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滨海新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
2024一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思想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社会主义运动有低谷、有高潮,但整体是在曲折中前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在回溯、比较、反思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总结实践经验,坚定“四个自信”。据此,下列理解
正确的是()
①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高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在中国走出了不平凡的道路
③社会主义理论离不开社会现实的支撑
④社会主义发展史充斥着偶然性、随机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
质是先进生产力”,该理论的贡献在于()
①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成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③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4
C.②③
D.③4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三座大山,结束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屈辱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诞生意味
着()
A.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C.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4.某校以“重温红色历史、感受时代巨变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对应参观地点,研学结语表述正确
的是()
①参观地点:中共一大会址
②参观地点:兰考县焦裕禄烈上陵园
结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
结语: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改造盐碱地,助力实现
运,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参观地点: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④参观地点:“精准扶贫”首侣地十八洞村
结语:小岗村村民发挥首创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
结语: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时期。
准备了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强调“只有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它的
内部发展过程才会重新开始..”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几代中国共
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中国式现
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以说明(
)
①新中国成立为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②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决定力量
③实现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实践主题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指出,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
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
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这些伟大成就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党的领导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④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梦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设
想,中国要修建10万英里
中国铁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
(约16万公里)的铁路,联
1919
2024
里,高铁飞驰领跑世界。
通边疆、内陆和沿海。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展
DeepSeek成为全球科技创
望富强中国的壮丽愿景:“到
新“顶流”,《哪吒之魔童
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
1935
2025
闹海》接连刷新全球影史多
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项纪录。
钱学森建议我国汽车工业直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首
接进入新能源阶段,预判汽
1992

2024
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连续
车产量“到下个世纪20年代
10年全球第一。
30年代估计将达1000万辆”
在一步步跨越中,历史的“预言”不断照进现实:上述“预言”的实现()
①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
②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得益于党带领人民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④表明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