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优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优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四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2、理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技能目标
1、对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市场的现状能准确的判断和评价。
2、对大众文化的建设有较明确的认识。
情感目标
1、明确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的主流。
2、正确看待大众传媒以及当今文化生活中各种流行作品,不盲目追风,提高识别良莠、品评优劣的能力。
教材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日益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从家庭拥有收录机视为高雅享受到现在有线电视接入城乡家家户户,家庭影院也不再稀罕;从电视广播到电脑、手机视频,文化活动通过各式各样的传播工具、借助各种渠道让人们足不出户休闲娱乐或陶冶情趣,精神享受各得其乐。文化产品目不暇接,文化市场色彩斑斓。
纵观当今的文化市场,不能不为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庆幸,现代传媒既让人们得到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陶冶和满足精神享受,但在纷繁芜杂的大众传媒的文化市场,其自发性的操作和传媒的商业逐利所驱使,其低级情趣的内容对某些群体的精神腐蚀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要对大众的文化不可一概而论,对文化市场的斑斓色彩固然欢欣鼓舞,但对其纷繁复杂则要择善选优、不可盲目“兼收并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蓬勃繁荣,人们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意义重大;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丰富文化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对部分人群特别对未成年人危害不可低估,因此,教学重点应突出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近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传媒载体和快捷的传播工具。尤其网络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智能手机使学生对网络文化日益贴近。文化生活大众化智能化。大众传媒的发展无疑使人们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感到眼花缭乱,对喜欢追求新事物的青年学生更是如铁吸磁。但是,大众传媒龙蛇混杂,造成文化市场皂帛难分。在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时,要让学生有鉴别优劣的意识和剔除糟粕的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汲取大众文化的精神养料。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大众的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含义,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学案导学法: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市场上广告五颜六色;电视上歌舞等表演异彩纷呈;书摊上报纸杂志琳琅满目;书店里书海潮涌目不暇接;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大妈舞步翩跹;大街上手机一族网络沉迷……)
2、问题导学,思维建模
①从多媒体的画面可感受到,我们当前的文化生产与消费有哪些特点?
(学生议论,归纳:我们的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文化生活精彩纷呈。
②当前文化生产和消费除了多样化特点以外,还有哪些特点?
(学生议论,归纳:内容大众化,传媒营利性,节目传播快,手段多样性。)
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可喜变化?
(学生议论,归纳:①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人们精神生活更为充实、满足;②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百花齐放,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方人们的艺术爱好;③文化表演形式多样化,也传播了科学技术文化知识;④人们在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⑤引导人们消费观念,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④在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中,文化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也引发了某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表现有哪些?
(学生议论,归纳:①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顾社会需要和社会效益,粗制滥造不顾品位低下甚至格调卑劣;有些文化节目借消遣娱乐之名把庸俗、低级趣味的内容搬出来,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媒体追求轰动效应,不顾社会效果,捕风捉影,哗众取宠胡编“新闻”,传播“绯闻轶事”,造成恶劣影响)
3、延伸探究,启迪思考
①文化生活既要活跃、丰富,文化市场要繁荣发展,国家和个人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学生议论,探讨,归纳:国家不可放任自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要提倡,但原则性要坚持有“度”。喜闻乐见要健康、有益身心发展。国家要正确引导,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个人在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要增强健康的审美情趣,抵制低级庸俗的东西。)
②在文化娱乐活动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倡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生,有经典的和流行的;有传统的和时尚的;有高雅的和通俗的;有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等,请同学们各举具体品名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四大名著的电影和香港重新改编的“西游记”电视剧;……书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四大经典名著,唐宋诗词、鲁迅的小说、散文等等。
③应如何理解经典的和流行的文艺作品?
(学生议论,举例比较。归纳:经典作品应具有超越时空魅力、经得起人们品评、能在社会上持续流行传颂的文化作品。)
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经典的文化?
(学生议论,归纳: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伪存真,古为今用的原则正确对待古代文化中经典作品。)
⑤今天看待经典文化是否过时了?
(学生议论,归纳:真正称得起经典的作品是经得起时空的考验的,它有超越时空的魅力,所以才能在社会持续流行,它不会过时。)
⑥当今流行的文化作品能否也成为经典?
(学生议论,归纳:那些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有典范性能经受时代考验的流行文化作品,有可能在社会上持续流行而成为经典文化,如《生日歌》《小草果》;但是当今有的流行文化——如流行歌曲,内容肤浅、消极颓废,是不可能持续“流行”的。)
⑦在当今文化市场空前活跃、大众文化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探究议论,归纳: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应该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包含三个方面:面向广大人民的正确方向,具有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的性质,以及有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式。)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到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迅速开展,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给我们文化生活带来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要大力倡导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同学们更应在发展大众文化的事业中倡导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为发展大众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现实文化市场及传媒手段入手,让学生领会当今文化生活的斑斓多彩,从现代传媒的途径及经济利益的追求,认识造成文化产品的消极恶劣现象,因而提出要为发展真正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使社会文化真正成为人民热切期盼,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导学思路逐层深入、采取启发激励辨析议论相结合,让学生各抒己见,不拘一格。学生分析议论在先,教师归纳总结在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导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课后作业
现在有人说:“春晚年年办,越办越难看。歌手老不换,舞蹈满台转。看来又看去,伤心一大半。”明年(2016)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进行竞选,请你设计一个春晚方案,参加竞选。
2015年11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