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评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亚非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亚非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亚洲人民创造的有( )①甲骨文 ②金字塔 ③佛教 ④儒略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的一半;绝大多数城邦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乡镇的大小。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上述材料说明希腊城邦( )A.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B.山峦层叠、多山多岛C.海外殖民扩张兴盛 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3.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绘制了古罗马的发展历程图,下列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①出现了城邦 ②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②罗马共和国时期 ③逐步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C.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③屋大维首创元首制D.③斯巴达克起义 ④在奥斯曼帝国的打击下灭亡4.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将先进的文明传到被征服地区,促进其发展 B.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促进了宗教的传播C.客观上促进了各地文明交流 D.扩展了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影响5.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有( )①改进了前人的历法,编制出“太阳历” ②产生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③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 ④奥林匹克运动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假如威廉生活在中世纪的西欧,那么他的活动轨迹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A.他可能是一位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B.他可能是一位佃户,一般每月要在共用地上劳动3天,剩余的时间才属于自己C.他可能是一位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D.他可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法学、医学和神学等课程7.民间传言“司法获大利”,主持庄园法庭诉讼竟成了封建主的生财之道。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庄园法庭( )A.诉讼受理费用非常高 B.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完全维护领主的权益 D.审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8.在历史学习中,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A 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权利 所有居民都获得了政治权利B 法兰克王国的扩张 幕府统治的建立C 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D 十字军的东征 拜占庭帝国的扩张A.A B.B C.C D.D9.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次老师,即古代的中国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中国“拜师学艺”指的是大化改新。关于这场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改革的推行者是孝德天皇 ②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③在地方设国、郡、县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④改革使幕府与天皇共同掌握国家大权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0.一位古代阿拉伯作家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B.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广泛传播C.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往往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D.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11.某校历史社团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源赖朝设幕府于镰仓、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该社团研究的主题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亚欧封建社会C.人类文明的开端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2.13、14世纪随着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化,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改变。不断集中土地,运用新的经营方式,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的是( )A.富商巨贾 B.农奴、佃农 C.领主、教士 D.富裕农民、骑士13.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促使“精神层面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神学的统治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推动 D.文人学者的推动1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小麦、大麦等引入美洲;把美洲的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也输往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说明( )A.美洲农作物品种外传 B.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C.全球物种交流的加强 D.欧亚大陆的农业技术发达15.西班牙控制了北美的一部分地区和大部分中南美洲、菲律宾等;英国获得了整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印度的绝大部分以及非洲和北美的许多地区;法国获得了加拿大的一部分、印度支那和非洲的许多地区等。上述内容的主题是( )A.殖民扩张的表现 B.西班牙走在世界前列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和西班牙的斗争二、综合题16.在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发展异彩纷呈、各具魅力。材料一(1)图A反映的是古代埃及的 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图B《 》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图C 是典型代表;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后,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制《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材料二 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世界古代史内容标准解读》(2)根据材料二,分析形成两种文明类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材料三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摘编自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文化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用两例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认识。三、材料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蛮族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并寻求新的政治保护和政治依靠,以便重振昔日的权势。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曼,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利害的一致,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摘编自裴耀鼎《论法兰克王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兰克王国的统治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克洛维和查理曼如何将罗马教会作为巩固统治的精神工具?材料二 中世纪的西欧,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它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关键……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除盐、铁和贵族需要的奢侈品外,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中的每一个农户,也以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生产着自己所需用的布匹等日用品,很少需要对外交换……俨然一个独立的王国。——摘编自何国松《世界文明简史一本通》(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基础及其特点。庄园的劳动者所耕种的土地有哪些 根据材料二,指出庄园的性质。材料三 封建制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被割裂的社区之间很少交往……孕育了法兰克社会民主与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日后成为欧洲文明的精髓。——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3)根据材料三,归纳法兰克文明的精髓。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城市实现自治的手段和大学自治地位的体现。(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18.在人类走向近代的历程中,英国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常领风气之先。某校九年级(1)班以“走向近代的英国”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材料一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进英国开拓海外市场……——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晚期,农村和城市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以及它们的共同点。材料二(2)材料二中图1人物是哪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举一部他的代表作。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和图2的关系。材料三 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运往英国。——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3)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活动的特点及性质。请你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说出英国商船活动的积极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使英国乃至整个欧洲走向近代的有利条件。参考答案1.B2.A3.B4.C5.B6.D7.B8.C9.A10.C11.B12.D13.B14.C15.A16.(1) 象形 汉谟拉比法典 帕特农神庙 罗马民法大全(2)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特点:东方文明政治上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主;经济上以农业经济为主;西方文明政治上以民主政治制度为主;经济上以商品经济为主。(答出4点即可)(3)原因: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收各民族先进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统治者的重视;阿拉伯帝国政治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阿拉伯人开放、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性格。(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与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交换各地的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史实,符合题意也可以)(4)认识: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差异性和多元性;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明,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借鉴;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古代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答出任意两点。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7.(1)特点:政教结合;教权与王权相结合;王权与教权相互利用。(答出任意一点)史实: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并推动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查理曼: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的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向教会上交“什一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基础:土地的封赐 特点: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耕种的土地:自营地、份地(答出两点即可) 理解: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或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或一定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3)精髓:民主与自治手段:金钱赎买、武力斗争(答出两点即可)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答出三点即可)(4)表现:政治上,封君与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与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自由和自治城市的兴起;文化教育上:教会神学对文化的绝对控制;大学的兴起。(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分别作答,答出三点即可)18.(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集中的手工工场。(答出两点即可)共同点:存在雇佣关系;产品面向市场;资本主义性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关系: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鼓励人积极探索,敢于冒险,实现人生价值,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3)活动:三角贸易特点:血腥性、残酷性、野蛮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性质: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积极作用:早期殖民掠夺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4)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上述事件推动了英国乃至欧洲社会走向近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