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5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5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导入新课
近些年电视剧《人民的民义》《狂飙》很火爆。
《人民的名义》开幕暴击,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接到了一个实名举报,举报国家某部委的项目处长赵德汉收受巨额贿赂。后来在他的大别墅里,搜出两亿多元现金,一沓一沓的钞票摞满了冰箱、床和墙壁,让人瞠目结舌。
《狂飙》中,一张纵横交织的官商勾结的黑网,将京海的水搅得昏天黑地,让百姓不见天日却又哭诉无门。
导入新课
电视剧只是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但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国家的干部队伍不干净,被名利腐蚀,走向堕落。
导入新课
人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干部?
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5月7日),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7—268页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学习《县委书记的榜样》这篇文章,可以直观得感受毛泽东时代的干部风貌,看看“人民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究竟是什么样子?
导入新课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习近平
注: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的一首词。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七·十五
文体知识
第一部分
01
新闻
狭义——消息
通讯
1人物通讯
广义
消息
报告文学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文体知识
1.
通讯的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较浓的议论色彩。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与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简单地说,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一.了解通讯,走进人物。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①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孔繁森、雷锋等;
②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著名科学家、运动员、演员等;
③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某种人生价值,或为人民做出重要贡献的普通人。
④还有一些通讯人物是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例如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较浓的议论色彩。
传记式
能够较完整地概述人物一生的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
人物通讯的分类
群像式
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常见的写法有:
(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①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焦裕禄、袁隆平、雷锋等;
②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著名科学家、运动员、演员等;
③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某种人生价值,或为人民做出重要贡献的普通人。
④还有一些通讯人物是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写作对象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
走进作者
了解背景
第二部分
02
主要人介绍——焦裕禄
焦裕禄,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
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
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走进背景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三害”
风沙
内涝
盐 碱
走进背景
1964年12月份,新华社为了摸清河南受灾情况,穆青派记者周原去受灾最重的豫东采风。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原来到兰考县,了解到焦裕禄的事迹,并深为震撼,随后,穆青带着新华社记者周原、冯健等人抵达兰考再次深入县乡基层、群众和干部中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在耗时一年又两个多月采访、座谈、写稿、改稿,七易其稿后,1966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出,随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全中国!
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
了解焦裕禄
“焦桐”
走进人物
人民群众自发悼念焦裕禄同志
走进人物
治理前的兰考县
走进人物
带领兰考人民治理土地
走进人物
人民群众自发悼念焦裕禄同志
文本解读
第三部分
03
思考:
我们拿到一篇人物通讯,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大体了解全文内容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
技法点拨:
1.抓题目;
2.如果文中有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
3.可以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
......
梳理内容, 感悟精神。
1.文题解读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县委书记”是焦裕禄的身份
由题目可知,本文是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党人的精神。
“榜样”是贯串全文始终的写作主旨
“焦裕禄”是这篇通讯的写作对象
2
快速浏览课文,明确本文的写作结构和顺序
小标题以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进行分类,整体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安排。
3
这篇通讯运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全文,有何作用?
(1)有的小标题选取的是焦裕禄生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话语,这对于彰显其伟大品格具有重要作用。
(2)运用小标题,能够标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使文章层次显得清晰明了,既避免了长篇文章给人的冗长感,又可让版面增加立体感。
导语:文章为什么从兰考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写起?
①人物刻画,开篇描绘出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的灾荒景象,具体展现了摆在焦裕禄面前的困难,有助于突出焦裕禄临危受命,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
②文章结构,为下文写焦裕禄深入一线调研、带领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在工作岗位上逝世等情节埋下伏笔。
③文章主题,开篇兰考县遭受伤害的情形与文章最后一节兰考县粮食“初步自给”“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家的灾害”等面貌改变形成对比,突出了在党的好干部的领导下“人定胜天”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巨大胜利。
4.品读人物,走近时代楷模
“以事写人”和“以言见人”是人物通讯常用的写作手法。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明确文章写了哪些具体事件,记录了人物哪些个性语言,从中总结人物精神,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焦裕禄同志
层次 小标题 典型事迹
精神品格
引子
1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2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亲自调查兰考的自然情况
科学求实、脚踏实地
严于律己、 心系群众
严重灾害面前镇定布置工作
风雪天访寒问暖(许楼访问)
艰苦奋斗
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
亲民爱民
赴兰考任职,下乡
迎难而上
勇挑重担
积极乐观
“受命于危难之间”
目标升华
正面塑形:“兰考是灾区......革命者在困难面前要逞英雄。”
正面塑形:“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正面塑形:“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帮助群众。”
个性语言
分层 小标题 典型事迹 个性语言 精神品格
3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4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5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关心他人身体状况,自己却忍着病痛坚持工作
无私奉献
亲民爱民
坚忍顽强
公而忘私
病重时,时刻关心兰考工作情况,希望死后葬在沙丘之上。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肉体虽死
精神永存)
兰考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百姓深深的爱戴
心系民生
勤政为民
目标升华
正面塑形:“病是个欺软怕硬....”“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谈你们的情况吧......”
正面塑形:“你回去对县委同志说......”“活着我没有......”
侧面衬形:“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给累死的......”
小标题 品质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总结概括文章中体现的焦裕禄同志的品质
亲临一线,身先士卒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
热爱群众,无私奉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人物品质
习近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
习近平书记曾多次考查兰考,专程拜谒焦陵。2009年,在全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总结焦裕禄精神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且介亭杂文》
语言品析
第四部分
04
(一)导语
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片白变成一片青!”
鉴赏本文“以言见人”的特点,找出各部分典型的语言,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当时是兰考县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他的语言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县委书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为兰考百姓打下一针强心剂!
(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明确 体现出焦裕禄身先士卒、敢为人先、事必躬亲的精神。
(三)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 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 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明确 反映焦裕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的宝贵品质。同时也表明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拥护和爱戴。通过这个故事,深化了文章的情感,突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密切的联系。
(四)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住你了。”
明确 写出了焦裕禄的固执与执拗的性格,表现了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
(五)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隔了一会儿,焦裕禄从怀里掏出-张自己的照片, 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明确 这里体现了焦裕禄心系百姓、心系民生的奉献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
人们一个个含着泪站在他的坟前,一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36万兰考人的心声: “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
(六)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明确 通过百姓的语言,侧面写出了焦裕禄的精神品质的高贵。
思考:品鉴下面语句,感悟内涵及情感
①第十五段: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明确 这一部分采用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调查队冒着风沙、暴雨进行,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情形,给人以真实的感受;通过具体的数据来介绍焦裕禄带领的调查队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者结合,共同表现了在焦裕禄的带领下,调查队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赏析语言
思考:品鉴下面语句,感悟内涵及情感
②第十九段:他说:“我说,你们记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最后一条”
明确 体现了焦裕禄遇事沉着冷静,考虑周到,有条不紊。既有高度的责任担当,也有过硬的智谋策略。
赏析语言
思考:品鉴下面语句,感悟内涵及情感
③第三十二段:公社的同志一边汇报情况,一边看着焦裕禄强按着肚子在作笔记。显然,他的肝痛得使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指间掉了下来。汇报的同志看到这情形,忍住泪,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他,看起来还是神情自若的样子,说:“说,往下说吧。”
明确 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焦裕禄受病魔折磨的痛苦,也侧面反映出了他的坚强和伟大,刻画出了大无畏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赏析语言
思考:品鉴下面语句,感悟内涵及情感
④第69段中“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由36万兰考人民在兰考大地上集体完成了”。“文章”有什么含义?
明确 这里的“文章”有四层含义:①指治理兰考“三害”,让兰考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文章;②指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文章;③指激发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的文章;④指激励干部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文章。
赏析语言
精神熏陶
第五部分
05
思考探究深挖主题(人物通讯的时代意义)
1.焦裕禄精神的现实价值
树立典型,发挥焦裕禄式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焦裕禄精神所承载的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精神和品质,使得焦裕禄同志不仅成了县委书记的榜样,更成了全党的榜样。同时,这种榜样的力量也会在普通群众间,起到振奋人心,熏陶教化的作用。提高全民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2.焦裕禄精神过时了吗
不过时。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符合党的一贯宗旨,符合全体人民的要求和希望。时代不同了,任务不同了,但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党员干部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是一致的。
“扶贫之花”——黄文秀
黄文秀以坚定信念投身乡村脱贫,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她如长征战士般坚定前行,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在贫困山村绽放青春光彩,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长征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杨善洲,云南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他放弃安逸生活,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历经艰辛,建成 5.6 万亩林场后无偿捐给国家。他坚守信念,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为生态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草鞋书记”——杨善洲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草鞋书记”——杨善洲
黄大发,贵州遵义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历时 30 余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他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
“当代愚公”——黄大发
“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
她来自群众,深知群众的需求和疾苦。作为农民代表,申纪兰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她积极推动农村的发展,比如在西沟村,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带领大家办企业,从铁合金厂到磁钢厂、石料厂等诸多村办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群众收入。
“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
在推动男女同工同酬的过程中,她也是和广大妇女群众站在一起。她的倡导反映了群众渴望公平劳动报酬的心声,让女性群众的劳动价值得到认可。并且在人大代表的工作中,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将涉及“三农”、交通、水利等诸多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带到国家议事层面,切实为群众代言。
1.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奥地利)阿德勒
2.要重返生活就须有所奉献。 —— (前苏联)高尔基
3.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
—— (德国)海塞
4.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
——(英国)丘吉尔
5.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前苏联)高尔基
素材积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