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八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八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广东省高三“八校联盟”质量检测(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发现,在距今4700年左右的浙江湖州饯山漾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其工艺特征与
龙山文化同类物品高度一致:同时期长江中游石家河古城遗址的城墙夯筑技术则与黄河流域
陶寺遗址的技术同源。这些考古发现
A.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融合提供了证据
B.体现出早期手工生产分工趋于细密
C.表明早期国家政治体制已走向成熟
D.提供了中外技术对比的考古学实证
2.《开通褒斜道刻石》写道:“永平六年(63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
十人,开通褒斜道”“为道二百五十八里”“凡用功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九年四月成就”。
这条道路的开通
A.反映了国家对道路建设的重视
B.适应了南方经济追赶北方的需要
C.保障了朝廷对全国的稳定统治
D.体现了汉朝的社会组织能力有限
3.宋文帝(424一453年在位)多次下令,要求各级官吏督责“游食之徒,咸令附业”,务使“地无遗
利,耕蚕树艺,各尽其力”,并修复了很多堤、堰、陂、泽等水利工程。宋文帝此举
A.取得了对北方政权的优势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C.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延续了传统的重农政策
4.唐太宗登位后,因为他曾任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因此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待
中、中书令并为宰相。“尚书令”一称在唐代职官里失去了实际意义,因此高宗在龙朔二年
(662)二月,索性下令废去此职。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制度内涵扩大
B.统治集团革新意识强烈
C.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三省六部制度走向衰败
【高三“八校联盟”质量检测(二)历史卷第1页(共6页)】
6060C
5.元朝政府于1276年调拨袁州、临州、瑞州三地3700户民众至江西蒙山银场,每年定额征收白
银2.5万两(折合“办正课五百锭”);至1292年,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更征发民力万人开采银
矿,年产量达1.5万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银矿劳动者需同时承担“运粮万二千五百石”的
补给任务,且《元史·食货志》记载此类矿场“所获不偿所费”。这些现象共同说明元代
A.贵金属开采呈现政治驱动型特征
B.赋税征收体系发生了结构性变革
C.区域经济分工突破自然地理限制
D.货币经济取代实物经济主导地位
6.以下为明末文人关于江南才女的言论统计表(部分)。
人物
作品
观点
余窃谓,欲论见之长短者,当如此,不可止以妇人之见
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为见短也
海内灵秀,或不钟男子而钟女人。其称灵秀者何?盖
赵世杰
《精刻古今女史》
美其诗文及其人也
诚能于妇职余闲,流览坟素,讽习篇章,因以多识故
陈兆仑
《才女说》
典,大启性灵,则于治家相夫课子,皆非无助
该表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民主启蒙思想已经萌发
B.程朱理学地位出现撼动
C.经济发展冲击了思想界
D.女权运动有实质性突破
7.鸦片战争前,“天朝制度,从不与外夷通书信。贸易事件,应由商人转禀,不准投递书函”。第
二次鸦片战争后,总理衙门与督抚和南、北洋大臣,把同外洋有关的通商、建厂、办校等事务连
同外交一起,均视为“洋务”,由外交机构和封疆大吏管辖。这一变化
A.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B.顺应了中外交往的需要
C.加剧了列强资本输出
D.摒弃了落后的夷夏观念
8.据统计,从1917年到1923年的上半年,全国报刊发表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著作、译文、报
告、通讯和文章达百篇之多。此外,还有15种有关相对论的书籍编译出版。这体现出当时的
中国
A.新闻出版事业走向了国际化
B.关注世界文明的新发展
C.新文化运动始终以科学为旗
D.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
9.七七事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实行抗战的“国防教育”的主张和禁止汉奸(殖民奴化)宣传的原
则…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明确提出“抗日的
教育政策”的主张,实行以抗日救国为日标的新制度、新课程,“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
后方”。毛泽东的“国防教育”主张
A.有效阻止了日军的全面侵华
B.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教育体系
C.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全面反攻
D.为反殖民奴化教育指明方向
10.1952年12月,我国与锡兰(斯里兰卡)签订了关于橡胶和大米的5年贸易协定,规定5年内
我国每年向锡兰出售大米27万吨,锡兰每年向我国出售橡胶5万吨。1951年至1952年我
国从缅甸主要进口汽车轮胎、汽油、马达卡车等。我国与上述国家的贸易
A.促使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B.适应了国内农业商品化的需要
C.利于冲击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丰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涵
【高三“八校联盟”质量检测(二)
历史卷第2页(共6页)】
6060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