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城郊乡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城郊乡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期九年级第一次物理练习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1所示为常见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若该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来给一个体温(37℃)正常的同学量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图1
)
(
图3
)2.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图2把鱼埋在冰块中,主要是利用了冰 (填物态变化)时吸热的特点来保鲜鱼;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些盐便于除雪,这是为了降低冰雪的 。
(
图2
)
3.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然后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成碳粉,变成碳粉的过程要 (填“吸”或“放”)热。
4.早晨,妈妈给小明煮了两个鸡蛋,煮鸡蛋时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鸡蛋的内能的;妈妈说:“利用水来冷却煮熟的鸡蛋,效果更好。”这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点。
5.炸元宵用油可以把元宵炸的焦黄甚至炸糊,煮元宵用水,不会把元宵煮糊。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不同的烹调手段对食物提供各自所需的 (填“热量”或“温度”),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6.如图3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若它每秒对外做功20次,则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 r/min;若该汽油机的效率为30%,完全燃烧10kg汽油放出的热量可以对外做功 J。(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7.“冻干草莓”是工人把含有大量水分的新鲜草莓温度降到-18℃以下,使草莓的水分凝结,再将其放置在温度低于的环境中实现脱水,使新鲜草莓变成了几乎不含水分的草莓干。下列现象与“冻干草莓”脱水过程所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图4
)
8.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中,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有雨,一年多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白露寻露,露珠遍路”,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9.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物体没有内能 B.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D.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10.街头“糖炒栗子”是很多人喜爱的零食,为了让栗子快速、均匀加热,常常将砂石与栗子混合在一起翻炒,这主要是利用了砂石
(
图5
)A.比热容较大,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高
B.比热容较小,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高
C.比热容较大,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低
D.比热容较小,同样的加热情况下,温度上升的较低
(
图6
)11.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下列交通或运输工具中,动力设备不是使用热机的是
12.某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如图。在未来的汽车市场,零碳内燃机采用绿氢等零碳燃料,在全生命周期可实现零碳排放,未来可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7
)
A.零碳内燃机比普通内燃机更环保
B.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说明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会降低燃料的热值
C.冬天汽车利用尾气中的余热给车内供暖,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
D.由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8%
(
图8
)13.如图8甲所示,制作“糖画”时,舀起高温的液态糖浆,在桌面上将糖浆绘制成各种图案,糖浆就会慢慢变硬,小明利用红外温度计测量了制作过程中糖浆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糖画”的制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乙可知,制作“糖画”使用的糖是非晶体
B.糖浆凝固时一直在放热
C.在图像中BC段,糖浆的状态是液态
D.由图乙可知,糖浆凝固过程中温度先降低后不变,再降低
14.下列有关温度、内能、热量和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汽缸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C.温度较低的冷水的内能可能大于温度较高的热水的内能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使双手内能变大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

9
) (

10
)15.初温为50℃的某物质,加热10min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了20min,继续加热10min后温度升高到100℃,请在图中画出该物质从50℃上升到100℃的熔化图像。(该物质的熔点是80℃)
16.如图所示,甲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示意图,试在乙图画中用“T”表示阀门,画出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用“↑”或“↓”表示活塞运动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6分,第19题6分,共18分)
17.小明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

11
)
(1)甲图中沸腾时水的温度,由此判断此时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图乙中 (选填“A”或“B”)是水正在沸腾时的情况,此时气泡主要成分是 (选填“水蒸气”或“空气”)。
(3)如图丙所示,小明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水量,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应是 (选填“b””c”或“d”),根据图像判断变化后水量是 (选填“增加”或“减少)的。
(4)在探究结束后,同学们对不同液体的沸点进行了交流,在图丁中,大容器B内盛有水,小试管A内盛有表格(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所列的一种液体,此时若对大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A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A内盛的液体是 。
物质 酒精 水 煤油
沸点 78℃ 100℃ 150℃
18.小明用如图甲的装置来“探究冰熔化前后的温度的变化规律”。
(

12
)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实验时,用“水浴法”给试管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目的是为了 。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乙中的温度﹣时间图像ABCD,由图像可以推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是冰在熔化时持续吸热且温度 。
(4)第7min时,试管内物质处于 态。
(5)另一小组的同学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时,观察到冰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B.对试管内固体不断搅拌 C.烧杯中的水过多
19.如图所示,小潇准备了甲、乙、丙三个相同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和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其中液体质量、燃料质量均相等。
(
图 1
3
)
(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小潇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判断哪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若a的比热容是ca,b的比热容是cb, 则二者之比为ca∶cb = 。
(2)探究不同燃料的放热能力时:
①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不同燃料的放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燃料1在燃烧过程中,其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若图甲烧杯中为50 mL的水,若10 g酒精燃烧后放出的热量被水吸收,温度计示数升高了20 C,则可以计算出酒精的热值是 J/kg。这种方法测算的热值和热值表中的“标准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9分,第21题9分,共18分)
20.随着环保减排目标的推进,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煤改气”、“改电”政策,推进清洁取暖。小明家用天然气做饭时,将一壶质量为1.5kg的水由20℃烧至100℃时,消耗了天然气0.02m3,求
(1)壶中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 ℃))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为3.6×107J/m3)
(3)用天然气烧水时的效率。
21.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min可使质量为4kg,温度为50℃的水在一标准气压下烧开。已知煤的热值为q=4.0×107J/m3,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70%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3)要放出这些热量,需燃烧多少m3煤气?2025年秋期九年级第一次物理练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热胀冷缩;38.3;不变
2、 熔化;熔点
3、升华;放
4、热传递;比热容
5、 温度;沸点
6、压缩;2400;1.38×108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 D B C B BD BC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 16.
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6分,第19题6分,每空1分,共18分)
17.(1)小于 (2)A;水蒸气 (3)c;减少 (4)酒精
18.(1)自下而上 (2)使物质受热均匀 (3)晶体;不变 (4)液 (5)A
19.(1)①加热时间 ②1:2 (2)①温度计示数;不变 ②4.2×105;偏小
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9分,第21题9分,共18分)
20.(1)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4.2×103 J/(kg ℃)×1.5 kg×(100℃-20℃)=5.04×105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Vq=0.02m3×3.6×107J/m3=7.2×105J
(3)用天然气烧水时的效率为
21.(1)水吸收的热量
(2)由得,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3)由得,需要煤气的体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