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物理2025.9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我国天宫空间站设计的机械臂是省距离杠杆。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A.夹起食物的食品夹B.拔钉子的羊角锤C.夹核桃的核桃夹D.起瓶盖的开瓶起子2.甲、乙两台机器,甲做的功是乙做的功的2倍,而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2倍,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A.4:1B.1:4C.2:1D.1:13.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做功一定快C.做功时间越少,机器的功率越大D.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一定慢4.如图,轻质杠杆上悬挂着一重物G,0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沿竖直向上方向用力最小C.沿杆OA方向用力也可以使杠杆平衡D.此杠杆可能是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5.为提高学生体质,很多城市把跳绳列入了初中体育学业水平测试项目。某初三学生1min完成了180次跳绳,以下相关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质量可能是50kgB.每次跳起的高度约5cmC.学生在1min内所做的功约4500JD.学生做功的功率约为35丽6.如图所示取两根光滑木棍,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棍上,再按图示的绕法依次绕过两根木棍,缓慢拉动绳子,两根棍靠拢。若想用更小的力也能让木棍靠拢,则下列说法中可行的是()A.将木棍的表面变得粗糙些B.将绳子在木棍上多绕几圈C.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绳子D.缩短木棍的长度,使其质量变小7.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机械效率为n,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1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W2,n=n2B.WnzC.W=W2,nD.W>W2,n第4题第6题第7题8,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面,在图示位置挂两个钩码。为使杠杆仍平衡在水平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1页(共4页)A.在A点施加向下的拉力能使杠杆平衡B.在B点施加向上的拉力能使杠杆平衡C.在C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D.在D点挂1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9.《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所示“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原理的是(A.增大“重”时,应把“权”向右移动B.“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C.若使用有缺损的“权”来称“重”,测量结果会偏小D.若将提纽0向B端移动一些,则杆秤测量的范围变大10.在甲装置中,空吊篮A重25N,B处绳子承受的拉力足够大,C处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小壮将在提升A的过程中,施加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A上升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忽略绳重、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5NB.在1~2s内克服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30JC.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160N重的货物D.此装置运载货物最高机械效率为92.5%提纽权第9题第10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1.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轴承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N,图甲中下方滑轮的作用是12.如图所示,大明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累得满头大汗也没能推动,该推力对车(选填“做了”或“没有做”)功。小明用相同的力拉着同一木箱分别沿光滑路面和粗糙路面水平移动了相同的距离,则该拉力做功在多(选填“光滑路面”、“粗糙路面”或“两种路面一样”)。13.如图所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3N的物体,拉力F为2N,物体在10s内上升1m。在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一,拉力F的功率为W。若改变拉力F的方向使其向右倾斜,再次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3N的物体,则F的大小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4.如图所示的斜面长6m、高2m.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把一个重力为180州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项端,拉力F做了450J的功,则拉力F的大小是N,物体与斜面间摩擦力的大小是N,此时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图甲图乙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