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独立作业
(满分120分)
卷面书写(3分)
班级开展“慧眼寻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感悟美。
一、探寻自然之美(18分)
【字义溯源】
美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认为:“美,甘也。从羊从大。”
羊大则肥美,从这个角度理解,“美”是指羊肉的味道
然而从左图甲骨文来看,“美”的字形像一个人,头上戴着羊角或
羽毛之类的装饰物,打粉得很好看,可见美的本义应该是
1.“美”有多重含义。请在横线中填写
加以理翰,(2分)
【校园寻美】
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笔下春天的生机盎然、刘湛秋笔下夏雨的热烈粗gug口、老舍笔下
济南冬天的秀气温晴…我们也感受着校园里zh心口蓄着的浓浓秋意:
酝酿着
束,
。这秋天,就在我们低眉拾叶的瞬间,宁静而丰饶地绽放着。
2.在上面这段文字中,根据拼音
或给加点字选择音。(4分)
(1)粗gung口
(2)zhù 蓄
(3)hong 托
(4)酝酿(A.liang B.niang).
3.请在空缺处续写句子,与前后句子一起构成一。
(3分)
【诗文诵美】
4.根据段落语境
,。(5分)
追随诗人的足迹,我们一路诵读诗歌的美:随在幕春时节,寻找“①
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春意;和一一起邂逅“海日生残夜,②
”的惊喜:与
行走古道,体会“夕阳西下,③
”的彻骨悲凉:陪登临碣石,欣赏“日月
之行,若出其中,④
,若出其里”的海天之美;与杜甫同下江南,感慨“正是江
南好风景,⑤
”的人生况味。
【师生传美】
5.同学拟邀请
参加“
。假如你是李明,请根据下面的这份海
报信息,向张校长发出
把你的邀请用
字写下来。(4分)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2025.10)
活动即将开展,邀请您来参加!
二、感悟人情之美(17分)
菱角杂忆
唐红生
①又是一年金风起,“碧花菱角满潭秋”,姑妈又给我送了一大包两角菱。乌色的壳,
两头弯弯上翘,如同牛角,中间鼓起,厚实而丰满。
②菱的生命力极强。掉落在水塘中的老菱角,来年春暖花开时会发芽。长藤上衍生出许
多细小的菱叶,渐浙钻出水面。起初零零散散的,慢慢成了藤蔓式菱盘。夏天一到,菱便加
快繁殖速度,铆足劲儿生长。A.菱盘越铺越大,挤挤挨挨。层层叠叠,葱邡油亮,发满了
整个水面,犹如铺上一层厚厚的绿毯。菱陆续开起了小花,白中带黄,点缀在叶间。虽细细
碎碎,但风姿各异,玲珑俊俏。行走在菱塘边,蜻蜓时而轻盈灵动地飞舞,时而栖息在菱叶
上,周边弥散水的气息,阵阵清香扑面而来。
③我和小伙伴不敢去“偷”家菱,只能拿着竹竿,去野生的菱塘碰运气。有时抓住菱角
的茎,轻轻拖找,能带动一串。野菱呈深绿色,个头瘦小,菱角尖如针,一不小心会戳破手。
成熟后野菱的壳非常坚硬,我们选嫩的,但也不能太嫩,太嫩的一捏一雄水。一口咬开野菱,
洁白如玉的果肉露出。嚼在嘴里,鲜甜脆嫩、汁液清爽、生津解渴。野菱上有泥垢,我们只
是稍稍洗一下,吃得嘴角黑乎乎的,相互打趣,笑成一团。在那时,菱角不仅给我们带来了
甜丝丝的口感享受,更有果腹的欢心。
④村里采菱是二道景观。采菱用木质的椭圆形“腰子盆”,头部放张小板凳,坐下后身
体重心尽可能前倾,双手越过金沿,仲进水中拎起菱盘倒翻过来,所以俗称“翻菱角”。并
带一只葫芦瓢,盆中有积水可随时舀掉。采菱是的专利,或许生来动作轻灵,或许体重
较轻。她们或用手轻划,或用木板当桨,于密密匝匝的菱盘间。盆划过后,碧绿的河塘中会
分出一条条水道,如诗如画。她们边采菱边说笑,有时哼唱一曲《采红菱》,热热闹闹。采
菱自古是件浪漫的事,许多文人尽情吟咏。我最喜欢的是白居易《看采菱》:“菱池如镜净
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漫人道是采菱歌。”写得多么传神美妙啊!其实,
采菱不仅是辛苦活儿,也是技术活儿。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2025.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