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华诗词之美首先体现在中国语言文字上,
②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词人内心的感情和生命之境界,
③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的特征使诗词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文字与声音美感。
④是中华诗词最具独特性的美感。
⑤什么是中华诗词之美?
⑥当然,这不是全部。
A.①③⑥⑤②④ B.①②④⑤③⑥ C.⑤①③⑥②④ D.⑤①⑥②③④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各小题。
四季之雨各有韵味。春雨无声,犹如贵客________人间,滋润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淅沥沥的雨声烘托出一室舒徐的________,心便也似有了着落般,陷入柔软的梦里。夏雨________,“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夏季的雨总在磅礴中吐露诗意,它不懂迂回矜持,它甚至不懂含蓄的暗示,________,无所顾忌,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秋雨凄冷,“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每一滴都浸满思念与无言的忧愁。“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冬雨如泣如诉,与雁声寒气沉沉应和……真想在这北风( )逼人之日,和友人共赴毡炉,约一场温暖。冬寒渐深,冬雨渐消,但这不是永远的( )别,它将以雪的姿态重临世间。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不喜爱呢?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zhuó) 和(hè) 咄咄 诀
B.着(zháo) 和(hè) 拙拙 决
C.着(zhuó) 和(hé) 咄咄 诀
D.着(zháo) 和(hé) 拙拙 决
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莅临 沉寂 激扬 为所欲为
B.造访 静谧 激荡 从心所欲
C.造访 沉寂 激扬 为所欲为
D.莅临 静谧 激荡 从心所欲
4.文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不喜爱呢?
三、综合性学习
5.语文实践活动
进入中学,同学们都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与人交往,需要真诚与爱心。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交友之道吗
七年级(6)班举行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请你代拟一个小标题。
(2)活动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资料。请你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你的同学小明最近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也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为了请他们吃零食、看电影,他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作为他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 (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名言或格言诗句。)
四、名句名篇默写
6.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诗歌中有强烈的个人情怀:杜甫暮春重逢故人,发出“ ,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感叹;李益在月光如霜之夜,吟出“ ,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绵绵乡愁;马致远面对秋野残阳,顿生愁思:“ , 。”
(2)李白听闻王昌龄遭贬谪,借月抒怀,以一句“ , ”寄托安慰之情。
(3)柏扬同学想选取《<论语>十二章》中的内容提醒同学们既不能死记硬背不思考,也不能一味空想而不学习,他可选择“ , 。”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诗人离家时,正值春日,明月高悬,峨眉山笼罩在皎洁的月光中。
B.次句描绘了诗人独立江岸欣赏到的美景: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一起流动。
C.“夜发”一句写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深感前途茫茫,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D.末句中“思君”二字,感慨深沉,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及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8.诗中连用多个地名,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战国策》)
【注释】 ①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②焉:哪里。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元方入门/不顾
C.吾日三省/吾身 D.传不/习乎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与人期行 如期而至 期在日中 吾与虞人期猎
B.下车引之 身自罢之 择善从之 学而时习之
C.相委而去 与朋友交而不信 博学而笃志 不义而富且贵
D.相顾一笑 左顾右盼 入门不顾 举目四顾
11.下列对【甲】【乙】文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用精炼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B.【乙】文除了信守承诺,还可从中看出魏文侯具有不分尊卑、待人平等的美德。
C.【甲】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运用环境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D.【甲】【乙】两文都蕴含了做人要信守约定、践行约定,不能违背承诺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天又雨,公将焉之?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②森林火灾不仅烧死、烧伤林木,直接减少森林面积,而且严重破坏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森林生物量下降,生产力减弱,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高强度的大火,能破坏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降低土壤的保水性和渗透性,使某些林地和低洼地的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沼泽化;另外,由于土壤表面炭化增温,还会加速火烧迹地干燥,导致杂草丛生,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极端生态条件的低价值森林更替。
[材料二]
2013至2017年全国森林火灾情况表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森林火灾次数(次) 3929 3703 2936 2034 3223
火灾森林面积(公顷) 13724 19110 12940 6224 24502
受灾损失折款(万元) 6061.6 42512.8 6731.4 4135.7 4624.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在大家痛悼救火英雄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海拔4000米的无人区就是一些树木而已,为什么还要冒着危险去救火?”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张副主任已从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十多年,他表示,在森林火灾中,扑救是世界主流,我国也以管控火源并“打早、打小、打了”为应对森林火灾的指导方针。“全世界看,大火带来的不只是生态损失,更会对林区周边城镇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已退休的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干部龙先生说,我国居民居住区与林区大多犬牙交错,一旦火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13.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了人为控制,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一种自然灾害。
B.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特点。
C.森林火灾直接减少了森林面积,从而导致森林结构和森林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D.高强度的大火能使林地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遭受破坏,保水性和渗透性降低。
1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从2013年到2017年,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一直在下降。
B.2017年发生的森林火灾不是最多,但受灾的面积最大。
C.2014年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远远超出其他四年的总和。
D.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仍可管控。
15.结合三则材料,请回答材料三中网友提出的疑问。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拐杖
徐虹
①刚刚出院的母亲慢慢挪动着到卫生间,可怎么也蹲不下去,便禁不住皱着眉,一阵呻吟。我心一颤,连忙紧紧抱着她的腰,让她慢慢蹲下,由于腰椎间盘膨出和骨质疏松,她难于蹲下和站起,虽然经住院治疗好多了,但仍行动困难。看她步态蹒跚,我的心始终悬挂在半空,可好强的母亲大多不要我搀扶,除非万不得已,诸如起床和上卫生间等。
②母亲生性好动,开朗活泼,热情大方,颇有好人缘!别看身材瘦小,可内力却很充沛。75岁之前,她都不服老:“你看,我的手多有劲,你的手还没有我的粗。”边说边骄傲地把一双布满黑褐斑、青筋暴露的手伸到我面前,母亲眼睛亮晶晶的,热切地望着我,一头白发,满脸是笑,那种情如同孩童做了一件好事向妈妈讨要表扬一般天真、单纯!我心一热,搂着母亲的肩膀,在她满是皱纹的额上亲了一口:“妈妈最棒了,我赶不上!”
③这是真的,我没有说谎。
④我家邻居载有一棵白玉兰树,花朵洁白如玉,清香随风阵阵散远。母亲生性爱花,谁要是送一束花给她比送她吃的东西更让她欣喜不已。这几天,玉兰花开得正盛,就像朵朵白蝴蝶在风中展翅欲飞!母亲弯着腰站在玉兰树下,尽量将头扬起,看着满枝的洁白的玉兰花,惊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笑容如花朵,眼睛清亮亮的盛满喜悦。母亲用手抬起一朵飘落在石桌上的玉兰花凑在鼻子前尽情地唤着,一脸陶醉和满足!光阴倒逝60多年,母亲在每天繁重艰苦的劳作之余,看着窗外如洗的月光,入神和流泪……
⑤“泪水中,我没有倒下,月光下的那棵玉兰花给了我欢喜和力量。“没有文化的母亲突然说出了一句这样充满诗意的话,让我一震!苦水里泡过、油锅里炸过、风沙里捶打过……可母亲却捶不扁、蒸不烂,犹如一颗响当当的钢豌豆。
⑥“你把板凳抬出来,我站不住了。”母亲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冬天上午十点钟的阳光温煦而透明,我抬出靠椅,将母亲安顿在阳光下,又把药拿出来给她服下,便到厨房忙着做饭去了。做到一半,便又急急跑过客厅走出门叮嘱母亲:“别忘了用右手捏捏塑料圈,锻炼一下,尽量恢复手的功能。”
⑦母亲今年84岁,80岁之前身体还算可以,经常去体育馆、桃园湖散步,唱歌,做炼。可80岁以后身体慢慢不行了,近几年来,母亲几乎每年都要到医院住几次,由于母亲生性乐观、性格开朗、善解人意,有吃的都喜欢给同病房和医护人员分一些。看着她开心,大家也很高兴,医护人员都很喜欢地,个个奶奶、大妈地甜甜地叫着。母亲听得心花怒放,满脸荡起花朵式的笑容,正在皱着的眉头瞬间放开,病情仿佛也好得快了些,也许这就是心理疗法吧!
⑧母亲虽然拆除了石膏,可右手依然不能动,吃饭每顿都需我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母亲有点难为情,脸上泛起红晕,眼神躲躲闪闪的。我说:“妈,你只要想着,小时候你如何喂我饭就行了!”她眼睛一红:“你小,肯定要耐心细致照顾才行啊!”“现在轮到我了,你照顾我小,我照顾您老,不是很正常吗?”母亲定定看着我,像孩子一样听话地点点头。又转过身去,一边假装咳嗽、一边用纸巾擤鼻涕。
⑨书房外,一轮明月依旧清亮,几点疏星闪闪烁烁。小时候,母亲是我们的拐杖,她把我们一点一点从家送到学堂,从学堂送向社会,又让我们拉着她成家立业、生孩子,帮着带孩子……如今,这棵拐杖不再坚实,她一天天松软了、坍塌了,即将腐朽成泥……而母亲一生护佑下的我却越来越壮实,自然,我也就成了母亲的一根拐杖。
⑩想到母亲一天天衰老、委领,终将离我而去,终将消失在茫茫的地平线,我便有些惊慌失措起来。赶紧跑到母亲的卧室,推开门发现母亲已安然入眼,轻轻的呼吸声在我听来是如此的美妙动听。母亲,别担心,我是您永远的拐杖。
窗外的玉兰花含笑玉立,暗香浮动,月光下,花朵点点泛着银光,乳白的情思越艳越长,随丝丝缕缕的清香飘曳在寒冬的夜晚,也让冬生硬的脸柔和了许多!
16.本文以现今的叙事与回忆两条线索并行,请依据提示完成对文章的梳理。
① →回忆母亲年轻时的精力充沛,以及对花的喜爱→② →回忆母亲80岁之前的活力,80岁之后住院时的开朗→③ →回想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与苦心,希望以后成为母亲的“拐杖”
17.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①刚刚出院的母亲慢慢挪动着到卫生间,可怎么也蹲不下去,便禁不住皱着眉,一阵呻吟。(从描写角度分析)
②苦水里泡过、油锅里炸过、风沙里捡打过……可母亲却捶不扁、蒸不烂,犹如一颗响当当的钢豌豆。(从修辞角度分析)
18.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9.本文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都写到了母亲。你认为两文中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八、名著阅读
2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1)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 》中描写了许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还有《 》中的 。
(2)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你读了《朝花夕拾》应该也有这样的感觉。请仿照示例,写出你自己的感受。
【示例】我读到《五猖会》中,小鲁迅被父亲命令背完《鉴略》后才能去看戏的情节,不禁联想到我的父母也总是在我看喜欢的节目时检查功课,功课检查完了,电视节目也结束了。小鲁迅背完书后兴味索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
九、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美是什么?美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生机勃勃的《春》;美是莫怀戚笔下与家人《散步》时流淌的浓浓亲情;美是海伦·凯勒笔下坚强面对生活的成长历练。作为初中生的你,是否发现了生活中蕴藏的美?
请以“那一刻,真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D 4.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5.(1)示例:友情之舟(友谊连线名人友谊)(突出“友谊”“友情”这一主题)
(2)典故示例:伯牙绝弦 割席断交 刎颈之交 管鲍之交 内容解析:对典故里的人物、内容要表达清楚。
(3)示例:小明,我知道你是一个仗义大方的人,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今后我们要尽量远离那些对我们带来不良影响的人,你说对吗 (答出大致意思即可)
6. 正是江南好风景 不知何处吹芦管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7.D 8.诗中五个地名连用,构思巧妙,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9.A 10.D 11.C 12.(1)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
13.C 14.A 15.是因为①森林火灾不仅烧死、烧伤林木,直接减少森林面积,而且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②破坏林地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③不利森林更新或造成耐极端生态条件的低价值森林更替;④对林区周边城镇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6. 母亲刚刚出院,行动不便 “我”服侍母亲吃药、晒太阳 “我”喂母亲吃饭,母亲难为情 17.①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写母亲下蹲时的艰难、痛苦,体现出母亲的衰老、衰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一颗钢豌豆,写出了母亲历经苦难却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对母亲的钦佩之情。 18.内容上,写出了对妈妈坚强品质的肯定,表达了对妈妈的由衷钦佩和赞扬;结构上,承上启下,自然引出下文对母亲爱花、爱生活的往事的回忆。 19.本文中,作者通过记叙母亲晚年生病的生活以及回忆母亲年轻时的点滴,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开朗以及对子女倾注的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钦佩与深挚的爱。《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记叙自己双腿瘫痪之后,母亲想方设法为“我”寻找宽慰,但身处病痛折磨中的“我”总是对母亲的举动不耐烦,甚至暴怒,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绪以及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中表现了对母亲的愧疚与深挚的怀念
20.(1) 朝花夕拾 示例: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琐记》衍太太;《范爱农》范爱农)
(2)示例:我读到《藤野先生》中,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为鲁迅批改讲义、指出鲁迅解剖图上的问题、关心鲁迅实习情况的情节,我不禁联想到我读书的时候,老师每次收我们的笔记回去检查,等笔记发下来的时候,我都会看到我的笔记本上有老师细心批改的痕迹,有加油鼓励的语句。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我感同身受。
21.例文:
那一刻,真美
生活宛如一部长长的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是一个瞬间,而有那么一帧画面,在我的记忆这部电影中不断回放,散发着无尽的光芒,那一刻,真美。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寒风像锋利的刀子一样刮过脸庞。我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阵微弱的猫叫声传入我的耳中。那声音就像一根细细的丝线,在凛冽的寒风中若有若无。我顺着声音的方向找去,在一个墙角发现了一只小猫。它蜷缩成一团,瘦小的身体在瑟瑟发抖,就像一片在秋风中飘摇的落叶。它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和无助,仿佛是一个迷失在黑暗中的孩子。
我心生怜悯,想要帮助这个小生命。我慢慢地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向它靠近,就像接近一个易碎的珍宝。可是它很害怕,眼睛里充满警惕,不停地往后缩,嘴里还发出微弱的“喵呜”声。我轻声地对它说:“小猫咪,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我的声音尽量轻柔。也许是我的声音让它感到了一丝温暖,它不再那么抗拒了。我缓缓地伸出手,轻轻地把它抱在怀里。它的身体冰冷冰冷的,就像一块刚从冰窖里拿出来的小冰块。
我带着小猫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宠物店。店主是一位和蔼的大叔,他看到我怀里的小猫,他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店里,然后仔细地给小猫检查身体。他一边检查,一边轻声地说:“这小猫咪啊,就是有点着凉了,没什么大碍。”接着,他拿来一些专门为小猫准备的食物和水。小猫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是可能是太饿了,它慢慢地靠近食物,然后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看着小猫津津有味地吃东西的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那一刻,小猫不再是那个在墙角瑟瑟发抖、无助的小生命,它在我的帮助下重新焕发出生机。店主大叔微笑着看着小猫,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这个画面是那么的和谐。
那一刻,真美。它不仅仅是一个救助小猫的瞬间,更是我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的体现。这个瞬间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我记忆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着温暖而美好的光芒,成为我生活中一道难以忘怀的美丽风景。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往往就隐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里,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那些触动心灵的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