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数学试卷 A(10月)(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数学试卷 A(10月)(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随堂练习

八年级数学A
斑级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三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姓名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学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现有2cm,5cm长的两根木棒,再从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选取一根,可以围成一个

三角形的是()
A.2cm
B.3cm
C.5cm
D.7cm
3.在△ABC中,如果∠A+∠B=90°,那么△ABC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斜三角形
线

4.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M的坐标是()
A.(3,4)
B.(-3,-4)C.(-3,4)
D.(-4,3)

5.已知,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
A.72°
B.60°
C.48°
D.50°

0


6072A
D
B
(第5题)
(第7题)
(第8题)

6.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12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线
A.24cm
B.30cm
C.24cm或30cmD.18cm
7,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交AB于点E,若BD=5,△ABC的周长为31,
则△ACE的周长为()
A.18
B.21
C.26
D.28
8,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
B.∠BAC=∠DAC
C.∠B=∠D=90°
D.LBCA=∠DCA
数学试卷第1页(共6页)
9、画△ABC的边AC边的高,正确的是()
10.如图,△ABC的外角∠ACE和外角∠CAF的平分线交于点P,已知∠P=70°,则∠B的
度数为()
A.42°
B.40°
C.38°
D.35°
B
(第10题)
(第11题)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如图,把手机放在一个支架上面,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这是因为手机支架利用了
三角形的■
性.
1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0°,则它的底角是
13.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使有刻度的边互相垂直,则∠1=
14.如图,用尺规作∠AOB的角平分线OC时,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②分别以点M
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L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③画射线OC
射线OC就是LAOB的角平分线
M
B
(第13题)
(第14题)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B(0,4),在第一象限内的点C,使
△ABC是以AB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C的坐标为
B
.A
(第15题)
数学试卷第2页(共6页)2025年辽宁省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2
5
6
8
10
答案
&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稳定12.2013.75°14.SSS15.(5,1)或(4,5)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6.解:AE⊥BC,
.∴.∠AEC=∠AEB=90°,
.∠ABC=50°,∠CAE=36°,
∴.∠ACE=180°-∠AEC-∠CAE=54°,
∠BAE=180°-∠AEB-∠ABC=40°,
∴.∠BAC=∠BAE+∠CAE=T6°,
.CD平分∠ACB,
∴LACD=2∠ACE=278,
∴.∠ADC=180°-∠ACD-∠BAC=77°.
17.证明:AB⊥CF于B,DE⊥CF于E,
.∴.∠ABC=∠DEF=90°
.CE=BF,
CE+BE=BF+BE,
即BC=EF,
在Rt△ABC和Rt△DEF中,
∫AC=DF
BC=EF
∴.Rt△ABC≌Rt△DEF(HL),
∴.∠C=∠F,
∴.AC∥DF.
第1页(共8页)
18.解:(1)如图,△A1B1C即为所求.
A
(2)由图可得,A(2,3),B1(3,-1),C1(6,5)
(3)△4BC的面积为号×4+6×8-克x5×4-日×3×6=40-10-9=21.
19.解:(1)△ADE≌△ADC,
证明:,DE⊥AB,DC⊥AC,
.∴.∠DEA=∠DCA=90°
∠ACD=∠AED
在△ADC和△ADE中,
∠DAC=∠DAE
AD=AD
.△ADC≌△ADE(AAS);
(2),∠B=58°,∠C=90°,
∴.∠B+∠BAC=90°,
∴.∠BAC=32°,
.∠DAC=∠DAE,
∴LDAC=∠DAE=2∠BAC=16,
∠C=90°,
∴.∠ADC=90°-∠DAC=90°-16°=74°.
20.(8分)
解:(1)我同意小聪的看法,理由如下:
根据题意可知,OB⊥OC,CE⊥OA,
第2页(共8页)
∴.∠B0C=∠CE0=90°
∴.∠B0D+∠C0E=90°,∠C+∠COE=90°,
.∠BOD=∠C:
(2)根据题意可知,OB=OC,
由(1)可知,∠BOD=∠C,
.BD⊥OA,CE⊥OA,
∴.∠BD0=∠CE0=90°,
在△BOD和△OCE中,
(∠BDO=∠OEC
∠B0D=LC,
OB=OC
∴.△BOD≌△OCE(AAS),
..OE=BD=6cm,OD=CE=10cm,
.∴.DE=0D-0E=10-6=4(cm),
答:DE的长为4cm.
21.(1)证明:,AB=AD,
∴.点A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
CB=CD,
∴点C在BD的垂直平分线上,
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AC⊥BD;
(2)解:在BC上截取BE=BA,连接AE,
.AB=AD,∠BAD=108°,
∴.∠ABD=∠ADB=36°,
同理可得∠CBD=72°,
第3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