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浙江杭州市临平区九年级语文十月独立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浙江杭州市临平区九年级语文十月独立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
(书写3分,满分120分)
一、“寻美拾光”实践活动。(25分)
任务一:撰写演讲稿,寻诗韵之美(18分)
小语为本次活动撰写了演讲稿,请你完成任务。
自然之美在诗中流淌。范仲淹的“朝晖夕阴, ① ”(《岳阳楼记》),尽显湖光山色的雄浑与多变;杜甫的“ ② ,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则让月光浸染着乡愁的温柔。这些诗句让我们看见,美是洞庭浩渺的壮观,也是月夜思亲的细(nì)□。
情感之美在诗中沉淀。杜甫身处战乱,感慨“有弟皆分散, ③ ”(《月夜忆舍弟》),道尽亲情在动荡中的沉重。刘长卿徜徉(A.yáng B.xiáng)在贾谊宅前,喟叹“秋草独寻人去后, ④ ”(《长沙过贾谊宅》),于寂寥中藏着对人生的悲悯。这种种情感,皆是岁月沉淀的(cāng)□桑之美。
精神之美在诗中传承。“寂寂江山摇落处, ⑤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藏着古人虽遭贬谪却不屈的风骨;“ ⑥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激荡着今人为国奋进的豪情。正如范仲淹倡导的“ ⑦ , ⑧ ”(《岳阳楼记》),那心怀天下的担当,亦是精神美的注脚。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 ⑨ , ⑩ ”,展现出嗜酒非本意、醉心自然山水的悠然心境,同样是精神美的呈现。
同学们,美 【甲】 , 【乙】 , 【丙】 。让我们在经典中寻美,以心为舟,以诗为(jiǎng)□,在经典的长河中遨游,让千年诗韵在传承中永远鲜活!
1.根据提示,将文中①—⑩处的古诗文名句填写完整。(10分)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3分)
(1)细(nì) ▲ (2)(cāng) ▲ 桑 (3)以诗为(jiǎng) ▲
3.文中加点字“徉”的正确读音是( ▲ )(2分)
A.yáng B.xiáng
4.请选择恰当的短语,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填字母)(3分)
A.刻在精神里 B.躲在情感中 C.藏在山河里
【甲】 ▲ 【乙】 ▲ 【丙】 ▲
任务二:创编微剧本,寻人物之美(3分)
5.学完《岳阳楼记》后,同学们觉得范仲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计划创作关于范仲淹的微剧本。请你根据情境,将节选部分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3分)
【时间】 (1)▲ (A.东晋 B.南宋 C.西汉 D.北宋)
九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2025.10)
【人物】范仲淹及其朋友滕子京
【背景】53岁的滕子京被贬巴陵郡后,并未意志消沉,他勤于政事,治理水患,修建岳阳楼……
【对白】
滕子京:兄长,岳阳新楼已成,这幅楼景画赠与你,盼兄长挥毫作记,为这楼阁添些文气。
范仲淹:贤弟治理有方,岳州如今一片兴旺,为楼作文,兄自然应下。
滕子京:兄长心怀天下,小弟钦佩至极!若能得兄长 (2)▲ (A.求教 B.赐教) 一二,实乃小弟之幸!
范仲淹:贤弟已过 (3)▲ (A.弱冠 B.而立 C.不惑 D.天命)之年,只要坚守正道,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功业!
滕子京:定不辜负兄长期许!听闻兄长被贬邓州,不知兄长有何打算?
范仲淹:人生起落寻常,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任务三:辨析现代诗,寻艾诗之美(4分)
6.班级阅读达人推荐了以下两首现代诗,请你根据《艾青诗选》的阅读经验,判断哪一首属于艾青创作的诗歌,并简要谈谈判断依据。(4分)
我选 ▲ ,理由: ▲ 。
二、“童诗赏鉴”文学活动。(17分)
阅读下列儿童诗,完成任务。
九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2025.10)
【孩童创作的童诗】
[甲] [乙]
小露珠 洗 澡
陆羽姚(5岁) 刘珈仪(8岁)
草尖上,摇啊摇 花洒打开,调皮的瀑布冲了出来
太阳公公亲一口 我在瀑布下钻进钻出
哧溜——不见了! 感觉夏天淋在了我身上
【诗人创作的童诗】
[丙]
我学写字
〔比利时〕莫利斯·卡列姆
我学着写“小绵羊”, 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
一下子,树呀,房子呀,栅栏呀, ▲
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 ▲
就都弯卷起来,像羊毛一样。 ▲
当我拿笔把“河流”, 要是我写上“我的爸爸”,
写上我的小练习本, 我立刻就想唱唱歌儿蹦几下
我的眼前就溅起一片水花, 我个儿最高,身体最棒,
还从水底升起一座宫殿。 什么事我全能干得顶呱呱。
[丁]
未实现的心愿(有删节)
〔前苏联〕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
我向往冬天能有辆雪橇, 我想养条小狗, 多么遗憾,
我做梦都想到它, 可是大人都劝我, 大人们总是,
但在现实中我完全知道, 说我已经满了十二岁, 不理解我们的心事,
人们不会把它送到我家。 别再干这种蠢事, 而儿童时代
“你会把头摔破!” 别再想小狗, 他们自己也说,
母亲总是这样对我说。 还是多读书。 一生中只有一次。
7.意象是诗歌阅读的引路罗盘。完成下面表格,梳理诗歌意象与情感基调。(4分)
诗歌篇目 意 象 情感基调
[甲]小露珠 (1) ▲ 好奇、天真、喜悦
[乙]洗澡 花洒、瀑布(喻指水流)、夏天 (2) ▲
[丙]我学写字 小绵羊、树、房子、栅栏、(3) ▲ (再补几个) 热爱、自豪、憧憬
[丁]未完成的心愿 雪橇、小狗、大人的劝说、儿童时代 (4) ▲
九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2025.10)
8.陌生化语言是诗歌阅读的独特密钥。根据链接材料,参考格式,从[甲][乙]中任选一首,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3分)
【链接材料】
我选: ▲ (填序号或篇名)
摘录: ▲
分析: ▲
9.联想与想象是诗歌阅读的关键触点。请根据你对[丙]诗的整体阅读,发挥联想与想象,补写出诗中空缺的三行,使之变成一首完整的诗歌。(3分)
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



10.审美共鸣是诗歌阅读的核心纽带。请结合[丁]诗,简述你在阅读中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哪些相类似的故事,引发了你哪些思考。(4分)

11.诗歌创作是诗歌阅读的终极归宿。学习完九上第一单元,小语同学对诗歌创作跃跃欲试。如果他想创作一首童诗,请你根据上述童诗的学习经验,为他提供三条创作建议。(3分)
(1) ▲
(2) ▲
(3) ▲
三、“歌词问诗”联读活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
【甲】为什么唐诗会演变为宋词?
至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等大家辈出,唐诗成就已登峰造极。但也正因其艺术境界日益精深,普通百姓渐难理解,唐诗逐渐脱离了民间土壤。然而民间从未停止对娱乐表达的需求,于是自发产生了许多通俗歌谣;对此,士大夫曾一度轻视,认为这类歌谣是“靡靡之音”。但当雅文化与民间通俗表达逐渐融合时,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便应运而生 ——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词”。
九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2025.10)
词本质上就是流行歌曲。因其源于民间传唱,词带着几分灵动不羁、突破常规的气质;在酒家歌妓间传唱创作的人,反倒成为新的文学开拓者,走出了一条独特路径。如此便不难理解,为何我们读“林花谢了春红”时,会察觉到它与唐诗的差异。“太匆匆”一句直白,传递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带着鲜明的民间情感——这种直白的表达之所以容易改编为现代流行歌曲,正因词从诞生之初就自带“歌”的基因。
【乙】化用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
被我们称作“快餐文化”的流行歌曲向来也对唐诗宋词多多引用,从而变成脍炙人口的流行经典。据载苏轼被贬黄州时,内心的幽独与寂寞难以为他人理解,诗人借月夜孤鸿托物寓怀,抒发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其《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周传雄的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与之一脉相承,以通俗旋律演绎这份清高与孤单:“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捡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丙】现在的歌词是怎么了
近年来,网络上批判当代歌词的声音不绝于耳。是现在没有好听的歌,还是因为一代人已经老去,听不懂现代歌曲的节奏了?与从前相比,如今的歌词变在了哪?
从“留白”到“直白”。过去的许多歌词讲究适当留白,较为含蓄和富有诗意,具有较强的文学深度。而现在的歌词往往倾向于使用日常口语化的表达,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比如,以前的歌词写追求爱情是“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现在则是“可能是我贱吧”。当下爆款歌词普遍追求“三秒入耳”,特征也很明显:词汇简单,高频重复,强节奏押韵。如“恐龙抗狼抗狼抗”等,不少网友吐槽:“歌词像大白话,没一点深度。”
从“涟漪”到“海啸”。老歌擅用克制语言写内心汹涌,含蓄婉转的情感涟漪让人听完思绪难平。而当下歌词更像是简单直白的“情感海啸”——高浓度、强刺激、短时效。比如老歌写情,重在“不言尽”。王菲《流年》中“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13字道尽命运无常,让人感慨万千;孙燕姿《我怀念的》中“自尊常常将人拖着,把爱都走曲折”,简单几句,爱而不得的怅惘扑面而来。反观当下,表达趋于极端化、私人化。例如“要不你还是把我删了吧”等,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隐晦,都是情绪的直白输出与宣泄。
从“走心”到“洗脑”。结构上来说,以前的磁带时代,一首歌要讲完起承转合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听完全曲才能体会其中深意。比如李宗盛《山丘》里“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的顿悟,整首歌娓娓道来,听歌人的情绪也随着旋律而起伏。如今,歌曲不再是“为叙事写副歌”,而是“为爆点凑整曲”,也不知道歌曲哪里好听,但有那么一两句就如同魔音贯耳,不知不觉间洗了脑。比如前些年爆火的《乌梅子酱》,副歌单句“你浅浅的微
九年级语文 第5页 共8页(2025.10)
笑就像乌梅子酱”远比整首歌更加出圈;“我们一起学猫叫”魔性片段病毒式传播时,许多听众从未听过完整主歌旋律。
综上,以前的歌词,多如精美短诗;现在的歌词,多似口水碎语。
12.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当雅文化与民间通俗表达逐渐融合时,“词”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B.“快餐文化”的流行歌曲巧引唐诗宋词,也可变成脍炙人口的流行经典。
C.周传雄的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化用苏轼词作,以晦涩曲调演绎清高与孤单。
D.以前的歌曲是“为叙事写副歌”,现在的歌曲是“为爆点凑整曲”。
13.巧妙化用古典诗词的意境,是优秀作词人的创作共识。请阅读下面歌词,判断其所化用的古诗词名句(只填序号)。(3分)
化用诗句: ▲
化用诗句: ▲
化用诗句: ▲
【备选诗词】
九年级语文 第6页 共8页(2025.10)
14.在《歌手2025》第四期舞台上,单依纯对李荣浩的《李白》进行了颠覆性改编:将的游戏术语融入歌词之中,如“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区区3万天,试试又能怎”。其中的歌词“如何呢”“又能怎”极具洗脑效果,迅速成为现象级热门金句。该改编引发了网友评价的两极分化。下列正反两种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4分)
【正方观点】这种编排充满创意,是“00后整顿职场”的音乐表达,展现了松弛感。
【反方观点】将诗仙李白重构为游戏角色,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狂欢的背后是心灵的空虚与知识的浅薄。
四、“欧阳诗文”探究活动。(15分)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边 户
﹝宋﹞欧阳修
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①。
胡尘朝夕起,虏骑②蔑如无③。邂逅辄相射,杀伤两常俱。
自从澶州盟④,南北结欢娱。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
将吏戒生事⑤,庙堂为远图。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
【注释】①弯弧:拉弓,指射箭。②虏骑:指敌方的骑兵。③蔑如无:视如无人之境。④澶州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主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攻,直抵澶州,威胁汴京,后宋辽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⑤戒生事:不许惹起纠纷。
【乙】
醉翁亭记(节选)
﹝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丙】
丰乐亭记(节选)
﹝宋﹞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①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②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注释】①窈然:幽深的样子。②滃然:水势盛大、涌流的样子。
九年级语文 第7页 共8页(2025.10)
15.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4分)
(1)不敢界河渔 渔: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
(3)修既治滁之明年 既: ▲
(4)顾而乐之 乐: ▲
1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从下列A—D处选出正确的两处(填写字母)。(2分)
于是A疏泉凿石B辟地以为亭C而与滁人D往游其间。
17.【甲】诗是欧阳修“以文为诗(以写散文的方法来作诗)”创作革新的代表作。纵观整个初中学段,你能否回忆起两首学过的叙事性诗歌?请写出这两首诗的题目。(2分)
(1)《 ▲ 》
(2)《 ▲ 》
18.欧阳修的诗化散文也颇有成就,请根据下面括号里的要求,赏析欧阳修“以诗为文”的表达效果。(4分)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请赏析欧阳修散文“韵律和谐”之美。)

(2)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请赏析欧阳修散文“句式工整”之美。)

19.综合以上材料,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欧阳修?请简要概括。(3分)
(1) ▲ (2) ▲ (3) ▲ (4)与民同乐
五、“由诗入文”创意表达活动。(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自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爱”“暖”“希望”的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 是我人间的四月天”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提示与要求:①写作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处可填写具体的人物,如“母亲”“朋友”等;也可填写抽象的概念,如“阅读”“音乐”“梦想”等。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九年级语文 第8页 共8页(2025.10)
【乙】旷 野(节选)
田亩已荒芜了——
狼藉着犁翻了的土块,
与枯死的野草,
与杂在野草里的
腐烂了的禾根;
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
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
与焦茶的颜色的混合啊……
——只有几畦萝卜,菜蔬
以披着白霜的
稀疏的绿色,
点缀着
这平凡,单调,简陋
与卑微的田野。
【甲】思 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节选自余光中的《乡愁》
摘录: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分析:用“浅浅”形容海峡,与人们对海峡宽阔深邃的常规认知相悖,是一种反常的表述。正是这种陌生化处理,巧妙揭示了海峡在地理上难以逾越,然而作者心底的乡愁不减,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愈加强烈。
(1)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李健《传奇》
(2)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赵咏华《最浪漫的事》
(3)
往事不要再提
人生已多风雨
——张国荣《当爱已成往事》
B.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A.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D.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C.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F.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E.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1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参考答案
卷面书写(3分) 2025.10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
一、(25分)
1.(10分)
①气象万千 ②露从今夜白 ③无家问死生 ④寒林空见日斜时 ⑤怜君何事到天涯
⑥数风流人物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 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⑨醉翁之意不在酒 ⑩在乎山水之间也
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共10分。
2.(3分)
(1)腻 (2)沧 (3)桨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
3.(2分) A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4.(3分)
【甲】 C 【乙】 B 【丙】 A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选项正确得1分。共3分。
5.(3分)
(1) D (2)B (3) D
评分标准:每空1分。选项正确得1分。共3分。
6.(4分)
示例:我选[乙]诗(《旷野》)。理由:①从意象角度看,艾青早期诗歌的两大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乙诗中的“旷野”归属于承载苦难与希望的“土地”意象。②从语言风格看,乙诗与艾青诗歌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相吻合。③从诗歌画面看,乙诗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凝重,符合艾青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④从主题看,乙诗着重渲染出了旷野的荒凉压抑,借以反映社会黑暗、民族苦难,暗含对底层民众乃至民族命运的关切,这是艾青诗歌常见的精神内核。而甲诗(《思念》)的意象纤细朦胧,情感含蓄隐晦,语言精巧婉约,与艾青诗歌的风格相差甚远。
评分标准:选择正确,答出任意两点理由得满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未对《思念》作分析,不扣分。若选[甲]诗(《思念》),言之有理,最多得2分。
二、(17分)
7.(4分)
(1)小露珠、草尖、太阳公公
(2)活泼、愉悦、惊奇、兴奋
(3)河流、水花、宫殿、草地、爸爸
(4)遗憾、失落、不满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其中第③空写对两个意象即得1分;其他三空,只要写出一个答案即得1分。
8.(3分)
示例一:我选[甲](《小露珠》)
摘录:太阳公公亲一口/哧溜——不见了!
分析:用“太阳亲露珠、露珠随即消失”形容“太阳把露珠晒干”,打破常规表达。这种陌生化表达将太阳拟人化,以拟声词(哧溜)模拟小露珠瞬间消失的动态,富有孩童视角的新奇想象,画面生动鲜活,充满天真童趣。
示例二:我选 [乙](《洗澡》)
摘录:花洒打开,调皮的瀑布冲了出来/我在瀑布下钻进钻出/感觉夏天淋在了我身上
分析:用“调皮的瀑布冲出来”“夏天淋在身上”形容“花洒喷出水流、水流淋在身上”,打破常规表达。这种陌生化表达将水流比作“调皮的瀑布”,把水流淋身的感受转化为“夏天淋在身上”,以孩童的新奇联想赋予日常场景童趣,画面活泼灵动,传递出洗澡时的愉悦心情。
评分标准:序号、篇目不得分;摘录诗句1分;诗句分析2分,分析诗句时,点出陌生化手法(修辞手法)得1分,对诗句的内容或情感,有合情合理的解读,再得1分。共3分。
9.(3分)
示例一:(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眼前就铺开一片柔软的绿毯,蒲公英撑开白色的小伞,风一吹,就带着梦想飞向天边。
示例二:(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我就看见在花间忙碌的蜜蜂,两只蝴蝶旋舞着,我挥手就能把它们全兜进网中。
评分标准:每句1分。联想与想象合乎情境,表达顺畅,即得满分。共3分。
10.(4分)
示例:读 [丁] 诗时,我联想到自己曾渴望拥有一套天文望远镜,想观察月亮上的环形山,妈妈却以“价格太贵”“用不了几次”为由拒绝。就像诗中“大人们总是不理解我们的心事”,童年的心愿在大人眼中或许微小,却是我们内心最真挚的期盼。这种因不被理解而产生的失落,以及对童年心愿未实现的遗憾,让我产生了强烈共鸣,也希望大人能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评分标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述得2分,对诗歌的理解合乎情理再得2分。共4分。
11.(3分)
示例:①聚焦童真意象:选取儿童熟悉的自然事物(如露珠、草地)或日常物品(如花洒),意象应贴近孩童生活,充满亲切感。②运用灵动修辞:善用拟人(如“太阳公公亲一口”)、比喻(如“调皮的瀑布”)等手法,赋予事物生命力,体现孩童视角的独特想象。③融入真实体验:结合儿童的生活场景(如洗澡、写字)与情感(好奇、喜悦、期盼),让诗歌传递真挚的童心。④语言简洁活泼:表达通俗易懂,适当使用拟声词或短句,增强节奏感,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共3分。
三、(10分)
12.(3分)
C (“晦涩曲调”有误,周传雄是以通俗旋律演绎清高与孤单)
评分标准:共3分。
13.(3分)
(1)C (2)E (3)A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
14.(4分)
示例一:我赞成反方观点。理由:根据【丙】,当代歌词存在“为爆点凑整曲”“直白无深度” 的问题,改编歌词中“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等游戏术语的融入,本质是追求 “洗脑爆点”,而非【乙】中《寂寞沙洲冷》对古典诗词的合理化用。【甲】强调词的诞生是雅俗融合的艺术创新,而将李白重构为游戏角色,消解了诗仙的文化内涵,背离了传统文化与通俗表达融合的本质,正如反方所言,这种狂欢更接近【丙】中“口水碎语” 的特征,是对传统文化的轻率解构。
示例二:我赞成正方观点。理由:【甲】指出唐诗因脱离民间而演变为宋词,词源于民间通俗表达的雅俗融合,自带“歌”的基因。单依纯的改编将00后熟悉的游戏术语融入歌词,类似宋词吸纳民间歌谣的灵动气质,是当代民间表达与传统文化的新融合。【乙】提到流行歌曲化用古典可成经典,这种改编以“松弛感”展现新一代对文化的个性化诠释,并非【丙】中纯粹“洗脑无深度”的口水化表达,而是符合艺术形式随时代吸纳民间元素的创新规律,具有独特创意。
评分标准:能联系【甲】【乙】【丙】中任意一则材料进行理由阐述得2分;能联系其中两则材料进行阐述,得3分;语言表述顺畅,再得1分。共4分。
四、(15分)
15.(4分)
(1)打渔,捕鱼 (2)居高面下,高踞 (3)已经 (4)以……为乐,对……感到快乐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16.(2分)
B C
评分标准:选对一项得1分。共2分。超过两项不得分。
17.(2分)
《木兰诗》《卖炭翁》《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2分。
18.(4分)
(1)示例:这两句在韵律上和谐呼应,读来朗朗上口,充满节奏感。①“……者,……也”的判断句反复出现,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②句中的虚词 “也”作为句末语气词,语气舒缓,音韵绵延,两次出现形成呼应。③叠词“潺潺”模拟水流声,轻柔悦耳,韵律感强。④文中长短句的搭配也让节奏更灵动,如同诗歌中长短句的交错,让语言在变化中保持和谐。这种韵律的和谐,不仅让文字读起来有音乐美,还能引导读者跟着节奏“游览”,就像在吟诵一首描绘山水的小诗,体现了“以诗为文”的妙处。
评分标准:从句式反复、虚词、叠词、长短句搭配中,任选其中一个角度切入,赏析“韵律和谐”这一特点,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2)示例:这几句的对仗工整体现在句子结构的整齐对应上。方位上,“上”“下”“中”一一对应;景物上,“丰山”“幽谷”“清泉”一一相对,短语结构上,都是“……而……”格式。这种上下句的对应和结构的一致,就像诗歌里的对仗一样,让文章像诗歌一样整齐优美,充满韵律感,体现了“以诗为文”的妙处。
评分标准:从“对仗”这一角度切入,赏析“句式工整”这一特点,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19.(3分)
体恤民情/关注民生/悲悯百姓;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等等。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五、(50分)
20.(5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44分 内容32分 一等(32-28) 二等(27-23) 三等(22-18) 四等(17-0)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感情虚假
表达12分 一等(12-10) 二等(9-7) 三等(6-4) 四等(4-0)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发展等级6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⑧用词贴切,句式灵活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⑩文句有表现力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色彩
说明:
①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叙述事件,符合主题,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能运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议论文紧扣题目展开议论,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能运用材料进行充分论证。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3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标点使用,错三处扣1分,最多扣2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水,觉得味道甘甜。向滁州人打听(这水的来源),得知在州城南面百步左右的地方。那上面是丰山,高高地独自耸立;下面是幽深的山谷,幽静地深藏着;中间有清澈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涌出。我抬头低头看看四周,环顾(这景致),心中十分欢喜。于是疏通泉水,开凿石头,开辟土地,建造了亭子,和滁州百姓一同在亭中游玩。
1
3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答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卷面3分 总 分
得 分
一、“寻美拾光”实践活动。(25分)
1.(10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3分)(1) (2) (3)
3.(2分)( )
4.(3分)【甲】( ) 【乙】( ) 【丙】 ( )
5.(3分)(1)( ) (2)( ) (3)( )
6.(4分)
二、“童诗赏鉴”文学活动。(17分)
7.(4分)(1) (2)
(3) (4)
8.(3分)我选: (填序号或篇名)
摘录:
分析:
9.(3分)
九年级语文 第1页 共4页
10.(4分)
11.(3分)①


三、“歌词问诗”联读活动。(10分)
12.(3分)( )
13.(3分)(1)( ) (2)( ) (3)( )
14.(4分)
四、“欧阳诗文”探究活动。(15分)
15.(4分)(1) (2)
(3) (4)
16.(2分)( )( )
17.(2分)(1)《 》 (2)《 》
18.(4分)(1)
(2)
19.(3分)(1) (2) (3)
九年级语文 第2页 共4页
五、“由诗入文”创意表达活动。(50分)
100
200
300
400
九年级语文 第3页 共4页
500
600
700
800
九年级语文 第4页 共4页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