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课堂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课堂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
命题人:X 审核人:X试做人:X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江南的乡间,寒梅在残雪消融之时,便点亮那一树树报春之灯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间地头,都分外妖娆。那轻灵的玉兰、鲜妍的桃花、飘yì的杏花、忧qī的梨花、娉婷的海棠,还有自命清高的兰花,其实性子都很急,等不及司花女神的一声令下,或者浓妆或者淡抹,或者整齐或者零散地抢占着江南的山山水水、千楼万院,姹紫嫣红地开遍,一展风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鲜妍▲飘yì▲忧qī▲ 娉▲婷
(2)文段中的“妖娆”一词的意思是▲。
2.诗文主题多样,请在横线处填入相应的诗文名句。★
主题 名句 出处
理想抱负 烈士暮年,(1)  ▲  。 曹操《龟虽寿》
(2)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自然风光 野芳发而幽香,(3)  ▲  。 欧阳修《醉翁亭记》
浮光跃金,(4)  ▲  。 范仲淹《岳阳楼记》
生活哲思 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5) ▲  ,(6)  ▲  。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美好祝愿 (8)  ▲  ,(9)  ▲  。 苏轼《水调歌头》
爱国主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10)  ▲  …… 艾青《我爱这土地》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核舟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
B.“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非丝非竹”中的“丝”指的是管乐器,“竹”指的是弦乐器。
D.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和筹都是古代喝酒的器具。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选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5.滨海一中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
【活动一】在活动的开场白中,小语同学想写一首诗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下列是小语同学还没有完成的诗作,请你帮她完成。★★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需志存高远, 需奋斗向前, ① ▲ ,
如光之耀眼, 如火之热情, ② ▲ ,
照亮前路; 燃烧不止; ③ ▲ 。
【活动二】乒乓球选手孙颖莎、王楚钦一直是互补性搭档,他们有同步的战术节奏,有遇强敢战、绝不言弃的共同信念。2025年多哈世乒赛,孙颖莎、王楚钦以顽强坚韧的作风夺得混双项目的金牌,这是国乒在本届赛事的首枚金牌。活动中,你想采访两位选手。请结合材料,紧扣主题,完成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孙颖莎、王楚钦
采访目的 从自身、他人、集体三个角度探求自强不息的精神。
采访方式 在线访谈
采访问题 问题: ▲
【活动三】小语同学想在活动的结尾用一副对联来激励同学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她不知道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请你帮她分清,并说明理由。★★
①断齑画粥铸就辉煌②闻鸡起舞磨砺意志
上联:▲ 下联:▲ 理由:▲
二、阅读与鉴赏
(一)古诗鉴赏
九日齐山登高①
[唐]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②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
②《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哀伤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6.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中的“涵”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7.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尾联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同学们对范仲淹、欧阳修很感兴趣,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任务。
(
【甲】时范文正公知

开封府,每进见,

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

,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注释】①文正
:
范仲淹的谥号。知
:
主持、掌管。②公:指欧阳修。高若讷:人名。
)◎1036年,范仲淹得罪当朝丞相吕夷简,被贬饶州。
(
【乙】仲淹使陕西,辟
(
欧阳修
)
掌书记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

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

)。”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③辟:征召来授予官职。掌书记:官名。
)◎1040年,范仲淹在陕西被重新任用。
◎1043年一1044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作《朋党论》。
(
【丙】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

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欧阳修《朋党论》)
【注释】④党引:勾结。
)
◎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书辩护,也被贬。
◎1046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欧阳修作《醉翁亭记》。
8.请解释下列字词。★★
字词 原文例句 提示 字词意思
辄 辄论时政得失 联系课内: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1) ▲
岂 岂以为己利哉? 联系成语:岂有此理 (2) ▲
然 君子则不然 使用辞典:①对;正确。 ②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③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然 而”“但是”。 (3) ▲ (填写序号)
9.翻译下列句子。★★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10.请结合材料和背景信息,在【乙】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虚词,并说明理由。★★★
A.耳 B.乎 C.也
我填写的语气词是 ▲ ,我的理由是▲ 。
11.请结合以上三段内容或《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范仲淹和欧阳修的表现,谈谈对
“君子有朋”这一观点的认识。★★★

(三)思辨性文本阅读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②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④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A】美国学者尼尔 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B】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入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⑦“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艺锭)
12.把下面思维导图填写完整,理清文章脉络。★★
13.阅读议论性文章要能区分观点与事实,下面的句子是表明观点还是陈述事实?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
②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
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观点:▲ 事实:▲
14.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第⑤段的论据,说明理由。★★★
【材料一】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
【材料二】每天早上起床后,小邱习惯性地边洗漱边刷微博,随后在食堂买了早餐匆匆赶往教室。在短短五分钟的路上,她仍然不停地滑动手机点击微博热搜榜。到了教室,她一边吃早饭一边和朋友在微信上分享最新信息。第一节课结束后的课间五分钟也没有休息,而是打开了新闻APP,浏览起了时事新闻……

15.本文语言富有说服力,请从【A】【B】划线句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泰山之春
王剑冰
①这天早上,整座泰山,变成了一座通体深红的山。空气的明净通透,使得深红没有一
点杂质,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釉彩。
②泰安人说,这景象一年也见不到几回,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作成一篇好文
章。
③《诗经》有赞:“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处于东方。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所以泰山那雄重盘礴的山体,有着直达心灵的神秘色彩,有着安定、康泰的丰厚内蕴。泰山
也便承载着“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④已经立春。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一只鹰飞过,像一个舞者划过冰面。我似乎从来没
有听到鹰的叫声。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
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
⑤泰山上的植物在云雾中发育,逐渐挺直自己的腰杆,实际上是挺直了自己的个性。这
些植物,有些是独立的个体,有些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开出了小小的花朵。还有,
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了上去。
⑥泰山展现的不光是岩石,也有另一种生命的渲染。我虽然叫不全它们的名字,但我知
道,它们悄悄汇集、增添着泰山的风采。
⑦四下里流淌的泉溪,将大山深处的信息传递出去。鸟儿有使不完的劲,它们飞来飞去,
叫来叫去。从这个山头飞到那个山头,从那个山头再飞向另一个山头。风这里摇那里晃,没
有一时消停,把崖间的野青茅一会儿翻过来,一会儿翻过去。
⑧随着时间变化,那些植物更不一样了,为山体染了浓浓的一层墨绿。就此知道,泰山
的春天真的来了,泰山的春天不仅如此,各种各样的色彩都会呈现。
⑨天上的云一大块一大块的,而且压得很低。暗蓝的云与白色的云交叠着,在风中翻来
覆去地滚动。这个时候望向泰山,也就看到了云海奇观。
⑩泰山从浓重的云团中奋然而出,那些“五岳独尊”“昂头天外”的石刻格外亮眼。难
怪大诗人李白站在山顶狂啸: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泰山,以它的宏大深沉、雄壮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正如哲人所言,是一部宏大的人文
与自然的教科书!
渐渐地,一个动人的景象显露出来,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
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他们知道,只要攀登,就能到达心
中的那个顶点。
俗话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天是一年的开端,
春天攀登一回泰山,就好似人生拥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泰山,从红门到山顶都会看到“登高必自卑”“惟天在上”的各种启示。人说孔子
“登泰山而小天下”;人说“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人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泰山给人以无限的精神。登山一如人生,需要刻苦与勤奋,需要决心和勇气。登泰山,也等
于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与超越。
看,登山的队伍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挑山工。无论雨雪风霜,泰山挑山工始终与
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多少年来,他们凭着坚忍与毅力,将人们所需挑上山顶,装饰了泰山,
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登山者看到他们,立时就有了参照,有了鼓
舞,有了劲头。
朝晖洒满了泰山,亦洒满了中华大地,在这片土地上,朴实而又勤劳的民族,谱写
着一页又一页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春天来了,春天的泰山迎接着登泰山的人们。登山道上,人们或者都会想起一句话: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按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描绘了春季生机勃勃的泰山,由景及人,抒发作者对泰
山和攀登者的赞美之情。
B.第①段使用“通体深红”“釉彩”等词语,描写早晨阳光照耀下的泰山,用词形象,给
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C.第 段引用名句,指出泰山给人的深刻启示和带来的无限精神,并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
D.文章紧扣“泰山之春”,使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将景、情、理
融为一体,读来意趣盎然。
17.读完文章,你与同学一起品味语言。★★
小鲁:我读到第②段“太阳不知怎样投入,才会在泰山作成一篇好文章”时,觉得这句话
与“造化钟神秀”在修辞手法上有一致的地方,请你赏析一下吧。
你:(1) ▲
小元:第④段“鹰一声不吭,就那么轻轻地划过山巅,向前冲去,和阳光一个方向,在泰
山之穹拉出一缕丝滑的弧线”中“划”“冲”“拉”三个词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你:(2) ▲
18.第 段说挑山工“装饰了泰山,丰厚了泰山,也成为泰山上活的山岩和脊梁”,请结合文
章谈谈你的理解。★★

19.你们小组想以“泰山之春”为题拍摄短视频,参加“奋进中国”作品展示活动。你想在短视频中使用下面哪个场景?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场景一】那些历经无数岁月的松柏,或在石缝中直立,或在山崖边斜逸,将一些葛藤也拉
了上去。
【场景二】通往岱顶的山道上,那么多的人在攀登。他们一个紧随着一个,层层叠叠,如同
在激情满怀地踏浪而行。

(五)名著阅读
20.下列是对《水浒传》中绰号、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小霸王 — 周通 — 醉入销金帐 B.九纹龙 — 史进 — 大闹史家村
C.花和尚 — 鲁智深 — 误入白虎堂 D.豹子头 — 林冲 — 棒打洪教头
21.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22.自然在文学作品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小夏在阅读《艾青诗选》和《水浒传》时,发现两部名著都出现了“雪”这个意象,他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做了摘录。★★★
篇目 文段 批注
《艾青诗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沿着雪夜的河流,/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那破烂的乌篷船里/映着灯光,垂着头/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蓬发垢面的少妇/是不是/你的家/——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烧毁了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勾勒了三幅流亡图。节选的这节诗,将笔触指向了女性的悲惨遭遇,读完这节诗,我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 (1)▲图 , 联系1937年的时代背景,我觉得这首诗歌的主题应该是 (2)▲。
《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怎见得好雪?有《临江仙》词为证: 作阵成团空里下,这回忒杀堪怜,剡溪冻住子猷船。玉龙鳞甲舞,江海尽平填。宇宙楼台都压倒,长空飘絮飞绵。三千世界玉相连,冰交河北岸,冻了十余年。 作者说这是“好雪”,好在何处? 一是这雪下得极美,铺天盖地。诗中多次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雪的特点。 二是这雪下得很妙, (3)▲。 (请结合名著情节内容阐述理由)
三、表达与交流
23.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古人先贤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独特感悟……这一切如同阳光一样洒满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成长路上充满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1)(4分) yán 逸 戚 pīng
(2)(2分)娇艳美好
2.(10分)
(1)壮心不已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佳木秀而繁阴 (4)静影沉璧
(5)沉舟侧畔千帆过 (6)病树前头万木春
(7)刘禹锡 (8)但愿人长久
(9)千里共婵娟 (10)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3分)C
4.(3分)C
5.(1)(3分)示例:需厚积薄发,如水之包容,汇聚成海
(2)(2分)示例:①孙颖莎、王楚钦你们好!请问是什么力量支撑你们获得多哈世乒赛金牌的
②孙颖莎、王楚钦你们好!请问在训练的过程中,你们二人是如何做到互补(汲取别人优点取长补短)的
③孙颖莎、王楚钦你们好!你们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集体的力量的
(3分)上联:② ,下联:①
理由:按照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上联“志”是仄声字,下联“煌”是平声字;上联磨砺、下联铸就,有逻辑顺序。
6.(3分)“涵”是沉浸的意思,诗人登高俯览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见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涵”字含蓄的表现出作者通过江水将这里的一派秋光摄入眼底,表现出了山水融为一体如一幅画卷般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登高所见的优美的秋景的喜爱。
7.(4分)尾联运用典故。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达了旷达情怀中的苦涩之情。
8.(3分) (1)就 (2)难道 (3)②
9.(3分)君子与君子因主张相同成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10.(3分)示例:我选择C,“也”表陈述感叹语气。欧阳修为了维护范仲淹被贬,但是收到范仲淹任官邀请,却没有选择担任,说明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范仲淹辩护,所以可以同退,但是不必同进,用“也”表现出欧阳修的坚定。
11.(6分)①欧阳修为范仲淹仗义执言,是一个正直的人;欧阳修被贬滁州任知州时,滁州百姓怡然自乐,欧阳修与民同乐,心系苍生(2选1)。②范仲淹直言敢谏、遭谗被贬;范仲淹虽屡遭贬谪,仍不放弃理想,心忧天下(2选1)。③欧阳修、范仲淹两人的表现,所恪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和节操,可以印证“君子有朋”的观点;欧阳修、范仲淹两人都心怀济世安民的高尚情感,他们有相同的为政之道,可见“君子有朋”。(2选1,言之成理)
12.(3分)A.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B.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
C.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13.(2分)②③;①④
14.(3分)材料一放在第⑤段中最恰当。补充的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我”在碎片化阅读中,有效整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方法,而第⑤段阐述的正是“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这一观点,补充的这段文字可以有力地论证第⑤段的观点。
15.(3分)A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B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及运用排比句,语气强烈,从反面有力地论述了“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的观点。
16.(3分)A
17.(1)(2分)这句话与“造化钟神秀”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中的“投入”“做成”和诗句中的“钟”字,分别把太阳和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泰山景色的神奇秀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2)(2分)连用“划”“冲”“拉”三个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鹰在空中翱翔时的迅猛有力,轻松优美,富有力量感和画面感。
18.(3分)①挑山工凭着坚韧和努力,将人们所需挑上山顶,挑山工成为泰山上一道美丽的风景。②挑山工始终和攀登的人们一路相伴,彰显出泰山一样坚韧的精神,激励并鼓舞着登山者,给泰山增添了风采。③表达了对挑山工的崇敬和赞美。
19.(4分)【示例一】使用场景一:这一场景,展现的是泰山松柏在恶劣生存条件下顽强生长,还拉带着一些葛藤。这和文章第 段中登山者在挑山工坚韧精神激励下又有了劲头何其相似。所以选用场景一是“奋进中国”的最好写照。
【示例二】使用场景二:这个场景描绘了登山者们在山道上攀登的壮观景象,他们紧密团结,充满激情,象征着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与“奋进中国”活动的主题高度一致,展现了人们勇攀高峰、挑战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也寓意着国家和民族不断攀登发展高峰,创造辉煌成就。选择这个场景,可以使短视频更具感染力,激发观众的共鸣和奋进之情。
20.(3分) C
21.(3分) A
22.(1)(1分)渔民流亡图
(2)(3分)对人民的苦难表示同情,对祖国的命运万分担忧,对入侵者的极端愤慨。
(3)(3分)因为雪大天冷,林冲出去买酒躲过了雪灾火灾,这场雪救了林冲的命, 在古庙躲避,听到陆虞候等人要谋害自己的真相,致使他雪夜上梁山,走上反抗之路。
23.(60分)切入分48分。九年级语文答题卡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区(居中)
客观选择题 (15分,每个3分)
4. 16.
20. 21.
一、积累与运用
1.(1)(4分)鲜妍( ) 飘yì( ) 忧qī( ) 娉( )婷
(2)(2分)
2.(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5.【活动一】(3分)① ② ③
【活动二】(2分)
【活动三】(3分)上联: 下联: 理由:
二、阅读与鉴赏
6.(3分)
7.(4分)
8.(3分)(1) (2) (3)
9.(3分)
10.(3分)我填写的语气词是 ,理由:
11.(6分)
12.(3分)A.
B.
C.
13.(2分)观点: 事实:
14.(3分)
15.(3分)
17.(1)(2分)
(2)(2分)
18.(3分)
19.(4分)
22.(1)(1分)
(2)(3分)
(3)(3分)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成长路上充满阳光
200
400
6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