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自评(B)历史2025.10(考试范围:1~45页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二个大题,满分50分。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把各题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对应本人的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贴条形码区的位置上。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离我国万里之遥的英国之所以跑来侵略我国,其根本原因是A.挽回鸦片销毁的损失B.割占香港岛C.打开中国的市场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A沉重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3.“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指的是A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1860年,被称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是A.英军B.英、法、俄、美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美、英、法等国通过军事侵略或威胁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借助“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这一条款,列强可以直接从政治和外交上影响清政府。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A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D.独立主权的完整性开始遭到破坏7.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十四年,转战大半个中国,但最终失败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八年级历史(B)第1页共4页8.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以往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指的是A.领导集团内讧B.利用宗教发动群众C.持续时间长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9.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各自提出了鲜明的主张,但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并未能够实现。其主要原因是A.腐朽的封建制度B.脱离社会实际C.天京事变D.领导集团腐化10.“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1878年,他的壮举受到西方报纸关注:“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他的壮举,在当时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冯子才取得镇南关大捷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黄海大战11.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中国台湾。1888年,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这些史实说明这一时期A.中国边疆危机十分严重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列强已就侵华达成一致D.清朝沦为“洋人的朝廷”12.19世纪末,为进一巩固东南沿海的海防,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台湾行省B.建立新疆行省C.援越抗法D.收复新疆13.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主要的原因是A.清军将领贪生怕死B.日军强大C,士兵战斗力低下D.清政府腐败无能14.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签订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列强的势力侵人中国内地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5.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到1919年,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占87%,重工业仅占13%。这表明民族工业A.产业比例不协调B.不受国家重视C,地区发展不平衡D.资金投人不足16.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该事件史称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百日维新D.辛亥革命17.维新派创办了报刊、团体、学会、学堂,广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维新运动最主要的目的是A.改变清朝的政治制度B.救亡图存C,推翻清朝的统治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八年级历史(B)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