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A.兼爱尚资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10。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队伍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预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走。郑国派人去“慰间”,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一史实可以说明
1,1965年,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超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经地磁仪器测定,其生活年代距
A.王室衰微
B.西周灭亡C.诸侯争霸
D,变法图强
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的发现可以实证
11.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翔的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
A,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B.远古人类起源于中国
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C.中国有170万年的文明史
D,云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A.铁型牛耕推广B,华夏文化认同C.百家争鸣形成
D.礼乐制度崩坏
2.考古工作者在龙山文化时代的山西陶寺墓地中发现,占全部慕养13%的大墓有木棺,随葬品多达一二百件:
12.《战国策·齐策一》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临酒之途,车毅击,人肩摩,连衽成帏,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占全部墓葬873%的小型蒸葬,绝大多数无任何葬具和随葬品,或仅有两三件随葬品。据此推知,当时
的景象。这体现出齐国
A。原始农业产生B.部落联盟形成C,阶层分化明显D。礼乐例度出现
A,全国市场初步形成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商人活动不受限制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3.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和大议口文化,长江流域有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
13.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并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
化。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具有
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延续性
B.多元性
C.独立性
D,开放性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推毁了自耕农经济
4,考古证明,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大地上已经邦国林立,有的都城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国有化
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该时期中国
14.《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子的这种思想
C。确立了成熟的政治体制
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A,反驶了“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B,得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重用
5.周建立了我回最早的奴戴制国家夏朝。他死后,其子启继位。这种王位继承制度是
C、推动了儒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D,表达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察举制
15,卷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太放异彩,成为中国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思想表述正确的
6,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藏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各
附属国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这反映出商朝
A,老子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A,国家机构趋于完善B,政治势力范围广阔C.权力尚未高度集中D,商挨军事实力较弱
B。是家和法家学派,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7.在商代,商王以外的贵族所拥有的臣、商都以外之地的臣都不能称为“王臣”,而到西周则形成“薄天之下,
C,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势。此变化的制度基础为
D,在人性观上,孟子认为人性恶,荀子认为人性普
A.禅让制
B。分封制C.那县制
D.礼乐制
1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表现在
8。《孟子》中提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以上所述的土地制度
A.旧贵族消亡
B.平民阶层备受重视C,士阶层烟起
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A,保证了小衣经济发展
B,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17。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医酸、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从思想文化
C,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
D,有利加强中央集权
角度看,“源头活水”在当时表现为
9.《尚书·酒浩》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商秋变法
B.百家争鸣
C.铁犁牛耕
D,诸侯纷争
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