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10月份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1.C【解析】A.“全部转嫁给商家或骑手”错,以偏概全,原文是“最终会以两种方式转嫁:一是挤压商家利润空间……二是透支骑手权益”,可见,并非“全部”;且“从未真正完全由平台承担”错,曲解文意,原文是“从未真正由平台独自承担”。B.“骑手每天的配送时长都增长了4小时”错,表述绝对,原文是“日均配送时长从8小时增至12小时”,选项中的“都”字不准确,且“违法概率的上升”错,曲解文意,原文为“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7月以来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同比上升23%”,可见,原文是“交通事故率”,选项说成“违法概率”。D.“依旧会以‘垄断——涨价’收场”错,曲解文意。原文预测结局是“商家倒闭潮、骑手失业潮、社区商业空心化”,并非简单的“垄断——涨价”。故选C。
2.D。【解析】“起因经过”在文中没有涉及。
3.①监管体系的漏洞(1分)②一是规范平台行为(1分)③保留社区商业活力(1分)
4.问题:狂欢终场,谁来收拾残局?(2分)
理由:①前面三个问题都是由四字短语及疑问句组成,问四应当按照这种的规律进行拟写;②问四分析了“2025外卖大战应当暂停,且各主体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让外卖行业回归正轨”,“收拾残局”符合本段的主要内容,且“狂欢终场”呼应问一,文章在问题上形成闭环。(2分)
5.(1)“深入”:①文章连续四个连环追问,从“谁在买单”到“谁来收拾残局”,层层递进,深入分析问题,把资本游戏、平台规则、监管漏洞、社会后果逐层揭开。②大量引用一线数据,如18%→9%的利润率、23%的交通事故增幅、18万吨餐盒垃圾等深入剖析“2025外卖大战”的问题本质,做到“深入”。(4分)
(2)“浅出”:用大众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如“0元奶茶”等补贴现象,以及北京面馆老板因消费者偏爱低价预制菜而关店等具体案例,用通俗语言还原行业现状,让读者直观理解“2025外卖大战”的真实面貌,做到了“浅出”。(2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B “有不满情绪”错,从“嘿!谁倒给你说没组织?一家一家来买,能把这房子挤塌”可知,这位中年农民并非对朱明山组织治虫工作不满,而是强调工作组已经组织过了,只是一家一家来买导致合作社人多拥挤的状况。
7.D 【解析】“有象征含义”错,“煤油”“算盘”“柜台”等物件是合作社真实场景的描写,它们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工作场景和治虫工作中物资交易的情况,并没有象征含义。
8.①描绘渭河平原夏夜迷人景色,营造宁静祥和氛围,与紧张治虫工作形成对比,使节奏张弛有度。(2分)②强调农村生活气息,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背景。(1分)③侧面反映干部享受自然抚慰、暂忘疲惫,体现对土地热爱,丰富人物形象,为下文奔赴南岸工作做铺垫。(1分)
9.①注重实地调研:朱明山得知棉蚜虫害,不坐等报告,亲自前往农业工作站和蔡家庄了解情况。(2分)②亲力亲为:参与商讨治虫办法,安排试验新方法并要求推广。(2分)③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迅速行动,安排药械出动治虫。(2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10. DFI 句意:天的运行广大无私,它的恩施深厚而不以德自居,它的光耀永远不衰,所以圣王以它为法则。“天之行”作主语,“广而无私”作谓语,中间不断开,“无私”后D处断开;“其施厚而不德”与“其明久而不衰”结构一致,单独成句,前后FI处断开。
11. D A.正确。连词,表修饰,就/连词,表转折,却。句意:我从年轻时就侍奉您。/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认为自己不行的。B.正确。破坏/夸耀。句意:这叫做破坏。/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C.正确。改变/耽误。句意:这叫做改变。/不要耽误了农时。D.错误。相同,都是介词,表趋向终点,到。句意:要使一切服从打仗的要求深入到百姓心中。/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
12. B【解析】“是因为‘匿人之善,扬人之恶’”错误,应该是“枉法以侵民”。
13. (1)把好处都归于自己,这叫做盗,这里的盗并不是所说的窃取财物。(4分)
(得分点:“与”,归于;“是”,这;“窃财之谓”,宾语前置;句意分)
(2)所以圣人对民众施用刑罚,并不是因为憎恨民众,而是以爱护为根本。(4分)
(得分点:“与”,施用;“恶”,憎恨;“本”,根本;句意分)
14. ①墨子认为要以天为法,相爱相利;②孔子认为要奉法利民,廉洁公正;③韩非子认为要严刑酷法、赏罚分明,与时俱进。(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那么用什么作为治理国家的法则才行呢?所以说:最好是以天为法则。天的运行广大无私,它的恩施深厚而不以德自居,它的光耀永远不衰,所以圣王以它为法则。既然以天为法则,行动做事就必须依天而行。天所希望的就去做,天所不希望的就应停止。那么天希望什么不希望什么呢?天肯定希望人相爱相利,而不希望人相互憎恨和残害。
材料二:
子贡要去当信阳宰,临行时,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要勤勉谨慎,要顺应天时,不要夺不要伐,不要暴不要盗。”子贡说:“我从年轻时就侍奉您,难道您还担心我会有偷盗的行为吗?”孔子说:“你没弄清我的意思。以贤人代替贤人,这叫做改变;以不贤者代替贤人,这叫做伐;法令下达缓慢惩罚却很急迫,这叫做暴;把好处都归于自己,这叫做盗,盗不是所说的窃取财物。我听说,懂得为官之道的人,依法行事来为民造福;不懂为官之道的人,歪曲法律来侵害人民,这就是百姓怨恨官吏的原因。作为官吏最重要的是公正,面对财物最重要的是廉洁。廉洁公正的操守是不能改变的。隐匿别人的优点,这叫蔽贤;宣扬别人的缺点,这是小人。当面不互相告诫,而背后相互诽谤,不会友好和睦。谈到别人的优点,如同自己有这些优点;谈到别人的缺点,如同自己有这些缺点;所以君子对任何事都要谨慎。”
材料三:
圣人治理民众,是从根本上考虑问题的,并不以满足民众欲望为转移,他只希望给民众带来实际利益罢了。所以君主对民众施用刑罚,并不是因为憎恨民众,而是基于爱护他们。刑罚严峻,民众就安宁;赏赐太滥,奸邪就滋生。所以治理起民众来,刑罚严峻是国家太平的首务,赏赐太滥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民众的本性是喜欢赏赐而不喜欢刑罚。所以明君治理国家时,明定奖赏,民众就努力立功;刑罚严厉,民众就服从法令。民众努力立功,政府的事务就不受侵扰;民众服从命令,奸邪就无从产生。所以治理民众,要把奸邪禁止在尚未发生之时;用兵作战,要使一切服从打仗的要求深入民心。禁令能先治本的才有效,用兵能服民心的才能服。圣人治理民众,因为先治本,所以能强大;因为先服心,所以能取胜。所以,法令是称王天下的根本;刑罚是爱护民众的根本。民众的本性是好逸恶劳。安逸就要荒废,荒废就治理不好,治理不好就要混乱,如果赏罚不能在全国实行,国家事业就必定得不到发展。所以想要建立大功而难于吸引民众力量,大功是不可能期望成就的;想要搞好法治却难于改变旧俗,民众的混乱局面是不可能期望治理好的。所以治理民众没有一成不变的常规,只有法度才是治世的法宝。法度顺应时代变化就能治理国家,统治方式适合社会情况就能收到成效。所以,民众质朴的话。只要用褒贬进行控制就可以治理好;社会开化的话,只有用刑罚加以束缚才能使人驯服。时代有了发展而统治方式一成不变的,社会必然危乱;智能普遍提高而禁令规定一成不变的。国家必被削弱。所以圣人治理民众,法制和历史时期同步发展,禁令和智能水平同步变更。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15. C “描绘了战争的悲壮惨烈”错误。“星芒尽”,写星芒已尽,就意味着战争结束;“海雾消”,指漠北战争气氛已经消失。并未“描绘了战争的悲壮惨烈”,而是从侧面表现了将士的神勇无比,敌人的不堪一击。
16.①心中不平之情。一将功成万骨枯,能上“麒麟阁”的“只有”上将,而更多的士卒只能默默无闻。②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战士们明知血战凯旋后“只能有上将”一人图形麟阁,但战士们仍因能报效国家、民族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功业不朽不一定必须画像麟阁。这更能体现健儿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③对建立功业将领的赞美之情。虽然战将如云,却“独”有少数上麟阁,可见此将领的指挥艺术的高超。(每点3分,答对任意两点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与子同仇 与子偕行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18.第一问:“楚汉之争”指徐州和宿迁两地之间的一场足球联赛。
第二问:加引号是为了表明此处“楚汉之争”不是指历史上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是特殊含义。(3分)
19. ①“互怼”体现了言语交锋的激烈,“神补刀”突出了补充话语的关键性和冲击力,形象地描绘出相关场景,增强了语言的画面感。
②“互怼”“神补刀”等词汇活泼、俏皮,打破常规表达,使表达更幽默。
③使用流行的网络热词,拉近与当下读者的距离,使表达更具时代感。(4分)
20. ①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无锡特产水蜜桃与南京特产盐水鸭分别指代两个城市使口号具有强烈的地域标识性,鲜活生动。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输了水蜜桃加盐”和“赢了盐水鸭加糖”进行对比,用轻松的方式消解了输赢的功利性,表达出对待输与赢的不同情绪。(4分)
21. 语句①修改为:这一场场被戏称为“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足球赛事。语句②修改为:不仅点燃了江苏球迷的足球热情。 (4分)
22. 例:苏超绽放江苏文化魅力/苏超联赛:一场足球与文化的盛宴(3分)
三、写作(60分)
作文参考2025年高考评分标准。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10月份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25外卖大战”:挑战还是机遇?
进入2025年7月份,连续两个周末,外卖平台的补贴大战再次席卷消费市场。美团、京东、淘宝闪购轮番抛出大额优惠券,“0元奶茶”“半价正餐”的诱惑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平台订单量屡创新高,骑手日收入动辄突破五百元——这场看似多赢的商业盛宴背后,藏着资本逐利的狂欢,更掩着难以忽视的社会隐忧。当我们为低价外卖欢呼时,更该看清这场大战撕开的行业病灶与民生困局。
问一:补贴盛宴,谁在买单谁在狂欢?
平台公布的数据总是光鲜: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突破1.5亿,京东、淘宝闪购创下历史峰值,40万众包骑手日入超500元。消费者晒出的“0元订单”截图里,满是薅羊毛的喜悦。但这场盛宴的账单,从未真正由平台独自承担。
翻开平台财报不难发现,所谓“补贴”不过是财务报表上的“市场推广费”,最终会以两种方式转嫁:一是挤压商家利润空间。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参与平台活动后,门店实际利润率从18%降至9%,“不参与就没流量,参与了几乎白干”。二是透支骑手权益。表面上骑手收入激增,实则是“以命换钱”——为冲单量,骑手日均配送时长从8小时增至12小时,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7月以来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率同比上升23%。更值得警惕的是,补贴造就的虚假繁荣正在扭曲消费认知。当消费者习惯了“3元喝奶茶”“5元吃正餐”,实体餐饮的合理定价反而被视为“暴利”。北京某社区面馆老板无奈关闭门店:“顾客嫌15元一碗的牛肉面贵,转头去买 8元的预制菜外卖,可他们忘了,我的面里是新鲜牛肉,不是添加剂调的汤。”
问二:即时零售,是创新还是内卷?
平台将“外卖大战”包装成“即时零售革命”,宣称解决了“现在就要、附近就有”的需求。但深究之下,这场革命不过是资本对存量市场的极致压榨,而非真正的增量创造。传统电商与即时零售的本质区别,被平台刻意模糊。前者通过规模化降低流通成本,让偏远地区也能买到全国商品;后者则是将社区便利店的交易挪到线上,用30分钟送达的噱头,收取商家20%——30%的佣金。上海某便利店店长算了笔账:线上订单占比从30%升至60%,但净利润反而下降12%,“平台抽成太高,我们只能减少鲜食供应,换成保质期更长的预包装食品”。
所谓“激发新增需求”更像自欺欺人。消费者忽然想吃雪糕的即时需求,本可通过下楼买支冰棍满足,既锻炼身体,又能支持社区商业。而即时零售将这种需求绑架到线上,不仅增加了包装垃圾——7月全国外卖餐盒废弃物达18万吨,更让社区小店沦为平台的“前置仓”,失去了邻里社交的公共属性。当小区里的便利店变成只接订单的仓库,消失的不只是烟火气,更是社区共同体的连接纽带。
问三:监管困局,如何叫停这场危险游戏?
外卖大战的愈演愈烈,暴露出 ① 。现行《电子商务法》对“即时零售”的定义模糊,平台与骑手的法律关系始终悬而未决,商家与平台的议价权更是天差地别。
要破解困局,需从三个维度发力: ② 。应立法规定平台补贴不得低于成本价的80%,禁止用“低价倾销”扼杀市场活力;二是保障骑手权益。建立骑手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保缴纳制度,将配送时长与道路限速挂钩,杜绝“超时罚款”倒逼违规;三是保护实体商业。对社区小店实行佣金减免政策, ③ 。
更关键的是,社会需要重建对“合理利润”的尊重。当我们为外卖小哥送上五星好评时,也该想想:为什么一碗热乎饭不能卖个公道价?为什么便利店店员不能有体面收入?为什么平台可以拿走最大块蛋糕,却让商家与骑手承担所有风险?
问四:……
资本的游戏总有终场。2019年的外卖大战以“二选一”垄断收场,最终消费者为涨价买单;2025年的这场大战,若任由其发展,结局只会更糟——商家倒闭潮、骑手失业潮、社区商业空心化,最终留下一地鸡毛。
或许,我们该给这场大战按下暂停键。不是否定即时零售的价值,而是要让它回归理性:允许合理利润,保障劳动者权益,尊重消费规律。就像那位延边大学的食堂刘晓梅阿姨所说:“做生意和做人一样,不能只图快,忘了本分。”
当外卖平台不再靠补贴抢市场,而是比拼谁能提供更安全的食品、更合理的价格、更体面的工作;当消费者不再执着于“最低价”,而是愿意为品质与责任买单——那时的外卖行业,才配得上“服务民生”的美名。这场大战终会落幕,但它留下的思考,该刻在每个参与者的心里。
(摘编自新京报《外卖大战:资本狂欢下的真实图景与民生隐忧》)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外卖补贴” 不过是财务报表上的 “市场推广费” ,最终将相关费用全部转嫁给商家或骑手承担。这场大战的账单,从未真正完全由平台承担。
B.为冲单量,骑手每天的配送时长都增长了4小时,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这导致了全国外卖骑手违法概率的上升。
C.外卖平台将“外卖大战”包装成“即时零售革命”,并非解决了“现在就要、附近就有”的需求,实际上是资本对存量市场的极致压榨。
D.2019年的外卖大战以“二选一”垄断收场,最终消费者为涨价买单;2025年的这场大战,若任由其发展,依旧会以“垄断——涨价”收场。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问一中列举北京面馆老板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补贴造就的虚假繁荣正在扭曲消费认知”这一观点,事实论据充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B.传统电商与即时零售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通过规模化降低流通成本,让偏远地区也能买到全国商品;后者将便利店的交易挪到线上,以快速送达为噱头收取佣金。
C.外卖行业发展需要从业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外卖平台需要比拼谁能提供更安全的食品、更合理的价格和更体面的工作;消费者则要倾向于为品质与责任买单,而不再执着于“最低价”。
D.文章通过四个问题具体分析了“2025外卖大战”的起因、经过和未来发展,条理清晰,视角多样,对于时事的评析十分透彻。
3.根据上下文内容,在问三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4.根据上下文,问四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简述理由。(4分)
5.结合文本,说明文本在分析“2025外卖大战”时是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的。(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旷野里(节选) 柳青
人们自豪地叫作“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摇篮。但是在整个悠久的历史上,这里是不光有过升平盛世和文物创造,而且到两年以前的解放为止,简直是充满了征战、掠夺、压迫、剥削、痛苦和饥饿……各种矛盾的现象好像是跟随着空气普遍到每一个村庄,以至于在老革命根据地生活过十几年的干部初来的时候,不禁为这个全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的出产地那么富足又那么贫困、那么凶狠又那么可怜而大吃一惊。
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朱明山在他房里砖铺的潮湿的脚地上踱来踱去,考虑着吃饭时大家谈论的一个严重问题——渭河两岸的产棉区普遍发现了棉蚜虫。对于农业科学还远没有摸到边的朱明山,光听说在棉花生长的一个季节里,单性生殖的棉蚜虫每一个就可以繁殖到六万万亿,他就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害虫向刚刚翻身的棉农生活和新生国家的工业生产侵犯的危险性,好像他过去在营里听到敌人运动的侦察报告一样。一清早,县委秘书就跑来向他报告,深夜有两个区打电话来要求暂停征粮工作,集中力量治虫。早饭时,青年团县工委副书记李瑛又说,昨天晚上从渭北回来的农业工作站的一个人正在连夜给县政府赶写报告,说那里的四个区情况已经严重到不是少数喷雾器可以解决问题的了。当地干部反馈:“连个群众会都召集不起来,群众都说‘咳!人还能把那虫给治了?’”
“昨天又有两个村抬万人伞祭虫王爷……”
“翻了棉花地种晚包谷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
“群众老远看到工作队的同志,就把香纸往袖筒或襟子底下藏着,像小偷儿一样鬼鬼溜溜地躲走了。”
“群众对干部们最好的态度就是灰心丧气地应付一两句‘日头爷高了,盯一盯回去吧。你们能有啥办法哩嘛’……”
“写什么报告?”朱明山不满地想着,“要是在军队里发生了紧急情况就这么搞,报告转来转去转到指挥员手里,也许早给包围了。我自己到农业工作站去。”
吃过早饭,朱明山就和区委书记骑车子到渭阳区三乡蔡家庄去了,那里是区的重点,有一个植棉能手蔡治良。蔡治良发现肥皂和蒸馍用的石碱都可以杀虫。人的智慧的确是经过劳动逐渐提高的:他们居然根据工业产品“硫磺石灰合剂”这个概念,创造了许多新的“合剂”——烟叶半斤、辣子半斤,加水四十斤熬好滤过;煤油六两、肥皂六两,加水八十斤溶化调匀;煤油四两、石碱四两,加水八十斤溶化调匀……这些“合剂”比单独一样东西杀虫的威力大得多。大家商讨后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最有力量的宣传是实验。
“所有这些新办法,都要在这几天里试验。”朱明山向其他干部嘱咐,“以后再提出来的法,也要试验。试验成功就请大家参观。”
李瑛报告:“药械已经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就出动。”
经过两三天在烈日底下的鏖战,渭北四个区的治虫工作就出现了新气象。
在大批干部下乡的第四天,从渭河北岸来到渭阳镇街上的人就带来了乡村里弥漫起来的新气象,好像土地改革的浪潮一样,变成人们谈论的话题。人们说有许多村子白天已经看不见几个人了,很多大门锁了,大门外面摆着盛药剂的水缸,有的甚至把水缸搬到棉花地边上。遍地都是男人、女人、老汉和小孩,端着盆子、瓢、大碗,用扫帚蘸着各种土制药剂刷着被棉蚜虫爬满的棉苗。人在随便哪条路上走,都看见路两旁一排一排戴草帽和笼头巾的人,青壮年二垄,老年人两垄,娃们一垄,互相帮助着往前刷……
朱明山在街上遛了个弯,带着满意的笑容这里听听,那里听听。回想起头一天到这街上人们一见他就躲避的情景,一种成功的喜悦使他浑身都感到轻快。
他到合作社去。买煤油、石碱和肥皂的人很多,他挤到台阶上去,见柜台上摆了许多竹篮子和瓶子。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其盘珠子的声音、锤子敲石碱的声音和玻璃瓶子磕碰的声音在柜台后面混杂成一片。
“你们应该一个乡或一个村组织起来买,”朱明山望着柜台外面挤得满头大汗的农民们说,“你们那里的工作组没有帮助你们组织吗?”
“嘿!谁倒给你说没组织?一家一家来买,能把这房子挤塌。”一个眼睛一大一小的中年农民斜斜他的大眼睛,瞟了瞟看来很清闲的朱明山,把他当作一个说漂亮话的人碰了一句,然后把他的竹篮子又往前边推一推。
朱明山并不显得难堪,笑了笑走开了。
有月亮的夏天晚上,在渭河平原上的旷野里是这样令人迷恋,以至于可以使你暂时忘记内心的负担和失掉疲倦的感觉,而像一个娇儿一样接受祖国土地上自然母亲的爱抚。风把炊烟味和牛粪味带到路上来。农村气息时刻跟随着你,使你感觉到处处是在许多村庄的中间。要不然,路两旁的树丛挡住你的视线,笔直的白杨树顶着布满繁星的蓝天,野兔就在你面前从路这边的草丛跑到路那边的草丛里。
朱明山和县委副书记赵振国骑上自行车,在旷野上月牙照耀下的公路上飞奔,他们又要往渭河南岸去了。
(节选自柳青《在旷野里》,1953年,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描写的渭河平原解放前动荡凋敝的惨象,与“八百里秦川”历史悠久、安定富庶的盛况形成对比,令人震撼。
B.合作社里那位“眼睛一大一小”的中年农民的语言与神态,极具代表性地表现出群众对朱明山组织治虫工作有不满情绪。
C.小说结尾写朱明山与赵副书记骑着自行车往渭河南岸奔去,令读者想见他们星夜兼程地踏上工作新征程,言有尽而意无穷。
D.本文标题与鲁迅的《祝福》相似,含义丰富,既指渭河平原辽阔富饶的地域特征,也指建国初期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希望。
7.关于文本中治杀棉蚜虫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先用“新气象”一词展现治虫的初步成效,再对村里男女老幼参与治虫的场面展开细节描写。
B.棉花地这一场景里的人物塑 造,着眼于群像,大伙儿各尽所能又互帮互助,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C.朱明山看到的合作社里的火爆场面,与前文田地里的奋战相呼应,全面反映出治虫工作的喜人形势。
D.合作社里的“煤油”“算盘”“柜台”等物件,具有象征含义,有助于强化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8.文中画横线的内容,看似闲笔,实则独具匠心,请加以赏析。(4分)
9.“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曾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体现了怎样的工作特点?请结合文中朱明山的治虫工作,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墨子·法仪》)
材料二:
子贡为信阳宰,将行,辞于孔子。孔子曰: “勤之慎之,奉天子之时,无夺无伐,无暴无盗。”子贡曰:“赐也,少而事君子,岂以盗为累哉?”孔子曰:“汝未之详也。夫以贤代贤,是谓之夺;以不肖代贤,是谓之伐;缓令急诛,是谓之暴;取善自与,是谓之盗,盗非窃财之谓也。吾闻之,知为吏者,奉法以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怨之所由也。治官莫若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改也。匿人之善,斯谓蔽贤;扬人之恶,斯为小人。内不相训,而外相谤,非亲睦也。言人之善,若己有之; 言人之恶,若己受之; 故君子无所不慎焉。 ”
(《孔子家语·辩政》)
材料三: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 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 严刑,则民亲法。劝功,则公事不犯; 亲法,则奸无所萌。故治民者,禁奸于未萌;而用兵者,服战于民心。禁先其本者治,兵战其心者胜。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故法者,王之本也; 刑者,爱之自也。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故欲举大功而难致而力者,大功不可几而举也;欲治其法而难变其故者,民乱不可几而治也。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故民朴而禁之以名则治,世知维之以刑则从。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韩非子·心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天之行A广B而C无私D其施厚E而不德F其明G久H而不衰I故圣王J法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少而事君子” 与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 “而” 字含义不同。
B. “是谓之伐” 与 “自伐者无功” (《老子》)两句中的 “伐” 字含义不同。
C. “是谓之夺” 与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夺”含义不同。
D. “服战于民心” 与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刻舟求剑》) 两句中的 “于” 字含义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子贡赴任信阳宰之前,孔子建议他勤勉谨慎,顺应天时,不做“夺伐暴盗”之事。
B.孔子认为那些不懂为官之道的人遭致人们怨恨,是因为“匿人之善,扬人之恶”。
C.韩非子指出圣人治理民众,是从根本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以满足民众欲望为目的。
D.韩非子认为民众服从法令,奸邪就无从产生,治理民众要把奸邪扼杀在萌芽状态。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取善自与,是谓之盗,盗非窃财之谓也。(4分)
(2)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爱之本也。(4分)
14.三则材料都提到了“法”治,请分别概括三者以“法”治国的具体内容。(5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②,营空海雾消③。
功成画麟阁④,独有霍嫖姚⑤。
【注】①渭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②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③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④麒阁:也称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位功臣像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⑤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用生动的比喻写战马如暴风一样呼啸而出,实则以“马壮”写“兵强”;“鸣鞭”则表现将士们斗志昂扬。
B. “汉月” 指朝廷, “天骄” 指敌人。从 “弯弓” 到 “插羽” ,省去了鏖战情节和厮杀场面的描写,笔法洗练。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尽”和“消”描绘了战争的悲壮惨烈和唐军的英勇。
D.本诗和《无衣》都表现了将士为国献身的精神,但塑造形象的手法不同,本诗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6.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诗人用“独”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也说过类似的语句:“ , ”。
(2)“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远征,红军战士们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可以用《无衣》中的“ ”来形容;而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相互扶持着前进,又让我们想到《无衣》中的“ ”。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其中“ , ”两句浸透了人事变化、江月永恒的哲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赛场上,13支以城市命名的球队展开激烈角逐,赛场内外口号横飞,趣味互动不断,为球迷献上了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足球盛宴,也将江苏“十三太保”的竞争基因与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精准戳中江苏“十三太保”的竞争基因,南京与无锡的比赛海报上演“全糖冲鸭”(南京盐水鸭与无锡水蜜桃的“甜蜜对决”)的互怼,无锡球迷调侃“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加糖”。徐州(刘邦故里)与宿迁(项羽故里)的“楚汉之争”补时追平,淮安网友神补刀:“没有韩信帮忙,刘邦能赢?”南通与南京的相互比试被冠以“南哥之战”,泰州则与南通约战“赢了吃早茶,输了做试卷”。网友戏言“苏超是唯一不可能有默契球的联赛”。
各城市也趁着这场吸人眼球的赛事,积极推广城市的文化旅游名片。盐城将黄海湿地观鸟与赛事观赛打包“推销”,2万份“观鸟+观赛”套餐瞬间售罄,将自然生态与赛事热潮融为一体;在无锡队赛后直播带观众云游宜兴紫砂艺术博物馆的同时,扬州队则把中场休息变成扬州漆艺的“非遗展”,将传统文化与绿茵赛场巧妙结合。
①这一场场戏称为“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足球比赛,②点燃的不仅是江苏球迷的足球热情,③更以地域文化为纽带,④将13座城市紧密联结,⑤让“苏超”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18.文中画波浪线的“楚汉之争”指什么?为什么要加引号?(3分)
19.文中第二段运用了大量网络词汇,比如“互怼”“神补刀”等,请简要分析这两个词的表达效果。(4分)
20.“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加糖”这句调侃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赏析。(4分)
21.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给这则新闻材料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朱熹
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菜根谭》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列传》
对于“敬畏”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