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共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道法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共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知识要求 学科素养要求 能力要求
①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民族精神的含义、价值和要求;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和践行。
③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走文明发展道路。
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
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养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学会将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意识转化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提高信息整合能力:从多元素材中,精准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整合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提高学以致用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提高价值判断能力:面对争议与矛盾,能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
春节的成功申遗、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哪吒2》电影获佳绩,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人形机器人跳潮汕英歌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安庆六尺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025 年服贸会中医药消费品频频 “出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2025 年多地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育儿补贴等生育支持政策全面升级---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25 年两会期间智慧水务成为环保领域焦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2025年4月27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任务;
实施《快递暂行条例》,要求快递包装“瘦身增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以竹代塑”行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绿色发展。
1、聚焦核心考点:重点考查中华文化、文化自信、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等核心内容,这些知识点多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2、紧扣时政热点:命题会大量采用最新的时政素材,如春节的成功申遗、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哪吒2》电影获佳绩,2025 年服贸会中医药消费品频频 “出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安庆六尺巷;《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亮相,“以竹代塑”三年行动、育儿补贴等生育支持政策全面升级等进行命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突出情境化命题:常以生活情境、名人故事、名言警句、漫画、电视节目、地方特色文化等为情景素材进行命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4、注重能力考查: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知识迁移能力:将不同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解决综合性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材料、图表、数据等素材中精准提取有效信息。
5、强调核心素养:注重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如
通过赏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案例分析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生态保护的责任感;从而将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意识转化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6、题型稳定多样: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说理题、材料分析题,通过不同题型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探究新知
高频考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是什么?
理论依据: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②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④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现实意义: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题型:材料分析题
时政点评题
意义
高频考点2: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②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③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④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我们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②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③身体力行,做到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变题:中华传统美德流传民间、彪炳史册的原因?
题型:时政点评题
材料分析题
高频考点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②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③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变题1:如何理解“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
变题2:新时代传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的价值所在?
抗美援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高频考点4: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变题:追求经济与生态双优的理论依据
题型:材料分析题
高频考点5: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理论依据】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
②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③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现实意义】①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
②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⑤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变题1:如何理解“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变题2:国家制定生态环境法典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时政点评
高频考点6: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密码”?(国家+青少年)
国家:①国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⑥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青少年:①自觉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做到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等。
变题: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首次亮相说明什么? 青少年应怎么做?
题型:材料分析题
1、(2024·浙江杭州·模拟预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法的颁布( )
①有利于推动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有利于传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启示我们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④体现了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唯一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57.(24-25九年级上·安徽淮南·阶段练习)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绩,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A.是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B.已成为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C.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动力
D.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共同追求
爱国主义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024·海南·中考真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海南人民创造了数量较多、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琼侨歌谣、东坡笠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这对海南本土非遗文化传播的启示是( )
A.坚定文化自信,抵制外来文化
B.借鉴一切文化成果,发展海南本土文化
C.全面传承传统文化,铸就文化新辉煌
D.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
要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
D
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传承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用心用情,呵护生灵。电网工作人员为保护喜欢在输电铁塔上筑巢的鸟类,搭建人工鸟巢,并进行局部绝缘化处理,由防鸟驱鸟变为护线爱鸟,确保鸟类和电网都安全。这体现了( )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C.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为主的方针
D.坚持绿色惠民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与题意无关
B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与题意无关
5、(2024·云南昆明·模拟预测)如图是小智同学总结的我国生育政策变化情况。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 )
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说明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③意在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是立足人口国情,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的需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B
6.(2025·江苏盐城·一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博大,历久弥新。古语“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 B.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理念
C.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BC: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
D:题文中古语“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2025·辽宁·中考真题)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新能源汽车因补贴力度大且更环保,成为消费新宠。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仅是商品交易,更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这表明( )
①新能源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②消费者的低碳生活理念逐渐增强
③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绿色发展的相关知识。
①:我国新能源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故①说法错误;
②:消费者因环保选择新能源汽车,体现低碳理念增强,故②符合题意;
③:国家通过政策推动环保产品,符合绿色发展道路,故③符合题意;
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宏观调控,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8.(2025·内蒙古·中考真题)同学们对此有下列评论,其中属于这种“世界级文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国潮
文化
沙龙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值得研究的世界级文化现象。
先是2024年,首部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3A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惊艳世界,销量和口碑双丰收。接着2025年,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的《哪吒2》,更是势不可挡,总票房突破150亿元,跻身全球电影排行榜前5名。
评论1:太厉害了,我的国,这比外来文化强多了!
评论2: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评论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创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评论4:这些动漫杰作让人充满民族自豪感,提升了中国大国形象。
A.评论1和2 B.评论1和4 C.评论2和3 D.评论3和4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
评论1:“太厉害了,我的国”,属于情感表达而非原因分析,且比外来文化强多了的观点并不恰当,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我们要尊重差异,故评论1说法错误;
评论2:题干中科技赋能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体现了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符合题干中“动漫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技术推动因素,故评论2符合题意;
评论3:题干中“取材古典名著”,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创作提供了坚实基础;故评论3符合题意;
评论4:选项描述文化成果的影响,民族自豪感、国家形象提升,属于结果而非原因,故评论4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2025·陕西·中考真题)截至2025年2月,陕西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数量位列西部地区第一;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取得这些成绩,是因为( )
A.我省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众多问题
B.我们树立了绿色生活理念,践行低碳行动
C.我省积极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D.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的理解。
A:题干强调陕西在绿色工厂建设方面取得成就,而A选项描述的是问题,与题干“原因”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绿色生活理念和低碳行动属于个人或社会层面的行为,题干中的“绿色工厂”建设更多体现政府或企业的政策落实,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工厂的创建直接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符合题干中“成绩”的政策性原因,故C符合题意;
D: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发展是客观背景,但题干问的是成就背后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去赴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约”“它凝聚着中华文脉的精神价值”……随着《中国诗词大会》《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等节目的热播,“国学热”“国潮风”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创新形式融入大众生活。这有利于( )
①传播经典滋养心灵,守护中华文化根脉
②固守传统文化内容,弱化流行文化作用
③推进文化形式创新,满足人民文化需要
④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消除民族文化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关知识。
①:节目通过创新形式传播经典文化,有助于滋养心灵,守护文化根基,故①说法符合题意;
②:“固守传统文化内容”不符合题干中“创新形式”的描述,且“弱化流行文化”与节目实际效果无关,故②说法错误;
③:节目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文化形式,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故③说法符合题意;
④:要尊重文化差异,不能消除民族文化差异,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1.(2024·广东·中考真题)中国国家版本馆对由古及今的甲骨陶符、青铜铭文、古籍善本等中华文明流传下来的典籍版本进行保藏,以版本为视角对中华文明进行解读、阐释和展示。建设国家版本馆的意义在于( )
①呈现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全部内容 ④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①②:分析题文,中国国家版本馆对各种典籍版本进行保藏,能够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和妥善保护,让这些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延续;通过对这些版本的解读、阐释和展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故①②正确;
③: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其中的优秀部分;故③错误;
④: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成果的表述过于绝对,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2025·湖北武汉·中考真题)某班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同学们准备的以下内容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
A.研学篇:参观中共五大会址,传承革命文化
B.影视篇:观看历史影片《甲午风云》,培育爱国情感
C.家书篇:朗诵革命烈士赵一曼的家书,赓续红色血脉
D.人物篇:举办优秀党员张桂梅的事迹报告会,激发奋进力量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具体表现。
A:中共五大会址属于党的历史革命遗址,参观活动能传承革命文化,体现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守,故A说法正确;
B:《甲午风云》反映的是甲午战争时期的爱国精神,但该事件发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与“建党精神”无直接关联,故B说法错误;
C:赵一曼是革命烈士,其家书体现不怕牺牲、对党忠诚的建党精神,故C说法正确;
D:张桂梅作为优秀党员,其事迹体现践行初心、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故D说法正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13.(2025·湖南·中考真题)【崇尚英雄接续奋斗】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3月,舞台剧《烽火家书》在左权将军故里湖南醴陵上演。《烽火家书》以左权将军转战太行山途中以及驻扎八路军麻田总部期间,写给妻子和母亲的13封亲笔家书为故事脉络,融入山西省左权县民歌、小花戏舞蹈等非遗元素,生动再现了军民团结的抗战场面。舞台剧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大家耳目一新。观众席不时闪现泪光,掌声不断。
(1)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分析,舞台剧《烽火家书》的上演有哪些积极影响?






13.【答案】(1)①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有利于继承革命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析】考点考查: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小花戏舞蹈等非遗元素→可链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②:再现了军民团结的抗战场面→可链接继承革命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024·甘肃天水·模拟预测)【共赴体育之约同享绿色荣光】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数字烟花”,代替产生烟尘和粉尘的“实体烟花”。点燃主火炬塔的燃料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真正做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此外在场馆建设、能源供应、运营管理等方面,也随处可见“绿意盎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杭州亚运会的绿色转型说明了什么
①采用“数字烟花”说明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使用绿色零碳甲醇说明我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③零排放说明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④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⑤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考点:坚持绿色发展
教材观点
2、(2025·广东珠海·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赏电影,感受中国力量】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燃爆大银幕,成为中国影视首部票房破百亿的电影,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中跻身第三。《哪吒2》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挖宝”,将神话故事、国风水墨画、青铜器等与现代动画特效有机融合。很多观众为电影中的特效所震撼,这些特效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动画团队不分昼夜团结协作制作出来的。《哪吒2》的票房成功证明,国产 IP完全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实现全球竞争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哪吒2》为什么能够大获成功。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③动画团队团结协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电影成功提供保障。
成功的做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团队团结协作
3、(2025·广西贵港·一模)
春节是中华民族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注的传统节日。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从最初的“中国年”逐步走向“世界年”,春节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春节已经不只是我们中国人阖家团圆的节日,也成为全球共庆的文化嘉年华.2025年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庆祝活动红遍全球,一抹抹象征着年味的“中国红”向世界传递着乙巳蛇年的好彩头。
结合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春节申遗成功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②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有利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4、2024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指出,开展“青春守护中国粮”全国青少年节约粮食行动,将粮食节约作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重要内容,推广开展“节约章”等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常态化开展粮食节约志愿服务。把粮食安全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国情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
谈谈开展“青春守护中国粮”全国青少年节粮行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②有利于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
③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
④有利于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与习惯。
⑤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有利于
节约资源
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传承传统美德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5、材料分析题: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资料二对福建发展的启示。(6分)
①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②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乡村。
答: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乡村。②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建设生态文明;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①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推进乡村振兴
怎么做
国家怎么绿色发展
6、(2025·广西崇左·一模)【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 某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转型的号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了整顿,关停了一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 另一方面,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如风电、光伏等。这些措施实施后,该地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同时经济也保持了稳定增长,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
结合材料,分析某地政府是如何走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
①该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转型号召,体现政府坚持了绿色发展理念。
②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顿,关停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体现政府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
③通过加大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体现该地政府重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的绿色增长提供了动力。
考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解题思路:(材料关键句)体现了(教材观点) 】
7.(2024·江苏常州一模)中华民族历来尊崇“精忠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爱国主义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要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必要性。
①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②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①体现什么,
②为什么【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维护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