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 分)
一、字音字形(8 分)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阴晦(huì) 颧骨(quán) 嗤笑(chī) 五行缺土(háng)
B. 拮据(jié) 栈桥(zhàn) 牡蛎(lì) 衣衫褴褛(lǚ)
C. 眺望(tiào) 撩逗(liāo) 狗吠(fèi) 歇斯底里(xiē)
D. 恍惚(huǎng) 抽噎(yè) 簪子(zān) 置之不理(zhì)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5 分)
(1)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了。
(2)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 )唐!
(3)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4)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这体现了他内心的成长( )与蜕变。
二、词语运用(4 分)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面对故乡萧条的景象和麻木的乡人,“我” 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悲凉。
B. 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于勒时,神色慌张,言行举止狼狈不堪。
C. 杜小康在孤独的放鸭之旅中,逐渐摆脱了内心的怯懦,变得坚韧不拔。
D. 李京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所有同学都义愤填膺,深深沉浸在文本的情感中。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1)《故乡》通过闰土的变化,揭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________与农民的苦难。
(2)《我的叔叔于勒》以________的笔法,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漠的形象。
(3)杜小康在________的环境中,完成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蜕变。
A. 衰败 犀利 艰苦 B. 衰退 锋利 艰难
C. 衰败 锋利 艰苦 D. 衰退 犀利 艰难
三、病句辨析与修改(4 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 通过阅读《孤独之旅》,使我们明白了成长往往需要经历磨难与孤独。
B.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 能否体会到 “我” 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故乡》的时代背景。
D. 杜小康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只有经历孤独,就能获得心灵的成熟。
修改下列病句(2 分)
(1)鲁迅的《故乡》塑造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京京因为渴望表达真情,所以他执着地争取朗读《万卡》的机会。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10 分)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5)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商山早行》中描绘晨霜、板桥、人迹等意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湖心亭看雪》中描绘雪景的句子:“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五、语言运用(9 分)
综合性学习:“小说中的人情与成长”(5 分)
班级开展以 “品味小说魅力,感悟人生智慧” 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主题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句宣传语(1 分)
(2)【观点交流】《故乡》中 “我” 渴望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有人认为 “外部环境决定人的成长”,有人认为 “内心力量塑造人的成长”。请你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2 分)
(3)【人物分析】结合《我的叔叔于勒》或《心声》,谈谈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其现实意义(2 分)
仿照例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2 分)
例: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呐喊》与《草房子》(2 分)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____》,文中通过________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________》,讲述了杜小康在________中的成长经历。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45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 11-15 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实词(4 分)
(1)去国怀乡( ) (2)春和景明( )
(3)宠辱偕忘(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下列句中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前人之述备矣
B. 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则有去国怀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其喜洋洋者矣 必先苦其心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段中描写了 “迁客骚人” 的两种览物之情,结合内容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3 分)
作者推崇的 “古仁人之心” 有什么现实意义(2 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5 分)
阅读《故乡》选段,完成 16-20 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 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 闰土说。
“啊,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 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 又不太平…… 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 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选段中 “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同时出现在闰土脸上,这矛盾吗?为什么(3 分)
赏析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中 “厚障壁” 的含义(3 分)
选段中闰土对 “我” 的称呼从 “迅哥儿” 变为 “老爷”,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3 分)
选段中对闰土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结合选段,说说 “我” 对闰土的情感是怎样的(3 分)
三、课外阅读(15 分)
阅读《父亲的半瓶酒》,完成 21-25 题。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让他操碎了心。他想亲自照顾我一段时间,说实在的,我看了信,心里也挺难受的,我很想把他接来,但是,一是家里住不开,二是我看出父亲似乎越来越自卑。他每一次给我打电话都不断地道歉,说是占用了我们多少时间,耽误了我们多少工作。我听得厌烦,但又不敢不耐心听,因为每一次他都像是鼓足了勇气才说出口的。
③一个星期天,父亲又来了电话,说他又病了,每天都在发烧,自己买了药吃,不管用。我很生气,觉得他应该去医院,而且我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抽不出时间,便在电话里大声说:“您怎么不早说?我带您去医院!” 父亲沉默了很久,说:“你忙你的,我自己去就行。” 我更生气了,说:“您都病成这样了,怎么能自己去?” 父亲说:“没事,我挺挺就过去了。” 我没再理他,挂了电话。
④过了几天,我听妹妹说,父亲那次病得很重,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医生都下了病危通知,后来病情得到了控制,脱离了危险。我听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太对不起父亲了。
⑤一个月后,父亲又给我打电话,说他想来一趟城里,看看我和小女儿。我这次没有犹豫,说:“您来吧,我去接您。”
⑥父亲来了,他带来了很多东西,有家乡的土特产,还有给小女儿的衣服和玩具。我发现父亲比以前苍老了很多,背也驼了,头发也白了不少。我心里很愧疚,说:“爸,您怎么带这么多东西?累坏了吧?” 父亲说:“没事,不沉。”
⑦晚上,我请父亲吃饭,点了他最爱吃的菜,还买了一瓶酒。父亲说:“我不能喝酒,医生不让喝。” 我说:“少喝点,没事。” 父亲便不再推辞,喝了起来。喝着喝着,父亲的话多了起来,他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说起了他教书时的情景,说起了母亲去世时的样子。说着说着,父亲的眼睛湿润了,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⑧吃完饭,父亲说:“我该回去了,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我挽留他,说:“您再住几天吧,我陪您到处转转。” 父亲说:“不了,我在这里会影响你工作的。” 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便不再挽留,说:“那我明天送您回去。”
⑨第二天,我送父亲到车站,父亲上车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我说:“这是我攒的一点钱,你拿着,给小女儿买些东西。” 我推辞说:“爸,您的钱自己留着用吧,我有钱。” 父亲说:“你拿着,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我只好收下了。
⑩父亲上车后,向我挥了挥手,说:“你回去吧,别送了。” 我站在车站,看着火车慢慢远去,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打开父亲给我的布包,里面除了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儿子,我知道你工作忙,压力大,但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我看着纸条,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回到家,我发现父亲喝剩下的半瓶酒还放在桌子上,我拿起酒瓶,闻了闻,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我仿佛闻到了父亲的味道,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文章围绕 “父亲” 写了哪些往事(3 分)
赏析第⑦段中 “喝着喝着,父亲的话多了起来,他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说起了他教书时的情景,说起了母亲去世时的样子。说着说着,父亲的眼睛湿润了,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3 分)
第②段中 “我看出父亲似乎越来越自卑”,父亲 “自卑” 的原因是什么(3 分)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谈谈你对文章结尾 “我拿起酒瓶,闻了闻,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我仿佛闻到了父亲的味道,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的理解(3 分)
第三部分 写作(40 分)
请以 “那抹难忘的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 “眼神”“背影”“笑容” 等);(2)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运用细节描写和抒情手法;(3)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B(A 项 “行” 读 xíng;C 项 “撩” 读 liáo;D 项 “噎” 读 yē)
(1)jìn zhàng (2)tuí (3)zuò (4)zhǎng
D(“义愤填膺” 指胸中充满义愤,不符合语境,应改为 “感同身受”)
A(“衰败” 形容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犀利” 形容笔法尖锐;“艰苦” 形容环境艰难困苦)
B(A 项缺主语,删 “通过” 或 “使”;C 项两面对一面,删 “能否”;D 项关联词不当,“就” 改为 “才”)
(1)无病句 (2)删 “因为”“所以”(或改为 “之所以…… 是因为……”)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千里共婵娟 (4)月是故乡明 (5)寂寂江山摇落处 (6)肯将衰朽惜残年 (7)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8)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9)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0)雾凇沆砀
(1)示例:读小说品人情,悟成长明事理 (2)示例:我认为内心力量塑造人的成长。杜小康身处孤独的环境中,若没有直面困境的勇气和自我觉醒的力量,便无法实现心灵的蜕变。外部环境只是诱因,内心的坚守与突破才是成长的关键。 (3)示例:《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自私冷漠、唯利是图,他们的形象讽刺了现实中过分看重金钱的人际关系,提醒我们要坚守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情。
示例:她接过成绩单,手指微微颤抖,眼神从期待慢慢变得黯淡。嘴唇翕动了几下,想说什么却终究没说,只是把成绩单紧紧攥在手里,转身默默走进了房间,背影透着说不出的落寞。
呐喊 闰土 草房子 孤独的放鸭之旅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1)国都 (2)日光 (3)一起 (4)探求
C(A 项:定语后置的标志 / 结构助词,的;B 项:介词,因为 / 连词,来;C 项:均为 “就”;D 项:指示代词,那 / 人称代词,他的)
(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①阴雨连绵时,迁客骚人会产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的悲苦之情;②春和景明时,迁客骚人会产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的喜悦之情。二者均以物喜、以己悲,情感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济世情怀,对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它能引导人们以平和心态面对得失,培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不矛盾。“欢喜” 是因为闰土见到儿时伙伴 “我” 的激动与亲切;“凄凉” 是因为长期的苦难生活让他饱受折磨,内心充满苦楚,且意识到与 “我” 之间的隔阂。这两种神情并存,更能体现闰土复杂的内心世界。
“厚障壁” 指的是 “我” 和闰土之间因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的差异而形成的精神隔阂,深刻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与人之间纯真关系的破坏。
这一称呼变化反映了闰土思想的麻木与僵化,他已被封建等级观念所束缚,同时也体现了 “我” 与闰土之间纯真友谊的消逝,以及社会的压迫对底层人民的摧残。
通过对闰土恭敬的语言、迟疑的动作、麻木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闰土饱经沧桑、愚昧麻木的形象,突出了他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既有对儿时纯真友谊的怀念,又有对闰土如今麻木状态的悲哀与同情,还有对造成两人隔阂的社会现实的痛心与反思。
三、课外阅读
①父亲退休后照管小女儿,不愿打扰 “我” 工作;②父亲生病不愿麻烦 “我”,独自就医;③父亲带病来城里看望 “我” 和小女儿,带来土特产;④晚饭后父亲诉说往事,与 “我” 共饮;⑤父亲临走时给 “我” 钱和留言。
运用细节描写和叙述结合的手法,通过父亲回忆往事时的语言和神态变化,展现了父亲内心的思念与苦楚。“眼睛湿润” 的细节,细腻地表现出父亲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深情,也触发了 “我” 的愧疚与感动,情感真挚动人。
①父亲退休后,觉得自己失去了工作价值;②担心给 “我” 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怕被嫌弃;③与 “我” 的社会地位差距拉大,产生心理落差。
①关爱家人:退休后照管孙女,生病不愿麻烦儿子,带来土特产和钱;②隐忍坚强:生病独自承受,不轻易表露痛苦;③自卑体贴:怕打扰儿子,不断道歉,不愿久住。
半瓶酒是父亲留下的痕迹,象征着父亲深沉的爱与牵挂。“父亲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既指酒香中蕴含的亲情与乡愁,也表达了 “我” 对父亲的愧疚、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结尾以嗅觉收束,余味悠长,深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 写作评分标准
等级 内容(16 分) 表达(16 分) 发展(8 分) 总分
一类(36-40) 补题新颖,内容具体,能结合真实经历,细节丰富且典型,情感真挚深沉,紧扣 “难忘” 的核心 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过渡自然;语言流畅优美,细节描写细腻传神,抒情真挚动人,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立意深刻,能从 “难忘的事物” 中提炼出成长感悟或人生哲理,有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思考 36-40
二类(30-35) 补题恰当,内容较具体,有真实经历,有一定细节,情感真实,体现 “难忘” 的含义 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晰;语言通顺,有描写,抒情自然,偶有语病 立意明确,能从 “难忘的事物” 中获得感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 30-35
三类(24-29) 补题平淡,内容不够具体,经历不够真实,细节欠缺,情感平淡,对 “难忘” 的体现不充分 结构基本完整,层次较混乱;语言基本通顺,描写不足,语病较多 立意基本明确,缺乏独特感悟与情感体验 24-29
四类(0-23) 补题不当,内容空洞,偏离主题,无真实经历与细节,与 “难忘” 无关 结构混乱,不成篇章;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立意不明,无真情实感 0-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