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七年级语文试题(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8分)1.古诗文默写(15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2)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3)《观沧海》中实写景色的诗句是:(4)汉语有-一种魅力,排列组合几个名词就能呈现独特的意境。白朴《天净沙·秋思》“背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如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也如此。(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谣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句子是:(6)·《次北固山下》中写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的两句: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分歧(g「)憔悴(qiáo)决别絮絮叨叨B匿笑(n1)抖撒(s百u)一沐浴喜出忘外c吝啬(sè)祷告(dǎo)澄清翻来复去D莅临(11)粗犷(guǎng)酝酿咄咄逼人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刷《茶馆》《龙须沟》等。B《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小说集,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我国南朝宋临用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G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碑和谦锌。“尊肯、舍弟、散人、寒舍、愚见”都属于谦辞。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领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领联、颈联一般要对仗。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7分)你或许知道,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地,出土有“汉代三绝”,却未必知道这里还有一条集萃千年文脉的历史轴线一“彭城七里”。“彭城七里”是徐州正在打造的文化P,其以彭城路为中轴,南起云龙山脚下的下圆墩遗址,北到故黄河畔的黄楼。这里既有徐州汉代至明代“城下城、街下街、井下井”的城叠城景观,也有」等历史文化地标,A(分散分布)着2片历史丈化街区、12片历史地段、45处53,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历史建筑,楚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4页)汉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等均历历在目。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文脉里的黄楼、快哉亭等B(名胜古读名山大川)都与北宋文豪苏轼有关。他在徐州拉任知州两年间,留下了探煤治铁、功农耕桑、筑堤抗洪等历史佳话和诸多造存。历史长河漫漫,黄楼几经兴废,1988年重建后于2023年迎来大修,如今巍然挺立,成为这座城市不屈不挠的象征。眼下,随着“彭城七里”梯次焕新,使千年文脉里的徐州异彩纷呈,美名远扬。(1)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A分散分布B名胜古迹名山大川(2)请为文中划线处补充三处你知谊的徐州历史文化地标。(3分)(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二、阅读理解(共29分)(一)古诗词赏析。(3分)5.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金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宸愁苦的心情。(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10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金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①主者:管家。②亟:同“急”,急忙。6.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待君久不至,已去(2)下车引之(3)陈太丘与友期行(4)元方入门不顾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9.面对别人的错误,元方“入门不顾”的态度你是否认可?根据选文说明理由。(2分)(三)名著阅读。(5分)10.《朝花夕拾》的作者是《朝花夕拾》原名《》,这是…部回忆性集。此集中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写自己的父亲被庸医所误,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后来到日本留学,立志要用新的医学救国。另篇是《藤野先生》,写在仙台学医期间,感受到医学也无法救国,因此选择了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