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独立作业(含答案+双向细目表 第1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独立作业(含答案+双向细目表 第1章)

资源简介

八年级科学独立作业参考答案
2025.10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D A B C B A
11 12 13 14 15
D D A D A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6.振动 ⑦ ⑤ 听觉中枢
17.超声波 红外线
18.不随 变大
19.凸 缩小 反射
20.(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真空不能传声 B
21.(1)虚 (2)6 (3)上升
22.(1)
(2)靠近 不变
23.(1)光屏 左 (2) 缩小 (3)使半透明薄膜远离凸透镜
三、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4.(1)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2)①a和d ②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25.(1)垂直 (2)相等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顺 (4)不变
26.(1)便于观察像的位置 (2)b (3)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4)D
27.(1)不能 (2)大于 (3)
28.(1)晶状体 (2) A C (3) B
四、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3分,共27分)
29.
30.(1)③
(2)
(3)顺时针
31.(1)A
(3)投影的亮度、清晰度
(4)图标靠近镜头,同时镜头远离地面
32.(1)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
(2)八年级科学独立作业答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答 案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6.
17.
18.
19.
20.(1)
(2)
21.(1) (2) (3)
22.(1)
(2)
23.(1)
(2) (3)
八年级科学 第1页 共2页
三、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4.(1)
(2)① ②
25.(1) (2)
(3)
(4)
26.(1) (2)
(3) (4)
27.(1) (2) (3)
28.(1) (2) (3)
四、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3分,共27分)
29. 30.(1)
(2)
(3)
31.(1) (3)
(4)
32.(1)
(2)
八年级科学 第2页 共2页
红光
红光
白光

紫光
玻璃棱镜

紫光
图1
图2八年级科学独立作业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
2.如图,陶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吹奏时,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是为了改变它发出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3.近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远处物体成像的部位及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角膜 B.视网膜、视觉中枢
C.晶状体、视网膜 D.瞳孔、视网膜
4.如图所示,是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
5.小李在西湖游玩时看到很多美景,下列能反映出他看到水中鱼的光路图是(▲)
B. C. D.
6.小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应选用粗糙的纸板
B.图甲中的∠NOF是入射角
C.图乙中的反射光线是不存在的
D.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八年级科学 第1页 共8页(2025.10)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水杯的大小和材质均不同,小李用木筷敲击杯子,监测器在相同距离处测得甲、乙两杯子所发声音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频率f/Hz 声音强弱等级/dB
甲 400 50
乙 600 30
A.甲、乙两杯发声时的音色相同 B.甲杯发声时音调较低,振幅较大
C.乙杯发声时音调较低,响度较大 D.乙杯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快
8.2月24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约15%的人对香菜“深恶痛绝”。研究表明这些人的嗅觉受体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食用香菜时会产生类似“肥皂味”或“金属味”的体验。下列有关嗅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
B.嗅觉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
C.人在感冒时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是因为丧失了嗅觉
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
9.如图是一种移动式办公电子白板,它通过顶部的投影仪使白板呈现影像,便于观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在白板上的反射是漫反射
B.呈现影像的白板是一个光源
C.光在白板上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该现象说明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1.如图所示是小东制作的昆虫观察盒,在盒盖上端安装凸透镜便于
观察盒内小昆虫放大的像,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他应该选择(▲)
A.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
12.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情形,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35°,MN左侧是玻璃
B.入射角为25°,MN右侧是玻璃
C.折射角为65°,MN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55°,MN右侧是空气
八年级科学 第2页 共8页(2025.10)
13.早晨,小李同学在上学之前,总要对着
镜子检查一下自己的着装。如何才能把
自己看得更清晰呢?小李应把平面镜放在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14.将带有F字样的光源放在装有水的鱼缸前,调整F光源和鱼缸的位置,在墙壁上得到了放大的实像,则F光源、鱼缸、墙壁三者的位置可能是(▲)
A. B. C. D.
15.青少年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产生近视等视力问题。角膜塑形镜又名OK镜,常用于近视眼的矫正。如图所示,角膜塑形镜的原理是通过镜片压平角膜的中央曲率,塑形后使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暂时提高裸眼视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OK镜的矫正,可以增大眼角膜的焦距
B.近视是由于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C.近视患者应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外界光线经眼球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6.东阳独具特色的板凳龙是由一节节的板凳钻孔连接而成的,伴随着敲锣打鼓声,热闹非凡。观赏时听到的锣声是通过锣 ▲ 产生的,当声音进入人耳,声波会撞击 ▲ (填图中序号)处产生振动,进入内耳后,通过 ▲ (填图中序号)将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人体的 ▲ ,形成听觉。
八年级科学 第3页 共8页(2025.10)
17.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 ▲ 探测该处海洋的深度。物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 ▲ 会增强,可以利用它拍摄热谱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甲图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乙图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你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你的像。若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 ▲ (填“随”或“不随”)窗平移;若将乙图Q窗户从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到90°,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窗中的像之间距离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刷脸支付”已经成为支付领域的重要力量,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带来极大便利。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刷脸仪的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 (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 ▲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人脸识别时,若环境光线不足,刷脸仪会发射光线给消费者面部补光,补光是为了增强消费者面部的 ▲ (填“反射”或“折射”)光线以便于成像。
20.小李同学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 ▲ 。
(2)探究“空气能传声”时,他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小李预测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 ▲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填字母)。
A.转换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
21.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的位置变化而发生变化。
八年级科学 第4页 共8页(2025.10)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 (填“虚”或“实”)像。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 m。
(3)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说明水位 ▲ (填“上升”或“下降”)了。
22.如图a,顾客站在倾斜放置的平面镜前观察自己的像。
(1)用AB表示站在平面镜前的顾客,在图b中画出其在镜中的像。
(2)顾客在镜子里看不到自己鞋子的像,她应 ▲ (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移动,才能看到自己鞋子的像,顾客移动过程中,鞋子像的大小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小李用两个粗细相差不多的纸筒M、N、焦距为f的凸透镜、半透明薄膜制作模型照相机,如图所示。
(1)薄膜相当于 ▲ 的作用,它应蒙在图中纸筒N的 ▲ 端。
(2)通过调节,使薄膜位于凸透镜的 ▲ (填“f ~ 2f ”或“2f ”)范围内,可在薄膜上看到远处景物清晰倒立的像,像是 ▲ (填“缩小”或“放大”)的。
(3)要在薄膜上看到近处景物清晰的像,小明的操作是 ▲ 。
三、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4.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
(2)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 。
②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
八年级科学 第5页 共8页(2025.10)
25.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水平放置于桌面上,E、F是两块可以绕接缝ON翻折的白色硬纸板。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60° 45° 30°
反射角 60° 45° 30°
(1)如图甲所示,白色硬纸板应当与平面镜 ▲ 。
(2)小李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并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用量角器量出每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记入表格,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 。
(3)小李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ON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请说明原因:
▲ 。若入射光束AO绕O点顺时针旋转,将观察到反射光束O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绕O点 ▲ 时针旋转。
(4)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水平向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到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是 ▲ 。
26.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茶色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1)实验时,利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
(2)实验时,为确定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需在蜡烛B的位置竖直放一个光屏,并用眼睛在如乙图中的 ▲ (填“a”“b”“c”或“d”)处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3)实验时,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 。
(4)若图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将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27.如图某同学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八年级科学 第6页 共8页(2025.10)
(1)该同学先用沿MN可折叠的光屏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如图甲。实验时,入射光AO贴着光屏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 (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OB。
(2)该同学又利用乙图研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并记录如上表数据,由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5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 (填“等于”“小于”或“大于”)30°。
(3)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度数为 ▲ 。
(

)28.小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如图甲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 ▲ 结构。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
是 ▲ 图,其矫正做法是 ▲ 图。

(3)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原位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四、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3分,共27分)
29.小李家的窗户正对着一幢大厦,大厦的镀膜玻璃外墙 第29题图
作用相当于平面镜,会把太阳光反射到小李家,这是一种光污染。请画出一条由太阳(S点)发出,经过玻璃外墙反射到小李家窗户(A点)的光线。
30.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甲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平面镜)。
材料 特性
①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②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
③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八年级科学 第7页 共8页(2025.10)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表格中的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 。
(2)请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图乙画出定日镜的位置。
(3)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为了准确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平面镜应绕O点为轴 ▲ 旋转。
31.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广告投影灯”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设计、制作、评价、优化四个环节。
【设计】
(1)同学们画出了设计草图(如图),通过凸透镜将透明薄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地面上,由于图标本身不发光,需要在设计草图中补画光源。请从A、B、C三个位置中选择合适的位置: ▲ 。
【制作】
(2)制作投影灯。
【评价】
(3)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制作投影灯时,投影效果是关键。请你完善评价量规中的评价指标。
投影灯投影效果的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像的大小 投影直径在30cm-50cm 投影直径在大于50cm 投影直径在小于30cm

【优化】
(4)同学们制作了一台投影灯,“像的大小”指标为合格等级,为了使该指标达到优秀等级,请在不更换器材并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情况下,提供一种优化方法: ▲ 。
32.(1)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1所示(图中仅标出红光和紫光光路)。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 ▲ (写出一条即可)。
(2)图2画出了平行的紫光经凸透镜后的光路,请你在图上画出平行的红光经凸透镜后大致的光路。
八年级科学 第8页 共8页(2025.10)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科学 试题细目表
考点知识 能力要求 难度要求 (预估)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 析 评价
选择题 1 凸透镜、凹透镜的概念 √ 易
2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 √ 易
3 视觉的形成 √ 易
4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 易
5 从水面看向水中 √ 易
6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 易
7 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 易
8 嗅觉的形成 √ 易
9 光源、光的反射 √ 中
10 焦距的测量 √ 中
11 虚像的形成 √ 中
12 光的折射定律 √ 中
13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 中
14 凸透镜成像规律 √ 中
15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 中
填空题 16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声音的产生 √ 易
17 超声波、红外线的作用 √ 易
18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中
19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中
20 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易
21 平面镜成像特性及光发射规律的应用 √ 中
2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中
23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中
探究题 24 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 易
25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 √ 易
26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 中
27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 √ 中
28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 √ 中
综合题 29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光路图 √ √ 中
30 根据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反射定律 √ √ 中
31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 √ √ 中
32 光的色散、光的折射 √ √ 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