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致远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致远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9月高一年级月考试题
历史
(时长: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据此可知,中华
文明()
红山文化遗址
安微凌家滩
良渚文化遗址的
的玉龙
遗址的玉龙双龙连体环形玉佩
A起源最早
B多元一体
C分布广泛
D.绵延不断
2某位同学在学习“国家的产生”这一知识时,画出了以下知识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可以填入①
处的是(
连严朔
私有腳
上层:
掌握公共权
下层:被统治
A贫富分化,阶级出现
B.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6母系氏族,女性为尊
D禅让首领,民主选举
3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大了,有人推荐其子丹朱继位,尧因丹朱很粗野不同意。后来尧召开部落联盟议
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德才兼备的舜。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舜在
经过其考验后继承其位。这一做法(
A.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
B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
C符合兄终弟及的继承传统
D根据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
4夏朝建立了一套贯彻和维护王权的强制机关,使之成为取代联盟管理机关的专政机构。同时,在
地方上分封夏后氏同姓和异姓方国诸侯,使他们与夏建立君臣名分的政治纽带,成为夏后氏家族的
统治机器在全国各地的延伸。这说明(
A父子相传成为王位继承定制
B“家天下”局面已出现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D.奴隶制发展比较成熟
5甲骨卜辞记载,商王经常向臣属的方国临时派遗使者。这些使者除了统率方国军队和监督方国外,
到一定时间还要向商王汇报方国情况。这(
表明商朝直接控制了方国
&促进了甲骨文的推广使用
C说明商朝建立了官僚政治
D.有利于商朝扩大政治势力
6.《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股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州区),黄帝
之后于祝(今山东禺城一带),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
杞县)”。此举自在()
:强化对落后和边绿地区的控制
B.笼络和监视股商贵族
C彰显周王天下共主的合法地位
8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7有学者认为夏商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完全形成明显的国家结构,周朝才真正具备国家形式的特征。周
朝统治者对夏商以来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进行了重大改造,变氏族为宗族,扩“亲亲”“长长”
至“尊尊”“贵贵”,建立起了一种政治等级体系。由此可知,周朝(
A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B,血缘关系是分封的腰一依据
(官僚体制取代了贵族继承的传统
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8西周中后期的青铜器铭文中开始出现以田易物的零星信息。如卫盉铭交记载:矩伯重获贵族身份后,
为了参加周天子在丰邑举行的朝会诸侯的典礼,用十三田(每田约百亩)向从事工商业的贵族或卫共换
取了一件玉璋、两件赤色玉琥、两件鹿皮披肩和一件杂色蔽膝。这反映出当时(
A私营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B宗法礼乐制名存实亡
C土地私有化趋势的出现
D.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
9.下表所示为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扩张的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春秋时期(
诸侯国




灭国数目
约40多个
约20多个
约20多个
约30多个
A分封制彻底崩溃
B.局部统一趋势出现
C.官僚政治已形成
D楚国综合实力最强
10.《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
称,本义指衣冠华莞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为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
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A华夏族已开始形成
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11.“年”的叫法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变化过程。商朝因非常重视年头岁尾时对祖先的祭祀,故称之为
“祀”:周朝认为农业的丰歉关乎社会的正常运作,人背禾形象的“年”受到了特别推崇,故称之
为“年”,并祭祀天地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从“祀”到“年”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A宗族观念的淡化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民本思想的发展 血缘关系的疏远
12.商鞅变法强制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年龄必须分家,独力谋生,否
则要加征赋税,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这一做法)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B.削弱了素对社会的控制
C废除了宗法血缘关系
D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13.春秋战国时期,各诺侯力图一国天下,士人游走列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政方案,经济发展,思想文化
活跃。这一社会大变革的限源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分封制度的瓦解C私学教育的普及
D各国变法的推动
1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
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
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
6.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15.下图是一幅反映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观点的漫画。与该漫画主自最相符的观点是
政令朝个
人民之所以难治
改;叫我们
因为治者强
如何遵境?
作专为。
A无为而治”
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C“隆礼重法”
D.“为政以德
16.下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