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厦门双十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月考1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列宁在总结俄国社会变革实践经验时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
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表明
①社会发展进程的普遍性是绝对的,特殊性是相对的
②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性离不开各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③各国社会形态更替的结果是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④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一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展览通过1525张
照片、3237件文物等,将历史文物、档案文献与历史场景立体融合,全面展示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该展览
①让参观者铭记社会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多维度展示伟大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全景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理论基础
④引导参观者深刻感悟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人山报》是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一份报纸。其名称由来是:冀南大平原,没有山地作依托,敌人有机动
优势,能否建设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回答是:能!因为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就是“人山”,
此“靠山”比任何山都更坚实、更可靠。下列选项与上述论断的主旨一致的是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②准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④发展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
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常讲常新,方向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关于改革方
向的这一科学判断,主要是基于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
②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刻理解
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科学把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从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到中国神华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能源资产股权,
近期国资并购重组大动作不断。截至8月5日,A股市场2025年共计发生国有企业重大重组事件52起,其
中首次披露的有21起,19起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央企重组整合能够
①促进供应链集约化整合,提升央企市场竞争力
②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扩大规模发展国有企业
③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④加速淘汰传统产业,推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厦门双十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月考1
政治学科参考答案
1.A【解析】①:社会发展进程的普遍性(即一般规律)是绝对的、客观存在的,但它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
式或顺序上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相对的、因条件而异的。列宁的话指出普遍规律“不排斥”特殊性,
反而“以此为前提”,这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①正确。②:列宁的话直接表明,世界历史发
展的普遍性不能脱离各国具体的历史特殊性而存在,普遍规律必须以特殊性为基础和前提,②正确。③:
各国社会形态更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④: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更替本身,④错误。
2.C【解析】②④:该展览将历史文物、档案文献与历史场景立体融合,全面展示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
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国家、为民族、为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表明该展览多维度展示
伟大抗战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引导参观者深刻感悟中国人民
以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②④正确。①:让参观者铭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
斗历程,①排除。③:抗战史主要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和实践经验,而非“理论基础”,
③排除。
3.C【解析】②③:题干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指出革命斗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成功,体现了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要依靠人民群众。淮海战役的胜利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体现了依靠人民群众:中国梦
依靠人民来实现,体现了依靠人民群众,②③符合题意。①:该选项强调的是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奋斗目标,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而非依靠人民,①不符合题意。④:该选项强调发展成效要让人民有
获得感等,体现的是发展为了人民,而非依靠人民,④不符合题意。
4.A【解析】①:改革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必然建立在对现有制度的高度自信基础上。如果
对制度不自信,就不会提“自我完善和发展”,而是可能否定或推翻,①正确。②:改革是为了解决矛盾。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正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来解决这些矛
盾。②正确。③:“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
严治党。虽然改革是“四个全面”之一,但题干问的是“改革方向”的依据,而非改革与其他战略的关系。
③不选。④:“五位一体”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但题干问的是“改革方向”的依据,而非改革内容的范围,④不选。
5.B【解析】①③:央企属于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央企重组能够促进供应链集约化整合,提升央企的
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故选①③。②:央企重组是通过资源整合、
业务协同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并非简单依靠扩大规模来发展国有企业,②不选。
④:材料未涉及淘汰传统产业,且我们应该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而不是简单的淘汰,④不选。
6.B【解析】①:培育专精特新型企业,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①
正确。②: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但并不能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
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该是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等提升,②排除。③:全面落实公平竞
争制度,有利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③正确。④:增强民营经济控制力
的说法错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④排除。故本题选B。
7.A【解析】①:材料中“合作社”“专业公司”属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机制
通过整合资源、分工合作(村集体整合资源、专业公司提供技术销售),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①正确。②: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户仅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获得的是使
用权而非所有权,②错误。③:村集体整合闲置资源、农户入股土地、专业公司统一技术销售,实现了规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