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D2.C3.C4.D5.B6.A7.D8.A9.B10.C11.C12.B13.B14.D15.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1)类型:背斜。(2分)理由: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2分)(2)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聚落在谷地中沿河流呈带状分布。(4分)(3)易发展为较大城市的聚落:甲。(2分)区位优势:地形平坦开阔:处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17.(12分)(1)基岩平面:早期洪水期河流侧向侵蚀,河床变宽形成了基岩平面:(2分)后期河流下切,河床海拔降低,基岩平面高于洪水水位,得以保存下来。(2分)甲处砾石堆积物:洪水期河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砾石:(2分)河流两侧流速较慢,砾石逐渐堆积下来,形成砾石堆积物。(2分)(2)处于公路与山坡沟谷的交界处,分布断续,不符合河流堆积连续性的特征;堆积高度高于现代河流洪水位;堆积体结构松散,无层理构造,不符合河流沉积物的特点。(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18.(16分)(1)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岩石结构和构造: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的硬度等。(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2)岩浆侵入,形成坚硬的花岗岩:(2分)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2分)冰川对花岗岩地貌强烈侵蚀,冰川消退以后,冰蚀地貌出现在北大山的山脊上,形成了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地貌的雏形;(2分)再经过长期的(风化、风蚀、冻裂及重力等)外力作用,最终形成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地貌。(2分)》(3)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冻裂作用强:多大风,风蚀作用强。(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19.(13分)(1)半球位置:南半球。(1分)依据: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确定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气旋):(1分)结合锋面类型可推知锋面的运动方向,由此判断该气旋呈顺时针旋转运动,位于南半球。(1分)形成过程:在低气压区,等压线向外凸出形成低压槽,来自高纬的冷气团和来自低纬的暖气团在低压槽内汇聚辐合形成锋面。(4分)(2)差异:右侧雨区位于锋前,范围大;(1分)左侧雨区以锋后为主,范围小。(1分)原因:右侧为暖锋,暖气团沿锋面爬升,锋面坡度小,雨区范围大;(2分)左侧为冷锋,冷气团移动速度快,锋前暖气团被迫抬升,锋面坡度大,雨区范围小。(2分)》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答案-1(共1页)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D 2.C 3.C 4.D 5.B 6.A 7.D 8.A 9.B 10.C11.C 12.B 13.B 14.D 15.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14分)(1)类型:背斜。(2分)理由: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2分)(2)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聚落在谷地中沿河流呈带状分布。(4分)(3)易发展为较大城市的聚落:甲。(2分)区位优势:地形平坦开阔;处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 外联系方便。(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17. (12分)(1)基岩平面:早期洪水期河流侧向侵蚀,河床变宽形成了基岩平面;(2分)后期河流下切,河床海拔降低,基岩平面高于洪水水位,得以保存下来。(2分)甲处砾石堆积物:洪水期河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砾石;(2分)河流两侧流速较慢,砾石逐渐堆积下来,形成砾石堆积物。(2分)(2)处于公路与山坡沟谷的交界处,分布断续,不符合河流堆积连续性的特征;堆积高度高于现代河流洪水位;堆积体结构松散,无层理构造,不符合河流沉积物的特点。(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18. (16分)(1)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岩石结构和构造;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的硬度等。(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2)岩浆侵入,形成坚硬的花岗岩;(2分)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2分)冰川对花岗岩地貌强烈侵蚀,冰川消退以后,冰蚀地貌出现在北大山的山脊上,形成了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地貌的雏形;(2分)再经过长期的(风化、风蚀、冻裂及重力等)外力作用,最终形成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地貌。(2分)(3)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冻裂作用强;多大风,风蚀作用强。(4 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19. (13分)(1)半球位置:南半球。(1分)依据: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确定该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气旋);(1分)结 合锋面类型可推知锋面的运动方向,由此判断该气旋呈顺时针旋转运动,位于南半球。(1分)形成过程:在低气压区,等压线向外凸出形成低压槽,来自高纬的冷气团和来自低纬的暖气团在低压槽内汇聚辐合形成锋面。(4分)(2)差异:右侧雨区位于锋前,范围大;(1分)左侧雨区以锋后为主,范围小。(1分)原因:右侧为暖锋,暖气团沿锋面爬升,锋面坡度小,雨区范围大;(2分)左侧为冷锋,冷气团移动速度快,锋前暖气团被迫抬升,锋面坡度 大,雨区范围小。(2分)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答案-1(共1页)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图中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图中太阳光线为该地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我国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据此完成1~2题。太阳光线 断层河流28°2⑤可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岩层口玄武岩日三叶虫化石岩层马页岩田恐龙化石岩石1.据图推断该地位置和河流流向A.该地位于(28.5°N,129E),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流B.该地位于(38.5N,90E),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流C.该地位于四川盆地,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流D.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流2.图中地理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沉积一断裂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一堆积一岩浆侵入B.沉积一断裂一风化侵蚀一地壳抬升一堆积一岩浆侵入C.沉积一挤压一断裂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一堆积一岩浆喷出D.沉积一挤压一断裂一风化侵蚀一地壳抬升一堆积一岩浆喷出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1-(共6页)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3~5题。106°E39N四低山中高山洪积扇 河流、沟谷010km3.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有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地幔物质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进行大规模的热循环对流,是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读地幔对流与海底扩张示意图,完成6~8题。2之温火山岛1陆地海洋地幔对流6.①、②、③附近的宏观地貌分别为A.海沟洋盆海岭B.海沟洋盆裂谷C.岛弧大陆架洋中脊D.岛弧大陆架海岭7.据图可知A.火山岛上的岩石具有片理结构B.地壳在地慢上方快速漂浮移动C.②处油气资源储藏丰富D.循环能量源于放射性元素衰变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地理第一次质量检测-2-(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答案.docx 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答案.pdf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