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专题一 线段、周长问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专题一 线段、周长问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专题一 线段、周长问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到点A,C的距离之和最短时,求点P的坐标;
(3)点M也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且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是抛物线上不与重合的一动点,过点作直线的平行线交轴于点,交轴于点,设点的横坐标为.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如图①,当点在第二象限时,若,求的值;
(3)将,两点间的距离记为,当两点重合时其距离为.
①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②当时,请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及对应的的取值范围.
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其中A点坐标为,与y轴交于点C,点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若最小,求P的坐标;
(3)在直线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动点Q,使得的面积有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点Q坐标,及的最大面积;若不存在,请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D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轴交BC于点E.
(1)若,求点D的坐标;
(2)求的最大值.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B两点,其顶点为,直线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C,点P是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点作轴于点F,交直线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m.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求m的值;
(3)连接,是否存在点P,使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如图,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点在点的右边),与轴相交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点在第一象限内该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作,垂足为点,连接.求线段的最大值.
7.已知,如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点B的坐标为,.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E;
(3)若点D是x轴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的面积为S,求出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请问当m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8.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轴时,求的周长;
(3)当的面积等于面积的时,求点D的横坐标.
9.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
(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k的值是 ;
(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的值最小,求此时点P的坐标;
(3)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且在第三象限,当点M运动到何处时,的面积最大?求出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M的坐标.
10.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请至少写出两个有别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使其图像也过A、B两点,且对称轴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一样;并说说它们的表达式有何共同特征;
(3)直线与抛物线交于E,F两点,若线段的长度为5,请求出m的值.
参考答案
1.(1)解:将代入抛物线中,
得:, 解得:,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
(2)解:设BC的解析式为,把B(3,0),C(0,-3)代入
得 解得
所以BC的解析式为
当P、C、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PA+PC最小,
把代入 得y=2

(3)解: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设,
已知,
则:;
①若,则,
得:,解得:,
②若,则,
得:,解得:;
③若,则,
得:,解得:;
当时,三点共线,构不成三角形,不合题意,故舍去;
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点,且坐标为或或或.
2.(1)解:把,代入得,
,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2)解:∵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令x=0,得y=3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和代入得,
, 解得,
∴直线 的解析式为,
∵直线,
∴可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的横坐标为,
∴,
把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解得,
∴,
∵,
∴点为线段的中点,
∴,
整理得,,
解得,,
∵点在第二象限时,
∴,
∴;
(3)解:①∵,,

②∵,
∴,
∵,
∴,
∵,
∴,即,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中画出函数和,如图,
当时,解得或,,
借助图象可得的解集为或,
∴当时,;当时,.
3.(1)解:把,代入,
∴, 解得:,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令,可得:,
解得:,,
∴B点坐标为:,
抛物线的对称抽为:,
A、B两点关于直线对称,
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P,如图,
∴,
∴,
即当P、D、B三点共线时,最小,最小值为,如图,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
∴直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
∴P点坐标为:;
(3)解:过点Q作轴交于点H,点H在上,如图所示:
设点,则点,
则,


∵,
∴当时,面积的最大值为,
此时,
∴.
4.(1)解:令,则,
解得,
∴,
令,则,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
∵轴,
∴,
∴,
∵,
∴,
解得,
∴点D的坐标为或;
(2)解:由(1)知,,
∵,
∴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的最大值为.
5.(1)解:∵抛物线的顶点为,
∴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把代入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当时,,
解得:,
∴点,
∵P在x轴下方,
∴,
设点P的横坐标是m,则,
∴,
∵,
∴,
若,
解得:或5(舍去);
若,
解得:或(舍去);
综上所述,或1;
(3)解:存在,
∵直线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
∴点,
∵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点C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即线段的中点的纵坐标为,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6.(1)解: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点在点的右边),
当时,解得,

抛物线与轴相交于点,
当时,解得,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中,
有,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过点作轴,交于点,


~




设,
则,


整理得,

则当时,线段有最大值为.
7.(1)解:∵点B的坐标为,
∴,
∵,
∴,
∴C点的坐标为.
将点B、C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所示:连接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此时的周长最小.
∵,点B的坐标为,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的对称轴是直线,
∴当时,,
∴点E的坐标是;
(3)解:∵点D在抛物线上,其横坐标为m,则纵坐标为.
∵,,
∴,
即.m的取值范围是.
将化成顶点式为.
∴当时,S有最大值,.
8.(1)解:将代入,
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解:如图①,由抛物线的解析式可知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轴,
∴点D与点C关于直线对称,
∴,
∴.
∵,
∴,

过点D作轴于点E,
∵,
∴,

∴的周长为;
(3)解:如图②,过点D作轴于点F,交于点G,
设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则,

∵,

,,
,整理得,解得,
∴点D的横坐标为1或3.
9.(1)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把代入
得, ,
故答案为:;
(2)解:连接,交对称轴于点,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的最小值为的长,此时点即为所求
对于,令,则,
解得,,
点坐标为,点坐标为,
设直线的关系式为:,
把,代入
得, 解得,
直线的关系式为,
当时,,
点坐标为;
(3)解:如图,
依题意得:当点M运动到抛物线的顶点时,的面积最大.
∵抛物线表达式为,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
∴的最大面积.
10.(1)解: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点代入,
则,即,
解得:,
故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解:∵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
∴抛物线图象的对称轴为,
设有别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有别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可以为或,
它们的表达式的共同特征是与x轴交于两点;
(3)解:∵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直线与抛物线交于E,F两点,
∴轴,
联立,则,
∵,
∴,即,
设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线段的长度为5,
∴,且,
∴,且,
∴,
∴(符合题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