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
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快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速度变化量方向与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无关
2.某中学2024年秋季田径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30开始,此处9:30指的是时间间隔
B.百米赛跑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C.运动员跑完1000m比赛,这个1000m指的是路程
D.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这里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12km/h行驶完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km/h,那么汽车在前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21 km/h B.30km/h C.13.5 km/h D.28km/h
4.一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0~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0~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0~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
D.0~4s内,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5.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20s内汽车的位移为30m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
C.18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m/s D.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秒内的位移为13m,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加速度大小是
B.汽车的初速度大小是
C.汽车前4秒内的位移是28m
D.汽车在第1秒末的速度是
7.如图所示,两个光滑斜面在B处平滑连接,小球在A点获得大小为8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6m/s,到达C点时速度减为0。已知AB=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B.小球在、段运动时间之比为:
C.小球经过中间位置时速度大小为
D.小球由A运动到C平均速率为
二、多选题(每题6分,少选得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8.小辉是一名体育特长生,特长为100米短跑,假设百米训练中,前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2s内的位移是2.5m,第5s内的位移是7.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6s内加速度为m/s2 B.第3s末速度为5m/s
C.第2s内平均速度为1.25m/s
D.第3s初至第4s末,这两秒内位移为10m
9.有一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后紧急刹车,刹车后的位移满足,其中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  )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刹车后3s内的位移是42m
C.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48m
D.刹车后前3s的位移与最后3s的位移比为7∶3
10.如图所示,三块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以速度击中木块A,并恰好能穿过全部木块.假设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依次穿过三块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B.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C.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三块木块的长度之比为
D.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的时间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 刻度尺
D.秒表
E. 天平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4)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其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2.(8分)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2s内前进32m,2s末汽车速度不为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及制动后6s内发生的位移。
13.(10分)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
(1)物体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请结合速度图像,求物块在40.5s内的位移为多少?
14.(12分)一辆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以的加速度加速行驶,经12s发生的位移为180m,求:
(1)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加速后第10s末的速度大小;
(3)开始加速后,汽车在前3s内的位移大小;
(4)开始加速后,汽车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
15.(14分)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直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相距,起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轨道都足够长,两小车从轨道起点同时开始运动,小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两小车恰好又在同一竖直线上,求:
(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两小车在同一竖直线前的最大距离。
试卷第2页,共4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月考试卷解析版1
未命名
一、单选题
1.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快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速度变化量方向与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无关
【答案】B
【详解】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A错误;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某时刻的速度没有直接关系,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静止开始的加速运动,初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B正确;
C.根据
可知若速度变化量很大,但时间更大,则加速度可能很小,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物体速度变化量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某中学2024年秋季田径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30开始,此处9:30指的是时间间隔
B.百米赛跑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C.运动员跑完1000m比赛,这个1000m指的是路程
D.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这里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答案】C
【详解】A.广播通知中的“”是检录开始的时刻,而非时间间隔,故A错误;
B.运动员感觉自己“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比自己快的运动员为参考系,而非大地,故B错误;
C.比赛的总长度是运动员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属于路程,故C正确;
D.冲过终点时的速度对应瞬时速度,而非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为总位移/总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12km/h行驶完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km/h,那么汽车在前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21 km/h B.30km/h C.13.5 km/h D.28km/h
【答案】B
【详解】设全程的路程为3x,则前路程为x,后路程为2x
前路程用时为
后路程用时
总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联立得
约去x后化简
解得
将v2=12km/h代入解得
故选B。
4.一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0~4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0~4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C.0~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为
D.0~4s内,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答案】C
【详解】A.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不能表示曲线运动的规律,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0~4s内,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B错误;
C.0~4s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故C正确;
D.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像可知,0~4s内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5.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20s内汽车的位移为30m 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
C.18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m/s D.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20s内汽车的位移为25m,故A错误;
B.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前10s内图像的斜率不变,故前10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
C.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得18s末汽车的速度
可知速度大小为1m/s,速度方向为负方向,故C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前10s内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15s内汽车处于静止,15-25s汽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秒内的位移为13m,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加速度大小是
B.汽车的初速度大小是
C.汽车前4秒内的位移是28m
D.汽车在第1秒末的速度是
【答案】D
【详解】A.汽车在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2m。将刹车逆过程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公式 ()
整理得,故加速度大小为4m/s2,A错误。
B.第1秒内的位移为13m,由匀减速公式 ,代入、,解得,B错误。
C.刹车总时间
前4秒的位移等于总位移,与28m不符,C错误。
D.第1秒末的速度 ,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两个光滑斜面在B处平滑连接,小球在A点获得大小为8m/s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6m/s,到达C点时速度减为0。已知AB=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B.小球在、段运动时间之比为:
C.小球经过中间位置时速度大小为
D.小球由A运动到C平均速率为
【答案】B
【详解】A.对段,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解得,故A错误;
B.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段的时间
段运动的时间
解得,故B正确;
C.段中间位置时的速度大小,故C错误;
D.物体由A运动到C的平均速率为,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选题
8.小辉是一名体育特长生,特长为100米短跑,假设百米训练中,前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2s内的位移是2.5m,第5s内的位移是7.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6s内加速度为m/s2
B.第3s末速度为5m/s
C.第2s内平均速度为1.25m/s
D.第3s初至第4s末,这两秒内位移为10m
【答案】BD
【详解】设,由
解得,故A错;
C.第2s内平均速度,故C错;
B.匀变速运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第1.5s末的速度与第2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则第3s末的速度,故B正确;
D.第3s初到第4s末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与第3s末的速度相等,所以这两秒内的位移,故D正确。
故选BD。
9.有一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异常情况后紧急刹车,刹车后的位移满足,其中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  )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刹车后3s内的位移是42m
C.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48m
D.刹车后前3s的位移与最后3s的位移比为7∶3
【答案】BD
【详解】A.刹车后的位移满足,结合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可知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故A错误;
BC.汽车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则刹车后3s内的位移为
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逆向思维可知,最后3s的位移为
则刹车后前3s的位移与最后3s的位移比为,故D正确。
故选BD。
10.如图所示,三块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水平飞行的子弹以速度击中木块A,并恰好能穿过全部木块.假设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依次穿过三块木块的时间之比为
B.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C.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三块木块的长度之比为
D.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的时间相等,则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
【答案】BCD
【详解】A.子弹通过三块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A、B、C,做的是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利用逆向思维,则子弹由C经过B向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子弹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故若三块木块的长度相等,则依次穿过三块木块A、B、C的时间之比为,故A错误;
B.利用逆向思维,则子弹由C经过B向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木块的长度为L,穿出第二块时的速度为v,根据运动学规律有,
解得
故B正确;
CD.由题意,利用逆向思维,则子弹由C经过B向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穿过三块木块所用时间相等,则子弹通过C、B、A的位移之比为,故三块木块A、B、C的长度之比为
设穿过第二块时的速度大小为v1,穿过一块木块所用时间为t,则有,
解得
故CD正确。
故选BCD。
三、实验题
1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 刻度尺
D.秒表
E. 天平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4)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其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交流电 0.02 AC BD 0.300
【详解】[1]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
[2]电源频率为50Hz,则每隔打一个点。
[3]AB.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故A正确,B错误;
C.刻度尺用来测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故C正确;
D.打点计时器就是计时仪器,不需要秒表,故D错误;
E.实验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因此不需要天平测小车和钩码的质量,故E错误。
故选AC。
[4]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这样纸带利用率很低,纸带上会得到很少的数据,会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故A错误;
B.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纸带会得到充分利用,纸带上会得到更多的数据,会减小实验误差,故B正确;
C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小车会在长木板上运动更长的距离,纸带上会打出更多的计数点,从而得到更多的数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5]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由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四、解答题
12.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2s内前进32m,2s末汽车速度不为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及制动后6s内发生的位移。
【答案】,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详解】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2s内前进32m,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汽车制动后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则制动后6s内发生的位移为
1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
(1)物体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请结合速度图像,求物块在40.5s内的位移为多少?
【答案】(1)
(2)
【详解】(1)物体在0-4s内先匀加速运动1s,再匀减速1s减为0,再重复此过程,一直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位移为
物块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
(2)物体在前40s内的位移为
物体在最后0.5s内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故位移为
故物体在40.5s内的位移为
14.一辆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以的加速度加速行驶,经12s发生的位移为180m,求:
(1)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加速后第10s末的速度大小;
(3)开始加速后,汽车在前3s内的位移大小;
(4)开始加速后,汽车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1)
(2)
(3)
(4)
【详解】(1)根据
可得
解得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加速后第10s末的速度大小
(3)开始加速后,汽车在前3s内的位移大小
(4)汽车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
汽车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
15.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直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相距,起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轨道都足够长,两小车从轨道起点同时开始运动,小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两小车恰好又在同一竖直线上,求:
(1)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两小车在同一竖直线前的最大距离。
【答案】(1)2m/s2
(2)5m
【详解】(1)两小车恰好又在同一竖直线上时,位移相等,有
解得
(2)分析可知,在同一竖直线前,两小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设经速度相等,有
时间内各自的位移分别为,
沿轨道方向上最大距离
由几何关系有
由以上各式代入数值解得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