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初二年第一次阶段练习试卷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1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1)郦道元在《三峡》中,用“写出了春冬之时,人们俯江面所见的水色各异、风光秀丽的景象。(2)《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院中月色,“”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最能体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4)当你遥望山野,看到夕阳下满目浓浓秋意之景时,你可以用王绩《野望》中的“”两句来形容所见之景。(⑤)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自己从东京前往仙台的路上对一处名叫“日暮里”的驿站记忆深刻,很可能是联想到崔颗《黄鹤楼》的诗句:“一三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76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①一(zhōng)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②jé)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③jua)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国耻,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诘责清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人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3分)①②③(2)根据下面提示,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3分)该成语释义: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3)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分)3.名著阅读交流(6分)(1)小语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感到很困惑,请你为他解释书名意义。(2分)(2)北大温儒敏教授曾这样说起《红星照耀中国》:“那时我颇有些惊讶,原来我们崇拜的伟人和英雄,都有着那样可亲可爱的、生活化的一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与之相关的两个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A.毛泽东B.周恩来第1页共7页二、阅读(6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7分)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雄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回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美闲逸,怅然吟式微⑦。【注释】①摊雊(zh1gu):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B.“倚杖候荆扉”中的“候”字,传神地描绘了一位慈祥老人拄着拐杖迎候孙儿放牧归来的动人情景,宁静闲逸,情意浓浓。C.“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闲适安逸的情境。D.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表达了诗人也想和诗中的人与物一样有所归依。5这首诗歌与王绩《野望》虽意境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从具体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两方面进行分析。(4分)《野望》描绘的是山村秋景图,通过写牧人与猎人无忧无虑、欣然归家的情境,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渭川田家》描绘了(1),流露出(2)(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甲】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央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③,不知其然而然。一旦蹇剥④,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节选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注释】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②峰腋寺:对山傍寺。腋,两腋在人身旁,古引申为“傍”。③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④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遭受挫折。白居易因触怒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