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10月高三年级·名校阶段检测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23567答案BCAADCB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AAADBDB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根据材料可知良渚古城规模宏大、水利系统复杂、建筑规格很高,这需要较高的经济基础和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明显分化,A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中并未涉及到神权,无法得出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结论,C项排除:材料并未介绍世界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出良渚社会农业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结论,D项排除。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与周朝的分封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主要是以武力维系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而周朝则更多采用“德治”的方法团结周边地区的势力,因此体现了奴隶制王朝不同的治国理念,故选C项;社会发展水平不能决定对外政策,对外政策主要受政权性质、治国理念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了商周时期对周边地区的征服,不能判断商王朝疆域的大小,排除B项;周朝的周边地区也有很多的异姓方国,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墨家思想。根据材料“记载了许多力学实验,讨论了杠杆平衡问题,提出了杠杆平衡所需的各种条件…墨子的思路涵盖了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全部内容”可知,墨家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理念,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文明的交流,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无法体现平民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排除C项;中国的科技始终领先于世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秦国的商鞅变法。根据材料“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初步建立了集权统治,国家能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建设,为水利工程修建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但水利工程的修建不能说明农耕技术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战国后期,秦朝尚未建立,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了秦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统一六国创造条件,C项不符合题意;水利工程的修建并不能说明秦国科技领先六国,D项不合逻辑。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法律。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南郡太守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教导民众,去除他们的邪恶和不良习俗,使其向善。文告还指出尽管秦法已经制定完备,但在南郡地区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当地民众仍然保留有不良风俗,甚至抵制秦法,太守决定采取措施,要求下属官员严格执行秦法,对不服从法令的人进行举劾,并依法论处,包括县令、丞等官员在内,这一做法旨历史答案第1页(共5页)】■2025一2026学年10月高三年级·名校阶段检测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历史答题卡17.(2)9分)准考证号姓名班级14414444贴条形码区5I5]5151i6777座位I8[8[8[8[8[8[88[818[9]19]19]19]19]19]19]19]19][9]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班级、考号、考场号、座位号,然后将本人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不得涂改。2.答选择愿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择填涂其他答案。项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书写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微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功XO园口口缺考标记:口(3)4分)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IDD四5IB四9 BI四四130B四0四D20四6 [ABD10 LAB14000四30BI0□70B四I]110BD90150809四4]I四8A刀B]四刃120B]四四160刃0四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25分)(1)12分)18.(15分)(1)(9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历史第1页共4页历史第2页共4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8.(2)6分)19.(12分)此区域不可答题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历史第3页共4页历史第4页共4页2025一2026学年10月高三年级·名校阶段检测历史考生注意:1.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A.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B.具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农业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商朝的周边有诸多势力,形成许多方国,即文献中记载的“多方”“邦方”。商王通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了众多方国。周王朝建立后,天子对边疆以外的多方主要持联合团结的态度。这一变化表明了(A.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对外政策B.商王朝的疆域较为辽阔C.奴隶制王朝不同的治国理念D.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作《墨子》,记载了许多力学实验,讨论了杠杆平衡问题,提出了杠杆平衡所需的各种条件,除没有数学公式外,墨子的思路涵盖了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全部内容,该材料可以说明(A.墨家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理念B.文明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C.平民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D.中国科学技术始终领先于世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4.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有的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这些水利工程在秦国的修建(A.得益于集权统治初步建立B.说明了铁农具牛耕的推广C.导致了秦朝最终二世而亡D.表明了秦国科技领先六国5.公元前227年,秦南郡(郡治在今湖北荆州)太守曾向所属各县发文告称:“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法之民不止。今且令人案行之,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论及令、丞。”秦此举旨在(A.整顿社会风俗B.管理地方官吏C.打击地方豪强D.强化国家认同6.史载,汉惠帝四年春正月颁布诏令“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汉文帝十二年颁诏要求“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这些举措旨在()A.尊崇儒家思想B.完善基层治理C.加强道德教化D.落实察举制度7.西汉初期在土地政策方面,推行“名田制”,以军功爵制为基础,按爵位高低授予不同数量的田宅,表1是部分爵位授田数量统计表,这一做法客观上(表1爵位田(单位:顷)爵位田(单位:顷)左庶长74少上造84右庶长76大上造86左更78驷车庶长88中更80大庶长90右更82关内侯95A.促进了阶层流动B.不利于税赋征收C.巩固了贵族政治D.保障了小农生产8.陈寅恪说:“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陈寅恪意在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族盛门”的存在(A.严重削弱了中央的权威B.致使儒学丧失了正统地位C.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复兴D.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答案.pdf 历史答题卡.pdf 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