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南关三实验八年级月综合练习(地理)试题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4道小题,共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海阔陆广的大国 B.陆地总面积约 960平方千米
C.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 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国信1号”一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据此完成2-4小题。
2.若长方形代表亚欧大陆,阴影部分代表中国,下面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4.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2024年8月,国内首款3A大作《黑神话:悟空》上线,它以古典文学《西游记》作为内容创作背景。其中大量画面取自我国各地真实场景,据网友统计,国内取景地多达72处。读《黑神话:悟空》取景地示意图,据此完成5-6小题。
第1页(共8页)
5.文旅宣传口号是地方形象的标志,下列宣传口号中,最符合取景地最多的省份的是
A.晋善晋美、大美山河 B.沪上风光,无限精彩
C.赳赳秦风,演绎永恒 D.津津有味,永无止息
6..取景地最多的省份的行政中心是
A.西安 B.西宁 C.兰州 D.太原
7.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B.②地形区是四川盆地
C.③地区在福建省 D.④地区内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川藏铁路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艰难的铁路工程,新建桥隧总长965.74公里,桥隧比高达95.8%, 其中新建桥梁93座、114.22公里, 占线路长度11.33%, 新建隧道72座、851.48公里,占线路长度84.43%。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8-10小题。
8.从成都到拉萨,沿川藏铁路依次经过
A.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横断山脉
9 分布在川藏铁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壮族 B.藏族 C.满族 D.朝鲜族
10.川藏铁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复杂 (②地势起伏大 ③川藏铁路里程长 ④经过的河流众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24年春节期间,吉林省凭借滑雪、度假、雾凇、冰雕等特色冰雪风情吸引各地游客前来。1月7日,广西“小砂糖橘们”抵达吉林, “雾凇宝贝们”现场迎接,开启新的游学旅程,据此完成11-13 小题。
11.吉林省冰雪风情吸引“砂糖橘”前往体验,造成吉林、广西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口
12.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吉林省气候特征的是
13.除自然因素外,助力吉林省2024年旅游市场火爆的主要原因有
①便捷的交通运输.②热情的服务态度③缓慢的人口增长④ 丰富的冰雪活动
A. ①②③ 8.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是中国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关于我国夏季风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①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②夏季盛行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
③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④麦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下列关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1)夏季风为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降水 ②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冬季的寒冷
③冬季风具有寒冷湿润的特点 ④夏季风具有温暖湿润的特点
A. ①②③ .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6-17小题。
16.根据四城市降水信息,归纳我国降水的特征,正确的是
①我国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都不均匀 ②四城市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③一般来说,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④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10~12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A.哈尔滨 B.石家庄 C.上海 D.海口
18.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B.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
C.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部地区
下图是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统计,据此完成19-20小题。
19.1953年至今,城镇人口比重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持续增加 D.持续减少
20.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影响是
A.乡村人口数量直线上升 B.乡村的劳动力人口过剩
C.减少了城市环境的压力 D.减轻了乡村环境的压力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
21.【山河之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方式,学习了中国的地形、地势之后,吉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搜集资料,探究中国地形、地势对其他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左为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图右为中国地势阶梯及部分水电站分布图。请你帮助同学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我国地势 ,呈现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海拔4000米以上,由“世界屋脊”_______高原构成。
【探究地形影响,感悟联系之美】
【地形与气候】
(2)我国地势走向有利于来自 (海洋名称)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使得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呈现 的变化规律。
【地形与河流】
(3)受地形、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例如长江、黄河等,我国的河流流向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 资源丰富,我国开发建设了许多水电站。
【地形与农业】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发展耕作业,请你为山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答--条即可)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读“中国地形图”(图1)、“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图2)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图3)。
(1)读图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A 高原,D 盆地,b 平原。
(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②是 山脉。
(3)图2表示的是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由图可知,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类型齐全, 。
(4)图3是小华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示意图。示意图是我国地势对 (填“气流”或“河流”)的影响,解释了我国 (填“气温”或“降水”)的东西差异。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和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下图为边疆行路线图。
(1)《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基本沿我国陆上疆界途经云、 、新、甘、 .黑、吉到达辽宁丹东,完成了22000多千米的旅途。
(2)《边疆行》路线所经过的①-⑤省级行政区中,经度跨度最大省区是 (填数字代号)。
(3)明明在看过这一期《边疆行》后,对我国的疆域十分感兴趣,.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拥有约 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自北向南依次濒临 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4)与我国正北方邻国甲蒙古相比,我国海陆兼备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1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图1示意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
来到海南,会看到当地传统民居————船型屋。船型屋以竹木为屋架,屋顶呈拱形,盖以厚厚的茅草,底部架空,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2示意船型屋景观及结构。
(1)“越冬专列”从 省哈尔滨出发,一路向南抵达广东省湛江后乘船横渡我国的内海 海峡,到达三亚市。
(2)入冬时间,北京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 。“候鸟”式生活反映我国冬季气温
(3)“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 和东南丘陵等。
(4)试分析船型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恭喜你成功完成了本次考试的所有试题!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四校联考 八年级 月综合练习(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C A C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D B A D C C D
二、综合题(共30分)
21.
(1)西高东低;青藏
(2)太平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自西向东;水能
(4)发展生态旅游业(合理即可)
22.
(1)青藏;塔里木;华北
(2)昆仑;祁连
(3)山地;山区面积广大
(4)气流;降水
23.
(1)贵(或黔)
(2)⑤(合理推测)
(3)960万;渤
(4)我国可发展海洋贸易,蒙古无出海口(合理即可)
24.
(1)黑龙江;琼州
(2)纬度位置;南北温差大
(3)长江中下游平原
(4)屋顶利于排水,底部架空防潮(答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