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文言文翻译目录一种意识:按点得分意识两个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三个标准:信、达、雅四个步骤:读、审、切、连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变)一种意识:按点得分意识1.按点得分意识:命题人常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列为阅卷的采分点。2.思路: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1)抓关键词句:找出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准确翻译。关键词句不落实,会徒劳无功。(2)洞悉得分点:要有按点得分的意识,洞悉命题者想考你什么。3.语法现象:积累性的和规律性的(1)积累性的:①实词:重要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②虚词:重要虚词、固定结构。(2)规律性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种意识:按点得分意识4.强化训练(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采分点: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近侍;句意1分。翻译:皇上担心官吏们经常接受贿赂,秘密派遣身边的近侍试图贿赂他们。采分点:恶,讨厌;过,过错;佞,谄媚;句意1分。翻译:(如果)国君讨厌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臣就会转化为谄媚之人;(假若)国君喜欢听到正直的话语,那么谄媚之人就会转化为忠臣。两个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1.文言文翻译的种类(1)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3)例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①直译: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②意译: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2)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两个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直译为主:对原文逐字逐句对应翻译,字字落实。(2)意译为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增减内容,改变句式,使文意连贯。(3)例子: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到任)直译:张衡走下车子, 就树立威信。意译: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4)小结: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译当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直译不便用意译。两个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3.实战演练(1)原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2)原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3)原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翻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翻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翻译:(秦孝公)有吞并天下的野心。两个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4.强化训练(1)后赵王勒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祖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2)祖逖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采分点:报,答复;听,听凭;互市,互相贸易;定语后置。翻译: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但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从中获取十倍的利益。采分点:遂,完成,实现;感激,感慨激愤;句意2分。翻译: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完成,感慨激愤因而生病。三个标准:信、达、雅1.信:准确(1)内涵: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2)例子: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翻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2.达:通顺(1)内涵:翻译出的现代文要表意明确 ,语言流畅,语气不走样,不能有语病。(2)例子:以勇气闻于诸侯。翻译1: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翻译2:凭着勇气在诸侯国中间闻名。三个标准:信、达、雅3.雅:典雅(1)内涵:用规范得体、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2)例子:曹公,豺虎也。翻译1:曹操是豺狼猛虎。翻译2: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三个标准:信、达、雅4.强化训练 (1)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5分(2)帝曰:“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5分采分点:每,常常;纵,放任;辄,总是,就;徜徉,来回游荡;句意1分。翻译:常常放任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撒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采分点:货财,货物钱财;故事,先例,旧例;宜,应该;许,答应;句意1分。翻译:皇上说:”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拿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四个步骤:读、审、切、连1.读:(1)要求:通读全文,领会大意。重点疏通要求翻译语段的上下文。(2)例子: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2.审:(1)要求:审清文言文句中的语法要点(如省略、倒装、活用等),用笔将这些语法要点一一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2)例子: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四个步骤:读、审、切、连3.切:(1)要求: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再逐一地加以解释。(2)例子: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切分: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4.连:(1)要求: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2)例子: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翻译: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四个步骤:读、审、切、连5.强化训练:(1)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2)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采分点:数,屡次;或,有的;削,削减;句意1分。翻译: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采分点:苟,如果;法,效法;循,遵循;句意1分。翻译: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1)色彩变化: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2)单、双音节词的变化:璧有瑕,请指示王。译文:和氏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给大王看。(3)词义变化: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2.注意词类活用(1)名作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2)为动用法: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3)使动用法: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译文: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1)比喻: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译文: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2)借代: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译文: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是大国呢?(3)互文: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译文: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叫喊骚扰。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4.注意有委婉的语句(1)填沟壑(死的自谦说法):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译文:希望趁我还没入土之前,让他也有个着落。(2)会猎(发生战争):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译文: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3)有事(发动战争):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译文: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5.注意特殊句式(1)判断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译文: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是鱼和肉。(2)省略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译文:在军帐中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娱乐的,请求用剑表演舞蹈来作为娱乐。(3)倒装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计策还没定下来,寻求可以出使并回复秦国的人,没能找着。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5.注意特殊句式(4)被动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文: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5)固定句式: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译文: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又怎么可以废弃呢 五个注意:五类难句的翻译6.强化训练(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采分点:断,裁决;复断之以法,状语后置句;忿,愤怒;句意1分。翻译:但已经知道了不能这样做,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却保全了大信用啊。采分点:覆视,复核验视;矜,怜悯;闻,使……知道;句意1分。翻译:全让门下省复核验视,有依据法律应判死刑但情由值得怜悯的,记录情状上报朝廷。1.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1)成语或其他习惯用语可以保留不译原文: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翻译: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2)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也可保留不翻译。原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翻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3)古今同义的词也可以不翻译,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古今异义的情况则需要翻译,例如“山东”要翻译成“崤山以东”。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2.删:部分文言虚词以及偏义复词中起陪衬作用的衬字,无实际意义。翻译时,应删去不译。(1)句首发语词: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翻译: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2)句中停顿或起结构作用的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翻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也已经很久了。(3)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翻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4)偏义复词中的衬字:昼夜勤作息。翻译:从早到晚辛勤劳作。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3.换:文言文中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然在使用,但已经换了新的词语来表示,翻译时要用现代汉语的词语来替换。(1)单音词替换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吾尝终日而思(思考)矣。(2)通假字要换成本字的意思:距(把守)关,毋内(接纳;使……进入)诸侯。(3)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备他盗之出入(进入)与非常(意外的变故)也。(4)活用的词语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 :吾从而师(以……为师)之。(5)判断句、被动句的标志性词语要对应译出:此则(就是)岳阳楼之大观也;函谷举(被攻占)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4.调: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翻译:你不聪明,到了极点!(2)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翻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翻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4)状语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翻译: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5.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内容,如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介词的宾语等。(1)省略主语: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翻译: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底子和白色的花纹。(2)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翻译: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3)省略宾语:竖子不足与(之)谋。翻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4)省略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翻译: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6.变: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居高位、享俸禄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3)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翻译:品行正直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翻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7.强化训练(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采分点:岁不熟,收成不好;且,将要;奈何,怎么办;句意1分。翻译: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又将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采分点:折节,屈已下人,与,给予;去,离开;句意1分。翻译:如果燕国不救援魏国,魏王就会屈己下人割让土地,以魏国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7.强化训练(3)邓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4)吴汉出征,妻子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采分点:数,屡次;勇鸷,勇猛;鲜,少;句意1分。翻译: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那人勇猛而有智谋,众将少有能赶得上的。”采分点:让,责备,不足,用度不足;何,为什么;句意1分。翻译:吴汉回来,责备她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产呢?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7.强化训练(5)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6)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采分点:善,办好,弄好;弭口,闭嘴;句意2分。翻译: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采分点:绝,断交,绝交,广从,纵横;句意2分。翻译: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变7.强化训练(7)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8)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采分点:克,战胜;奈……何,拿……怎么样;句意2分。翻译:武王战胜了殷商,召见太公而问道:“将如何对待他们的官员和民众呢?”采分点:不室,没有家室,论,评定;秩,俸禄,用度;句意1分。翻译:现在请让我寻找无人供养的老弱之人,没有成家的鳏夫寡妇,评定后供给用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