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陈经纶中学分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陈经纶中学分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教学质量反馈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2025年9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己经撤开了它美丽的面纱。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初一正
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挑战。请同学们认真、规范答题!老师期待与你一
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基础·运用(共33分)
【基础闯关】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棱镜(1ing)
黄晕(yin)
贮蓄(zhd)
水何澹澹(dan)
B.草垛(duǒ)
莅临(11)
萧瑟(sè)
山岛竦峙
(sǒng)
C.粗犷(guang
发酵(xiào)
若落(zhuo)
咄咄逼人(d1o)
D.吝啬(se)
宽敞(chǎng)
窠巢(ke)
呼朋引伴
(yi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缭亮抖擞苍海池畦
絮絮叨叨B.澄清
睫毛铃档喉咙干涩翻来复去
C.枯腾娇媚高邈碣石天崖淅渐沥沥D.水藻镶嵌蓑衣花苞静谧花枝招展
3.下列关于作家及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他在文中借对初春时节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
春天里的人的描写,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自
己乐观向上的情感。
B.《咏雪》选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寒雪日谢安把家中小辈聚集起来探讨文章的义理,又因为
忽然雪急而临时起意,就眼前的雪景发问,引出了后文小辈们的精彩回答,谢家小辈们的“咏絮之才”让
谢安深感欣慰,大笑乐。
C.《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表达了游子
长期漂泊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D.《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者围绕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了冬天济南的山、
水美景,表达了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4古诗中常出现“月”的意象,诗人或用月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愁思,或体现自在旷达的情怀。请阅读下面
的诗句,其中“月”所寄托的情感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默写(10分):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自己的深情托付给圆月来向老友表达思念和关怀
之情的诗句是: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让我们感受到风起潮涨的壮阔的诗句是
。揭示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3)《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衬哀情的一句是
(4)《咏雪》中你认为真正让谢太傅“大笑乐”的句是
(5)朱自清《春》中写春风的一句:“
”,不错的,
【能力闯关】
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秋之北京”系列文化活动。
6.同学们前往北海公园实地考察了八景之一一一太液秋风。游览结束后,一位同学撰写了一段文字来描绘
这里的风光。
燕京八景之一一太液秋风,位于北海公园内。太液池亦名西华潭,水中有亭叫“水云榭【甲】它
四面环水【乙】八面来风,视野开阔。①这里云光映水,小亭如出水之莲,碧带环绕,颇有洞庭水国的风
韵。天高云淡时,乘舟登台,大好秋光尽收眼底。②北望琼岛,一片浓绿之上,白搭正襟危坐,静观秋风
微动池水。南面是瀛台,殿堂行人依稀可见,东岸万善殿和千圣殿是近景,与西岸的紫光阁遥遥相对。③
微风徐来,芳荷片片摇曳:夕阳晚照,蒲苇丛丛生姿。金波荡漾,游鱼徜祥。入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壁”,天上的圆月与水中的圆月交相挥映,融为一体。此时万籁俱寂,灯火闪烁,游人仿佛伫立于
天水之间。④身处此景,怎能不让人兴起“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之叹?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2)对文段中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进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水云榭比作莲花和碧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云榭洞庭水国的风韵
之美。
B.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正襟危坐”“静观”写出了白塔高高耸立于琼岛之上的情态,生动
可感。
C.第③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太液池上的动感与生机,画面优美,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
韵和谐。
D.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入夜时分太液池上月影灯火呼应的美妙意境,引发了游人的无
尽赞叹。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