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直线与圆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直线与圆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一、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本章中直线与圆的方程的求解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数学运算.
培优一 直线的方程
【例1】 若直线经过点A(-,3),且倾斜角为直线x+y+1=0的倾斜角的一半,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尝试解答
培优二 距离问题
【例2】 (1)点(0,-1)到直线y=k(x+1)距离的最大值为(  )
A.1 B.
C. D.2
(2)已知直线l1:mx+8y+n=0与l2:2x+my-1=0互相平行,且l1,l2之间的距离为,则直线l1的方程为       .
尝试解答
培优三 圆的方程
【例3】 (2022·全国甲卷14题)设点M在直线2x+y-1=0上,点(3,0)和(0,1)均在☉M上,则☉M的方程为    .
尝试解答
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本章中在判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培优四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例4】 (1)设不同直线l1:2x-my-1=0,l2:(m-1)x-y+1=0,则“m=2”是“l1∥l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直线l1:2ax+(a+1)y+1=0,l2:(a+1)x+(a-1)y=0,若l1⊥l2,则a=(  )
A.2或 B.或-1
C. D.-1
尝试解答
培优五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5】 (1)(2022·北京高考3题)若直线2x+y-1=0是圆(x-a)2+y2=1的一条对称轴,则a=(  )
A.   B.-  C.1   D.-1
(2)(2023·新高考Ⅰ卷6题)过点(0,-2)与圆x2+y2-4x-1=0相切的两条直线的夹角为α,则sin α=(  )
A.1 B.
C. D.
尝试解答
三、直观想象
  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可增强运用图形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本章中题目在计算弦长、切线、最值问题时常体现学科素养中的直观想象.
培优六 弦长与切线问题
【例6】 (1)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2x-y-3=0的距离为(  )
A. B.
C. D.
(2)已知圆x2+y2-6x=0,过点(1,2)的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4
(3)若斜率为的直线与y轴交于点A,与圆x2+(y-1)2=1相切与点B,则|AB|=    .
尝试解答
培优七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7】 已知☉M:x2+y2-2x-2y-2=0,直线l:2x+y+2=0,P为l上的动点.过点P作☉M的切线PA,PB,切点为A,B,当|PM|·|AB|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为(  )
A.2x-y-1=0 B.2x+y-1=0
C.2x-y+1=0 D.2x+y+1=0
尝试解答
章末复习与总结
【例1】 x-y+6=0 解析:由直线x+y+1=0的斜率为-,所以其倾斜角为120°,从而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60°,故所求直线的斜率为.又直线过点A(-,3),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3=(x+),即x-y+6=0.
【例2】 (1)B (2)2x+4y-11=0或2x+4y+9=0或2x-4y+9=0或2x-4y-11=0 解析:(1)法一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点(0,-1)到直线y=k(x+1)的距离d====.当k=0时,d=1;当k≠0时,d==,要使d最大,需k>0且k+最小,∴当k=1时,dmax=,故选B.
法二 记点A(0,-1),直线y=k(x+1)恒过点B(-1,0),当AB垂直于直线y=k(x+1)时,点A(0,-1)到直线y=k(x+1)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AB|=,故选B.
(2)∵l1∥l2,∴=≠,
∴或
①当m=4时,直线l1的方程为4x+8y+n=0,
把l2的方程写成4x+8y-2=0,
∴=,解得n=-22或n=18.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4y-11=0或2x+4y+9=0.
②当m=-4时,直线l1的方程为4x-8y-n=0,
把l2的方程写成4x-8y-2=0,
∴=,解得n=-18或n=22.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x-4y+9=0或2x-4y-11=0.
【例3】 (x-1)2+(y+1)2=5
解析:法一 设☉M的方程为(x-a)2+(y-b)2=r2,
则解得∴☉M的方程为(x-1)2+(y+1)2=5.
法二 设☉M的方程为x2+y2+Dx+Ey+F=0(D2+E2-4F>0),则M,

解得
∴☉M的方程为x2+y2-2x+2y-3=0,即(x-1)2+(y+1)2=5.
法三 设A(3,0),B(0,1),☉M的半径为r,则kAB==-,AB的中点坐标为,∴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3,即3x-y-4=0.
联立得解得M(1,-1),∴r2=|MA|2=(3-1)2+[0-(-1)]2=5,∴☉M的方程为(x-1)2+(y+1)2=5.
【例4】 (1)C (2)B 解析:(1)当m=2时,代入两直线方程中,易知两直线平行,即充分性成立.当l1∥l2时,显然m≠0,从而有2=m(m-1),解得m=2或m=-1,但当m=-1时,两直线重合,不符合要求,故必要性成立,故“m=2”是“l1∥l2”的充要条件.
(2)因为直线l1:2ax+(a+1)y+1=0,l2:(a+1)x+(a-1)y=0,l1⊥l2,所以2a(a+1)+(a+1)(a-1)=0,解得a=或a=-1.故选B.
【例5】 (1)A (2)B 解析:(1)依题意可知圆心坐标为(a,0),又直线2x+y-1=0是圆的一条对称轴,所以2a+0-1=0,所以a=,故选A.
(2)由x2+y2-4x-1=0,得(x-2)2+y2=5,所以圆心为点(2,0),半径为.如图易知点(2,0)与点(0,-2)的距离为2,所以点(0,-2)与切点的距离为=,所以sin=,cos=,所以sin α=2sincos=2××=.故选B.
【例6】 (1)B (2)B (3)
解析:(1)因为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点(2,1)在该圆上,所以可设该圆的方程为(x-a)2+(y-a)2=a2(a>0),所以(2-a)2+(1-a)2=a2,即a2-6a+5=0,解得a=1或a=5,所以圆心的坐标为(1,1)或(5,5),所以圆心到直线2x-y-3=0的距离为=或=,故选B.
(2)将圆的方程x2+y2-6x=0化为标准方程(x-3)2+y2=9,设圆心为C,则C(3,0),半径r=3.设点(1,2)为点A,过点A(1,2)的直线为l,因为(1-3)2+22<9,所以点A(1,2)在圆C的内部,则直线l与圆C必相交,设交点分别为B,D.易知当直线l⊥AC时,直线l被该圆
所截得的弦的长度最小,设此时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d=|AC|==2,所以|BD|min=2=2=2,即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2,故选B.
(3)设圆心为M,由直线的斜率为知此切线的倾斜角为60°,又切线与y轴交点为A,所以∠MAB=30°,又∠ABM=90°,且MB=1,所以AM=2,即|AB|==.
【例7】 D 法一 由☉M:x2+y2-2x-2y-2=0, ①
得☉M:(x-1)2+(y-1)2=4,所以圆心M(1,1).如图,连接AM,BM,易知四边形PAMB的面积为|PM|·|AB|,欲使|PM|·|AB|最小,只需四边形PAMB的面积最小,即只需△PAM的面积最小.因为|AM|=2,所以只需|PA|最小.又|PA|==,所以只需直线2x+y+2=0上的动点P到M的距离最小,其最小值为=,此时PM⊥l,易求出直线PM的方程为x-2y+1=0.由得所以P(-1,0).易知P,A,M,B四点共圆,所以以PM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2+=,即x2+y2-y-1=0, ②
由①②得,直线AB的方程为2x+y+1=0,故选D.
法二 因为☉M:(x-1)2+(y-1)2=4,所以圆心M(1,1).连接AM,BM,易知四边形PAMB的面积为|PM|·|AB|,欲使|PM|·|AB|最小,只需四边形PAMB的面积最小,即只需△PAM的面积最小.因为|AM|=2,所以只需|PA|最小.又|PA|==,所以只需|PM|最小,此时PM⊥l.因为PM⊥AB,所以l∥AB,所以kAB=-2,排除A、C.
易求出直线PM的方程为x-2y+1=0,由得所以P(-1,0).因为点M到直线x=-1的距离为2,所以直线x=-1过点P且与☉M相切,所以A(-1,1).因为点A(-1,1)在直线AB上,故排除B.故选D.
3 / 3(共33张PPT)
章末复习与总结
一、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
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本章中直线与圆的方程的求解体现了核心素
养中的数学运算.
培优一 直线的方程
【例1】 若直线经过点 A (- ,3),且倾斜角为直线 x + y +
1=0的倾斜角的一半,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解析:由直线 x + y +1=0的斜率为- ,所以其倾斜角为
120°,从而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60°,故所求直线的斜率为 .又直
线过点 A (- ,3),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y -3= ( x +
),即 x - y +6=0.
x - y +6=0 
培优二 距离问题
【例2】 (1)点(0,-1)到直线 y = k ( x +1)距离的最大值为
( B )
A. 1
D. 2
B
解析:法一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点(0,-1)到直
线 y = k ( x +1)的距离 d = =
= = .当 k =0时, d =1;当 k ≠0时, d =
= ,要使 d 最大,需 k >0且 k + 最小,
∴当 k =1时, dmax= ,故选B.
法二 记点 A (0,-1),直线 y = k ( x +1)恒过点 B (-1,0),
当 AB 垂直于直线 y = k ( x +1)时,点 A (0,-1)到直线 y = k ( x
+1)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 AB |= ,故选B.
解析: ∵ l1∥ l2,∴ = ≠ ,
∴或
(2)已知直线 l1: mx +8 y + n =0与 l2:2 x + my -1=0互相平行,
且 l1, l2之间的距离为 ,则直线 l1的方程为
.
2 x +4 y -11=0或
2 x +4 y +9=0或2 x -4 y +9=0或2 x -4 y -11=0 
①当 m =4时,直线 l1的方程为4 x +8 y + n =0,
把 l2的方程写成4 x +8 y -2=0,
∴ = ,解得 n =-22或 n =18.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 x +4 y -11=0或2 x +4 y +9=0.
②当 m =-4时,直线 l1的方程为4 x -8 y - n =0,
把 l2的方程写成4 x -8 y -2=0,
∴ = ,解得 n =-18或 n =22.
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2 x -4 y +9=0或2 x -4 y -11=0.
培优三 圆的方程
【例3】 (2022·全国甲卷14题)设点 M 在直线2 x + y -1=0上,点
(3,0)和(0,1)均在☉ M 上,则☉ M 的方程为
.
解析:法一 设☉ M 的方程为( x - a )2+( y - b )2= r2,则
解得∴☉ M 的方程为( x -1)2+
( y +1)2=5.
( x -1)2+( y
+1)2=5 
法二 设☉ M 的方程为 x2+ y2+ Dx + Ey + F =0( D2+ E2-4 F >
0),则 M ,
∴解得
∴☉ M 的方程为 x2+ y2-2 x +2 y -3=0,即( x -1)2+( y +
1)2=5.
法三 设 A (3,0), B (0,1),☉ M 的半径为 r ,则 kAB = =
- , AB 的中点坐标为 ,∴ 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y - =3
,即3 x - y -4=0.联立得解得 M (1,-
1),∴ r2=| MA |2=(3-1)2+[0-(-1)]2=5,∴☉ M 的方程
为( x -1)2+( y +1)2=5.
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
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
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
绎.本章中在判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就是从一
般到特殊的推理.
培优四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例4】 (1)设不同直线 l1:2 x - my -1=0, l2:( m -1) x - y
+1=0,则“ m =2”是“ l1∥ l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当 m =2时,代入两直线方程中,易知两直线平
行,即充分性成立.当 l1∥ l2时,显然 m ≠0,从而有2= m ( m -
1),解得 m =2或 m =-1,但当 m =-1时,两直线重合,不
符合要求,故必要性成立,故“ m =2”是“ l1∥ l2”的充要条件.
(2)已知直线 l1:2 ax +( a +1) y +1=0, l2:( a +1) x +( a -
1) y =0,若 l1⊥ l2,则 a =(  )
D. -1
解析:因为直线 l1:2 ax +( a +1) y +1=0, l2:( a +1) x +
( a -1) y =0, l1⊥ l2,所以2 a ( a +1)+( a +1)( a -
1)=0,解得 a = 或 a =-1.故选B.
培优五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5】 (1)(2022·北京高考3题)若直线2 x + y -1=0是圆( x
- a )2+ y2=1的一条对称轴,则 a =(  )
C. 1 D. -1
解析:依题意可知圆心坐标为( a ,0),又直线2 x + y -1=0是圆的一条对称轴,所以2 a +0-1=0,所以 a = ,故选A.
(2)(2023·新高考Ⅰ卷6题)过点(0,-2)与圆 x2+ y2-4 x -1=0
相切的两条直线的夹角为α,则 sin α=(  )
A. 1
解析:由 x2+ y2-4 x -1=0,得( x -2)2+
y2=5,所以圆心为点(2,0),半径为 .
如图易知点(2,0)与点(0,-2)的距离
为2 ,所以点(0,-2)与切点的距离为
= ,所以 sin =
, cos = ,所以 sin α=2 sin cos =
2× × = .故选B.
三、直观想象
  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可增强运用图形的意
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本章中题
目在计算弦长、切线、最值问题时常体现学科素养中的直观想象.
培优六 弦长与切线问题
【例6】 (1)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
线2 x - y -3=0的距离为( B )
B
解析:因为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点(2,1)在该圆上,
所以可设该圆的方程为( x - a )2+( y - a )2= a2( a >0),
所以(2- a )2+(1- a )2= a2,即 a2-6 a +5=0,解得 a =1
或 a =5,所以圆心的坐标为(1,1)或(5,5),所以圆心到
直线2 x - y -3=0的距离为 = 或 =
,故选B.
(2)已知圆 x2+ y2-6 x =0,过点(1,2)的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弦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B )
A. 1 B. 2
C. 3 D. 4
B
解析:将圆的方程 x2+ y2-6 x =0化为标准方程( x -3)2
+ y2=9,设圆心为 C ,则 C (3,0),半径 r =3.设点(1,2)
为点 A ,过点 A (1,2)的直线为 l ,因为(1-3)2+22<9,
所以点 A (1,2)在圆 C 的内部,则直线 l 与圆 C 必相交,设交
点分别为 B , D . 易知当直线 l ⊥ AC 时,直线 l 被该圆所截得的
弦的长度最小,设此时圆心 C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 ,则 d =|
AC |= =2 ,所以| BD |min=2
=2 =2,即弦的长度的最小值为2,故
选B.
(3)若斜率为 的直线与 y 轴交于点 A ,与圆 x2+( y -1)2=1相
切与点 B ,则| AB |= .
解析:设圆心为 M ,由直线的斜率为 知此切线的倾斜
角为60°,又切线与 y 轴交点为 A ,所以∠ MAB =30°,又∠
ABM =90°,且 MB =1,所以 AM =2,即| AB |=
= .
 
培优七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7】 已知☉ M : x2+ y2-2 x -2 y -2=0,直线 l :2 x + y +2=
0, P 为 l 上的动点.过点 P 作☉ M 的切线 PA , PB ,切点为 A , B ,
当| PM |·| AB |最小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
A. 2 x - y -1=0 B. 2 x + y -1=0
C. 2 x - y +1=0 D. 2 x + y +1=0
解析: 法一 由☉ M : x2+ y2-2 x -2 y -2=0, ①
得☉ M :( x -1)2+( y -1)2=4,所以圆心 M
(1,1).如图,连接 AM , BM ,易知四边形 PAMB
的面积为 | PM |·| AB |,欲使| PM |·| AB |
最小,只需四边形 PAMB 的面积最小,即只需△ PAM
的面积最小.因为| AM |=2,所以只需| PA |最
小.又| PA |= =
,所以只需直线2 x + y +2=0上的动点
P 到 M 的距离最小,其最小值为 = ,此时 PM ⊥ l ,易求
出直线 PM 的方程为 x -2 y +1=0.由得
所以 P (-1,0).易知 P , A , M , B 四点共圆,所以以 PM 为直径
的圆的方程为 x2+ = ,即 x2+ y2- y -1=0, ②
由①②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2 x + y +1=0,故选D.
法二 因为☉ M :( x -1)2+( y -1)2=4,所以圆心 M (1,1).
连接 AM , BM ,易知四边形 PAMB 的面积为 | PM |·| AB |,欲
使| PM |·| AB |最小,只需四边形 PAMB 的面积最小,即只需△
PAM 的面积最小.因为| AM |=2,所以只需| PA |最小.又| PA |
= = ,所以只需| PM |最小,
此时 PM ⊥ l .因为 PM ⊥ AB ,所以 l ∥ AB ,所以 kAB =-2,排除A、C.
易求出直线 PM 的方程为 x -2 y +1=0,由得
所以 P (-1,0).因为点 M 到直线 x =-1的距离为2,所
以直线 x =-1过点 P 且与☉ M 相切,所以 A (-1,1).因为点 A (-
1,1)在直线 AB 上,故排除B. 故选D.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