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道法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复习课件(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上道法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复习课件(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单元思维导图
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方针: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什么:最高利益、公民义务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为什么:共同愿望、根本利益所在;中国领土;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一家人。
怎么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多走动、多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习近平最后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易错易混
第四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易错易混
第四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易错易混
1、(2024·北京平谷·一模)回归25年来,澳门始终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经济、民生等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上述材料说明(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③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澳门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维护祖国统一
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
与题意不符
易错易混
2、小闽养成了梳理教材主干知识的习惯,以下他梳理《中华一家亲》一课的知识点,正确的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③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④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
易错易混
3、(2023上·甘肃定西)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如今,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体现了( )
A.民族政策成效显著,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各民族已经消除差别,实现了同等富裕
D.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
A
民族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不能消除、共同富裕
行使自治权,没有高度自治权
易错易混
4、(2024·广东肇庆·一模)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不少台湾地区的企业前来参展。参展的台企涉及领域广、规模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参展台商表示,大陆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希望通过进博会等平台,获得更多商机。吸引台商参展进博会有利于( )
A.彻底解决台湾问题
B.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C.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D.两岸经济同步发展
B
观点绝对化
民族区域自治与台湾问题无关
观点绝对化,共同发展
易错易混
5、(2024·河南信阳·一模)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自2012年以来,中央层面累计安排转移支付资金446.2亿元,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28亿元,实施3494个项目支持新疆和兵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有效带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援疆举措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之间差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
③形成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提升新疆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民族差异无法消除
互助和谐
易错易混
6、(2023上·云南保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到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到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B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青少年应怎么维护民族团结? 
①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③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5、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形
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④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6、港澳“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什么现实意义?
①港澳“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②港澳回归后,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复兴责任,共享繁荣荣光。
7、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②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④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8、怎样反对分裂?
①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③要维护国家安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9、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是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一家人。
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10、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②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有利于两岸人民增进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11、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国家角度)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
③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深化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⑤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
12、青少年应怎样为实现祖国统一做贡献 (个人角度)
①树立维护祖国统一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②积极宣传《反分裂国家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③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3、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②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③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④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15、怎样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国家角度)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五大发展理念;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3.中国式现代化
(1)含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2)五大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24.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5.伟大建党精神
(1)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2)重要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考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 小闽在网上发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章,获得积极回响。( )
理由: ①小闽的观点是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现;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④我们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小福同学认为:“小康梦、航天梦等已接连实现,中国梦也指日可待。”
判断:( )
理由:
①小福的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观点定性】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目前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正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教材依据】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 【正确做法、表明态度】
考点:如何理解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的要求?
3、(2024·吉林长春·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主要居住着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4个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5.7%。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头等大事,倍加珍视“模范自治州”荣誉,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1)划线部分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人口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3)延边州重视民族团结工作,请回答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③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齐心奋斗,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考点:为什么要民族团结
4、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了中国梦的蓝图,全体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1)谈谈在新时代,我们如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路?(6分)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023年10月,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发布一项有3024名青年参与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受访青年心中未来的国家是:社会更文明和谐,国家更繁荣稳定。受访青年认为,未来的中国,人民有更强的凝聚力,国家更富强,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2)从材料中你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什么品格?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①自信。
② 表现: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考点:如何实现中国梦
考点: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5、新时代十年来,中国构建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1)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实现大变革的根本原因。(6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025·天津·中考真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逐步从发展愿景成为生活现实。这得益于( )
A.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B.善用“一国两制”优势
C.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D.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
A: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主要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而粤港澳大湾区并非民族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
B: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内地与港澳的深度合作,其发展需要依托“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整合资源,故B符合题意;
C:兴边富民行动针对边疆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粤港澳大湾区属于经济发达区域,且题干强调区域协同而非“民族地区经济”,而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各族人民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促进民族团结就要(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促进民族团结。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要促进民族团结,就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①说法错误;
③:该观点强调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说法正确。但题文要求说明怎样促进民族团结,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2025·贵州贵阳·中考真题)2025年5月17日至18日,贵州民族大联欢、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贵阳举行。大联欢中各民族唱响团结歌、舞动民族魂,大巡游时各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共同绘就了一幅“民族大联欢,全民共欢腾”的生动图景。此次盛会展现了( )
A.各民族之间毫无差异的文化
B.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乐融融
C.各民族追求同步富裕的期盼
D.各民族形成的统一风俗习惯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相关知识。
A: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可能“毫无差异”,故A说法错误;
B:各民族共同欢庆、团结互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故B符合题意;
C:我国倡导“共同富裕”而非“同步富裕”,故C说法错误;
D:各民族保留自身风俗习惯,并未“统一”,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下列属于公民维护民族团结的正确做法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依法严惩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C.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做法。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层面的制度,公民个人无法“实行”,故A不符合题意;
B:“严惩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属于司法机关或政府的职责,并非公民个人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
C: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应被尊重和包容,“消除差异”的说法违背民族平等原则,故C错误;
D: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是公民维护民族团结的直接体现,故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5.(2025·广西·中考真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大湾区内部科技、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齐头并进,其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这份亮眼的成绩( )
①得益于大湾区密切合作,融合发展
②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③有利于实现粤港澳文化的同根同源
④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一国两制”。
①: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就离不开区域内各城市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融合发展是其成功的关键,故①符合题意;
②:香港、澳门与内地制度不同,但大湾区建设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下制度互补、协同发展的优势,故②符合题意;
③:粤港澳文化本就同根同源,题干中的成绩是经济科技领域的成果,与文化同根同源无直接因果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大湾区建设侧重区域协同发展,题干未体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内容,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6.(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兴边富民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澳人治澳”D.“港人治港”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兴边富民是我国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与解决台湾问题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故B符合题意;
CD:这两项分别是澳门和香港回归后实行的治理原则,属于“一国两制”的具体实践,但并非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故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2025·山西·中考真题)我省某大学“红石榴”工作室创新开展工作,通过为各民族困难学生建立“一册一档”、组织教师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家访、到民族地区访企拓岗帮助学生就业等举措,为各民族学生提供了精细管理和帮扶。该工作室在以实际行动( )
A.促进民族团结B.维护国家尊严C.发展民族文化D.捍卫国家主权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相关知识。
A:题干中“红石榴”工作室通过帮扶各民族困难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家访、助力就业等举措,直接体现了对各民族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流互助,故A符合题意;
B:维护国家尊严通常涉及维护国家形象和主权不受侮辱,与题干中帮扶学生的具体举措无直接关联,故B不符合题意;
C:发展民族文化侧重传承和弘扬民族特色文化,题干未提及与文化相关的措施,故C不符合题意;
D:捍卫国家主权涉及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与题干中教育帮扶的举措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8.(2025·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经济大省挑大梁,江苏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好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工作。江苏的举措体现了( )
①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②加强国际合作的中心工作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区域协调发展、民族政策、民族精神等知识。
①:题干中“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的对接”体现区域间合作,符合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故①说法正确;
②: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仍是经济建设,国际合作是重要内容而非“中心工作”,故②说法错误;
③:“援藏、援疆等对口帮扶”体现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符合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故③说法正确;
④: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2025·江西·中考真题)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本地生产总值已从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加到仅2024年上半年就达到2043亿澳门元,同比实质增长15.7%,人均GDP在世界名列前茅。这表明( )
A.“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B.“澳人治澳”得以贯彻,实现同步同等富裕
C.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中华民族经济不断壮大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内涵与实践。
A:题文中澳门回归后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在世界名列前茅,说明“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故A符合题意;
B:“同步同等富裕”错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故B说法错误;
C:题文强调澳门发展的成就,而不是海峡两岸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澳门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0.(2025·云南·中考真题)从《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发布实施,到《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隆重举行,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这一系列举措( )
①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表明我国坚决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
③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必要行动
④有利于震慑“台独”分裂势力,遏制外来干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的相关知识。
①:当前祖国完全统一尚未实现,故①说法错误;
②:题干中的法律和军事措施均体现反对“台独”、维护统一的立场,故②符合题意;
③:通过法律和军事手段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正当必要行动,故③符合题意;
④:联合演训等措施能震慑分裂势力并遏制外部干涉,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2025·天津·中考真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工商代表时指出,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从中我们感受到( )
A.自信的中国人民对发展有信心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特征
C.世界各国经济实力能迅速提高D.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剧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中国人。
A: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强调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未来潜力,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身发展的信心,故A符合题意;
B:题干未涉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
C:“世界各国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不符合现实且题干未体现,故C说法错误;
D: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客观趋势,但题干重点是中国自身发展机遇,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2.(2025·吉林·中考真题)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D.全面深化改革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严治党的相关知识。
A: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属于政府行政透明化的措施,与题干中“反腐败”和党的自我监督无直接关联,故A不符合题意;
B:题干强调“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保持战略定力”,直接指向党加强自身建设、严格纪律要求,属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内容,故B符合题意;
C: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属于军事领域的发展目标,与反腐败主题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全面深化改革侧重经济和社会体制变革,与题干中党的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无直接联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2025·河南·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团结带领人民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③始终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高理想
④要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同时富裕的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
①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说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人民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故③说法错误;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2025·河南·中考真题)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写给儿子的家书《训俭示康》广为传诵,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儿子成为了国家有用之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家书中常教育孩子们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子女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作贡献;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家教严格,家风清廉,他曾写信叮嘱儿子要养成战斗作风,他的儿子后来被评为“雷锋式的好干部”。这说明( )
①家书能起到传递情感、教育子女的重要作用
②我们应该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③家庭应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父母必须经常写家书才能使子女事业成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优良家风的重要性、中国精神的内涵。
①:题干中司马光、梁启超、滕代远通过家书教育子女,说明家书传递情感、教育子女的作用,故①说法正确;
②:三则事例均体现优良家风对子女成长的积极影响,强调传承家风和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故②说法正确;
③: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题干未体现“时代精神”,故③说法错误;
④:“必须经常写家书”说法绝对化,教育方式多样,家书并非唯一途径,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