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书写3分,满分120分)一、“寻美拾光”实践活动。(25分)任务一:撰写演讲稿,寻诗韵之美(18分)小语为本次活动撰写了演讲稿,请你完成任务。自然之美在诗中流淌。范仲淹的“朝晖夕阴, ① ”(《岳阳楼记》),尽显湖光山色的雄浑与多变;杜甫的“ ②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则让月光浸染着乡愁的温柔。这些诗句让我们看见,美是洞庭浩渺的壮观,也是月夜思亲的细(nì)□。情感之美在诗中沉淀。杜甫身处战乱,感慨“有弟皆分散, ③ ”(《月夜忆舍弟》),道尽亲情在动荡中的沉重。刘长卿徜徉(A.yáng B.xiáng)在贾谊宅前,喟叹“秋草独寻人去后, ④ ”(《长沙过贾谊宅》),于寂寥中藏着对人生的悲悯。这种种情感,皆是岁月沉淀的(cāng)□桑之美。精神之美在诗中传承。“寂寂江山摇落处, ⑤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藏着古人虽遭贬谪却不屈的风骨;“ ⑥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激荡着今人为国奋进的豪情。正如范仲淹倡导的“ ⑦ , ⑧ ”(《岳阳楼记》),那心怀天下的担当,亦是精神美的注脚。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 ⑨ , ⑩ ”,展现出嗜酒非本意、醉心自然山水的悠然心境,同样是精神美的呈现。同学们,美 【甲】 , 【乙】 , 【丙】 。让我们在经典中寻美,以心为舟,以诗为(jiǎng)□,在经典的长河中遨游,让千年诗韵在传承中永远鲜活!1.根据提示,将文中①—⑩处的古诗文名句填写完整。(10分)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3分)(1)细(nì) ▲ (2)(cāng) ▲ 桑 (3)以诗为(jiǎng) ▲3.文中加点字“徉”的正确读音是( ▲ )(2分)A.yáng B.xiáng4.请选择恰当的短语,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填字母)(3分)A.刻在精神里 B.躲在情感中 C.藏在山河里【甲】 ▲ 【乙】 ▲ 【丙】 ▲任务二:创编微剧本,寻人物之美(3分)5.学完《岳阳楼记》后,同学们觉得范仲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计划创作关于范仲淹的微剧本。请你根据情境,将节选部分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3分)【时间】 (1)▲ (A.东晋 B.南宋 C.西汉 D.北宋)九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2025.10)【人物】范仲淹及其朋友滕子京【背景】53岁的滕子京被贬巴陵郡后,并未意志消沉,他勤于政事,治理水患,修建岳阳楼……【对白】滕子京:兄长,岳阳新楼已成,这幅楼景画赠与你,盼兄长挥毫作记,为这楼阁添些文气。范仲淹:贤弟治理有方,岳州如今一片兴旺,为楼作文,兄自然应下。滕子京:兄长心怀天下,小弟钦佩至极!若能得兄长 (2)▲ (A.求教 B.赐教) 一二,实乃小弟之幸!范仲淹:贤弟已过 (3)▲ (A.弱冠 B.而立 C.不惑 D.天命)之年,只要坚守正道,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功业!滕子京:定不辜负兄长期许!听闻兄长被贬邓州,不知兄长有何打算?范仲淹:人生起落寻常,得之坦然,失之泰然。任务三:辨析现代诗,寻艾诗之美(4分)6.班级阅读达人推荐了以下两首现代诗,请你根据《艾青诗选》的阅读经验,判断哪一首属于艾青创作的诗歌,并简要谈谈判断依据。(4分)我选 ▲ ,理由: ▲ 。二、“童诗赏鉴”文学活动。(17分)阅读下列儿童诗,完成任务。九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2025.10)【孩童创作的童诗】[甲] [乙]小露珠 洗 澡陆羽姚(5岁) 刘珈仪(8岁)草尖上,摇啊摇 花洒打开,调皮的瀑布冲了出来太阳公公亲一口 我在瀑布下钻进钻出哧溜——不见了! 感觉夏天淋在了我身上【诗人创作的童诗】[丙]我学写字〔比利时〕莫利斯·卡列姆我学着写“小绵羊”, 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一下子,树呀,房子呀,栅栏呀, ▲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 ▲就都弯卷起来,像羊毛一样。 ▲当我拿笔把“河流”, 要是我写上“我的爸爸”,写上我的小练习本, 我立刻就想唱唱歌儿蹦几下我的眼前就溅起一片水花, 我个儿最高,身体最棒,还从水底升起一座宫殿。 什么事我全能干得顶呱呱。[丁]未实现的心愿(有删节)〔前苏联〕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我向往冬天能有辆雪橇, 我想养条小狗, 多么遗憾,我做梦都想到它, 可是大人都劝我, 大人们总是,但在现实中我完全知道, 说我已经满了十二岁, 不理解我们的心事,人们不会把它送到我家。 别再干这种蠢事, 而儿童时代“你会把头摔破!” 别再想小狗, 他们自己也说,母亲总是这样对我说。 还是多读书。 一生中只有一次。7.意象是诗歌阅读的引路罗盘。完成下面表格,梳理诗歌意象与情感基调。(4分)诗歌篇目 意 象 情感基调[甲]小露珠 (1) ▲ 好奇、天真、喜悦[乙]洗澡 花洒、瀑布(喻指水流)、夏天 (2) ▲[丙]我学写字 小绵羊、树、房子、栅栏、(3) ▲ (再补几个) 热爱、自豪、憧憬[丁]未完成的心愿 雪橇、小狗、大人的劝说、儿童时代 (4) ▲九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2025.10)8.陌生化语言是诗歌阅读的独特密钥。根据链接材料,参考格式,从[甲][乙]中任选一首,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3分)【链接材料】我选: ▲ (填序号或篇名)摘录: ▲分析: ▲9.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阅读的关键触点。请根据你对[丙]诗的整体阅读,发挥联想与想象,补写出诗中空缺的三行,使之变成一首完整的诗歌。(3分)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10.审美共鸣是诗歌阅读的核心纽带。请结合[丁]诗,简述你在阅读中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哪些相类似的故事,引发了你哪些思考。(4分)▲11.诗歌创作是诗歌阅读的终极归宿。学习完九上第一单元,小语同学对诗歌创作跃跃欲试。如果他想创作一首童诗,请你根据上述童诗的学习经验,为他提供三条创作建议。(3分)(1) ▲(2) ▲(3) ▲三、“歌词问诗”联读活动。(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甲】为什么唐诗会演变为宋词? 至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等大家辈出,唐诗成就已登峰造极。但也正因其艺术境界日益精深,普通百姓渐难理解,唐诗逐渐脱离了民间土壤。然而民间从未停止对娱乐表达的需求,于是自发产生了许多通俗歌谣;对此,士大夫曾一度轻视,认为这类歌谣是“靡靡之音”。但当雅文化与民间通俗表达逐渐融合时,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便应运而生 ——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词”。 九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2025.10)词本质上就是流行歌曲。因其源于民间传唱,词带着几分灵动不羁、突破常规的气质;在酒家歌妓间传唱创作的人,反倒成为新的文学开拓者,走出了一条独特路径。如此便不难理解,为何我们读“林花谢了春红”时,会察觉到它与唐诗的差异。“太匆匆”一句直白,传递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带着鲜明的民间情感——这种直白的表达之所以容易改编为现代流行歌曲,正因词从诞生之初就自带“歌”的基因。【乙】化用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被我们称作“快餐文化”的流行歌曲向来也对唐诗宋词多多引用,从而变成脍炙人口的流行经典。据载苏轼被贬黄州时,内心的幽独与寂寞难以为他人理解,诗人借月夜孤鸿托物寓怀,抒发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其《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周传雄的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与之一脉相承,以通俗旋律演绎这份清高与孤单:“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丙】现在的歌词是怎么了近年来,网络上批判当代歌词的声音不绝于耳。是现在没有好听的歌,还是因为一代人已经老去,听不懂现代歌曲的节奏了?与从前相比,如今的歌词变在了哪?从“留白”到“直白”。过去的许多歌词讲究适当留白,较为含蓄和富有诗意,具有较强的文学深度。而现在的歌词往往倾向于使用日常口语化的表达,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比如,以前的歌词写追求爱情是“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现在则是“可能是我贱吧”。当下爆款歌词普遍追求“三秒入耳”,特征也很明显:词汇简单,高频重复,强节奏押韵。如“恐龙抗狼抗狼抗”等,不少网友吐槽:“歌词像大白话,没一点深度。”从“涟漪”到“海啸”。老歌擅用克制语言写内心汹涌,含蓄婉转的情感涟漪让人听完思绪难平。而当下歌词更像是简单直白的“情感海啸”——高浓度、强刺激、短时效。比如老歌写情,重在“不言尽”。王菲《流年》中“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13字道尽命运无常,让人感慨万千;孙燕姿《我怀念的》中“自尊常常将人拖着,把爱都走曲折”,简单几句,爱而不得的怅惘扑面而来。反观当下,表达趋于极端化、私人化。例如“要不你还是把我删了吧”等,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隐晦,都是情绪的直白输出与宣泄。从“走心”到“洗脑”。结构上来说,以前的磁带时代,一首歌要讲完起承转合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听完全曲才能体会其中深意。比如李宗盛《山丘》里“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的顿悟,整首歌娓娓道来,听歌人的情绪也随着旋律而起伏。如今,歌曲不再是“为叙事写副歌”,而是“为爆点凑整曲”,也不知道歌曲哪里好听,但有那么一两句就如同魔音贯耳,不知不觉间洗了脑。比如前些年爆火的《乌梅子酱》,副歌单句“你浅浅的微九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2025.10)笑就像乌梅子酱”远比整首歌更加出圈;“我们一起学猫叫”魔性片段病毒式传播时,许多听众从未听过完整主歌旋律。综上,以前的歌词,多如精美短诗;现在的歌词,多似口水碎语。12.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当雅文化与民间通俗表达逐渐融合时,“词”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便应运而生了。B.“快餐文化”的流行歌曲巧引唐诗宋词,也可变成脍炙人口的流行经典。C.周传雄的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化用苏轼词作,以晦涩曲调演绎清高与孤单。D.以前的歌曲是“为叙事写副歌”,现在的歌曲是“为爆点凑整曲”。13.巧妙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是优秀作词人的创作共识。请阅读下面歌词,判断其所化用的古诗词名句(只填序号)。(3分)化用诗句: ▲化用诗句: ▲化用诗句: ▲【备选诗词】九年级语文 第6页 共8页(2025.10)14.在《歌手2025》第四期舞台上,单依纯对李荣浩的《李白》进行了颠覆性改编:将的游戏术语融入歌词之中,如“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区区3万天,试试又能怎”。其中的歌词“如何呢”“又能怎”极具洗脑效果,迅速成为现象级热门金句。该改编引发了网友评价的两极分化。下列正反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4分)【正方观点】这种编排充满创意,是“00后整顿职场”的音乐表达,展现了松弛感。【反方观点】将诗仙李白重构为游戏角色,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狂欢的背后是心灵的空虚与知识的浅薄。四、“欧阳诗文”探究活动。(15分)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的任务。【甲】边 户﹝宋﹞欧阳修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①。胡尘朝夕起,虏骑②蔑如无③。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自从澶州盟④,南北结欢娱。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将吏戒生事⑤,庙堂为远图。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注释】①弯弧:拉弓,指射箭。②虏骑:指敌方的骑兵。③蔑如无:视如无人之境。④澶州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主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攻,直抵澶州,威胁汴京,后宋辽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⑤戒生事:不许惹起纠纷。【乙】醉翁亭记(节选)﹝宋﹞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丙】丰乐亭记(节选)﹝宋﹞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①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②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注释】①窈然:幽深的样子。②滃然:水势盛大、涌流的样子。九年级语文 第7页 共8页(2025.10)15.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4分)(1)不敢界河渔 渔: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3)修既治滁之明年 既: ▲(4)顾而乐之 乐: ▲1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从下列A—D处选出正确的两处(填写字母)。(2分)于是A疏泉凿石B辟地以为亭C而与滁人D往游其间。17.【甲】诗是欧阳修“以文为诗(以写散文的方法来作诗)”创作革新的代表作。纵观整个初中学段,你能否回忆起两首学过的叙事性诗歌?请写出这两首诗的题目。(2分)(1)《 ▲ 》(2)《 ▲ 》18.欧阳修的诗化散文也颇有成就,请根据下面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欧阳修“以诗为文”的表达效果。(4分)(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请赏析欧阳修散文“韵律和谐”之美。)▲(2)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请赏析欧阳修散文“句式工整”之美。)▲19.综合以上材料,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欧阳修?请简要概括。(3分)(1) ▲ (2) ▲ (3) ▲ (4)与民同乐五、“由诗入文”创意表达活动。(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节选自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爱”“暖”“希望”的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 是我人间的四月天”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提示与要求:①写作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填写具体的人物,如“母亲”“朋友”等;也可填写抽象的概念,如“阅读”“音乐”“梦想”等。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九年级语文 第8页 共8页(2025.10)【乙】旷 野(节选)田亩已荒芜了——狼藉着犁翻了的土块,与枯死的野草,与杂在野草里的腐烂了的禾根;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啊……——只有几畦萝卜,菜蔬以披着白霜的稀疏的绿色,点缀着这平凡,单调,简陋与卑微的田野。【甲】思 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节选自余光中的《乡愁》摘录: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分析:用“浅浅”形容海峡,与人们对海峡宽阔深邃的常规认知相悖,是一种反常的表述。正是这种陌生化处理,巧妙揭示了海峡在地理上难以逾越,然而作者心底的乡愁不减,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愈加强烈。(1)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李健《传奇》(2)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赵咏华《最浪漫的事》(3)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张国荣《当爱已成往事》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A.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F.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E.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1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参考答案卷面书写(3分) 2025.10(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3)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一、(25分)1.(10分)①气象万千 ②露从今夜白 ③无家问死生 ④寒林空见日斜时 ⑤怜君何事到天涯⑥数风流人物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⑨醉翁之意不在酒 ⑩在乎山水之间也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共10分。2.(3分)(1)腻 (2)沧 (3)桨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3.(2分) A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4.(3分)【甲】 C 【乙】 B 【丙】 A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选项正确得1分。共3分。5.(3分)(1) D (2)B (3) D评分标准:每空1分。选项正确得1分。共3分。6.(4分)示例:我选[乙]诗(《旷野》)。理由:①从意象角度看,艾青早期诗歌的两大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乙诗中的“旷野”归属于承载苦难与希望的“土地”意象。②从语言风格看,乙诗与艾青诗歌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相吻合。③从诗歌画面看,乙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凝重,符合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④从主题看,乙诗着重渲染出了旷野的荒凉压抑,借以反映社会黑暗、民族苦难,暗含对底层民众乃至民族命运的关切,这是艾青诗歌常见的精神内核。而甲诗(《思念》)的意象纤细朦胧,情感含蓄隐晦,语言精巧婉约,与艾青诗歌的风格相差甚远。评分标准:选择正确,答出任意两点理由得满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未对《思念》作分析,不扣分。若选[甲]诗(《思念》),言之有理,最多得2分。二、(17分)7.(4分)(1)小露珠、草尖、太阳公公(2)活泼、愉悦、惊奇、兴奋(3)河流、水花、宫殿、草地、爸爸(4)遗憾、失落、不满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其中第③空写对两个意象即得1分;其他三空,只要写出一个答案即得1分。8.(3分)示例一:我选[甲](《小露珠》)摘录:太阳公公亲一口/哧溜——不见了!分析:用“太阳亲露珠、露珠随即消失”形容“太阳把露珠晒干”,打破常规表达。这种陌生化表达将太阳拟人化,以拟声词(哧溜)模拟小露珠瞬间消失的动态,富有孩童视角的新奇想象,画面生动鲜活,充满天真童趣。示例二:我选 [乙](《洗澡》)摘录:花洒打开,调皮的瀑布冲了出来/我在瀑布下钻进钻出/感觉夏天淋在了我身上分析:用“调皮的瀑布冲出来”“夏天淋在身上”形容“花洒喷出水流、水流淋在身上”,打破常规表达。这种陌生化表达将水流比作“调皮的瀑布”,把水流淋身的感受转化为“夏天淋在身上”,以孩童的新奇联想赋予日常场景童趣,画面活泼灵动,传递出洗澡时的愉悦心情。评分标准:序号、篇目不得分;摘录诗句1分;诗句分析2分,分析诗句时,点出陌生化手法(修辞手法)得1分,对诗句的内容或情感,有合情合理的解读,再得1分。共3分。9.(3分)示例一:(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眼前就铺开一片柔软的绿毯,蒲公英撑开白色的小伞,风一吹,就带着梦想飞向天边。示例二:(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我就看见在花间忙碌的蜜蜂,两只蝴蝶旋舞着,我挥手就能把它们全兜进网中。评分标准:每句1分。联想与想象合乎情境,表达顺畅,即得满分。共3分。10.(4分)示例:读 [丁] 诗时,我联想到自己曾渴望拥有一套天文望远镜,想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妈妈却以“价格太贵”“用不了几次”为由拒绝。就像诗中“大人们总是不理解我们的心事”,童年的心愿在大人眼中或许微小,却是我们内心最真挚的期盼。这种因不被理解而产生的失落,以及对童年心愿未实现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强烈共鸣,也希望大人能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评分标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述得2分,对诗歌的理解合乎情理再得2分。共4分。11.(3分)示例:①聚焦童真意象:选取儿童熟悉的自然事物(如露珠、草地)或日常物品(如花洒),意象应贴近孩童生活,充满亲切感。②运用灵动修辞:善用拟人(如“太阳公公亲一口”)、比喻(如“调皮的瀑布”)等手法,赋予事物生命力,体现孩童视角的独特想象。③融入真实体验:结合儿童的生活场景(如洗澡、写字)与情感(好奇、喜悦、期盼),让诗歌传递真挚的童心。④语言简洁活泼:表达通俗易懂,适当使用拟声词或短句,增强节奏感,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共3分。三、(10分)12.(3分)C (“晦涩曲调”有误,周传雄是以通俗旋律演绎清高与孤单)评分标准:共3分。13.(3分)(1)C (2)E (3)A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14.(4分)示例一:我赞成反方观点。理由:根据【丙】,当代歌词存在“为爆点凑整曲”“直白无深度” 的问题,改编歌词中“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等游戏术语的融入,本质是追求 “洗脑爆点”,而非【乙】中《寂寞沙洲冷》对古典诗词的合理化用。【甲】强调词的诞生是雅俗融合的艺术创新,而将李白重构为游戏角色,消解了诗仙的文化内涵,背离了传统文化与通俗表达融合的本质,正如反方所言,这种狂欢更接近【丙】中“口水碎语” 的特征,是对传统文化的轻率解构。示例二:我赞成正方观点。理由:【甲】指出唐诗因脱离民间而演变为宋词,词源于民间通俗表达的雅俗融合,自带“歌”的基因。单依纯的改编将00后熟悉的游戏术语融入歌词,类似宋词吸纳民间歌谣的灵动气质,是当代民间表达与传统文化的新融合。【乙】提到流行歌曲化用古典可成经典,这种改编以“松弛感”展现新一代对文化的个性化诠释,并非【丙】中纯粹“洗脑无深度”的口水化表达,而是符合艺术形式随时代吸纳民间元素的创新规律,具有独特创意。评分标准:能联系【甲】【乙】【丙】中任意一则材料进行理由阐述得2分;能联系其中两则材料进行阐述,得3分;语言表述顺畅,再得1分。共4分。四、(15分)15.(4分)(1)打渔,捕鱼 (2)居高面下,高踞 (3)已经 (4)以……为乐,对……感到快乐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16.(2分)B C评分标准:选对一项得1分。共2分。超过两项不得分。17.(2分)《木兰诗》《卖炭翁》《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18.(4分)(1)示例:这两句在韵律上和谐呼应,读来朗朗上口,充满节奏感。①“……者,……也”的判断句反复出现,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②句中的虚词 “也”作为句末语气词,语气舒缓,音韵绵延,两次出现形成呼应。③叠词“潺潺”模拟水流声,轻柔悦耳,韵律感强。④文中长短句的搭配也让节奏更灵动,如同诗歌中长短句的交错,让语言在变化中保持和谐。这种韵律的和谐,不仅让文字读起来有音乐美,还能引导读者跟着节奏“游览”,就像在吟诵一首描绘山水的小诗,体现了“以诗为文”的妙处。评分标准:从句式反复、虚词、叠词、长短句搭配中,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切入,赏析“韵律和谐”这一特点,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2)示例:这几句的对仗工整体现在句子结构的整齐对应上。方位上,“上”“下”“中”一一对应;景物上,“丰山”“幽谷”“清泉”一一相对,短语结构上,都是“……而……”格式。这种上下句的对应和结构的一致,就像诗歌里的对仗一样,让文章像诗歌一样整齐优美,充满韵律感,体现了“以诗为文”的妙处。评分标准:从“对仗”这一角度切入,赏析“句式工整”这一特点,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19.(3分)体恤民情/关注民生/悲悯百姓;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等等。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五、(50分)20.(50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44分 内容32分 一等(32-28) 二等(27-23) 三等(22-18) 四等(17-0)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感情虚假表达12分 一等(12-10) 二等(9-7) 三等(6-4) 四等(4-0)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发展等级6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⑧用词贴切,句式灵活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⑩文句有表现力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色彩说明:①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叙述事件,符合主题,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能运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议论文紧扣题目展开议论,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能运用材料进行充分论证。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3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③缺题目扣2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标点使用,错三处扣1分,最多扣2分。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我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水,觉得味道甘甜。向滁州人打听(这水的来源),得知在州城南面百步左右的地方。那上面是丰山,高高地独自耸立;下面是幽深的山谷,幽静地深藏着;中间有清澈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涌出。我抬头低头看看四周,环顾(这景致),心中十分欢喜。于是疏通泉水,开凿石头,开辟土地,建造了亭子,和滁州百姓一同在亭中游玩。13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答卷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卷面3分 总 分得 分一、“寻美拾光”实践活动。(25分)1.(10分)① ②③ ④⑤ ⑥⑦ ⑧⑨ ⑩2.(3分)(1) (2) (3)3.(2分)( )4.(3分)【甲】( ) 【乙】( ) 【丙】 ( )5.(3分)(1)( ) (2)( ) (3)( )6.(4分)二、“童诗赏鉴”文学活动。(17分)7.(4分)(1) (2)(3) (4)8.(3分)我选: (填序号或篇名)摘录:分析:9.(3分)九年级语文 第1页 共4页10.(4分)11.(3分)①②③三、“歌词问诗”联读活动。(10分)12.(3分)( )13.(3分)(1)( ) (2)( ) (3)( )14.(4分)四、“欧阳诗文”探究活动。(15分)15.(4分)(1) (2)(3) (4)16.(2分)( )( )17.(2分)(1)《 》 (2)《 》18.(4分)(1)(2)19.(3分)(1) (2) (3)九年级语文 第2页 共4页五、“由诗入文”创意表达活动。(50分)100200300400九年级语文 第3页 共4页500600700800九年级语文 第4页 共4页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杭州市临平区九年级语文十月独立作业.doc 九年级语文答案.doc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