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文汇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卷(含解析 1.1-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文汇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卷(含解析 1.1-2.3)

资源简介

龙港市文汇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自然界的物体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无花果 B.蜗牛
C.机器人 D.大熊猫
2.生产生活中经常要开展科学测量,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
A.测量物体长度 B.测量水温
C.测量液体体积 D.测量硬币直径
3.学习科学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下列操作及事故处理中,错误的是(  )
A.如图①,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如图②,酒精灯用后及时吹灭
C.如图③,烫伤后用大量冷水冲洗 D.如图④,酒精灯打翻着火,可以用湿抹布盖灭
4.对以下科学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为10cm B.洗澡时的水温度接近70℃
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m3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min
5.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3名航天员一起进入太空的还有4条斑马鱼和4g金鱼藻,用于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关于太空探索,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太空中的哪颗星星最美 B.金鱼藻在太空能否正常生长
C.在太空中,斑马鱼处于液体中是否受到浮力作用D.为什么微重力环境下,宇航员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更轻松
6.如图是小柯用小药瓶自制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酒精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将小药瓶浸入冷水中,吸管中液面会上升
C.吸管中液面下降,说明外界气温升高 D.吸管越粗,吸管中液面变化越明显
7.小科使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四次测量记录的结果分别为:、、、。下列对测量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若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B.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对书本宽度多次测量可以避免实验偶然性 D.测得该书宽度是
8.如图所示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白鱀豚与麻雀的交叉部分3表示的特征是( )
体内有脊椎骨 B.水生 C.体外受精 D.体温恒定
9.“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江水呈现碧绿色的现象是由于水体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下列不属于藻类植物特征的是(  )
A.大多在水中生活 B.不能产生种子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具有叶绿素
10.小科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后,将结果绘制记录如图。由此推测他观察的可能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血液中的红细胞 D.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
11.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时,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如图),可能的原因是(  )

A.反光镜未调平 B.标本未染色
C.盖玻片下有气泡 D.物镜污染
12.如图,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制定计划 D.搜集证据
14.在使用量筒测量一定量液体的体积时,关于图中甲、乙、丙三种读数方式,说法正确(  )
A.甲俯视读数偏小 B.乙平视读数正确
C.丙仰视读数正确 D.甲和丙读数均偏大
15.下列单位的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0L=10×0.001m3=0.01m3 B.10mL=10×0.001cm3=0.01cm3
C.2.5m=2.5m×100cm=250cm D.0.3km=0.3×1000=300m
16.选择不同的刻度尺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如表所示为小宁用两种不同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宽度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测量次序 1 2 3
甲组/厘米 18.33 18.34 18.35
乙组/厘米 18.3 18.4 18.6
A.更精确地反映《科学》课本宽度的是乙组数据 B.甲组测量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厘米
C.该《科学》课本的宽度应取18.33厘米 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17.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18.小延同学用刻度尺量出《科学课本》的厚度为0.90厘米,如下图,这本书共有18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5厘米 C.0.1厘米 D.0.1毫米
19.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体柱长为,若把玻璃管插入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柱长为,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小4题,每空1分,共12分)
21.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和观察,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手不小心被烫伤,可立即用大量 冲洗受伤处。
(2)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在化学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理念,能够让分子的构建模块快速、高效地结合。观察分子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这种观察方式属于 。
直接观察  B.间接观察  C.定性观察  D.定量观察
2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小丹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丹的体温为 ℃。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茜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次测得的结果 (填“准确”或“不准确”)。
23.请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
(1)量取10mL水需要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2)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
(3)图中有关F的使用,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24.科学测量中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准确测量的前提。
(1)图甲中钢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的长度是 cm。若将这把钢尺在冰箱中放置一昼夜后取出立即测量(考虑热胀冷缩的变化),则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相比,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2)如图乙所示,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铜丝的直径是 mm。
三、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5.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 。
(3)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____ _。
A.B.C.D.
(4)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
26.为探究细胞的结构,小明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盖盖玻片不规范引起的,正确的盖盖玻片方法是 (填图3中字母)
(2)低倍镜换高倍镜时,我们应该先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 (填名称),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3)若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的细胞质环流方向如图5所示,则实际上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逆时针)
27.在降落伞比赛活动中,小明将活动中的数据进行了记录如下表,用来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降落伞形状 降落伞面积 降落伞下落高度(m) 降落伞滞留时间/s
1 圆形 0.5 3 3.67
2 圆形 1 3 5.82
3 正方形 1 3 5.82
4 正方形 1 6 9.24
(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盒尺、
(2)探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面积的关系应分析序号 中的数据。
(3)分析序号3和4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28.在“观察蜗牛”实验时,小宁进行了下列活动:
【活动一】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min,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在阴暗环境中,蜗牛爬向阴暗处;
【活动二】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m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1)进行【活动一】时,小宁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在阴暗环境中,如图所示的方案中
合理的是 (填字母)。
(2)【活动一】说明蜗牛有视觉;【活动二】说明蜗牛 (填“有”或“没有”)听觉;
(3)为了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小科调查并记录了各种环境中的蜗牛数量,如下表所示。
地点 阳台上 树荫下 潮湿的花坛边
蜗牛数量 a b c
若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请你预测三个地点蜗牛数量a、b、c的关系: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29题4分、30题6分、31题6分、32题6分,共22分)
29.夏夜,人们常常点蚊香来驱赶蚊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人们就已进入梦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完要多长时间。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盘蚊香燃烧完所用的时间?
30.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某同学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除了控制烧瓶大小、水的质量、初始温度和环境因素相同外,还需控制的变量有 (答出一点即可)。
(2)按照计划操作,该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1 … 21 20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28 … 20 20
分析两组水水温的变化,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水在降温时是有规律的,根据水在降温时的规律,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46℃ B.43℃ C.39℃ D.35℃
31.学习科学测量后,小实尝试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由于石块体积偏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步骤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
步骤②:将不规则石块放入烧杯中,小石块完全浸没,标记水位线为A,取出小石块;
步骤③:量取40毫升水,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至标记线A,读取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
(1)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2)由于取出小石块时会带出一定水分,使得测量的石块体积 。
(3)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应在步骤③前增加的实验操作是 。
32.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
(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两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填a或b)。
(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则测得的肺活量偏 。(填“大”或“小”)
(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速度均匀,则上图中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填“甲”或“乙”)
试卷第1页,共3页
《龙港市文汇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A A D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B A D D D C C
1.C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D.生石花、水滴鱼、大熊猫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ABD不符合题意。
C.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2.D
【难度】0.85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浦江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作业检测科学试题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详解】A.测量物体长度,零刻度线应与物体一端对齐,故A错误;
B.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不得碰到容器底或侧壁,由图可知,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俯视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对齐,故C错误;
D.测量硬币的直径时,一般借助三角板进行测量,将直径平移进行测量,故D正确。
故选D。
3.B
【难度】0.94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义乌市丹溪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科学试题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实验室的安全
【详解】A. 可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滴管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酒精灯用后要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以防引起灯内酒精燃烧,此选项符合题意;
C. 烫伤后用大量冷水冲洗,以降低烫伤处的温度,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酒精灯打翻着火,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难度】0.65
【来源】学易金卷: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01(浙江专用,浙教版2024)
【知识点】估测、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详解】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1cm,故A不符合题意;
B.洗澡时的水温度略高于人体正常温度,接近45℃,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故C不符合题意;
D.眼保健操一般安排在课间进行,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min,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5.A
【难度】0.94
【来源】浙江省山海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知识点】提出问题
【详解】A.太空中的哪颗星星最美,属于个人爱好,不属于科学问题,A符合题意;
B.金鱼藻在太空能否正常生长,属于科学问题,B不符合题意;
C.在太空中,斑马鱼处于液体中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属于科学问题,C不符合题意;
D.为什么微重力环境下,宇航员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更轻松,属于科学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难度】0.85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详解】A.由图可知,自制温度计内装满染色酒精作为测温物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故A正确;
B.将小药瓶浸入冷水中,瓶内液体温度下降,体积收缩。体积收缩会导致瓶内液体体积变小,因此吸管中液面会下降。故B错误;
C.吸管中液面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气温升高→ 瓶内液体膨胀 → 体积增大 → 吸管中液面上升;气温降低→ 瓶内液体收缩 → 体积减小 → 吸管中液面下降。因此,吸管中液面下降说明外界气温降低。故C错误;
D.液面变化明显程度与吸管粗细的关系:吸管越粗,相同体积变化对应的液面高度变化越小;吸管越细,相同体积变化对应的液面高度变化越大。因此,吸管越粗,液面变化越不明显。故D错误。
故选A。
7.D
【难度】0.85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分析
【详解】A.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测量的数值更接近准确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
B.由记录的测量结果可知,测量数据精确到了毫米,说明此刻度尺最小刻度是1mm=0.1cm
故B错误;
C.对书本宽度多次测量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错误;
D.由记录的结果可以看出12.46cm与其它三个数值准确值不同,相差较多,所以它是一个错误的结果,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8.D
【难度】0.65
【来源】2025年浙江省“山海联盟”5月中考模拟科学试题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分析】图中1表示鲤鱼和白鱀豚共同特点,2表示鲤鱼和麻雀的共同特点,3表示麻雀和白鱀豚的共同特征,4表示鲤鱼、麻雀、白鱀豚的共同特征。鲤鱼属于鱼类,麻雀属于鸟类,白鱀豚属于哺乳类。
【详解】A.鲤鱼、麻雀、白鱀豚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A不符合题意。
B.鲤鱼和白鱀豚生活在水中,麻雀生活在陆地,B不符合题意。
C.鲤鱼是体外受精,麻雀、白鱀豚都是体内受精,C不符合题意。
D.麻雀和白鱀豚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鲤鱼属于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难度】0.65
【来源】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知识点】孢子植物
【分析】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更无输导组织,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藻类植物的细胞中有叶绿体(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因此,藻类植物是孢子生殖,属于孢子植物。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大多在水中生活”、“大多在水中生活”、“具有叶绿素”都属于藻类植物特征;而“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属于藻类植物特征,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难度】0.65
【来源】2025年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中考适应性练习科学试卷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分析】由题图可知,小科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没有细胞壁或液泡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详解】A.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不符合图示结构,A错误。
B.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符合图示结构,B正确。
C.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符合图示结构,C错误。
D.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是血管结构,不是单个细胞的结构,不符合图示结构,D错误。
故选B。
11.C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自主招生科学试卷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详解】A.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线反射到镜筒内,调节反光镜主要是为了调节视野的亮度。反光镜未调平可能会导致视野亮度不均匀,但不会出现黑色圆圈,A不符合题意。
B.标本未染色可能会使观察到的物像颜色较浅,对比度不明显,但不会形成黑色圆圈,B不符合题意。
C.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在制作装片时,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容易产生气泡。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会呈现为黑色圆圈,与题目中描述的现象相符,C符合题意。
D.物镜污染可能会使观察到的物像模糊或有污渍,但一般不会出现规则的黑色圆圈,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余姚市兰江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科学试题
【知识点】观察细胞
【详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主要有擦、滴、撕、展、盖、染等。
图中,②步骤: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为后续操作做准备,这是第一步;
①步骤: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即内表皮,这是获取实验材料的操作,在滴水之后进行;
④步骤:把撕取的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在撕取材料后进行;
③步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是最后一步盖片操作;
所以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科学学情调查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科学探究通常包含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收集证据并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环节。
【详解】A.提出问题这一步骤是科学探究的起点,通常涉及对某个现象或问题的初步观察和疑问的提出。但在此情况下,科学家已经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解释或设想,而不仅仅是提出了一个问题,A不符合题意。
B.假设是对问题可能原因或解决方案的初步设想或解释。科学家的观点“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正是一个对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初步解释,这符合建立假设的定义,B符合题意。
C.制定计划这一步骤涉及设计实验或调查来验证假设。题目中并未提及科学家制定了何种计划来验证其观点,因此这一步骤不符合,C不符合题意。
D.搜集证据这一步骤涉及通过实验、观察或调查来收集数据,以支持或反驳假设。题目中同样没有提及科学家进行了证据搜集,因此这一步骤也不符合,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难度】0.65
【来源】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详解】A.甲是俯视读数,俯视时视线斜向下,看到的刻度值比实际值大,读数偏大,故A错误;
B.乙是平视读数,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平视读数正确,故B正确;
C.丙是仰视读数,仰视时视线斜向上,看到的刻度值比实际值小,读数偏小,故C错误;
D.甲读数偏大,丙读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15.A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单位换算
【详解】A.由,可得
故A正确;
B.由,可得
故B错误;
C.由,可得
故C错误;
D.由,可得
故D错误。
故选A。
16.D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分析
【详解】A.甲组测量的结果为18.33cm,18.34cm,18.35cm,精确到毫米;乙组测量的结果是18.3cm,18.4cm,18.6cm,精确到厘米,故能更准确反映《科学》教科书宽度是甲组,故A不符合题意;
B.甲测量的结果为18.33cm,18.34cm,18.35cm,精确到毫米,即所选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毫米,故B不符合题意;
C.该《科学》教科书的宽度
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一次测量的数据误差较大,为了达到测量的准确程度,就要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D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子陵中学教育集团子陵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详解】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对于本题中,相同量的水银变化相同的温度,体积变化也是相同的,所以内径较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因为两支都是合格的温度计,所以示数应该相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8.D
【难度】0.94
【来源】浙江省金华兰溪市实验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
【详解】书本纸张的张数为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9.C
【难度】0.65
【来源】浙江温州浙里联盟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4月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时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等。
【详解】A.该方案中两个实验组都添加了细菌,且分别添加了抗生素A和抗生素B,但没有设置不添加抗生素的对照组,无法明确是抗生素起到了杀菌作用,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细菌生长情况变化,不能准确比较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所以①不合理,A错误。
B.此方案设置了无细菌的空白对照以及分别添加抗生素A和抗生素B加细菌的实验组,但缺少有细菌无抗生素的对照组,无法比较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所以②不合理,B错误。
C.该方案有只加细菌的对照组,以及分别添加抗生素A加细菌、抗生素B加细菌的实验组,能通过与对照组对比,分别观察抗生素A和抗生素B的杀菌效果,所以③最合理,C正确。
D.该方案虽然设置了四个组:抗生素A加细菌、抗生素B加细菌、只有抗生素A、只有抗生素B,但没有形成有效的对照,所以④不合理,D错误。
故选C。
20.C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科学试题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详解】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每增加相同的温度,温度计的液柱升高相同的长度,从2℃到100℃,温度计的液柱升高了31cm-3cm=28cm,即温度每升高98℃,温度计的液柱升高28cm。所以温度计液柱升高1cm的温度是
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t=3.5℃/cm×(15cm-3cm)+2℃=44℃
故选C。
21. 冷水 BC
【难度】0.94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知识点】拓展观察力、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详解】(1)若实验中,手不小心被烫伤,可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2)观察分子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这种观察方式属于间接观察、定性观察。
22. 热胀冷缩 37.8 准确
【难度】0.94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丹溪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题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详解】[1] 如图甲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故读数为37.8℃。
[2]体温计的示数只能自动上升,不会自动下降。如图乙所示,体温计读数为38.2℃,体温计示数升高,所以该次测得的结果准确。
23.(1)AC
(2)E
(3)①③
【难度】0.94
【来源】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详解】(1)量取10mL水需要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和量筒,故选AC;
(2)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药匙,故选E;
(3)图中有关F的使用,正确的是①(用火柴点燃酒精灯)③(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4.(1) 1mm 3.15 偏大
(2)1.1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详解】(1)[1][2]A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的长度是3.15cm;
[3]若这把钢尺从冰箱中取出直接测,由于钢尺受冷收缩,但物体不变,则测得的数据与实际相比偏大。
(2)由图乙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0.50cm对齐,右侧与1.85cm对齐,所以12匝线圈的长度为
L=1.85cm-0.50cm=1.35cm
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3)[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
[2]由图丙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在“20”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示数为-7℃,读作零下7摄氏度。
25.(1)清水
(2)3、4
(3)BCA
(4)C
【难度】0.65
【来源】浙江宁波镇海区镇海区立人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图中,1、2、3是目镜,4、5、6是物镜。
【详解】(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时,首先需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2)图中,1、2、3是目镜,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靠近人的眼睛。放大倍数低的目镜,长度长;放大倍数高的目镜,长度短;3放大倍数最大。
4、5、6是物镜,物镜上有螺纹,它像上螺钉一样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靠近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倍数低的物镜,长度短;放大倍数高的物镜,长度长;4放大倍数最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和物镜倍数的乘积。为了使视野中的单个细胞最大,需要使用4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和3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的组合,这样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
(3)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B→C→A。
(4)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说明被观察的物体不在视野范围内,此时,应该缓移玻片标本,使被观察的物体移到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然后,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再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同时,眼睛注射目镜,直到找到物像为止。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1)B
(2)转换器
(3)逆时针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图4中,④⑤是物镜、⑥⑦是目镜。
【详解】(1)图1中出现了气泡,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正确的做法是: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图3中B的操作规范,不会出现气泡。
(2)物镜上有螺纹,它像上螺钉一样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靠近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倍数低的物镜,长度短;放大倍数高的物镜,长度长。图4中,④是低倍物镜。
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靠近人的眼睛。放大倍数低的目镜,长度长;放大倍数高的目镜,长度短。图4中,⑦是低倍目镜。
因此,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则目镜和物镜可分别使用图4中的④和⑦。
(3)低倍物镜更换高倍物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
(4)图5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左右颠倒,因此在显微镜中看到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实际的细胞质环流方向应为逆时针。
27.(1)秒表
(2)1、2
(3)当降落伞面积相同时,降落伞下落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时间越长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丁荷丁信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科学学情调查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详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实验中需要用盒尺测量降落伞降落的高度,用秒表记录降落伞滞留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要探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面积的关系,应该控制降落伞形状、降落伞下落高度相同,改变降落伞面积,1、2中的数据符合题意。
(3)分析序号2和3中的数据知,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下落高度相同,降落伞的形状不同,降落伞滞留时间相同,由此可知:降落伞滞留时间的长短与降落伞的形状无关。
(4)分析序号3和4中的数据知,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面积相同,降落伞下落高度不同,且降落伞下落高度越高,降落伞滞留的时间越长,由此可知:降落伞滞留时间的长短与降落伞下落高度有关。
28.
(1)C
(2) 没有
(3)c>b>a或a【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东吴、咸祥等20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分析】通过观察实验,蜗牛在遇到刺激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了蜗牛的壳对蜗牛有保护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反应,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感觉,但是没有听觉。
【详解】(1)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它的体外具有外套膜,被覆坚硬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2)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放大镜相对放大倍数较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在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因此选择放大镜最合适。
(3)研究蜗牛是否有视觉: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一只眼睛在暗处,一只眼睛在有光处。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蜗牛应该向暗处爬行,说明蜗牛具有视觉,故C正确。
(4)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我们发现蜗牛会向有光的地方爬行,说明蜗牛具有视觉。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这说明蜗牛没有听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厘米处,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醋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嗅觉。
(5)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蜗牛的数量为c>b>a或a29.见解析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知识点】制定探究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长度的测量
【详解】(1)用一节细线顺着一盘蚊香缠绕一周,测出细线的长度即为蚊香的长度为L;
(2)取一小节蚊香用细线同(1)方法测量出其长度L1;
(3)点燃该小段蚊香用停表测量其燃烧时间t1;
(4)根据公式可计算出一盘蚊香燃烧完所用的时间。
30.(1)水的初始温度相同
(2)泡沫塑料
(3)D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树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独立作业科学试题
【知识点】制定探究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控制变量法
【详解】(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温度相同。
(2)由表一中实验数据可知,计时开始到40min时,泡沫塑料包的烧瓶中的水温度降低了80℃-41℃=39℃
棉絮包的烧瓶中的水,温度降低了80℃-28℃=52℃
相同时间内,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的少,所以,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棉絮组的水温,在时间为20min和40min时的温度分别为43℃和28℃,在20min内共降低15℃,如果温度降低是均匀的话,在中间30min时,温度应降低7.5℃,根据“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可得出降低的温度应大于7.5℃一点,所以可降低到35.5℃再低一点,即D可能。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1.(1)18
(2)偏大
(3)水位标记线应更细,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少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详解】(1)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为40mL,步骤③中读取剩余水的体积为22mL,则倒入烧杯中的水的体积,即小石块的体积为
(2)由于带出了水分,导致液面读数变小,后来加入的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得的石块体积变大。
(3)实验中取出石块时会带出水,使测得的石块体积偏大。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应在步骤③前增加的实验操作是水位标记线应更细,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少。
32.(1)b
(2)大
(3)乙
【难度】0.65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详解】(1)吹气时,a的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面低于右侧管口的水不会进入量杯中,无法测量,b装置中广口瓶中的水会进入量筒中,排入量杯中水的体积等于进入广口瓶中气体的体积,故选b。
(2)吹气结束后,俯视量杯读数,会使所测数据偏大,测得的肺活量偏大。
(3)量杯上大下小,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后不变,故图乙符合题意,故选乙。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