2t0时间内,乙的速度一直在减小C.在0~2t0时间内,甲、乙的位移相同D.在0~t0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在减小二、双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3分,共24分)5.某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精彩上演.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6.关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B.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C.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D.任意相邻相等位移内的时间差恒定7.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 ) A.在t2时刻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t1到t2的加速度大于0到t1的加速度C.t3时刻上升最高点D.t4时刻落回到地面8.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16m,bc=2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则( )A.小球经过b时的速度是6m/sB.小球经过c时的速度是8m/sC.cd:de=9:7D.从d到e所用时间为6s三、填空题(本大题3小题,共6分)9.如图所示,一花园景观大道由若干半径为R的圆弧组成。因为环境优美,花草沁人心肺,所以黄昏时分许多散步者纷至沓来,一人从A点沿圆弧走到C点,则他的位移x大小为 ,路程s为 。10.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这时选定的参考系是 。11. 排球运动是球类运动的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将球在网上空打来打去。发球技术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运动员一只手平稳地将球向上抛出,用另一只手击打抛出的球,若要研究发球时让球旋转起来,则 (选择:A.能 B.不能)将球看成质点。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18分)12.(6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遮光时间。现将一滑块(上端固定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放在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后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遮光条的遮光时间为t。(1)为了使测得的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更加接近真实值,应选择较 (填“宽”或“窄”)的遮光条。(2)用刻度尺测遮光条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 ,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 = (用题目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3.(12分)在如图1所示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除打点计时器(含交流电源、纸带、复写纸)、小车、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和槽码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______。A.天平 B.刻度尺 C.秒表(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实验时必须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实验时必须倾斜长木板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C.实验时可以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试求:图中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m/s;小车的加速度a=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五、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共36分)14.(8分)在足球比赛中,足球以1.5m/s的速度水平撞击球门边框后,以1.3m/s的速度反向弹回,足球与边框接触的时间为0.07s。求:(1)碰撞时,足球速度的改变量大小;(2)碰撞过程中的足球的加速度大小。15.(12分)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位移,问:(1)汽车在第2s初的速度为多大?(2)汽车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16.(16分)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的大小始终为6m/s2,求:(1)汽车刹车4s末的速度;(2)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3)汽车刹车后通过48m所需要的时间试卷第4页,共5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测试》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C D BD AC BC BD1.B【详解】A.“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中不存在,A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v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B正确;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C错误;D.定义加速度用了比值法,加速度与无关,D错误。故选B。2.D【详解】A.马拉松赛道长21.0975公里是实际路径的长度,属于路程而非位移。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而赛道通常为曲线,故A错误;B.“1小时02分36秒”是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间隔,而非某一时刻,故B错误;C.研究运动员的运动路径时,其大小和形状对轨迹无影响,可视为质点,故C错误;D.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因位移相同,机器人组用时更长,故其平均速度更小,故D正确。故选D。3.C【详解】由题意,设全程的路程为,则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行驶了的路程所用时间为接着又以速度行驶完剩余的路程,所用时间为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则联立求得故选C。4.D【详解】A.在0~t0时间内,甲一直向负方向运动,A错误;B.在0~2t0时间内,乙图线的斜率不变,即乙的速度不变,B错误;C.甲的位移,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乙的位移,即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 C错误。D.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在0~t0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逐渐变小,甲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正确;故选D。5.BD【详解】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说明速度变化越快;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说明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时,速度变化变慢,但不一定减小,如下降过程,故C错误;D.在最高点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D正确.6.AC【详解】A.根据可知,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故A正确;B.根据比例关系可知,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B错误C.根据可知,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1:2:3,故C正确;D.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为,故D错误。故选AC。7.BC【详解】由图像可知,在0-t3时间内火箭的速度均为正值,可知在t2时刻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选项A错误;v-t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1到t2的加速度大于0到t1的加速度,选项B正确;t3时刻,火箭的速度减到零,上升到最高点,选项C正确;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t4时刻火箭的位移大于零,还没有落回到地面,选项D错误;故选BC.【点睛】本题是对v-t图的基本的识别和理解的,重点掌握好图象的位移和速度方向,大小的识别,斜率的识别和计算等问题.8.BD【详解】AB.由图可知可得由可得出加速度大小小球经过c时的速度是从b点匀减速到c点,根据可得小球经过b时的速度是故A错误,B正确;C.从c点沿斜面向上分析,直到小球速度减为0,由可得则有可得故C错误;D.从e点到d点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直线运动,根据可得根据运动的可逆性可知从d到e所用时间为6s,,故D正确。故选BCD。9.【详解】[1]位移大小为[2]路程为10.云朵【详解】参考系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定静止的物体,发现“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即认为云朵不动,月亮在相对云朵运动,所以此时选定的参考系为云朵。11.B【详解】研究发球时让球旋转起来,则球的大小形状不能忽略不计,不能将球看作质点。故选B。12.(1)窄(2) 0.40 cm【详解】(1)为了使测得的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更加接近真实值,应选择较窄的遮光条,因为遮光条越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越小,则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2)[1]该刻度尺分度值为0.1 cm,因此遮光条的宽度为d = 0.40 cm[2]根据光电门测速原理可知,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13.(1)B(2)A(3) 0.340 0.400【详解】(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同时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记录的时间,所以也不需要秒表;需要用刻度尺来测量纸带上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故选B。(2)A.为了保证小车所受合力不变,使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必须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故A正确;B.本实验只需使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平衡小车的摩擦力,故B错误;C.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时应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C错误。故选A。(3)[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图中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2]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为14.(1)(2)【详解】(1)选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末速度,故有即足球速度的改变量大小,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2)根据加速度的公式即碰撞过程中的足球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15.(1)0.8m/s(2)2.0m【详解】(1)根据x1=at12得,汽车的加速度为:.汽车在第2s初的速度也就是第1s末的速度为:v=at1=0.8×1m/s=0.8m/s.(2)汽车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x2=at32 at22=×0.8×(9 4)m=2.0m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第2s初也就是第1s末.16.(1)6m/s(2)2s(3)75m【详解】(1)规定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已知条件可得v0=108km/h=30m/s,a=-6m/s2所以,汽车刹车后4s末的速度v4=v0+at4=30m/s-6m/s2×4s=6m/s(2)根据运动学公式v=v0+at变形可以得到代入数据可以求得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t=5s因为所以6s末,汽车已经停止运动,汽车从开始刹车到6s末所通过的位移为(3)由运动学公式其中v0=108km/h=30m/s,a=-6m/s2,解得t1=2s或t2=8s(超过刹车时间,舍去)答案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