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鄞州期中)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完整的细胞
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的提出意味着人类对于细胞的研究已经完善,不需要深入研究
D.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1)细胞的发现罗伯特 胡克: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许多类似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 “细胞”。但实际上,他看到的只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并非完整的细胞。这一发现开启了人们对细胞微观世界的探索之门。
列文虎克: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如细菌、红细胞等,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范围。
(2)细胞学说的建立
主要创立者: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
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解答】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实为细胞壁),他并没有发现完整的细胞,故A错误。
B、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但所有生物并不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B错误。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对植物和动物细胞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他们提出了著名的细胞学说。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细胞学相关知识造福于人类,故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4七上·余姚期中)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
D.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产生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属于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
【解答】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新细胞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核,也有不同之处:植物细胞有液泡、有细胞壁,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C。
3.(2024七上·余姚月考)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解答】 A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B正确。
C.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不断产生新的细胞,C正确。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微耳和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
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解答】A、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的,A正确;
B、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构成的,并没有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
C、微耳和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5.鸽子和橄榄树都是和平的象征,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
A.生物体 B.细胞 C.器官 D.分子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答】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鸽子和橄榄树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答案为:B。
6.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显微镜的出现推动了细胞学说的建立
B.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从发现细胞分裂开始的
C.细胞学说证明了植物与动物之间的联系
D.细胞学说的建立依赖于科学思维与实验的结合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 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 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解答】A、显微镜的出现使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因此推动了细胞学说的建立,A正确;
B、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从虎克发现细胞开始的,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证明了植物界与动物界最本质的联系,C正确;
D、细胞学说的建立依赖于理论思维与科学实验的结合,D正确。
故答案为:B。
7.(2024七上·浙江期中)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以下科学家及其贡献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实际是细胞壁)
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D.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伦琴射线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牛顿还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等定理。
【解答】A、胡克最先使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很多“小室”,并取名为细胞,观察到的其实是死细胞的细胞壁,故A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团队最先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伦琴射线是由伦琴发现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8.(2024七上·长兴期中)下图是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以上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2)脊椎动物除了以上几类外,还有   类和   类(填写动物类别)。
【答案】(1)细胞
(2)两栖类;爬行类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所有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1)图中的生物都属于动物,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小丑鱼属于鱼类;唐老鸭属于鸟类;小猪佩奇属于哺乳类,可知还缺少爬行类和两栖类。
9.(2024七上·龙湾期中)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并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分析归纳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材料三: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己经存在的活细胞。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   的基本单位。
(2)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   产生的。
(3)结合细胞学说的发展史,以下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他的发现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C.细胞学说是以科学家们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形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答案】(1)功能
(2)分裂
(3)A;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解答】(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3)A、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故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工具和仪器技术有关,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A正确;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他的发现也有科学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B错误;
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是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C正确;
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虽然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只是较为完善,因此仍然需要再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AC。
10.(2024七上·温州期中)从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坚持与努力。
(1)如图所示是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其实是软木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
(2)小希同学在整理有关细胞学说内容时写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认为他整理的正确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答案】(1)细胞壁
(2)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③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解答】(1)如图所示是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其实是软木细胞的细胞壁。
(2)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小希整理的是错误的。
11.(2022七上·乐清期中)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黄花蒿茎叶(如图甲)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图乙分别为疟原虫和黄花蒿细胞模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   (选填“A”或“B”)表示黄花蒿叶肉细胞。
(2)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破坏疟原虫细胞结构中的   ,从而阻断营养物质进出,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最终死亡。
【答案】(1)B
(2)③或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
【解答】(1) 图乙中 B有细胞壁和叶绿体,A没有,所以B表示黄花蒿叶肉细胞。
(2) 细胞膜可以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破坏了③或细胞膜,阻断营养物质进出,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最终死亡。
12.(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甲 、 乙两图中, 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是   (填“甲”或“乙”)图。
(2)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 (填字母), 西瓜汁来自于植物 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 。
(3)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 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填字母)有关。
(4)“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来会打洞”, 说明生物具有    的基本特征。
【答案】(1)甲
(2)C;液泡
(3)A
(4)遗传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2)图中:A细胞壁、B细胞膜、D细胞质、C细胞核、E液泡。
【解答】(1)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甲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是甲图。
(2)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C, 西瓜汁来自于植物细胞的液泡。
(3) 植物细胞壁作用是保护原生质体、维持细胞一定形状。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 这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壁有关。
(4)“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来会打洞”, 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基本特征。
三、实验与探究题
13.(2024七上·温州期末)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
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材料三:1858年,魏尔啸对细胞学说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一切细胞都来自于一个(预先存在的)细胞"。
(1)根据魏尔肖的观点,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   。
(2)材料二中,施莱登和施旺研究发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请判断甲、乙中哪幅图是植物细胞,说明理由   。
(3)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
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答案】(1)受精卵
(2)甲图为植物细胞,因为它有规则的细胞壁或细胞质内有叶绿体
(3)A;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解答】(1)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受精卵。
(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结合题图可知,甲图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叶绿体等结构。
(3)A.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故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工具和仪器技术有关,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A正确。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他的发现也有科学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B错误。
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是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C正确。
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虽然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只是较为完善,因此仍然需要再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AC。
14.(2021七上·椒江期中)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表中的增殖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右图。
实验三:在体外培养,结果如下: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填“减弱”或“增强”)
实验二:一般来说,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答案】减弱;寿命越长;细胞核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2)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3)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解答】实验一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实验二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中,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说明年轻人的细胞核使细胞继续分裂,老年人的细胞核失去分裂能力,即:细胞核决定细胞分裂能力,因此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1 / 1【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七上·鄞州期中)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完整的细胞
B.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的提出意味着人类对于细胞的研究已经完善,不需要深入研究
D.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024七上·余姚期中)细胞学说的建立,从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说明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是相同的
D.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产生
3.(2024七上·余姚月考)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
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的
B.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微耳和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
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5.鸽子和橄榄树都是和平的象征,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
A.生物体 B.细胞 C.器官 D.分子
6.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显微镜的出现推动了细胞学说的建立
B.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从发现细胞分裂开始的
C.细胞学说证明了植物与动物之间的联系
D.细胞学说的建立依赖于科学思维与实验的结合
7.(2024七上·浙江期中)科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以下科学家及其贡献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发现细胞(实际是细胞壁)
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D.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伦琴射线
二、填空题
8.(2024七上·长兴期中)下图是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以上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2)脊椎动物除了以上几类外,还有   类和   类(填写动物类别)。
9.(2024七上·龙湾期中)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部分动植物组织的观察,并结合前人的大量研究,分析归纳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材料三: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己经存在的活细胞。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
(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   的基本单位。
(2)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   产生的。
(3)结合细胞学说的发展史,以下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他的发现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C.细胞学说是以科学家们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形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10.(2024七上·温州期中)从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坚持与努力。
(1)如图所示是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其实是软木细胞的   (填结构名称)。
(2)小希同学在整理有关细胞学说内容时写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认为他整理的正确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11.(2022七上·乐清期中)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黄花蒿茎叶(如图甲)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图乙分别为疟原虫和黄花蒿细胞模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   (选填“A”或“B”)表示黄花蒿叶肉细胞。
(2)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破坏疟原虫细胞结构中的   ,从而阻断营养物质进出,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最终死亡。
12.(2022七上·杭州期中)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甲 、 乙两图中, 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是   (填“甲”或“乙”)图。
(2)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 (填字母), 西瓜汁来自于植物 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 。
(3)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 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填字母)有关。
(4)“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来会打洞”, 说明生物具有    的基本特征。
三、实验与探究题
13.(2024七上·温州期末)从"细胞"的发现到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将近200年。
材料一:1665年,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时发现了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细胞",后来发现他当时看到的只是细胞壁。
材料二:1838年,植物学家施莱登对植物的柱头、花粉、胚珠等组织进行研究,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对鱼、蛙、猪等多种动物细胞研究后,提出细胞是所有动物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材料三:1858年,魏尔啸对细胞学说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一切细胞都来自于一个(预先存在的)细胞"。
(1)根据魏尔肖的观点,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   。
(2)材料二中,施莱登和施旺研究发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请判断甲、乙中哪幅图是植物细胞,说明理由   。
(3)根据细胞学说的发展史。同学们提出了如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可多选)
A.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因此他的发现没有科学价值
C.细胞学说是以相关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
D.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已非常完善,因此不需要再发展
14.(2021七上·椒江期中)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表中的增殖代数即细胞分裂的次数)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右图。
实验三:在体外培养,结果如下: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一: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填“减弱”或“增强”)
实验二:一般来说,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1)细胞的发现罗伯特 胡克: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许多类似蜂窝状的小室,他将其命名为 “细胞”。但实际上,他看到的只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并非完整的细胞。这一发现开启了人们对细胞微观世界的探索之门。
列文虎克: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如细菌、红细胞等,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范围。
(2)细胞学说的建立
主要创立者: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
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解答】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实为细胞壁),他并没有发现完整的细胞,故A错误。
B、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但所有生物并不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B错误。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分别对植物和动物细胞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他们提出了著名的细胞学说。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细胞学相关知识造福于人类,故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不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属于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
【解答】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新细胞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核,也有不同之处:植物细胞有液泡、有细胞壁,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解答】 A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B正确。
C.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不断产生新的细胞,C正确。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解答】A、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的,A正确;
B、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细胞构成的,并没有提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
C、微耳和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自已经存在的活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答】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鸽子和橄榄树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 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 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解答】A、显微镜的出现使科学家发现了细胞,因此推动了细胞学说的建立,A正确;
B、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从虎克发现细胞开始的,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证明了植物界与动物界最本质的联系,C正确;
D、细胞学说的建立依赖于理论思维与科学实验的结合,D正确。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牛顿还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等定理。
【解答】A、胡克最先使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很多“小室”,并取名为细胞,观察到的其实是死细胞的细胞壁,故A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团队最先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伦琴射线是由伦琴发现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1)细胞
(2)两栖类;爬行类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所有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1)图中的生物都属于动物,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小丑鱼属于鱼类;唐老鸭属于鸟类;小猪佩奇属于哺乳类,可知还缺少爬行类和两栖类。
9.【答案】(1)功能
(2)分裂
(3)A;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解答】(1)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说明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的。
(3)A、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故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工具和仪器技术有关,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A正确;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他的发现也有科学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B错误;
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是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C正确;
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虽然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只是较为完善,因此仍然需要再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AC。
10.【答案】(1)细胞壁
(2)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解析】【分析】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在前人经验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③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解答】(1)如图所示是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其实是软木细胞的细胞壁。
(2)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小希整理的是错误的。
11.【答案】(1)B
(2)③或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
【解答】(1) 图乙中 B有细胞壁和叶绿体,A没有,所以B表示黄花蒿叶肉细胞。
(2) 细胞膜可以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破坏了③或细胞膜,阻断营养物质进出,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最终死亡。
12.【答案】(1)甲
(2)C;液泡
(3)A
(4)遗传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的是植物细胞具有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2)图中:A细胞壁、B细胞膜、D细胞质、C细胞核、E液泡。
【解答】(1)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甲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可能是熊猫体细胞的是甲图。
(2)图中内含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C, 西瓜汁来自于植物细胞的液泡。
(3) 植物细胞壁作用是保护原生质体、维持细胞一定形状。松树之所以长得高大而不倒塌, 这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壁有关。
(4)“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来会打洞”, 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基本特征。
13.【答案】(1)受精卵
(2)甲图为植物细胞,因为它有规则的细胞壁或细胞质内有叶绿体
(3)A;C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解答】(1)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金鱼身上的所有细胞都来自同一个细胞,这个细胞是受精卵。
(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结合题图可知,甲图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叶绿体等结构。
(3)A.细胞学说的建立离不开显微镜的发明,故说明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工具和仪器技术有关,技术可以促进科学发展,A正确。
B.胡克将细胞壁当成了细胞,但他的发现也有科学价值,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B错误。
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是以众多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形成的,C正确。
D.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虽然经过200年的发展,细胞学说只是较为完善,因此仍然需要再发展,D错误。
故答案为:AC。
14.【答案】减弱;寿命越长;细胞核
【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2)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3)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解答】实验一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
实验二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
实验三中,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说明年轻人的细胞核使细胞继续分裂,老年人的细胞核失去分裂能力,即:细胞核决定细胞分裂能力,因此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