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秋季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步学练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年秋季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步学练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25年秋季新版八年级上册同步学练测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知识结构】
【要点梳理】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概况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于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余人
影响 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徐州会战 概况 著名战役:台儿庄大捷(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结果 为避免被日军合围,中国军队放弃徐州
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10月
战况 著名战役:万家岭大捷,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予重创;整个战场形势不利,中国军队有序撤出
影响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 1940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中国军队最终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1944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大片土地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开辟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指挥中枢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取得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击毙日本中将阿部规秀)等伏击战的胜利。
3.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8月-1941年1月 地域 华北 指挥 彭德怀
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后续 日军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影响: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三、坚持全民族抗战
1.日本改变侵华策略
(1)策略: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改用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
(2)影响: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2.全民族抗战表现:
(1)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2)台湾人民通过多种方式打击日本殖民统治和战争政策。大批爱国台胞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战。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同盟建立: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四国领衔,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1942年初开始;在仁安羌战役中,解救出英缅军第一师;1942年5月,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1943年10月开始对日军发起反攻,最终取得入缅作战胜利。
3.开罗会议:
时间 1943年 主要参与国 美、英、中
成果 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应归还中国
4.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敌后战场牵制抗击了侵华日军50%以上)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同步训练】
1.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遭到封锁,武器供应严重不足。为此,中共中央指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武器,必须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最终1939年4月,他们设计出无名氏马步枪,次年结合山地游击战特点,又加以改进设计出八一式马步枪。这有利于(  )
A.推动百团大战胜利进军 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C.推动国共合作继续深化 D.推动正面战场抗战的不断发展
2.1943年3月,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反“扫荡”战斗中,遭日军1000余人合围。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等82名指战员与日军展开殊死肉搏,廷灭5170余人,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这体现出中国军人(  )
A.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貌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D.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3.某历史兴趣小组根据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战术制作了如下示意图,以下战术的实施 (  )
A.牵制和抗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B.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4.神头岭伏击战中八路军指挥员,充分掌握日军的作战习惯和动向,巧妙利用了神头岭原有的掩体“引君入瓮”。并且在考虑到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通过炸桥等方式,把近1500名日军按批次分割在不同的区域里,最后逐一歼灭。这一战斗的胜利得益于(  )
A.正确战略战术的制定 B.日军对八路军的不重视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八路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5.1938年10月,来自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的45个华侨团体在新加坡宣告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到1941年12月实际每月平均捐输达734万元。这可以用来佐证(  )
A.敌后战场抗战 B.全民族抗战
C.正面战场抗战 D.局部抗战
6. 响堂铺伏击战中,共毙伤日军少佐以下400余人、俘敌3人,焚毁汽车180余辆,缴获迫击炮4门、重机枪2挺、长短枪130余支。据此推测,材料中的这一战斗 (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显示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C.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D.是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7.下图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数量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这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D.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
8.同学们观看《血战台儿庄》后整理了如下台词,这体现了(  )
士兵:长官,现在咱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嘛 等抗战胜利了,别忘了给我们立块碑就行了。孙连仲:本总司令以成仁之决心,誓与台儿庄共存亡。
A.坚定信念的开创精神 B.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C.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 D.万众一心的拼搏精神
9.“左权同志军事才能出众,指挥作战灵活多变,在多次重要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善于分析战场形势,制定出精准的作战方案,带领部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一评价强调了左权(  )
A.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B.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C.率先提出武装抗日主张 D.领导局部抗战胜利
10.蒋介石称谢晋元为“中华民国军人光荣之典范”,并赞扬其在孤军营中的坚毅精神。毛泽东则称谢晋元为“民族革命典型”,认为其代表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战的精神。他们做出这一评价是由于谢晋元(  )
A.在喜峰口重伤日军 B.率军守卫宝山后壮烈牺牲
C.坚守四行仓库阵地 D.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军
11.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表格“看”战役】
战役名称 地点 参战双方 时间
山东枣庄台儿庄 国民党军队与日军 1938年
【电讯“显”战役】
寇酋松浦中将率一○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材料“析”战役】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就连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1)表格中空白处应填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该电讯赞扬的战役发生在哪一年 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中“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战的重大意义。
(4)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5)谈谈你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