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预科部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预科部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预科部 2025-2026 学年高三上学期十
月阶段练习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U 1, 2,3, 4,5,6 , A 1,3,5 ,B 2,5,6 ,则集合 U A B ( )
A. 2,4,6 B. 1,3,4 C. 1,2,3,5,6 D. 4
2.在复平面内,复数 z i 1 2i 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 f (x)满足 f (x 2) f (x) ,且 f (1) 8,则 f (7) ( )
A.2 B. 8 C.8 D. 2
4.已知函数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f x x2 cosx B. f x x2 sinx
C x. f x 2 cosx D. f x 2x sinx
5.已知角 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落在 x轴的正半轴上,终边上有一点 tan ,3 ,
则 sin ( )
1 1A 3 3. 2 B. C. D. 2 2 2
4 5
6.已知函数 f x x 1,设 a f log3 ,b f log3 , c f 31.1 ,则( )
3 3
A.a b c B.b a c
C. c b a D. c a b
7.若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D,则“ f x 的最小值为 0”是“对任意 t 0,存在 x0 D,使得
试卷第 1页,共 5页
f x0 t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多选题
8 x.已知 y f x 的图象连续不间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 f x e 2 0的
一个根所在区间为( )(此处 ex取近似值)
x 1 0 1 2 3
ex 0.37 1 2.72 7.39 20.09
f x 1 2.5 5 8.5 13
A. 1,0 B. 0,1 C. 1,2 D. 2,3
三、单选题
9.在声学中,人们用分贝dB来描述声音的强弱等级.分贝数 dB由声音强度 I(单位:W /m2)
与基准声强 I0(通常取10 12W / m2,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的比值共同决定,计算公式
dB 10 lg I为: I .一场热闹的演唱会正在进行,其声音强度
Ic是基准声强 I 90的10 倍,而
0
Ic
普通交谈时的声音分贝约为60dB.记普通交谈时的声音强度为 It,则 I ( )t
A.102 B.10 2 C.103 D.10 3
2 x 1, x 0
10.已知函数 f x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f x 1 , x 0
A. f x 既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
B.存在实数 x0,使得 f x0 0
C.对任意正整数M , f x 在区间 M ,M 1 上均单调递增
1 1
D.若0 a 1且关于 x的方程 f x loga x 2 有且只有两个实根,则 a , 3 2
试卷第 2页,共 5页
四、填空题
11 f x 2 x2.若 2,则 f 3 .
12.在V ABC中,已知 A
π
,b 2,a m,若V ABC存在且唯一,则m的一个整数取值
5
为 .
π
13.已知 0且函数 f x sin x 的图象恰有三条对称轴在 0, π 上,则其在 0, π 上
4
共有 个极大值点.
14.如图,已知函数 y f x 的图象是圆心在原点的单位圆的两段弧,则不等式
f x f x x的解集为 .
15.已知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R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存在周期函数 f x ,使得函数 g x f x f x 不是周期函数;
②对任意 a 0,函数 f x 与函数 h x f x a不可能都是奇函数;
③若 f xy f x f y 恒成立且函数 f x 不是常值函数,则 f x 的图象过定点 1,1 ;
④存在无穷多个周期函数 f x ,使得 f x f x sin x恒成立.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五、解答题
16.已知函数 f x 2cosx sinx 3cosx 3.
(1)求 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试卷第 3页,共 5页
17.在钝角V ABC中,已知 3sinC sinB,a2 b2 c2 3ab.
(1)求 B;
(2)若V ABC的周长为 4 2 3,求V ABC的面积.
18 2.设函数 f x Asin x 3sin2 x 1 0 , f x 的最大值为 2.
(1)求 A的值;
(2)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使得 f x 存在且唯一,若
f x 在 0,m 上有且仅有 3个零点,求m的取值范围:
π
条件①: f 0;
12
x R, f x f π 条件②: ;
3
条件③:函数 f x π 在区间

0, 上是增函数.
4
注:如果选择的条件不符合要求,第(2)问得 0分;如果选择多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分别解
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9.已知函数 f x ae2x x a.
(1)求曲线 y f x 在点 0, f 0 处的切线方程;
(2)若 f x 0恒成立,求 a的值.
20.已知函数 f (x) (x2 a)ln(x 1),曲线 y f (x)在点 (0, f (0)) 处的切线经过点 (1, 1).
(1)求 a的值;
(2)求 f (x)的极值点个数;
(3)是否存在负数 t,使得曲线 y f (x)在点 (t, f (t))处的切线与 y f (x)有且只有一个公共
点?如果存在,求所有符合条件的 t的个数;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1.已知整数数列 A : a1,a2 ,...,an 1 n 3 满足0 ai i 1 i 1,2,...,n 1 .定义数列
t A :b1,b2 , ,bn 1,其中 b1 0,对 2 i n 1,bi表示集合 j | j 1, 2,..., i 1,a j ai 的元素
个数.
(1)对于下列数列 A,分别写出其对应的 t A :
① A : 0,1, 2,3;② A : 0,1,0,1;
试卷第 4页,共 5页
(2)记 t t A : c1,c2 , ,cn 1,证明:若 a4 b4,则b4 c4;
(3) 0 记 t A A * t k A t t k 1k N A n 1 n 为 ,当 时,记 为 .证明:t A 与 t A 的各项对
应相等.
试卷第 5页,共 5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D C D A BC C D
11. 1
12. 2(答案不唯一,满足m 2,3, 即可)
13.2

14. x
2 5 x 0 2 5 或 x 1

5 5


15.②③④
16.(1)因为 f x 2cosx sinx 3cosx 3 2cosxsinx 2 3cos2x 3
sin2x 3cos2x 2sin

2x
π

3

所以最小正周期T π;
2
π π
(2)函数 y sin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kπ , 2kπ , k Z.
2 2
π π π 5π π
由 2kπ 2x 2kπ ,k Z,得 kπ x kπ ,k Z
2 3 2 12 12
f x 5π π 所以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kπ ,kπ ,k Z. 12 12
17.(1)由余弦定理可知 a2 b2 c2 2abcosC,所以2abcosC 3ab,
故 cosC 3 ,
2
C 0, π , C π ,
6
则 sinB 3sinC 3 ,
2
B 0, π ,
B 2π 或 B
π

3 3
B π π当 时, A ,V ABC不为钝角三角形,舍去,
3 2
B 2π 时,满足要求.
3
π
(2)由(1)可得 A π B C ,6
答案第 1页,共 7页
由正弦定理 a :b :c sinA : sinB : sinC 1: 3 :1,即b 3a,c a.
周长 a b c 2 3 a 4 2 3,所以a 2.
则V ABC S 1的面积 acsinB 1 2 2 3 3 .
2 2 2
A 1 cos2 x18.(1 )由题可知, f x Asin 2 x 3sin2 x 1 3sin2 x 1
2
3sin2 x A cos2 x A 1,
2 2
2
因为函数 f x 2 A A的最大值为 2,所以 3 2 1 2,解得 A 2. 2
(2)选择①③:
当 A 2时, f x 3sin2 x cos2 x 2sin 2 x π .
6
f π 2sin π π 因为 12
0,
6 6
π π所以 kπ,k Z ,
6 6
即 6k 1,k Z.
0 x π π 2 x π π π当 时, ;
4 6 6 2 6
π π π π 4
因为函数 f x 在区间 0, 上是增函数,所以 ,即 . 4 2 6 2 3
π
综上, 1.此时, f x 2sin 2x 6 .
π 2x π 2m π当0 x m时, ;
6 6 6
若 f x 在 0,m π上有且仅有 3个零点,则 2π 2m 3π,
6
13π m 19π得 .
12 12
13π 19π
因此m的取值范围是 ,
12 12


选择②③:
f x 3sin2 x cos2 x 2sin 2 x π当 A 2时, .
6
因为 x R, f x f π π ,所以当 x 时 f x 2sin

2 x
π

3 取得最大值, 3 6
2π π π因此 2kπ, k Z,即 1 3k,k Z.
3 6 2
答案第 2页,共 7页
0 x π π 2 x π π π当 时, ;
4 6 6 2 6
π π π π 4
因为函数 f x 在区间 0, 上是增函数,所以 ,即 . 4 2 6 2 3
π
综上, 1.此时, f x 2sin 2x
6


π 2x π π当0 x m时, 2m ;
6 6 6
π 13π
若 f x 在 0,m 上有且仅有 3个零点,则 2π 2m 3π,得 m 19π .
6 12 12
13π 19π
因此m的取值范围是 , .
12 12
选择①②不符合要求,理由如下:
π
当 A 2时, f x 3sin2 x cos2 x 2sin 2 x .
6
f π 因为 2sin
π π
0
π π
,所以 kπ,k Z,即 6k 1,k Z.
12 6 6 6 6
π π π
因为 x R, f x f ,所以当 x 时 f x 2sin 2 x

3 取得最大值, 3 6

因此
π π
2k1π,k1 Z,即 1 3k1, k3 6 2 1
Z.
结合这两个条件,不能得到唯一的 ,即 f x 不唯一.
19 2x 2x.(1)由已知,函数 f x ae x a,则 f x 2ae 1,
又 f 0 a a 0, f 0 2a 1,
所以点 0,0 处的切线方程为 y 0 2a 1 x 0 ,即 y 2a 1 x.
2 2x( )方法一:由(1)可得 f x 2ae 1, x R .
当 a 0时, f x 0 1 1 0恒成立,因此 f x 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
而当 x 0时 f x f 0 0,与题意不符;
当 a 0 f x 0 x 1时,令 ,解得 ln 1 1 ln2a,
2 2a 2
则 x, f x , f x 变化如下表.
x , 1 ln2a 1 1 ln2a

ln2a,

2 2 2
f x - 0 +
答案第 3页,共 7页
f x ↘ 极小值 ↗
要使 f x 0 1 恒成立,只需 f x f ln2a 0min , 2
g a f 1 ln2a ae ln2a 1 ln2a a 1 1令 ln2a a ,a 0 ,
2 2 2 2
g a 1 1则 2 1 1 1 2a 1 ,令 g a 0,解得 a 1 ,
2 2a 2a 2a 2
则 a, g a , g a 变化如下表.
a 1 1 1 0, ,
2 2 2
g a + 0 -
g a ↗ 极大值 ↘
1
因此 g a g 0且 f x g a 0可得 g a 0 g
1
0
2 min
,又由上表 是唯一的最大
2
1
值,因此 a .
2
方法二:由(1)可得 f 0 0,因此 f x 0恒成立,即 f x f 0 恒成立,
又 f x 在 x 0处有导数,因此 f x 在 x 0处取到最小值,亦是极小值,
从而 f 0 2a 1 0 a 1,解得 ,
2
a 1当 时, f x 1 e2x 1 x , f x e2x 1,
2 2 2
令 f x 0,解得 x 0,则 x, f x , f x 变化如下表.
x ,0 0 0,
f x - 0 +
f x ↘ 极小值 ↗
1
因此 f x f x f 0 0min ,即当 a 时, f x 0恒成立.2
2
20.(1)函数 f (x) (x2 a)ln(x 1),求导得 f (x) 2xln(x x a 1) ,则 f (0) a,而
x 1
答案第 4页,共 7页
f (0) 0,
于是曲线 y f (x)在点 (0, f (0))处的切线方程为 y ax,
又曲线 y f (x)在点 (0, f (0))处的切线经过点 (1, 1),解得 a 1,
所以 a的值为 1.
(2)由(1)知 f (x) (x2 1)ln(x 1),其定义域为 ( 1, ),求导得 f (x) 2xln(x 1) x 1,
令 g(x) 2xln(x 1) x 1,求导得 g (x) 2ln(x
2x
1) 1 2ln(x 1) 2 3,
x 1 x 1
y 2ln(x 1), y 2函数 3在 ( 1, )上都单调递增,则函数 g (x)在 ( 1, )上单调递
x 1
增,
而 g (
1
) 1 2ln 2 0, g (0) 1 0 1,则存在 x0 ( , 0),使得 g (x ) 0,2 2 0
当 1 x x0 时, g (x) 0;当 x x0时, g (x) 0,
函数 g (x),即 f (x)在 (-1, x0 )上单调递减,在 (x0 , )上单调递增,
f ( 1 3 1 2 ) 2 2 0, f (x0 ) f (0) 1 0, f (1) 2ln 2 0,e e
f (x) ( 1 1函数 在 2 ,xe 0
)和 (x0 ,1)上各有唯一零点 x1, x2,
当 1 x x1, x x2时, f (x) 0;当 x1 x x2 时, f (x) 0,
函数 f (x)在 ( 1, x1), (x2 , )上单调递增,在 (x1, x2)上单调递减,
因此函数 f (x)在x1处取得极大值,在 x2处取得极小值,
所以函数 f (x)有 2个极值点.
(3)曲线 y f (x)在点 (t, f (t))处的切线方程为 y f (t)(x t) f (t),
由曲线 y f (x)在点 (t, f (t))处的切线与 y f (x)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得函数 h(x) f (x) f (t)(x t) f (t)有唯一零点,求导得 h (x) f (x) f (t),
由(2)知, f (x) f (x0 ),则当 t x 0时, h (x) 0在 ( 1, )恒成立,
函数 h(x)在 ( 1, )上单调递增,又 h(t) 0,因此函数 h(x)有唯一零点,符合题意;
当 t x0时,由(2)知 h (x) f (x) f (t) 0在 (t, x0 )恒成立,
函数 h(x)在 (t, x0 )单调递减,则 h(x0 ) h(t) 0,而当 x 时, h(x) ,
因此存在 x3 x0,使得 h(x3) 0,则函数 h(x)在 (x0 , x3)上存在零点,此时 h(x)至少两个零
答案第 5页,共 7页
点,不合题意;
当 x0 t 0时,由(2)知 h (x) f (x) f (t) 0在 (x0 , t)恒成立,
函数 h(x)在 (x0 , t)上单调递减, h(x0 ) h(t) 0,由(2)知 f (x)在 (t , 0 ) 上单调递增,
于是 f (t) f (0) 1, f (t)( 1 t) 0,
由(2)知 f (x)在 (t , 0 ) 上单调递减, f (t) f (0) 0,
因此当 x 1时, h(x) [ f (t)( 1 t) f (t)] 0,
存在 x4 ( 1, x0 ),使得h(x4 ) 0,
函数 h(x)在 (x4 , x0 )上存在零点,函数 h(x)至少两个零点,不合题意,
所以 t的所有取值个数为 1.
21.(1)根据题意可得
① t A : 0,1,2,3;② t A : 0,1,1,2.
(2)因0 ai i 1 i 1,2,...,n 1 ,且数列 A为整数数列,
所以 a2 0,1 , a3 0,1,2 , a4 0,1,2,3 ,而 a1 0 .
若 a4 b4 0,则 a1,a2 ,a3 均等于 a4,于是b1 b2 b3 0,故 c4 0.
若 a4 b4 1,则 a1,a2 ,a3 中恰有一个不等于 a4,由于a1 0,所以 a2 a3 1,
于是 b1 0,b2 b3 1,故 c4 1.
若 a4 b4 2,则 a1,a2 ,a3 中恰有两个不等于 a4,而 a1 0, a2 0,1 ,故 a3 2,
于是 b1 0,b2 0或 1,b3 2,故 c4 2 .
若 a4 b4 3,由b1,b2 ,b3 3,故 c4 3.
综上,b4 c4 .
(3)先证明引理 1:对任意 2 i n 1,bi ai.
设 ai j 0 j i 1 .因为0 ak k 1 k 1,2, , j ,所以a1,a2 , ,a j均不等于 j.
所以bi j.故对任意 2 i n 1,bi ai.
再证明引理 2:记数列 t t A : c1,c2 , ,cn 1,对任意 2 i n 1,若bi ai,则 ci bi.
答案第 6页,共 7页
设 ai j 0 j i 1 .因为0 ak k 1 k 1,2, , j ,所以 a1,a2 , ,a j均不等于 j.而bi j,
所以 a1,a2 , ,ai 1中恰有 j项不等于 j,于是 a j 1 a j 2 ai j,
进而bj 1 bj 2 bi j.易见0 bk k 1 k 1,2, , j ,所以 ci j.
以下证明题目命题.
当 n 1时, A : 0,0或 A : 0,1,两种情况下都有 t A 与 A的各项对应相等.
n 1
假设使得结论不成立的最小 n m 1 m 1 ,即当 n m时均有 t A 与 t n A 的各项对应
相等,
t m 1 A t m A m 1 2 t m A t m 1 所以 与 的前 项对应相等.根据引理 , 与 A 的前m 1项
分别相等.
t m A t m 1 A m 2 1 t m 1 A , t m A , t m 1 假设 与 的第 项不相等,根据引理 , A 的第m 2
项依次是m 1,m,m 1.
(ⅰ m 1 )假设 t A 的第m 1项是m 1 t m ,则 A 的第m 2项也是m 1,矛盾;
ⅱ m 1 m ( )假设 t A 的第m 1项是m时,则 t A 的第m 1项也是m,
t m 1 于是 A 的第m 2项也是m,矛盾;
(ⅲ m 1 )假设 t A 的第m 1项小于m 1 2 t m 1 ,根据引理 的证明, A 的第m项与第m 1
项相等.
于是 t m 1 A m 的前m 1项均小于m 1,则 t A 的第m 2项是m 1,矛盾.
故原命题成立.
答案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