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某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合格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河西区某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合格考)(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政治学科参考答案(合格考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B D C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C C D C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B C B A B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D A B B
36.
(1)材料一属于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唯物主义。(2分)
(2)①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②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4分)
(3)唯物主义思想:③④⑥;唯心主义思想:①②⑤ (4分,少填给1分,多填不给分)
37.
①物质决定意识。针对我国粮食生产的严峻挑战、供求紧平衡等客观现状制定和实施《粮食安全保障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分)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粮食安全保障法》为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3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分)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河西区南开翔宇学校高二年级第一次学情调查
政治学科试卷(合格考班)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7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上。答题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
2、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寻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源,试图解开“我是谁 从哪里来 向哪里去 ”的“天问”,凡此种种,皆触及到哲学问题。这表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产生于种种“天问”
③哲学源于人的灵感 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方法论则不一定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就是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不要轻视观念的影响力,教授在沉静的研究中所培育出来的哲学概念可能摧毁一个文明。”哲学对每个人都是必需的,《哲学与人生》一书指出: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4.“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面……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说明(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B.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5.“苦中作乐”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正是这种哲学,使中国人能够乐观地看待苦难,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逆境中奋起,在忧患中成长。这表明(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③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④哲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的根本分歧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7.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甚至可能产生在混沌时代之前。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下列说法在世界观上与此一致的是( )
A.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8.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由此可知(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下列观点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有(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观点与下图漫画《只要我不醒来,世界就不存在》蕴含的哲理一致的观点是( )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11.“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某校举办以“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列选项内容符合该演讲主题的是( )
①哲学基本问题在实践中是可以回避 ②青年学生应当锐意进取、艰苦奋斗
③我思故我在,要有质疑一切的勇气 ④顽强的精神是实践成功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市场上的多种蔬菜价格忽高忽低,经常变化。对此,有人认为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认识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正确的世界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3.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独特理论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 )
A.生活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计划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想法与现状的关系问题
15.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
①获得世界各国广泛理解和认同 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③与时俱进并成功指导中国实践 ④是永恒不变的理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由实践决定的“科学之科学”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成果
③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坚持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④经过三次历史性飞跃,我党已经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马克思主义理论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特定国家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为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在任何国家都能提供理论指导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中国的革命与实践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灿烂的真理光芒,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
A.物质观点 B.实践观点 C.自然观 D.社会历史观
20.2022年冬奥会会徽人形图案是一个冬天的“冬”字,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该会徽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可知( )
A.艺术创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可突破事实的束缚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21.下面漫画《调查结果》(作者:于昌伟)启示我们( )
①事物往往是复杂的,具有多个侧面
②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要富于创造性
③一味强调客观条件不利于解放思想
④片面反映客观事物不利于实事求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在一些科幻电影里,机器人被打穿的地方会自动修复,被火烧化后很快又能恢复原形……今天,科学与幻想的交织正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液态金属这一神奇材料正从想象和科幻中走入现实。这说明(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的创造性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④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随着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深入实施,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蓝天常在、城入画屏、人民富足、社会祥和的“锦绣太原城”盛景正逐步变为现实。太原市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实施( )
①尊重了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②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③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④说明了人能创造出新的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两个“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立足于人的主观意识 ④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下面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烦恼源自自我选择
②不中听是客观存在
③掩耳盗铃未必是错
④改变观念远离烦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其观点是( )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物论
27.当你因某种事物刺激而情绪激动时,可尝试重复“盒式呼吸法”(如图所示),这是一种缓解情绪的小技巧。其原理是:通过对气流的感受,以及呼吸系统的肌肉控制,将我们的注意力收束在一起,实现注意力转移,达到快速冷静的效果。这表明( )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物质与运动密不可分
28.“判决书”思维模式指的是“忽视被判决人的优点”,“追悼词”思维模式指的是“忽视逝去人的缺点”。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有(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漫画往往具有深刻寓意,下图《啼鸣学》给我们的哲学警示是( )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立足实际,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勇于实践
D.尊重书本,服从权威
3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
③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是意识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意识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能够复制艺术家的风格来制作新图像。只要在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输入毕加索、达·芬奇等作为指示后,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能创建他们新的原创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只能在某些方面取代人类
②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又可以超越人类思维
③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它能够复制或放大人脑的某些功能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技术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会徽“超越”,图案融合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力冲刺的姿态、哈尔滨市花丁香花和亚奥理事会太阳图标等元素,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结合,传递新时代中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为亚洲冰雪运动作出新贡献的美好追求。这一创意说明( )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是大脑主观自生的产物
C. 艺术创作源自创作者的想象 D. 艺术创作是对现实的如实反映
34.五年前,津南区八里湾到处是散乱的小厂房、散发异味的河沟。经过五年整改,现如今稻浪起伏、绿树成荫,为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筑起一道坚固屏障。绿色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人们( )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意识的决定作用
B.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35.我国有“楚人过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去测量滩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不久滩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还。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①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符合客观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次王阳明在游山玩水时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属于哲学的哪个基本派别 (2分)
(2)分别简述该哲学派别的内容。(4分)
材料三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费尔巴哈:我愿意用鲜血打图章保证,世界是物质的;
④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⑤马赫:物是感觉的符合;
⑥恩格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3)请用序号填写下列表格。(4分)
分类 观点序号
唯物主义思想
唯心主义思想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稳天下安。截至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且近9年均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与此同时,我国仍面临耕地总量有限、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等严峻挑战,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2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实施。该法将粮食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耕地保护和利用、粮食生产支持、粮食节约和减损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实现“国有富粮,民有足食”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合理性。(10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现实要求,对我们在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根据材料,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