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华岳学校八年级月综合练习 (物理)试题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2道小题,共4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0题为多选题,全对得2分,漏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共20分)1.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刻度尺 B.温度计 C.电子秤 D.秒表2.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B.树上苹果由绿变红C.月球绕地球公转D.河水在河中流3.如图是一件号型为“175/92A”的短袖T恤。已知“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5”表示身高175cm,则“92”表示 ( )A. 领围为92cm B. 胸围为92cm C. 袖长为92cm D. 袖口宽为92cm4.如图所示,陶笛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乐器。吹奏时,手指按在不同的音孔上,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5.声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医院里的常见医疗设备“B超”、、 B.探测鱼群所用的设备“声呐”C.中医诊病四个途径中的“闻” D.清洗眼镜的设备“超声波清洗机”6.反映某物体运动状态的s-t图像如甲图,若使用 v-t图像表示该运动状态,则下图正确的是 ( )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 (A.图甲是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直径LB.图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测出纪念币的直径,取平均值是为了消除误差C.图丙中测量地图上路线的长度,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与路线重合测量D.图丁中把金属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为L/N8.下列中华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忽闻岸上踏歌声”,“歌声”在任何时候都属于乐音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闻犬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9.(多选)如图所示, “梦天实验舱”正在向“天和核心舱”靠近,进行交会对接。下列过程,若都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则 ( )A.对接成功前,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 EB.对接成功前,梦天实验舱是运动的C.对接成功后,梦天实验舱是运动的 D.对接成功后,焚天实验舱是静止的10.(多选)如图是同学在参加萧红中学百米赛跑的运动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8m/sB.裁判员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测量误差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运动的D.图中运动员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做变速直线运动二、非选择题(填空每空1分,22题4分,共50分)11.如图所示,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若以卡车为参照物,则联合收割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在一次收割麦子的作业中,联合收割机在 600s内匀速直线行驶了 1.8km,则它的速度为 m/s。1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2.72cm、2.73cm、2.42cm、2.73cm、2.72cm,其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有误,该错误数据为 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结果应记作 cm,此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13.市场上有一种变声器,可以改变声音的特性。某段声音的波形变化如图所示,变声前是A段,变声后是B段,则变声后声音的音调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4.如图,舰载机在甲板上起飞时,发动机的轰鸣声能传入引导员耳中。是因为声音的传播 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引导员配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5.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用此尺测得物体长度为 ,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1)甲车的速度是 m/s,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 ;(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 .(填“向前运动”、“向后运动”或“静止”)(3)行驶10s后,甲车与乙车相距 m。17.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s-t图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骑车是图中 (选填“OA”或“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m/s。18.如图所示,观察烟和小旗,请判断两车是否可能向同一方向运动 ,此时乙车速度与风速的大小关系是 。19.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如果小明在月球上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他将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声音由振动产生的结论。(2)如图②,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敲响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 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5)如图⑤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①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选填“A”或“B”)。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②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③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响度与 的关系。20.小宝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 (分度值 为 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记录了小车到达 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格式为“时:分:秒”)(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陡”或“缓”)些。(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得:小车在 AC段的平均速度 vn 为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 AC段的平 均速度 vv 偏 (选填“大”或“小”)。(5)若想测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后半段 BC 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A”或“B”)点由静止释放,设小车在 AC 段和后半段 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和v , 则 v v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小明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材料外,可利用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5)为了进--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6)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 “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7)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 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2.小明在校园体育节上参加了800m跑的比赛, 前400m用时80s, 后400m用时 120s,求:(1小明在前400m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小明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具体的解题过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月综合练习 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0题为多选题,全对得2分,漏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共20分)1. A 2. B 3. B 4. C 5. D6. B 7. D 8. C 9. BD 10. ACD二、非选择题(填空每空1分,22题4分,共50分)11. 静止 3 m/s12. 2.42 减小误差 2.7313. 变高 不变14. 需要 人耳处15. A 2.50cm B16. 3 向后运动 2017. OA 3.3319. (1)摆动;放大振动;不能 (2)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空气;不能(4)变小;不能 (5)①A ②快;高 ③振幅20. (1) (2)缓 (3)0.2 (4)大 (5)B;小于21. (1)机械闹钟 (2)相同 (3)减小 (4)泡沫板 (5)好(6)传播过程中 (7)使用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如厚窗帘、隔音板等。22. (1)前400m的平均速度:(2)全程的平均速度: 总路程 m 总时间 平均速度 转换为km/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