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港下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港下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初二物理自主练习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为一款骨传导耳机,它发出的声波可直接通过骨骼传至听神经,使用时不伤害人耳的鼓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佩戴这款耳机听到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这款耳机利用了固体传声
C.戴上这种耳机,人耳能听到20~20000Hz以外的声音
D.人戴着耳机听音乐时能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分辨出不同的乐器
2.关于如上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
A.甲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高低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图:通过观察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的高度,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图: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中不能传声
D.丁图: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音调不断改变
3.我们照镜子时,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距镜子的距离
C.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D.物体本身的大小
4.男低音歌唱家大声独唱,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为他伴唱,则两位歌唱家的声音特征分别对应下列波形图组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5.倒车雷达是汽车驻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汽车利用超声波探测车辆后方障碍物的位置,当车辆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该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
D.驾驶员听到警报声停止倒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6.听到熟悉的人说话,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熟人的声音,这与声音的什么特性有关(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以上三个特性
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下列关于探究过程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平面镜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呈现出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将蜡烛B点燃后进行实验
D.实验中蜡烛B始终无法跟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
8.湖面出现“倒影清晰而岸边景物模糊”的奇特现象,这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平面镜成像原理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存在
9.如图所示,若要使图中墙壁上的目标被反射光照亮,在激光笔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右移适当距离 B.水平向左移适当距离
C.竖直向下移适当距离 D.竖直向上移适当距离
10.如图,人在屋内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镜子里的像是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她与像的距离变大
C.人面镜,她在镜中的像变大
D.屋内灯光熄灭,看到人在镜中的像更明亮
11.某中学有一个150 m×70 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操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乙
12.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60°, 当入射光线绕 O 点顺时针方向转过 10 °, 平面镜 M 绕 O 点逆时针方向转过 20 ° , 则此过程中反射光线共转过(  )
A.30 ° B.40 ° C.50 ° D.60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春节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的模仿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
14、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若用相同的力气敲击编钟,则发出声音音调较高的编钟体积较_____(大、小);若用不同力气敲击同一个编钟,则用力较大时,编钟发出声音的_______较大。
15、城市主要街道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若此时又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时鸣笛,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6.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蝴蝶的翅膀在3秒内振动18次,则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人耳是否能听到其产生的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18.我国一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一段乐曲。当路面上凹槽的分布比较密时,汽车行进过程中振动的就会快,由此可判断设计人员是依据乐曲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设计成疏密不同的凹槽,完成公路设计的。如图是乐曲《歌唱祖国》,其第十个音符是“4”(fa),它对应的凹槽之间的距离比“5”(sol)对应的凹槽之间的距离要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
19.小鸟在平静水面上的清晰倒影如图甲所示,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当小鸟起飞时,由于水面波动导致小鸟的倒影发生了扭曲,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在水面上的反射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0.2024年9月18日20时08分在安徽省合肥市发生4.7级地震,据网友反馈,杭州和南京都有明显震感,这是由于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具有___________,且传播距离远;在一般情况下,该声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选填“快”、“慢”),该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
21. 小华学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 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   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变”)
22.如图楼梯上有长短不同的铁护栏。小明下楼时拿一根小铁棒用大小相同的力从A到B逐一敲过铁护栏,此过程中,他听到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会发生 (变高、变低)。
23.以下是某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____。
方案 照射光源的颜色 背景板的颜色 叠加光源的颜色
① 白 红 蓝
② 红 蓝 黄
③ 蓝 白 红
④ 绿 黄 蓝
24.在距海面6.8米的轮船甲板上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信号,经过0.64s接收到反射信号,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_m。(当时气温为15℃,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0m/s)
25.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象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有人认为低音传播速度比高音慢,你认为这个观点是 (正确、错误)的,理由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4分)
26.(4分)(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
(2)画出图乙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7.(7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________,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有关。
28.(6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表面 (光滑、粗糙)且硬度 (较小、较大)的材料对声音的反射效果更好。 .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
(4)根据声音的反射现象,如果增加吸收声音的效果,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29.(9分)小红利用茶色玻璃板、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用 (厚、薄)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之一是_ ______之二是 __ 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 ,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同时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红把白纸沿着中间直线MN对折,发现物点和对应的像点刚好重合,说明像和物关于平面镜________;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如图丙所示。眼睛在_________(填“①”“②”或“③”)位置观察光屏,来判断像的虚实;
(5)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像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A.让图甲中的玻璃板沿所在平面向右平移
B.使图甲中的玻璃板向蜡烛A倾斜一定的角度
C.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沿水平桌面向后平移
30.(7分)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明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他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所示)
(1)小明在明亮的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  (选填“A”或“B”)
(2)小明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发现实际观察时,无论如何调节孔到蜡烛的距离,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不容易看清,你能帮她想个可行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答:  .
(3)小明改进方法后用“针孔照相机”再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并发现增大孔到蜡烛的距离,可观察到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小明借助“针孔照相机”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5)小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小三角形的小孔,继续在同位置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  ▲  (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6)小明和小华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华设计了图2的装置,(其中乙均为不透明卡纸),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 ▲   (选填“图1”或“图2”)设计更合理,依据是  ▲  .
31.(9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①将平面镜放在水平面,白板倾斜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AO紧贴白板斜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然后白板绕MN缓慢旋转,当白板转至与平面镜位置______时,就能使入射光、反射光同时呈现在白板上;
②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③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表中的错误数据纠正后,小明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入射角。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2)依依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a所示,她先用加湿器使整个半球形玻璃罩内充满水雾,将一小块平面镜放在一个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用固定放置的红色激光笔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NO,然后用另一个绿色激光笔斜射向O点发出一束光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E方向射出。
①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选填“显示光路”或“降低温度”);
②将绿色激光笔固定在玻璃罩上后,缓慢转动圆台,在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三束光重合,这说明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方便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在(1)③中结论的基础上依依借鉴地理中学习过的“等高线”在半球形玻璃罩表面上做好标记,如图丙b所示,发现绿色激光从A点入射O点经平面镜反射后从E点射出,依依又将绿色激光从C点入射O点,则反射光线将从图中的____点射出(填写图中字母);
④如图c所示,依依保持入射角度不变,让绿色激光笔继续沿A点所在的等高线顺时针移动,使入射光射向O点,发现反射光线将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激光笔恰好转到从E点射向O点时,反射光线从A点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系统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地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该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平视显示系统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_(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4)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中______图所示的玻璃;
A.厚度均匀 B.上厚下薄C.上薄下厚
(5)司机在行驶时从后视镜中看到有一辆小轿车在后方正准备超车,如图丙,由此可以断定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初二物理自主练习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
26. (4分)
27.(7分)(1)
(2)
(3)
28.(6分)(1) (2)
(3) (4)
29.(9分)(1)
(2)
(3) (4) (5)
30.(7分)(1) (2)
(3) (4) (5)
(6)
31. (9分)(1)① ②

(2) ① ② ③

32.(6分)(1)
(2) (3)
(4) (5)只返口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口新回
港下中学九月作业练习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

初二物理答题卡
26.(4分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359
0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留痕迹。
27.(7分)
先效拼分交毫茶命态第站髦:弃谷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1)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
1[A][BJ[C][D]
4[A][B][C][D]
7[A][B][C][D]1O[A][B][C][D]
28.(6分)
2[A][B][C][D]
5[A][B][C][D]
8[A][B][C][D]11[A][B][C][D]
3[A][B][C][D]
6[A][B][C][D]
9[AJ[B][C][D]
12[A][B][C][D]
(1)
(2)
(3)
(4)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9.(9分)
13
(1)
(2)
(3)
(4)
(5)
16
30.(7分)
(1)
(2)
18
(3
(4)
(5)
(6)
30
31.(9分)
21.
(1)①
22.
(2)①



24.
32.(6分)
35
(1)
(2)
(3)
(4
(5)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