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冲刺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冲刺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湖南省长沙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测试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2024春 南关区校级月考)的相反数是(  )
A.2024 B.﹣2024 C. D.
2.(3分)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将遥控小汽车两次行驶的情况表示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则遥控小汽车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  )
A.向东行驶5个单位长度
B.向西行驶3个单位长度
C.向东行驶2个单位长度
D.向西行驶1个单位长度
3.(3分)(2024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各对数中,相等的是(  )
A.﹣22与(﹣2)2 B.与
C.﹣(﹣3)与﹣|﹣3| D.﹣13与(﹣1)3
4.(3分)(2022秋 前进区校级月考)若a>0,b<0,c<0,则ab+c为(  )
A.正数 B.负数 C.零 D.无法确定
5.(3分)(2024秋 谯城区期末)2024年上半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18923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25元.将数据189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8.923×103 B.1.8923×105
C.0.18923×105 D.1.8923×104
6.(3分)(2024秋 东阿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理数是正数和负数的统称
B.有理数是整数
C.整数一定是正数
D.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7.(3分)(2024秋 内乡县期末)在式子n﹣3、a、1、80%t、S=ab中,代数式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3分)(2023秋 江南区期中)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为a,个位上的数为b,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位置,计算所得的数和原数的和,用a,b可以表示为(  )
A.11a+11b B.11ab C.10a+10b D.10ab
9.(3分)(2024秋 花山区校级期末)已知a2﹣2a﹣2=0,则3a2﹣6a+1的值为(  )
A.7 B.3 C.1 D.﹣5
10.(3分)(2024秋 泉港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  )
①若,则a≥0;
②若|a|>|b|,则有(a+b)(a﹣b)是正数;
③A、B、C三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2、x、6,若相邻两点的距离相等,则x=2;
④若代数式2x+|9﹣3x|+|1﹣x|+2011的值与x无关,则该代数式的值为2021;
⑤a+b+c=0,abc<0,则的值为±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某路公交车从起点出发途经A,B,C,D四站到达终点,各站上下车的人数按如下方式表示:(上车人数,下车人数),其中上车为正,下车为负.起点(20,0),A(12,﹣5),B(8,﹣9),C(6,﹣14),D(2,﹣7),则终点上下车的人数表示为     .
12.(3分)(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末)的倒数是     .
13.(3分)(2022秋 榆树市月考)计算32020 ()2021的结果是     .
14.(3分)(2024秋 玄武区校级月考)用“#”定义一种新运算,根据定义的这种新运算得到下列各式:1#3=5×1+3=8;3#(﹣1)=5×3﹣1=14;5#6=5×5+6=31;则(﹣6)#(﹣3)=    .
15.(3分)(2022秋 郫都区校级期末)如果(a﹣3)2+|b+4|=0,则(a+b)7=    .
16.(3分)(2022秋 惠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表示1,现将点A沿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1,第二次将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2,第三次将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3,…,按照这种移动规律移动下去,第n次移动到点An,如果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2分)
17.(6分)(2024秋 张店区校级月考)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里程 收费
3千米及3千米以内 8.00元
3千米以上,单程,每增加1千米 1.60元
3千米以上,往返,每增加1千米 1.20元
(1)小明乘出租车从家到外婆家,相距5.6千米,应付车费多少钱?
(2)王老师从学校去相距6千米的教育局取一份资料后立即回到学校,他怎样坐车比较合算?算一算需付多少元出租车费.
18.(8分)(2022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计算
(1)()×36;
(2).
19.(8分)(2024秋 宁明县期中)【教材呈现】下题是某某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道练习:代数式2x2+3x+7的值为8,则代数式.4x2+6x﹣9的值为     .
【阅读理解】小明在做作业时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解答如下:
由题意得2x2+3x+7=8,则有2x2+3x=1,
所以4x2+6x﹣9=2(2x2+3x)﹣9=2×1﹣9=﹣7
所以代数式4x2+6x﹣9的值为﹣7.
【解决问题】请运用小明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若代数式x2+x+1的值为2,求代数式2x2+2x+3的值;
(2)当x=2时,代数式ax3+bx+3的值为9,当x=﹣2时,求代数式ax3+bx+4的值.
20.(6分)(2024秋 临潼区期末)某校举办了“废纸回收,变废为宝”活动,各班收集的废纸均以10kg为标准,超过的记为“+”,不足的记为“﹣”,七年级六个班级的废纸收集情况如表所示,统计员小刚不小心将其中一个数据弄脏看不清了,但他记得六班收集废纸最多,且收集废纸最多和最少的班级的质量差为6kg.请结合已知信息补全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班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超过(不足)(kg) +1 +2 ﹣2.5 0 ﹣1
(1)表格中被弄脏的数据为     ;
(2)请计算七年级六个班级收集废纸的总质量;
(3)若七年级六个班级将本次活动收集的废纸集中卖出,卖出的单价是0.4元/千克,求废纸卖出的总价格.
21.(8分)已知a,b,c为有理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数轴填空:
①a是    数,b﹣a是    数(填“正”或“负”);
②比较大小:a    b,|a|    |b|(填“>”“<”或“=”);
③根据数轴化简:|b|=    ,|b﹣c|=    .
(2)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即|a﹣0|.类似地,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2的点的距离可表示为    .
(3)应用:①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3的点的距离是7,可记为|a﹣3|=7,那么a=    .
②当a取何值时,|a+4|+|a﹣3|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22.(8分)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下表所示是该市自来水的收费价格.
每月用水量 不超出6m3的部分 超出6m3但不超出10m3的部分 超出10m3的部分 注:水费按月结算
单价 2元/m3 4元/m3 8元/m3
(1)填空:若某户居民2月份用水4m3,则应收水费     元;
(2)若该户居民3月份用水a m3(其中6<a<10),则应收水费多少元?(用含a的整式表示并化简)
(3)若该户居民4,5月份共用水15m3(5月份用水量超过了4月份),设4月份用水x m3,求该户居民4,5月份共交水费多少元?(用含x的整式表示并化简)
23.(8分)(2023秋 崇川区校级期中)某中学图书馆上周的书籍借出记录如表所示(超过100册记为正,少于100册记为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23 0 ﹣17 +6 ﹣12
(1)上周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
(2)上周星期四比星期三多借出几册书?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多少册书?
24.(10分)(2025 福州模拟)阅读理解.
材料1: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素数);而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公元1640年,著名数学家费马发现:,,,,,而3、5、17、257、65537都是质数,于是费马猜想:对于一切自然数n,都是质数.因为运算的复杂性,很少有人去验证这个猜想.直到1732年,数学家欧拉发现:.这才说明了是合数,从而否定了费马的猜想.
材料2:一个较大的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通常是不好直观判断的,我们可以用“N法”来判断.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①找出大于N且最接近N的完全平方数k2;②用小于k的所有质数去除N;③如果这些质数都不能整除N,那么N是质数;如果这些质数中至少有一个能整除N,那么N就是合数.
(1)材料1中欧拉通过举出反例来证明费马的猜想是错误,这是证明命题错误常用的一种方法.为了证明命题“若a>b,则a2>b2”是错误的,可取的反例为     ;
(2)请阅读材料2,用“N法”判断619是质数还是合数?
(3)证明存在无穷多个整数n,使n2+n+1的值是合数.
25.(10分)(2024秋 中山市期末)【提出问题】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n,则称点P为点A,B的“n差点”.
【问题初探】
(1)若点P表示的数为0,求n的值;
【类比探究】
(2)若点P到为点B的距离为2,求点P表示的数及n的值;
【拓展延伸】
(3)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B时,立即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返回点A,到达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求当t为何值时n=3.
湖南省长沙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测试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2024春 南关区校级月考)的相反数是(  )
A.2024 B.﹣2024 C. D.
【考点】相反数.
【专题】实数;推理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进行解答即可得.
【解答】解:的相反数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3分)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将遥控小汽车两次行驶的情况表示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则遥控小汽车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  )
A.向东行驶5个单位长度
B.向西行驶3个单位长度
C.向东行驶2个单位长度
D.向西行驶1个单位长度
【考点】数轴;正数和负数.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图象得最后停在﹣1的位置,起始位置为﹣3,然后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根据图象得最后停在﹣1的位置,起始位置为﹣3,
∴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向东行驶2个单位长度,
故选:C.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数轴、正数和负数,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
3.(3分)(2024秋 滨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各对数中,相等的是(  )
A.﹣22与(﹣2)2 B.与
C.﹣(﹣3)与﹣|﹣3| D.﹣13与(﹣1)3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绝对值.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负数的平方是正数来求解A和B,根据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来判断C;根据负数的立方是负数来判断D.
【解答】解:A.﹣22=﹣4,(﹣2)2=4,﹣22≠(﹣2)2,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3)=3,﹣|﹣3|=﹣3,﹣(﹣3)≠﹣|﹣3|,不符合题意;
D.﹣13=﹣1,(﹣1)3=﹣1,﹣13=(﹣1)3,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绝对值,相反数,有理数的乘方,掌握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3分)(2022秋 前进区校级月考)若a>0,b<0,c<0,则ab+c为(  )
A.正数 B.负数 C.零 D.无法确定
【考点】正数和负数.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答即可.
【解答】解:∵a>0,b<0,c<0,
∴ab<0,
∴ab+c<0,
即ab+c为负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加法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2024秋 谯城区期末)2024年上半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18923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25元.将数据1892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8.923×103 B.1.8923×105
C.0.18923×105 D.1.8923×104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题】实数;符号意识.
【答案】D.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18923=1.8923×104.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6.(3分)(2024秋 东阿县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理数是正数和负数的统称
B.有理数是整数
C.整数一定是正数
D.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考点】有理数;正数和负数.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利用排除法求解即可.
【解答】解:A、有理数包括正数、0和负数,故A不符合题意;
B、有理数即有整数也有分数,故B不符合题意;
C、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故C不符合题意;
D、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知识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3分)(2024秋 内乡县期末)在式子n﹣3、a、1、80%t、S=ab中,代数式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代数式.
【专题】整式;符号意识.
【答案】C.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概念,用运算符号把数字与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解答】解:式子n﹣3,a,1,80%t,符合代数式的定义,是代数式;
式子s=ab是等式,不是代数式.
故代数式有4个.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代数式的定义.
8.(3分)(2023秋 江南区期中)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为a,个位上的数为b,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交换位置,计算所得的数和原数的和,用a,b可以表示为(  )
A.11a+11b B.11ab C.10a+10b D.10ab
【考点】列代数式.
【专题】整式;数感.
【答案】A
【分析】分别表示出这两个数,求出两数之和即可.
【解答】解:这两个数分别为:10a+b,10b+a,
则两数之和为:10a+b+10b+a=11a+11b,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并且求和.
9.(3分)(2024秋 花山区校级期末)已知a2﹣2a﹣2=0,则3a2﹣6a+1的值为(  )
A.7 B.3 C.1 D.﹣5
【考点】代数式求值.
【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整式;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将要求代数式变形,然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
【解答】解:∵a2﹣2a﹣2=0,
∴a2﹣2a=2,
∴当a2﹣2a=2时,原式=3(a2﹣2a)+1=3×2+1=7.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按照代数式规定的运算,计算的结果就是代数式的值.
10.(3分)(2024秋 泉港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  )
①若,则a≥0;
②若|a|>|b|,则有(a+b)(a﹣b)是正数;
③A、B、C三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2、x、6,若相邻两点的距离相等,则x=2;
④若代数式2x+|9﹣3x|+|1﹣x|+2011的值与x无关,则该代数式的值为2021;
⑤a+b+c=0,abc<0,则的值为±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合并同类项;数轴;绝对值;代数式求值.
【专题】计算题;整式;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分母不能为0可判断①;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可判断②;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判断③;根据与x无关化简后可判断④;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可判断⑤.
【解答】解:①若,则a>0,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若|a|>|b|,
则有a>b>0或a>0>b>﹣a或﹣a>b>0>a或0>b>a,
当a>b>0时,则(a+b)(a﹣b)>0是正数,
当a>0>b>﹣a时,则(a+b)(a﹣b)>0是正数,
当﹣a>b>0>a时,则(a+b)(a﹣b)>0是正数,
当0>b>a时,则(a+b)(a﹣b)>0是正数,
由上可得,(a+b)(a﹣b)>0是正数,故②符合题意;
③A、B、C三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2、6、x,若相邻两点的距离相等,则有x+2=6﹣x或﹣2﹣x=6﹣(﹣2)或x﹣6=6﹣(﹣2),
解得x=2或﹣10或14,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若代数式2x+|9﹣3x|+|1﹣x|+2011的值与x无关,则2x+|9﹣3x|+|1﹣x|+2011=2x+9﹣3x+x﹣1+2011=2019,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a+b+c=0,abc<0,
∴a、b、c中一定是一负两正,
不妨设a>0,b>0,c<0

=﹣1﹣1+1
=﹣1,故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绝对值的意义,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3分)某路公交车从起点出发途经A,B,C,D四站到达终点,各站上下车的人数按如下方式表示:(上车人数,下车人数),其中上车为正,下车为负.起点(20,0),A(12,﹣5),B(8,﹣9),C(6,﹣14),D(2,﹣7),则终点上下车的人数表示为  (0,﹣13)  .
【考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正数和负数.
【答案】(0,﹣13).
【分析】在起点(20,0)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法运算即可得出.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起始站有20人上车,
A站出发时人数为:20+12﹣5=27(人),
B站出发时人数为:27+8﹣9=26(人),
C站出发时人数为:26+6﹣14=18(人),
D站出发时人数为:18+2﹣7=13(人),
∴到达终点站的人数为13人,
∴终点站上下车人数表示为:(0,﹣13).
故答案为:(0,﹣1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正数和负数的性质,注意正数和负数的运算.
12.(3分)(2024秋 浦东新区校级期末)的倒数是    .
【考点】倒数.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利用倒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熟练掌握倒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3.(3分)(2022秋 榆树市月考)计算32020 ()2021的结果是    .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专题】计算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逆运用幂的乘方法则先把()2021化为()2020,再逆用积的乘方法则计算.
【解答】解:原式=32020 ()2020
=(3)2020
=1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法则及逆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3分)(2024秋 玄武区校级月考)用“#”定义一种新运算,根据定义的这种新运算得到下列各式:1#3=5×1+3=8;3#(﹣1)=5×3﹣1=14;5#6=5×5+6=31;则(﹣6)#(﹣3)= ﹣33  .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新定义;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33.
【分析】根据新定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6)#(﹣3)
=5×(﹣6)﹣3
=﹣30﹣3
=﹣33.
故答案为:﹣33.
【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新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新定义列出算式.
15.(3分)(2022秋 郫都区校级期末)如果(a﹣3)2+|b+4|=0,则(a+b)7= ﹣1  .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1.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3=0,b+4=0,
解得a=3,b=﹣4,
所以,(a+b)7=(3﹣4)7=﹣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16.(3分)(2022秋 惠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表示1,现将点A沿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1,第二次将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2,第三次将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3,…,按照这种移动规律移动下去,第n次移动到点An,如果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  13  .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数轴.
【专题】规律型;推理能力.
【答案】13.
【分析】序号为奇数的点在点A的左边,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减少3,序号为偶数的点在点A的右侧,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增加3,于是可得到A13表示的数为﹣17﹣3=﹣20,A12表示的数为16+3=19,则可判断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时,n的最小值是13.
【解答】解:第一次点A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点A1,则A1表示的数,1﹣3=﹣2;
第2次从点A1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点A2,则A2表示的数为﹣2+6=4;
第3次从点A2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点A3,则A3表示的数为4﹣9=﹣5;
第4次从点A3向右移动12个单位长度至点A4,则A4表示的数为﹣5+12=7;
第5次从点A4向左移动15个单位长度至点A5,则A5表示的数为7﹣15=﹣8;
…;
则A7表示的数为﹣8﹣3=﹣11,A9表示的数为﹣11﹣3=﹣14,A11表示的数为﹣14﹣3=﹣17,A13表示的数为﹣17﹣3=﹣20,
A6表示的数为7+3=10,A8表示的数为10+3=13,A10表示的数为13+3=16,A12表示的数为16+3=19,
所以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13.
故答案为:13.
【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找出点表示的数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2分)
17.(6分)(2024秋 张店区校级月考)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里程 收费
3千米及3千米以内 8.00元
3千米以上,单程,每增加1千米 1.60元
3千米以上,往返,每增加1千米 1.20元
(1)小明乘出租车从家到外婆家,相距5.6千米,应付车费多少钱?
(2)王老师从学校去相距6千米的教育局取一份资料后立即回到学校,他怎样坐车比较合算?算一算需付多少元出租车费.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
【答案】(1)应付车费12.8元;
(2)按往返计算车费合算,需付车费18.8元.
【分析】从表中,可得到,出租车收费3千米以内(含3千米)收8元,超过的部分按单程和往返,每1千米加收费,(1)5.6千米分为两部分,前3千米收8元,剩下的2.6千米,是单程,按每1千米1.6元来计算,但考虑到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故剩下的2.6千米,应按3千米计算车费,故车费应是8+3×1.6=12.8;(2)6千米,若按来、去两个单程分别计算的车费为:8+3×1.6=12.8元,2×12.8=25.6元.若按往返来计算的,总长12千米,前3千米8元;后面还有9千米,按每千米1.2元计算车费为:8+(12﹣3)×1.2=18.8元,从而得到按往返计算合算.
【解答】解:(1)8+(6﹣3)×1.6,
=8+3×1.6,
=12.8(元);
答:应付车费12.8元.
(2)若按来、去两个单程计算车费,
2×(8+3×1.6),
=2×(8+4.8),
=2×12.8,
=25.6(元);
若按往返计算车费,
8+(12﹣3)×1.2,
=8+9×1.2,
=8+10.8,
=18.8(元).
答:按往返计算车费合算,需付车费18.8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阅读表格的能力和有理数计算的能力,第(1)题,根据题意是单程,应按表格中前3千米与3千米以外的部分计算车费,但要注意题中要求的“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这一条件,第(2)题,要分类讨论下,分别按两个单程,还是按往返计算车费,比较后,得到费用少的计费方式即可.
18.(8分)(2022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计算
(1)()×36;
(2).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1)6;(2).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2)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约分即可.
【解答】解:(1)原式3636
=33﹣27
=6;
(2)原式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19.(8分)(2024秋 宁明县期中)【教材呈现】下题是某某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道练习:代数式2x2+3x+7的值为8,则代数式.4x2+6x﹣9的值为  ﹣7  .
【阅读理解】小明在做作业时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解答如下:
由题意得2x2+3x+7=8,则有2x2+3x=1,
所以4x2+6x﹣9=2(2x2+3x)﹣9=2×1﹣9=﹣7
所以代数式4x2+6x﹣9的值为﹣7.
【解决问题】请运用小明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若代数式x2+x+1的值为2,求代数式2x2+2x+3的值;
(2)当x=2时,代数式ax3+bx+3的值为9,当x=﹣2时,求代数式ax3+bx+4的值.
【考点】代数式求值.
【专题】整式;运算能力.
【答案】【教材呈现】﹣7;
【解决问题】(1)5;
(2)﹣2.
【分析】【教材呈现】根据阅读理解填写结果;
【解决问题】(1)先求解x2+x=1,再把原式化为2(x2+x)+3,再整体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2)先求解﹣8a﹣2b=﹣6,再求解当x=﹣2时,结合ax3+bx+4=﹣8a﹣2b+4,整体代入即可.
【解答】解:【教材呈现】﹣7;
【解决问题】(1)2x2+2x+3=2(x2+x+1)+1=2×2+1=5;
(2)当x=2时,代数式ax3+bx+3的值为9,
∴a×23+b×2+3=9,
∴8a+2b=6,
当x=﹣2时,求代数式ax3+bx+4=a×(﹣2)3+b×(﹣2)+3=﹣(8a+2b)+4=﹣6+4=﹣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化简求值,求解代数式的值,掌握“整体代入法求解代数式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20.(6分)(2024秋 临潼区期末)某校举办了“废纸回收,变废为宝”活动,各班收集的废纸均以10kg为标准,超过的记为“+”,不足的记为“﹣”,七年级六个班级的废纸收集情况如表所示,统计员小刚不小心将其中一个数据弄脏看不清了,但他记得六班收集废纸最多,且收集废纸最多和最少的班级的质量差为6kg.请结合已知信息补全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班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超过(不足)(kg) +1 +2 ﹣2.5 0 ﹣1
(1)表格中被弄脏的数据为  +3.5  ;
(2)请计算七年级六个班级收集废纸的总质量;
(3)若七年级六个班级将本次活动收集的废纸集中卖出,卖出的单价是0.4元/千克,求废纸卖出的总价格.
【考点】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1)+3.5;
(2)63kg;
(3)25.2元.
【分析】(1)根据收集废纸最多和最少的班级的质量差为6kg,列式计算即可;
(2)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3)根据(2)中结果,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6﹣2.5=3.5(kg);
即表格中被弄脏的数据为:+3.5;
故答案为:+3.5;
(2)10×6+[1+2+(﹣2.5)+0+(﹣1)+3.5]=63(kg),
答:七年级六个班级收集废纸的总质量为63kg;
(3)63×0.4=25.2(元),
答:七年级六个班级收集的废纸卖出的总价格为25.2元.
【点评】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题意,列式计算是解题关键.
21.(8分)已知a,b,c为有理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数轴填空:
①a是 负  数,b﹣a是 正  数(填“正”或“负”);
②比较大小:a <  b,|a| >  |b|(填“>”“<”或“=”);
③根据数轴化简:|b|= ﹣b  ,|b﹣c|= c﹣b  .
(2)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即|a﹣0|.类似地,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2的点的距离可表示为 |a﹣2|  .
(3)应用:①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3的点的距离是7,可记为|a﹣3|=7,那么a= 10或﹣4  .
②当a取何值时,|a+4|+|a﹣3|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绝对值.
【专题】实数;几何直观;运算能力.
【答案】(1)①负,正;
②<,>;
③﹣b,c﹣b;
(2)|a﹣2|;
(3)①10或﹣4;
②当﹣4≤a≤3时,|a+4|+|a﹣3|的值最小,最小值为7,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由数轴可知,a<0,b<0,且|a|>|b|,即可得出答案;
②由数轴,a,b的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③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即可;
(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即可;
(3)①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列式计算即可;
②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数的绝对值解答即可.
【解答】解:(1)①由数轴可知,a<0,b<0,且|a|>|b|,
∴b﹣a>0,
∴a是负数,b﹣a是正数.
故答案为:负,正;
②∵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a<b,
∵在数轴上,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a|>|b|,
故答案为:<,>;
③∵b<0,
∴|b|=﹣b,
∵由数轴可知,b<0,a>0,
∴b﹣c<0,
∴|b﹣c|=c﹣b.
故答案为:﹣b,c﹣b;
(2)数a到2的距离为:|a﹣2|.
故答案为:|a﹣2|;
(3)①∵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3的点的距离是7,
∴|a﹣3|=7,
∴a﹣3=±7,
解得:a=10或﹣4.
故答案为:10或﹣4;
②当﹣4≤a≤3时,|a+4|+|a﹣3|的值最小,最小值为7,理由为:
∵|a+4|+|a﹣3|表示数a表示﹣4和3的距离之和,
∴当﹣4≤a≤3时,|a+4|+|a﹣3|的值最小,最小值为:3﹣(﹣4)=3+4=7.
∴当表示数a的点在﹣4和3之间时,即当﹣4≤a≤3时,|a+4|+|a﹣3|的值最小,最小值为7.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性质,读懂题目信息并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2.(8分)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下表所示是该市自来水的收费价格.
每月用水量 不超出6m3的部分 超出6m3但不超出10m3的部分 超出10m3的部分 注:水费按月结算
单价 2元/m3 4元/m3 8元/m3
(1)填空:若某户居民2月份用水4m3,则应收水费  8  元;
(2)若该户居民3月份用水a m3(其中6<a<10),则应收水费多少元?(用含a的整式表示并化简)
(3)若该户居民4,5月份共用水15m3(5月份用水量超过了4月份),设4月份用水x m3,求该户居民4,5月份共交水费多少元?(用含x的整式表示并化简)
【考点】列代数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整式;运算能力.
【答案】(1)8;
(2)应收水费(4a﹣12)元;
(3)当4月份用水量少于5m3时,4,5月份共交水费为(﹣6x+68)元;当4月份用水量不少于5m3,但不超过6m3时,4,5月份共交水费为(﹣2x+48)元;当4月份用水量超过6m3时,4,5月份共交水费为36元.
【分析】(1)根据所给表格,求出当用水量为4m3时的水费即可.
(2)根据a的取值范围,结合表格中的收费价格,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水费即可.
(3)根据x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因为4<6,
所以该户居民的水费为:2×4=8(元).
故答案为:8.
(2)因为6<a<10,
所以应收水费为:2×6+4(a﹣6)=4a﹣12(元),
答:应收水费(4a﹣12)元.
(3)因为该户居民4,5月份共用水15m3,且5月份用水量超过了4月份,
所以5月份的用水量超过7.5m3,4月份的用水量少于7.5m3,
即x<7.5,15﹣x>7.5.
当4月份用水量少于5m3时,5月份用水量超过10m3,
此时4,5月份共交水费为:2x+2×6+4×(10﹣6)+8(15﹣x﹣10)=﹣6x+68(元).
当4月份用水量不少于5m3,但不超过6m3时,5月份用水量不少于9m3,且不超过10m3,
此时4,5月份共交水费为:2x+2×6+4(15﹣x﹣6)=﹣2x+48(元).
当4月份用水量超过6m3时,5月份用水量超过7.5m3,但少于9m3,
此时4,5月份共交水费为:2×6+4(x﹣6)+2×6+4(15﹣x﹣6)=36(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对用水量的取值范围进行恰当的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3.(8分)(2023秋 崇川区校级期中)某中学图书馆上周的书籍借出记录如表所示(超过100册记为正,少于100册记为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23 0 ﹣17 +6 ﹣12
(1)上周星期五借出多少册书?
(2)上周星期四比星期三多借出几册书?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多少册书?
【考点】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实数;运算能力.
【答案】(1)上周星期五借出88册书;
(2)上周星期四比星期三多借出23册书;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100册书.
【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算式100+(﹣12)求出即可;
(2)求出(+6)﹣(﹣17)的值即可;
(3)求出+23、0、﹣17、+6、﹣12的平均数,再加上100即可.
【解答】解:(1)100+(﹣12)=88(册),
答:上周星期五借出88册书.
(2)[100+(+6)]﹣[100+(﹣17)]=23(册),
答:上周星期四比星期三多借出23册书.
(3)100+[(+23)+(﹣17)+(+6)+(﹣12)]÷5=100(册),
答:上周平均每天借出100册书.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列出算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0分)(2025 福州模拟)阅读理解.
材料1: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素数);而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合数.公元1640年,著名数学家费马发现:,,,,,而3、5、17、257、65537都是质数,于是费马猜想:对于一切自然数n,都是质数.因为运算的复杂性,很少有人去验证这个猜想.直到1732年,数学家欧拉发现:.这才说明了是合数,从而否定了费马的猜想.
材料2:一个较大的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通常是不好直观判断的,我们可以用“N法”来判断.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①找出大于N且最接近N的完全平方数k2;②用小于k的所有质数去除N;③如果这些质数都不能整除N,那么N是质数;如果这些质数中至少有一个能整除N,那么N就是合数.
(1)材料1中欧拉通过举出反例来证明费马的猜想是错误,这是证明命题错误常用的一种方法.为了证明命题“若a>b,则a2>b2”是错误的,可取的反例为  a=1,b=﹣2  ;
(2)请阅读材料2,用“N法”判断619是质数还是合数?
(3)证明存在无穷多个整数n,使n2+n+1的值是合数.
【考点】完全平方数;数学常识;零指数幂;命题与定理.
【专题】计算题;推理能力.
【答案】(1)反例为a=1,b=﹣2;
(2)619是质数;
(3)见解析:
【分析】(1)需要找到满足a>b但a2≤b2的反例;
(2)根据“N 法”的步骤,通过找出接近 619 的完全平方数,再用小于其平方根的质数去除 619 来判断其是质数还是合数;
(3)要构造出无穷多个使n2+n+1为合数的整数n.
【解答】解:(1)要证明命题“若a>b,则a2>b2”是错误的,
取a=1,b=﹣2.此时a>b,
因为1>﹣2,但是a2=12=1,b2=(﹣2)2=4,a2<b2.
所以可取的反例为a=1,b=﹣2.
(2)找出大于619且最接近619的完全平方数,
因为252=625,242=576,625>619且最接近 619,
所以k=25.
用小于25的所有质数去除 619小于25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23.619÷2=309.5,不能整除;
619÷3≈206.33,不能整除;
619÷5=123.8,不能整除;
619÷7≈88.43,不能整除;
619÷11≈56.27,不能整除;
619÷13≈47.62,不能整除;
619÷17≈36.41,不能整除;
619÷19≈32.58,不能整除;
619÷23≈26.91,不能整除.
因为小于25的所有质数都不能整除619,所以619是质数.
(3)令n=k2﹣k(k为大于1的整数),
则:n2+n+1=(k2﹣k)2+(k2﹣k)+1
=(k2﹣k+1)(k2﹣k+1)
当k>1时,k2﹣k+1>1,
所以n2+n+1是合数.
∵k有无数个大于1的整数取值,
∴存在无穷多个整数n=k2﹣k(k为大于 1 的整数),使n2+n+1的值是合数.
【点评】本题考查逻辑推理能力,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5.(10分)(2024秋 中山市期末)【提出问题】
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n,则称点P为点A,B的“n差点”.
【问题初探】
(1)若点P表示的数为0,求n的值;
【类比探究】
(2)若点P到为点B的距离为2,求点P表示的数及n的值;
【拓展延伸】
(3)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B时,立即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返回点A,到达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求当t为何值时n=3.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两点间的距离;数轴;绝对值.
【专题】实数;一次方程(组)及应用;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答案】(1)1;
(2)当点P表示的数为0时,n=1;当点P表示的数为4时,n=5;
(3)当t=4或t=1或或t=7时,n=3.
【分析】(1)根据“n差点”的定义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点P到点B的距离为2,可得点P表示的数是0或4,再根据“n差点”的定义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3)分点P从点A运动到点B和点P从点B运动到点A两种情况讨论,根据“n差点”的定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PA=0﹣(﹣3)|=3,PB=|2﹣0|=2,
∴n=|3﹣2|=1;
(2)∵点P到点B的距离为2,
∴点P表示的数是0或4,
当点P表示的数是0时,则PA=|0﹣(﹣3)|=3,PB=|2﹣0|=2,、
∴n=|2﹣3|=1:
当点P表示的数是4时,则PA=|4﹣(﹣3)|=7,PB=|4﹣2|=2,
∴n=|7﹣2|=5;
综上,当点P表示的数为0时,n=1;当点P表示的数为4时,n=5;
(3)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此时[2﹣(﹣3)]÷1=5,
∴0<t≤5,
∴PA=t,PB=5﹣t,
∵n=3,
∴|t﹣(5﹣t)|=3,
即2t﹣5=±3,
解得t=1或t=4;
当点P从点B运动到点A时,此时,
∴,
∴PB=2(t﹣5)=2t﹣10,
∴PA=AB﹣PB=[2﹣(﹣3)]﹣(2t﹣10)=15﹣2t,
∵n=3,
∴|(15﹣2t)﹣(2t﹣10)|=3,
即25﹣4t=±3,
解得t=7或,
综上所述,当t=4或t=1或或t=7时,n=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